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太昌,男,1947年12月生于江苏如皋,1981年进入经济所工作。
吴太昌于1970年3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俄语系,1981年9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专业,同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经济史研究。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88年)、研究员(1993年)。曾任经济所副所长(1988年)、党委书记兼副所长(1998年)、党委书记兼所长(2008年)。
吴太昌在经济史研究方面的主要代表作有:论文《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垄断活动述评》《抗战时期国民党国家资本在工矿业的垄断地位及其与民营资本比较》《略论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抗战时期后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及国民党国家资本的垄断》《国民党政府的易货偿债政策和资源委员会的矿产管制》《抗战期间的后方商业》等,主编《中国近代商业史论》《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中国国家资本的历史分析》等,合著《中国近代商业史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中国企业史·近代卷》《中国国家资本的历史分析》等。
吴太昌的主要研究领域有:一、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与资本主义萌芽及发展;二、近代国家资本;三、国民党政府时期资源委员会与工矿业、对外贸易、交通运输业、商业。在《略论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中国国家资本的历史分析》《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著作中,提出西周至春秋的领主制经济、战国时代至清代的地主制经济是中国封建经济形态的两个阶段,延续了两千多年,尤其以唐代中叶以后进入典型和成熟的地主制经济阶段,有别于欧洲等地。其特性有:1.土地制度多样性和土地经营分散性,形成了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耕织结合”同时以商品经济为补充和从属。由此而建立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具有三方面经济职能:从事水利、交通、国防等公共工程的建设和管理,通过赋税和各项经济政策干预社会的再生产,直接经营手工业和商业。2.商业资本的发展具有对于小农经济和小商品生产的寄生性、对于地主经济的依附性和融通性,这大大削弱了商业资本对封建经济结构的解体作用,而是促进了土地兼并和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形成了封建经济结构的坚固性。3.官营工商业本质上不是商品经济而是变态的自然经济,是特殊的混合型经济,通过对劳动力控制和对市场限制,限制了民间手工业发展,阻碍其向工场手工业过渡。以此为背景形成的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完全不同于西方国家,一开始就是国家资本主义与民间资本主义并进,不经过典型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即伴随大工业产生而进入垄断阶段,这是由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固有特性所决定的。
近代中国封建经济结构加速解体,从洋务运动开始导致封建官营工业向资本主义全面过渡,形成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态。与西方国家资本主义产生于生产集中、社会化高度发展不同,中国国家资本与封建经济结构及地主经济密切结合,维持封建经济结构的延续。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外国资本、本国资本和封建经济三位一体,为资本主义的国家垄断化提供了前提和条件。国民党国家垄断资本的发展和膨胀,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真正具有规模的原始积累过程,它是产业不发达的产物,又阻碍了产业发展,不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农村的经济结构和生产结构没有发生本质变化。半封建的资本主义,无论是国家资本还是民族资本,都不能承担打破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结构,摆脱帝国主义控制和压迫的任务,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吴太昌在《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垄断活动述评》《抗战时期国民党国家资本在工矿业的垄断地位及其与民营资本比较》《抗战时期后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及国民党国家资本的垄断》《国民党政府的易货偿债政策和资源委员会的矿产管制》《抗战期间的后方商业》等著作中,多方面论述了国民党政府以资源委员会为主的机构,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到战时,对重化工业、矿业(特别是有色金属矿业)、交通运输业、商业贸易的垄断和经营,以及国民党政府产业垄断资本的形成。指出资源委员会作为国民党国家资本最重要的垄断机构之一,它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体现了国民党国家垄断资本进行残酷的原始积累的过程,是大资产阶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支持下,以对社会经济的全面控制和垄断来挽救和维护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结构。资源委员会生产和经营活动是整个国民党国家资本垄断活动的一个缩影。国家垄断资本的膨胀和发展加剧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各种矛盾,使得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生产力之间的冲突不断扩大,崩溃不可避免,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是半殖民半封建的旧中国向社会主义新中国过渡的必由之路。作为《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主编之一,坚持以国民党政府,而非南京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民国南京政府等称呼当时的政权,表明对客观历史及客观叙述历史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