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研究生作业
返回 >>
山西省农业结构调整与固定观察点调查情况
2015.07.23

笔者于2002112日参加了山西省农业厅对今年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年度调查安排会议。结合山西省的农业发展形势,对即将使用的山西调查数据拟订几个待检验的假设,以供其后的数据分析。

  山西农业结构调整方向和思路[1]

(一) 粮食丰收与农民收入

按照山西省统计局的估计,今年全省粮食产量可望达到92亿公斤,是一个大丰年。取得丰收的主要原因是今年全省大部分地区降雨量较往年多,干旱得到有效的缓解。按照省农业厅的提法,这种丰收是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幅减少了粮食种植面积的情况下取得的。犹为可贵。

据估计,山西省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可以达到2100元以上,比2001年的1,956元增加10%强。但是这仅仅是一种恢复性的增长。因为山西省前三年农民收入增长较为缓慢,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如果使用四年数字平滑的话,山西年均收入增长仅为4%。这个数字与今年预计的全国平均数大体相等。所以这种增长是一种周期性的反弹。

(二)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困难

山西省要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还有不小的困难,主要的原因还是我国农产品相对过剩的宏观环境短期内不会改变。结合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这种困难在山西省主要表现为:1、农产品的增产不一定会带来增收的结果,甚至可能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况,尤其山西省的主要大宗农产品玉米和小麦的生产成本较高,在国内都不具备竞争力。2、在农产品过剩和面临加入WTO的大背景,国家逐步取消了对于农产品的保护收购价,使得依靠价格因素增收的可能性逐步消失。3、山西省农民依靠非农就业获取收入愈加困难,主要原因是:(1)、山西省国企改革力度较大,城市下岗和失业问题比较严重,使得农民工在城市比从前更难立足。据省农业厅的前期监测报告,山西省从城市返乡的农民今年较去年有较大增加;(2)、山西近两年来加大了针对小高炉、小煤窑等 “五小”的整顿和清理力度,这也对农民非农结业形成冲击。

从上一篇“小赛村”的调查报告来看,山西省许多地方的农户现在基本处于吃饱没问题,但手中缺乏现金的一种从温饱到小康的过渡阶段,而这些农户现金的一个最主要来源就是依靠“打工收入”。非农就业的困难无疑会大大延缓农民奔小康的过程。

(三) 山西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山西省的农业结构调整主要的思路是基于加入WTO和在国内发展特色农业的方向展开的。简言之,就是要作到“有进有退”。主要的“进”体现在对于5种农产品优先发展:1、发展小杂粮生产;2、大力发展干鲜果品,主要包括苹果、核桃、红枣、花椒等;3、开展牧草种植,大力发展畜牧业,特别是牛、羊的养殖。4、发展节水的大棚蔬菜种植;5、发展中药材的种植。就以上思路而言,发展这些产品对农业技术的要求比较高,但农业厅对于技术扶持似乎未加以太多关注。而且如何有效地对小农加以销售上的扶持,也认识不足。

所谓“退”的部分主要是前面提到的玉米和小麦。但不可忽视的是,山西省农业发展极不平衡,大量的山区贫困农村还得依靠此二者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据省农业厅的说法,以上的结构调整思路在农村以有自发的端倪。并且发展战略的提出经过了农业专家的论证。

(四) 对于下一步数据分析可供检验的假设

对以上的情况作个小结,也就是提出几点使用固定观察点数据可供检验的假设和分析的思路。

1、  首先是农民的收入增长情况。包括主要的增收之源何在。

2、  农业产业结构已经出现的变化如何,是否与省农业厅的思路相吻合。

3、  农民的现金收入增加情况,非农就业的情况,以及农户粮食家庭库存的变化情况是否与前面的判断吻合。

4、  如果说今年农民收入增长是一种恢复性增长,农户的消费行为如何变化。特别是性别视角和健康经济学视角的考察。

5、  丰收对于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如何,“蛛网”的调整将是怎样的。

  农村固定观察点信息系统的困境[2]

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作为与国家统计局系统并行的另一农村信息系统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对固定农户调查形成的时间序列与横截面序列统一的“面版数据”(panel)对于分析农村实行改革以来的社会经济变化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现阶段,一方面,固定点信息的重要性越来越为决策层重视;另一方面,这个信息系统的实际运作却面临者前所未有的困难。

(一) 经费不足与感情维系

为了更准确的反映农户的经济状况,固定点调查挑选了一些农户作为“记账户”,要求这些农户对家庭收支情况作日常的记录。但给予这些农户的补助仅为70/年;这点补偿对农户已经失去吸引力。特别是在较为富裕的村庄更是如此。调查员们反映,能维持这种记账靠的是干部和农户的感情纽带来维系了。相比之下,统计局农调队的经费则较为充裕[3]

(二) 机构改革带来的问题

由于机构改革,基层普遍将“农委”,“农业研究机构”都合并到了农业局当中。调查员们普遍担心自己原来不是农业局的干部,会不会在未来的进一步裁员中成为冗余者呢。对“饭碗”的顾虑使得他们忧心忡忡。

(三) 集体经济解体带来的冲击

以平定县的观察点为例,该点原来的五个农民调查员都是村里的会计和文书,原来皆由村集体支付报酬。让他们承担调查任务有一种尽义务的责任。但现在,村里不再发放报酬给他们,再要求其尽义务则比较困难了。况且,这几个农民现在都已成为较为富裕者。微薄的调查补贴和年终的一份挂历已经难以补偿其时间成本了。

以上分析举的都是些事例,未能作“调查员的调查”来支持结论。但是不妨假定“一叶而知秋”,如果等到这个体系崩溃再来重建,成本应该会大大高于维持的费用。

 

我回想此次山西之行,浮现的是这些朴素而可敬的调查员对于工作的热爱,但中却隐隐夹杂了一丝对于他们未来的忧虑。

 

 

 

 

 

                                                                                                    2002-11-5



[1] 这部分主要的信息是根据山西省农业厅领导的介绍以及和基层干部访谈的结果整理和分析。

[2] 本部分多根据对与会基层调查员访谈的整理和分析而来。

[3] 据说大约为每80户的经费为80000/年。

版权所有 © 2003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E-mail:wlzx_jjs@yahoo.com.cn    wlzx_jjs@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