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任:张自然
一、研究室基本情况
1、发展历程
自2005年成立以来,经过室内外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目前本室有关经济增长理论与应用的研究已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相关研究成果也成为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引用的重要来源之一。近年来研究室不断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联系和交流,通过本室研究人员出国访问交流、邀请国外学术机构研究人员讲座等形式,保持了对经济增长研究最新理论和研究方法的跟踪,并及时将理论转化为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分析依据,进一步巩固了研究室作为中国经济增长学术研究前沿阵地的地位。
作为经济研究所成立较晚的研究室,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室在相关学者和研究人员的努力下取得了一批对国家和社会具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成果,成为中国研究经济增长理论及应用的学术重镇。目前,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室共有研究人员12人,其中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4人,中级职称1人,形成了一只梯队完善和以中青年研究力量为主、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室在吸收经济增长理论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在中国现实问题上“深耕细作”,将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做强做实,成为国内一流的经济增长理论与应用研究机构。
2、当前任务和研究内容
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室围绕“经济增长”这一关系中国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的热门话题,对经济增长决定因素、潜在增长率、城市化、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国企改革、人力资本、经济周期波动等相关领域展开研究,上述领域既有理论研究的高度,也有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把握,既有宏观增长的宏大命题,也有中观、微观的细致探究,产生了很多具有重要影响的成果,完善了本领域理论、数据库建设和相关研究人员配置。由“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通力合作发表在《经济研究》上的系列论文和以本室研究人员为主撰写的《宏观经济蓝皮书》系列、《中国上市公司蓝皮书》系列专著,既关注每年中国经济增长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更从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及长期性方面研究和预测未来经济走势和改革方向,一些判断成为国内改革和发展“先声”,例如从要素供给逆转方面提出中国经济进入“结构性减速”阶段、打破纵向分割重塑技术创新网络模式、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以应对人口老龄化使得劳动力供给下降带来的增长动力接续、加快以科教文卫等事业单位改革为突破口破解服务业低效率之谜、从“物质”生产体系转向“以人民为中心”的消费升级等论断,对于准确判断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合理推断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和把握中国不同发展阶段所依托的动力抓手,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相关研究结论成为国内外媒体和学术机构引用的重点,在知网等机构学术引用次数位列前茅,成为为党中央和国家相关决策机构改革和方针制定的重要参考。
研究室的研究主要分三个阶段展开:第一阶段(2005-2010),集中于研究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城市化问题;第二阶段(2011-2016),集中于研究在中国经济增长趋势、转型分析中存在着消费升级问题;第三阶段(2017-至今),集中于研究增长和结构的分析问题,如服务业发展的效率补偿、知识中产阶层的培育、人力资本耗散与经济社会政策的再平衡。
具体而言,结合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及经济社会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室既关注经济发展的长期增长问题,也关注短期经济运行中出现周期波动问题,开发出多个适合中国经济现实的理论模型,应用研究也由之前的宏观经济数据转向宏观数据与微观数据(如上市公司数据)相结合,从横纵深两个方向突破现有限制经济增长理论应用的桎梏,从更广层面找出现实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更加精准、细致的政策建议和方案,为党中央和国家相关部门政策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
3、未来发展
从学科优势方面讲,虽然经济增长研究室成立只有十来年,但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国际国内学术机构的交流联系,研究室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影响力逐渐增强。未来本室将继续以《宏观经济蓝皮书》、《中国上市公司蓝皮书》和“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为基础,巩固已有的优势,继续挖掘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沿问题,为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提供更多更好的有价值的结论。
中国经济增长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一项综合的创新工程,要实现组织方式创新,运行机制创新和管理体制创新。中国经济增长理论与应用研究建设要形成“稳实体、活团队、宽网络”的格局。基于此,将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扩展:
第一,构建数据库并筹建数据处理中心。建立海量的、多维的,能把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各种数据信息囊括其中的大型数据库;使其建设成为全国最权威,最全面,及时更新,易于检索,方便使用,标准统一的数据库体系。同时,筹建数据综合处理中心对数据进行技术性分析和综合处理,为后续的仿真运算提供数据整理、校验等预处理支持。
