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所概况
本所简介
组织机构
现任领导
历任所长
知名学者
专题专栏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批驳错误思潮
科研工作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研究机构
在职学者
荣休学者
所务工作
通知公告
党群建设
所内活动
教育培训
图书资料
图书馆
特色资源
所史资料
联系我们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
首页
>
专题专栏
>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
17
2025.04
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中国经济发展大局的非凡历程中创立和发展的。《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集中反映了这一重要思想在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中不断开辟理论创新新境界的道理学理哲理,贯穿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我国经济建设重大理论...
作者: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务会理论学习中心组
来源:
《求是》2025年第8期
17
2025.04
黄群慧丨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这在《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的多篇著作中都有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中指出,“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我们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在党...
作者:
黄群慧
来源:
《经济日报》2025年4月17日第09版
08
2025.04
胡怀国丨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经济学解析:基于“生产力-生产关系”框架的理论考察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的现代化,同时也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过程。新质生产力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
作者:
胡怀国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
03
2025.04
张宇丨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在经济理论发展方面也取得了开创性成就,创立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者:
张宇
来源:
《人民日报》2025年4月3日第09版
02
2025.04
洪银兴丨明确了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路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对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经验的系统化理论概括,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中具有标识性的重要内容。《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以下简称《文选》)中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新质生产力的相关著作,构成了具有原创性标识性的经济发展理论,明确...
作者:
洪银兴
来源:
《人民日报》2025年4月2日第09版
02
2025.04
逄锦聚丨构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系统学说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开拓者,而且是推动经济理论创新的实干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时代特征、根据实践发展的新要求,全面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战略谋划和统一领导,不断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构建了当代中...
作者:
逄锦聚
来源:
《人民日报》2025年4月2日第09版
31
2025.03
张东刚丨全面认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伟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全面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战略谋划和统一领导,不断深化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形成了习...
作者:
张东刚
来源:
《人民日报》2025年3月31日第09版
19
2025.03
朱莹 龚云丨经济大省挑大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路径
2025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经济大省要挑大梁。”这一重要指示不仅是对江苏的殷切期望,也是对全国经济大省的明确要求。去年全国两会,在江苏代表团,习近平总书记同样强调江苏要“更好发挥经济大省对区域乃至全国发展的...
作者:
朱莹 龚云
来源:
《新湘评论》2025年第6期
12
2025.03
裴长洪 倪江飞丨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新质生产力主要由颠覆性技术所催生,具有高科技、高质量、高效能的生产力质态。它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是基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经济目标的压舱石,是当前和中长期宏观政策的着力点。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必须置于一定的生产关系下才能运行,为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各类先进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需...
作者:
裴长洪 倪江飞
来源:
《南京社会科学》2025年第1期
07
2025.03
陈健丨必须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 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在于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水平具体反映为经济质量和经济总量两个方面。只有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
作者:
陈健
来源:
《旗帜》2025年第1期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小街2号院2号楼
|
邮编:100836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