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随笔·访谈
林盼:从“单项冠军”迈向“团体冠军”

2020-01-13

调整字号:

来源:《解放日报》;时间:2019年12月31日

  2019年12月31日,《解放日报》第13版【思想周刊/观点】栏目刊登了林盼副研究员的文章:《从“单项冠军”迈向“团体冠军”》,内容如下: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将“高标准建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单独列为一章,提出“以上海临港等地区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打造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可以预见,进一步推动临港新片区产业集群布局,使本地生产系统的内力与国际资源的外力更紧密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引领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带动提升区域产业和价值链的国际竞争力。
  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
  作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先导性设施形式,产业集聚是决定区域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当特定产业在一定区域集聚时,就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带动相关环节的扩张与膨胀,延伸或衍生新的产品市场、服务市场,推动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资源要素市场、信息市场乃至相关基础设施的发展,进而使得规模经济内部结构更趋合理。
  产业集聚还有利于形成专业化分工体系,提升中间产品与技术的专业化能级,降低管理成本。其中,专业化分工生产有利于不同区域、不同企业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在竞争与协作中扬长避短、相互依存、互利共赢。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西方学者将技术进步和创新、产业组织、制度等纳入理论探讨,从而催生了产业集聚的升级版——产业集群理论。
  研究显示,大量企业集中在一起时,既会展开市场竞争,又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这就形成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刺激企业不断地进行创新。因此,一些新兴地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将提高经济密度作为重要理念贯穿始终,力求把每个园区、每块土地、每栋建筑的最大效用发挥出来。
  本质上,产业集群注重思想、信息、技术和人才的交互交流,强调形成具有创新升级功能的生态化体系。在资源、资本、知识和政策等推动因素的影响下,产业集群与产业链互相耦合,最终形成新型复合组织系统。
  在发达国家新一轮工业化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市场机制主导和产业政策引导相结合,优化重点产业布局和统筹发展,强化产业集聚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长三角新一轮改革、高水平对外开放需要统筹思考的重大课题。
  “东西两翼”与新引擎
  当前,临港新片区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初步形成新能源装备、海洋工程、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一批骨干企业。特别是,软件及信息服务、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航空航天、节能环保四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是我国高端装备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园区之一。
  根据规划,新片区把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放在突出位置,聚焦高端要素集聚和产业链培育,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形成以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的前沿产业集群,更加聚焦离岸经济、创新经济、总部经济和数字经济集聚,更加体现经济密度、产业集聚度和市场主体的丰富度。
  由此,新片区的制度创新和优化营商环境举措,将更集中、更精准地与国际高端要素聚集、高端产业功能培育、产业链及产业集群发展相结合,围绕产业链实施制度型开放集成,形成发展新动能,带动上海及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在空间布局上,临港新片区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形成了“东西两翼”,成为上海及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引擎与重要支撑点。
  由于历史原因、行政干预等因素,长三角各地在招商引资方面还存在产业同构、热门投资重复、产业链条相对松散等现象。特别是,一些地方在土地、税收、人才、创新领域出台了一系列相似政策,导致城市间产业结构雷同、难以形成竞争合力。下一步,在高能级产业的全球竞争和资源配置领域,长三角地区要从摘取“单项冠军”迈向打造“团体冠军”的更高阶段。
  临港新片区在设立之初,就明确要求加强与长三角各地的协同创新发展。为此,将进一步发挥政府资金杠杆作用,重点支持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创业孵化、人才引进和基金设立等,鼓励跨区域项目合作,推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长三角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示范应用先行区。
  具体来看,可以把有潜力的新兴产业方向统一协调起来,如船舶与海洋工程、工业互联网、通用航空产业、智能网联汽车等,有序推动产业跨区域转移与生产要素双向流动。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研究院科研处处长)

  (编稿:张佶烨;审校:王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