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经济史研究》目录及内容提要2022年第1期

2022-02-18

调整字号:

1.清代中叶山陕商人在甘肃的经营活动——以碑刻资料为中心的考察

……………………………………………………许檀

内容提要:本文利用商人会馆碑刻等资料,对清代中叶甘肃山陕商人的来源及其经营活动进行了较详细的考察。考察显示:甘肃的晋商多来自晋中和晋南,主要分布于平阳、汾州等府和解州直隶州;陕商则主要来自西安、同州二府。山陕商人在甘肃经营的商货主要有绸缎、布匹、茶叶、皮毛、杂货等,甘肃输入商品以绸缎、棉布、茶叶等为大宗,输出则为水烟、药材、皮毛制品等。乾隆年间汇聚兰州的山陕商号已有四五百家,武威更达六七百家,秦州和张掖则少得多。凉州府城武威是连通中原与甘肃西部乃至新疆的重要转运枢纽,其商业规模和腹地范围可能均超过省城兰州。

关键词:山陕商人  碑刻  兰州  武威  捐款

[作者简介]许檀,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兰州,730000

 

2.前近代中国合伙企业组织的产权制度特征

……………………………………………………张忠民

内容提要:前近代中国合伙企业组织的产权制度特征,学界尚无总括性、理论性的论述。本文尝试性地归纳其特征为:合伙企业资本有正本、副本、附本、客本等称谓,内涵各异,其实质似同于现代企业股本和企业准备金等组合;借本和领本于合伙企业的地位最易混淆,前者为债权,后者为委托代理经营;合伙企业的股份指向有以资本为标的和以收益为标的两种方式,后者为传统合伙特色,有其合理性;合伙企业的产权之变更与转让已形成普遍规则,且涵盖了无形资产的产权。另外,前近代中国的合伙企业是否具有法人地位、是否存在有限责任的问题,颇具争议性,本文亦作出自己的分析。

关键词:合伙企业  前近代中国  产权制度  资本

[作者简介]张忠民,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讲座教授,南昌,330031;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上海,200020,邮箱:zhzhmin100@163.com

 

3.抗战前后湖南民船同业团体的嬗变

……………………………………………………陈瑶

内容提要:湖南传统民船同业团体的近代转型,主要发生在全面抗战及战后复员时期。湖南民船航运业长期以流动难羁的船帮组织为同业团体形态,战前开始出现依法成立或改组的船商公会和船员工会。抗战期间,身处前线的民船同业团体,在其他交通路线和运输工具破坏殆尽的情况下,积极组建同业工会、保甲组织或同乡会,配合政府统制政策,完成对前线兵力和物资的运输周转,获得政府认可,成为合法社会组织。战后,湖南湘潭船主在船商公会与船员工会竞争中,选择以工人身份加入船员工会。战争给民船同业团体和船民带来组织和身份上的重大转变,长期游离于体制之外的民船帮会立案为同业工会;以往被看作江湖匪盗的船民群体,成为支援抗战及复员运输的内河船运工人。抗日战争对于同业团体的组织性质和底层民众的身份认同影响深远。

关键词:民船  船民  船帮  船员工会  职业身份

[作者简介]陈瑶,厦门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厦门,361005,邮箱:chenyao@xmu.edu.cn

 

4.权力、习俗与司法:1947年绍上湾区的渔业冲突

……………………………………………………邵钢锋

内容提要:由于杭州湾南岸曹娥江河口沙洲的不稳定性,位于曹娥江河口东岸的绍兴沥海、上虞雀嘴两地因沙洲渔业资源时起冲突,1947年发生渔民斗殴杀人事件,更是反映了近代近海湾区的渔业治理难题。事件中包括乡长谈判被勒、媒体推动舆潮、渔会呈文请愿、旅外同乡会施压等,士绅、县参议会、县政府、区专署、省政府在其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体现了政府权力、风俗习惯与司法决策在解决双方冲突中的不同作用。由渔民越界纠纷而引发的近海湾区冲突展现了河口渔民生存实态,以及地方政治精英协调渔业捕捞秩序、涉事各方逐步确立并完善非正式制度的实现路径。重要的是,对绍上湾区冲突历史的考察不仅呈现了公共资源的治理问题的复杂性,更提示我们注意中国社会渔业资源治理难题背后的历史原因。

关键词:权力  习俗  司法  绍上湾区  渔业冲突

[作者简介]邵钢锋,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210023

 

