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登高开视野,年年重九胜春光。为进一步凝聚离退休干部力量、厚植尊贤爱老情怀,2025年10月29日,正值重阳佳节,经济研究所组织召开离退休干部座谈会,为老同志们送上节日祝福,听取他们对所内工作的意见建议。会议由党委书记龚云主持,纪委书记、副所长张鼐出席会议。离退休干部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与经济所发展等重要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张永山重点就学科建设提出建议。他指出,学科建设应顺应当前国家战略需求,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化理论研究,这既是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锻炼科研团队的重要途径。
江泰新研究员从研究方法论角度分享了宝贵经验。他强调,学科发展必须抓住社会经济变革中的前沿问题,组织团队进行系统性深入研究。他以严中平先生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为例,指出扎实的实地调研和充分的资料准备是产出重要成果的基础。同时,他呼吁要继续发扬经济所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史两大优势学科的优良传统,在做深做实基础研究的同时,也要注重研究成果的现实意义和对国家发展的实际贡献。
董志凯研究员围绕科研机制建设提出了深刻见解。她建议完善科研评价体系,适当向基础性、长期性研究项目倾斜,为青年学者创造更有利的科研环境,激发创新潜力和热情。同时,她还强调要重视经济史研究,客观认识各个历史阶段的经济发展经验。
王红领研究员就研究方向选择发表了看法。他认为,经济所的研究工作要抓住主流方向,以微观经济学研究室为例,应当聚焦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等主流领域,结合我国实际开展研究。他还特别强调要加强国际交流,在复杂国际环境下要主动走出去,让世界了解我国经济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詹小洪编审结合自己多年的编辑工作经验,对经济所期刊建设提出系列建议。他指出,《经济研究》等期刊是经济所的重要学术品牌,应充分发挥资深专家的指导作用,重视编辑队伍建设。他提议,应该向退休编辑定期寄送期刊,既体现人文关怀,也有利于发挥老同志的余热。
剧锦文研究员深入阐述了对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思考。他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学正处在重大变革期,核心任务是实现研究范式的转变。经济所要充分发挥在经济史和政治经济学领域的传统优势,同时要深入挖掘中国企业的独特经验。他还建议要重视离退休研究人员的作用,他们的长期积累和深厚学养是研究所的宝贵财富。
赵志君研究员从经济学体系构建方面提出了创新性观点。他借鉴物理学中“力”的概念,提出经济学研究可构建多个层面的理论框架。他强调,要将中国经济发展经验理论化、系统化,这是中国经济学界的重要使命。
封越健研究员聚焦经济史学科和图书馆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他认为,经济所的经济史学科需要在集体攻关项目上形成合力,建议通过跨研究室合作等方式推进重大课题研究。他强调资料整理工作对经济史研究至关重要,应充分发挥图书资料在学科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党委书记龚云诚挚感谢老同志们提出的宝贵建议,并逐一回应了各位老同志对所内事务的关切。他表示,所领导班子将认真研究各项建议,尽快落实推进。最后,他再次向老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福,并表示将继续做好离退休干部的服务保障工作,给予离退休干部切实的关怀和温暖。
(供稿:经济研究所人事处)
(编辑:熊晨玮、刘益建;审校:张佶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