第二,建立中国重大经济政策情景摸拟和福利评估平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直接要求提高政府经济政策的反应速度和政策的福利效应预估。美联储率先利用宏观情景工具对银行进行压力测试,从而将政策情景模拟和微观主体压力测试方法引入到了经济政策决策体系中。各国政府在这次危机中采取了各种救市政策,采用这些积极救市政策时需要不断向公众说明其福利效应,否则就难以得到公众的广泛支持。中国经济政策决策中也同样遇到了政策情景模拟和福利效应评估问题,引入政策情景模拟-微观压力测试试验,并进行政策的福利效应的评估会有效地推进政府政策决策的科学化。“中国重大经济政策情景模拟和福利评估”平台能在一个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实际可操作性的框架下,为中国的经济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
二、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
1、中国经济增长前沿系列研究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自成立以来主要关注中国经济增长的现实性和前瞻性问题,因其对现实的准确解读和对未来政策导向的清晰把握,成为国内外学者参考和高引的对象,成果也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各类学术成果奖。展望未来,经济增长室仍将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大现实问题为切入点,运用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和翔实的中国数据,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沿理论、解读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沿政策、得出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沿结论。
2、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来源与动力研究
从历史经验看,中国经济从工业化阶段向城市化阶段转型必然面临经济增速下降和增长动力重塑这一重大现实命题,相应地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趋势、结构和动力等问题也是未来研究的主要话题。未来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口质量,主要包括积极的人口老龄化战略、人口负增长应对、打通生命周期下人力资本持续提升“堵点”、人力资本有效配置等问题;第二,资本质量,主要包括资本有效配置、资本回报率提高、广义人力资本测算和形成等问题;第三,创新质量,主要挖掘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颠覆性创新特征及经济效应等问题。
3、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深入研究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是中国突破原有增长模式锁定困境、向高效率生产梯度爬升的关键,也是建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更是全面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强国建设的迫切需要。未来研究主要关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微观、中观、宏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对高质量发展的经济理论、经济政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在微观层面,包括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提高、要素市场市场化定价和自由流动、企业主体壮大和企业家精神发挥等问题。在中观层面,包括产业布局和产业升级高质量推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高质量实施等问题。在宏观层面,包括宏观经济均衡与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基本经济制度与现代收入分配制度体系完善、后疫情时代现代宏观调控体系构建等问题。
4、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随着中国各地经济从以GDP增长为核心,转向以TFP增长和劳动生产率为基准的效率和创新为依托,本室将围绕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性增长两大话题,主要关注对中国各省区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前景和经济发展质量进行评估和理论分析,从区域发展前景、可持续发展水平和发展动力等方面进行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亦即区域经济发展前景,本质上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征。而区域高质量发展却依赖于TFP增长和创新驱动等核心竞争力,从增长视角发掘区域发展动力差异,发现短板,补齐短板,促进各区域经济发展韧性的增强,不断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宏观经济蓝皮书》系列是典型成果代表。
5、中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与资本市场建设研究
除了从宏观、中观方面研究中国经济增长之外,近年来研究室也逐渐意识到需要从微观视角出发,见微知著,自下而上研究中国经济增长问题。中国上市公司是中国经济的优质微观主体,通过从微观上分析上市公司发展走势可以分析和预判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情势和转型方向,框出中国资本市场建设的重点与难点。本室将在历年《中国上市公司蓝皮书.中国上市公司发展报告》基础上,深入挖掘上市公司数据库,研究上市公司微观运营和发展变化预警和影响中国宏观增长演绎方向与可能渠道,同时结合调研和优质案例分析,发现上市公司发展遇到的瓶颈和找寻优质上市公司微观主体,将经济增长置于更加微观视野,微观变化与宏观增长更加统一协调。
6、基于现代随机分析的金融资产定价理论
基于现代资产定价理论、随机分析理论,在同质性预期基础上建立采用非线性期望、G期望、G方程等理论工具的现代金融资产定价理论,从而对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者异质性、有限理性以及信念的模糊性等特征进行建模,将行为金融学中的损失厌恶、注意力成本、S型偏好、异质预期等基本概念与传统的资产定价理论和实证方法进行有机结合,不断拓展经典资产定价理论的基本框架,增强其对现实金融市场的解释力。
7、绿色发展
2021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重申,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绿色发展是未来经济增长领域重要话题,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室将一方面从宏观上分析探讨绿色发展对经济增长路径和居民福利展开分析。理论上以已有纳入人类经济行为的理论模型为基础,深究经济主体在绿色发展框架下适应性、前瞻性变化,使绿色经济增长系统更加完善和不断得到更新;另一方面将采取自下而上方式从上市公司ESG披露和评估视角,考察绿色发展对上市公司和其他公司的行为影响,研究纳入ESG的资产组合理论、资产定价理论,逐步建立ESG评价框架和不断更新的ESG数据库。
三、代表性成果