5.从租客到铺东:清至民国城市店铺产权形态的演变

……………………………………………………刘诗古

内容提要:在性质上,“铺底权”与我们熟知的“田面权”相似,指的是在租赁过程中铺客投资于他人之土地及其建筑物上而生出之物权。但是,“铺底权”的内涵却远比“田面权”复杂,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核心要素:一是不动产铺房的永久租赁使用权;二是商铺装修与经营添置的动产,包括家具、设备、货物、门窗、牌匾等;三是商铺经营形成的无形资产,包括商业信誉、顾客群体、招牌字号等。在清代,铺底尚属民间的商业习惯,铺底的倒卖与转让无须向国家纳税,证明铺底之存在的关键凭证是一系列的民间交易契约。进入民国之后,在延续旧有习惯的基础上,大理院、司法院的判例都对“铺底权”给予了正式承认,视其为一种具有效力的法律物权。然而,现代国家并不总是从“财政汲取”的立场来保护和维持“铺底权”,反而为了建立更为“清晰和简单”的产权治理体系,对此习惯物权采取了消极态度,不仅逐渐限制“铺底”的创设,而且还禁止铺底的买卖、租赁等市场行为。

关键词:清至民国  城市店铺  铺底权  店底码头权  一铺二主

[作者简介]刘诗古,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361005,邮箱:shiguliu@xmu.edu.cn

 

6.新中国初期北京市铺底权纠纷的处理

……………………………………………………郭志东

内容提要:铺底权作为传统商事习惯在北京地区长期相沿,催生了“一铺二主”的权利结构,在通货膨胀的作用下纠纷不断。新民主主义时期,实行“保护房屋”和“发展工商业”政策,铺底权被认定为“畸形习惯”和“剥削手段”,相应纠纷亦亟待解决。经过长期酝酿和反复调整,北京市人民政府于1951年正式推出铺底权纠纷的处理方案,承认“铺底利益”而否定“铺底权制度”,将复杂的制度革新问题转换为利益分配问题,在事实上消灭了铺底权制度,又保留了其作为传统商事习惯的有益成分,调和了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与传统商事习惯,有效地疏解了社会自发秩序与国家制度建构之间的张力。

关键词:铺底权  所有权  发展工商业  保护房屋

[作者简介]郭志东,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博士后,北京,100081,邮箱:ithacadiary@sina.com

 

7.试论明代福建屯军家族的土地经营——兼及户籍转换与屯制演变

……………………………………………………郑榕

内容提要:明代福建屯军整合制度与社会资源,完成了家族化与地方化。其间附籍州县,置民田,建构家族组织以运营军、民户头和屯田民产,成为横跨军、民两籍的跨籍宗族。顶屯、拓屯政策与屯、民田科则差异,是屯军家族土地经营的重要依凭。科则差异与家族内部屯民田的混合经营,不但使得屯田民佃有利可图,亦使屯军家族实现制度套利成为可能。屯田民佃过程中,民户顶充军户的现象使得军户身份呈现出模糊性。

关键词:屯军家族  土地经营  科则  户籍

[作者简介]郑榕,闽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院副教授,漳州,363000

 

8.五年编审与逐年奏销:清代江西人丁数字的史源考察

……………………………………………………张鑫敏

内容提要:本文利用户科题本、编审黄册及方志,对清代江西省奏销册内人丁、食盐课数字进行共时性和历时性比勘,基本廓清了册内数字项目的变化轨迹,并通过相关计算关系的建立确定奏销册数字源于人丁编审,但在时间上具有滞后性。同一编审届别内人丁汇总数字的不变与分项数字的逐年变化,证明了孙毓棠逐年“小审”说的合理性。人丁编审的运行实态是以五年编审与逐年小审相表里,进而维持总撒动态平衡,更新了对人丁编审和奏销的制度理解,丰富了对人丁数字的史源认知。此外,可以考虑将奏销册作为参考资料,以弥补现有人丁数字序列时空属性的缺陷,并在人丁数字批量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人丁编审的制度运行细节和逻辑。

关键词:人丁编审  奏销册  数字来源  逐年小审

[作者简介]张鑫敏,上海电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上海,201306,邮箱:xinmin1019@163.com

 

9.晚清厘金征收与市场整合——基于双重差分法的量化研究

……………………………………………………蔡杨、杨兰

内容提要:市场整合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理解近代中国经济社会艰难的发展历程,有必要考察这一时期损害市场整合的因素。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量化考察了晚清厘金对粮食市场整合的影响,发现厘金征收显著降低了相邻府间的市场整合水平,这种影响占全样本市场整合水平变化的60%。并且这一估计结果得到了多种稳健性检验的支持。此外,本文发现厘金也损害了长距离贸易和市场整合水平。本文的发现有助于理解近代中国艰难的经济发展历程,也丰富了一系列考察中国长期经济发展中市场整合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厘金  市场整合  双重差分法

[作者简介]蔡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杨兰(通信作者),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经济系硕士研究生,马德里,28903,邮箱:yleconomics @yeah.net

 

10.清末民初上海县城城市财政的形成与构成

……………………………………………………刘雅媛

内容提要:城市财政的形成是近代城市史、财政史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透过清末民初上海县城的案例,试图解释城市财政形成的动力机制并分析其收支结构。研究发现,上海县城城市财政形成的动力机制在于:首先,清末上海县城在商业活跃、人口激增的情况下,城市人居环境日益恶化,传统县城基础设施亟待改善,而城市管理制度与经费相对缺失,促使制度需求的出现。其次,地方的公益善举传统与精英势力崛起并广泛参与地方事务,以及官办市政雏形的出现等因素构成了上海县城自身的优势。此外,新政改革为城市财政的形成提供了政策保障。清末民初上海县城城市财政由市政机构作为征税主体,财政收入主要有城市捐税与规费收入、公产收入、债务收入等,支出则由公共事务性支出、行政性支出、债务支出等几方面构成。积极有效的财政运作是上海县城自治市政成功的基础,也为重新审视与评价近代地方财政制度变革提供了新的角度。

关键词:财政史  城市史  城市财政  上海  清末民初

[作者简介]刘雅媛,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上海,200235,邮箱:thisisyayuan@foxmail.com

 

11.现代“公债”概念的生成及其在晚清民初的流播

……………………………………………………刘杰

内容提要:中国古代曾有国家举债之事,但无论是从观念还是制度上看,都并非现代财政意义上的“公债”。经过相关人士的译介,现代财政意义上的“公债”概念渐为晚清社会所知晓。“公债”的词义亦经历了由古至今与中西交汇的转换与融合演进过程。“公债”概念形成与演进的过程,同时也是清廷财政变革的实践过程。甲午战后,朝野逐渐对公债举借背后所关涉的国家财政制度、债权关系、国家信用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晚清民初,现代意义的“公债”概念以及知识与制度体系逐步被塑造和建构起来。在国家财政制度剧烈转型之时,清廷亦展开了公债发行的艰难尝试与制度移植。

关键词:公债  晚清财政  制度移植  财政实践

[作者简介]刘杰,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上海,200433;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南昌,330031,邮箱:liujie411130@163.com

 

12.20世纪50年代的职工储蓄动员与现代国家建设

……………………………………………………林超超

内容提要:伴随着现代国家建设,政府对民众日常生活的介入与塑造愈益加深。1949年以后,为了早日向工业国转变,国家选择了高投入、高积累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并通过计划经济体制调整国民收入中积累和消费部分的比重,个体消费者的经济活动也因此被纳入国家计划的范畴。储蓄作为一种延期消费,具有调节货币流通、推迟社会购买力、增加生产建设资金的作用。为此,国家加大了对城市居民特别是职工储蓄的推广力度。对银行储蓄的大力提倡和动员,成为国家调整积累与消费关系的重要手段,同时它也在无形中改造了民众传统的经济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根植于传统“熟人社会”的民间借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现代国家推广银行储蓄的一大阻力。在这种情况下,互助储金会等新型的互助互济组织应运而生,承担着将职工从民间信贷导向银行储蓄的历史功能。

关键词:职工储蓄  标会  互助储金会  积累与消费  现代国家建设

[作者简介]林超超,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研究员,上海,200433,邮箱:linchaochao@fudan.edu.cn

 

13.历史冲击下的工业集聚:来自156项工程的经验证据

……………………………………………………李天健

内容提要:历史冲击是催生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之一,规模报酬递增和正反馈效应使得在历史冲击下形成的产业集聚得以自我强化,进而实现持续领先。本文考察了“一五”计划时期实施建设的156项工程对中国工业集聚的长期影响,结果发现:第一,通过持续提升所在城市的工业集聚水平,156项工程能够长期塑造中国工业集聚的空间格局;第二,156项工程作为一种历史遗产在远离港口的内陆地区被更好地继承下来,对于内陆地区所在城市工业集聚水平的提升效应更强,这表明156项工程不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平衡了沿海与内地的发展差距,对于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实证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研究156项工程对于工业集聚的长期影响和空间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关键词:历史冲击  工业集聚   156项工程

[作者简介]李天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100836,邮箱:litianjian319@163.com

 

14.“比较视角下经济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经济史学会第八届年会综述

……………………………………………………杨洁  何强

[作者简介]杨洁,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兰州,730000,邮箱:jieyang@lzu.edu.cn。何强,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兰州,7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