本室代表性成果为“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2015-2020年在《经济研究》发表的系列学术论文和《宏观经济蓝皮书》系列专著、《中国上市公司蓝皮书》系列专著。近年来,三个系列成果立足于中国宏观经济的经验事实,指出服务业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新引擎,逐步替代增长靠工业、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物质生产模式,中国需要转向依靠高端人力资本,发展高端科技和现代可贸易服务业。并指出短期外部冲击和经济新常态开启了中国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转换,其核心是从大规模物质生产的目标导向转向“以人民为中心”的目标导向,通过人力资本积累、经济个体的链接与互动推动创新发展,形成“消费结构升级—人力资本积累—创新效率提升”的良性循环和跨期补偿机制。但是,高端服务业和要素升级普遍具有跨期特征,同时结构服务化过程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为了保持可持续的城市化,需要打破原有路径依赖,以制度完善和深化改革为依托,增强经济体制韧性,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在本室代表性成果的相关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媒体以及研究机构的专家,对成果给予了积极报道和高度评价。
“十三五”期间,本室在学术资料积累和科研手段现代化方面有了比较大的进步,积累了经济增长方面的一些重要文献、研究数据和研究方法,依托于中国社科院和经济所强大的数据库资源,科研设备资源基本上满足了相关研究人员的研究需要。特别是研究团队在“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和《宏观经济蓝皮书》系列专著、《中国上市公司蓝皮书》系列专著编撰成果的过程中,估算了大量的国际比较数据和国内时间序列及省级面板数据,同时又积极发掘包括Win.d、CSMAR、WRDS等在内微观数据库。未来的研究中将在以宏观数据的基础上适当加入一些微观数据分析,从微观基础入手发现宏观经济运行的问题。
以下是近五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发表在《经济研究》上的系列论文和《宏观经济蓝皮书》、《中国上市公司蓝皮书》编撰组出版的蓝皮书系列:
论文系列:
1.增长跨越:经济结构服务化、知识过程和效率模式重塑,经济研究,2016年第10期.
2.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财税体制演进:事实、逻辑和政策选择,经济研究,2017年第12期.
3.结构演进、诱致失灵与效率补偿,经济研究,2018年第9期.
4.中国就业系统的演进、摩擦与转型——劳动力市场微观实证与体制分析,经济研究,2019年第12期.
5.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测度与治理,经济研究,2021第1期.
《宏观经济蓝皮书》系列:
1.《经济蓝皮书(夏季号)-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5~2016)—结构性改革与经济二次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9月.
2.《经济蓝皮书(夏季号)-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6~2017)—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迈向中高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9月.
3.《经济蓝皮书(夏季号)-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7~2018) —迈向高质量的经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8月.
4.《经济蓝皮书(夏季号)-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8~2019) —高质量发展与增强经济韧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9月.
5.《宏观经济蓝皮书-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9-202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10月.
《中国上市公司蓝皮书》系列:
1.《中国上市公司蓝皮书.中国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9月.
2.《中国上市公司蓝皮书.中国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8月.
3.《中国上市公司蓝皮书.中国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8月.
4.《中国上市公司蓝皮书.中国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1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9月.
5.《中国上市公司蓝皮书.中国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2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9月.
四、研究课题
1.张平,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与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研究”(12&ZD084),已结项。
2.袁富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我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减速、转型风险与国家生产系统效率提升路径研究”(14AJL006),已结项。
3.张自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城市规模、空间聚集与管理模式研究”(15AJL013),已结项。
4.吴延兵,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经济转型期技术创新的制度影响因素研究”(14BJY019),已结项。
5.付敏杰,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政府行为与中国经济增长:比较经济发展视角的解读”(12CJL027),已结项。
6.郭路,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异质性经济、结构内生与宏观稳定研究”(17BJL120),已结项。
7.张鹏,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人口年龄结构、人力资本与中国创新增长的关系研究”(14CRK016),已结项。
8.赵志君,国家科技部重点项目“基于现代随机分析的金融资产定价理论”(2018YFA0703902),在研。
9.楠玉,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消费与人力资本关联机制及其对创新效率影响研究”(20CJL032),在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