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学部委员
于祖尧
调整字号:

  

  于祖尧,男1933年1月生于安徽天长,1978年进入经济所工作。

  于祖尧出身于祖孙三代共产党人世家,祖父大革命时期参加革命,亲属中有6人为人民事业献身。于祖尧幼年投身革命,随军转战南北,先后在新四军准南公学、准南抗敌文工团、新安旅行团、华中干部子弟学校等单位从事宣教工作。1951年被保送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师从宋涛、苏星等著名学者。由于学习成绩优秀,吴玉章校长两次授予他“模范学生”称号,并予嘉奖。毕业后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从事政治经济学教学工作。1978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79年于祖尧发表了《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文,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范畴,主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该文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届优秀科研成果奖。调入经济所以来,先后任研究室副主任、所学术秘书、副所长、所党委书记、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经济学总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成立,于祖尧当选为首届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在经济所工作期间,于祖尧先后发表《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中国市场化改革:摆脱了困惑之后的艰难之路》、《转型时期暴富群体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等300余篇论文,出版《于祖尧文集》、《中国经济转型时期个人收入分配研究》、《忧思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理念到实践的跨越》等论著多部。

  伴随着40年我国改革和发展实践历程,于祖尧展开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理论问题的坚定而持续不断地探索。于祖尧的主要学术成果与学术观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完整论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财富分配与价值取向问题,提出了维护民众利益的“公平分配观”;坚定地批判了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强调经济研究要重视历史研究、彻底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

  1979年,于祖尧发表论文《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率先提出并全面系统论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范畴,并进而探讨研究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货币、市场及其相关问题。这是于祖尧最重要的学术成果。此后,作者还撰写了《论商品经济一般的基本规定》、《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等文章,进一步阐发了社会主义中国应当实行市场经济的基本观点。

  21世纪以来,祖尧陆续发表《西方市场原教旨主义衰败和中国信徒的堕落》等一系列论著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严厉批判西新自由主义思潮于祖尧教授认为,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不单纯是超阶级的学说,已成为西方国家统治集团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对外推行新殖民主义、实行经济扩张、策动和平演变的政策工具,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认识和分析必须有历史的观点。从全球经济思潮的实质作用看,“华盛顿共识”的形成标志着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已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从目前国内经济学思想变化看,忽视对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本质分析,盲目颂扬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动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已成为关系中国改革前途的重大问题。于祖尧的研究也充分细致地阐述了重视历史研究、彻底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于祖尧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对历史研究的重视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的重要内容

  于祖尧对改革过程中可能产生和已经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给予了较多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初,在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随着财富和收入分配的日益不均,改革中各阶层利益分配格局渐次演变,利益冲突明显加剧,改革中的财富分配及改革政策的价值取向等问题,成为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于祖尧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相继发表了《中国市场化改革: 摆脱了困惑之后的艰难之路》、《我国体制转型时期“农村病”及其治理》、《我国当前收入分配问题研究》、《转型时期暴富群体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等系列文章,针对这些关系改革前途的重大问题,发表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重要观点,提出了具有民本主义、维护民众利益的“公平分配观”。21世纪以来,作者又陆续发表《中国经济内忧》、《求解难题:我国经济内忧之成因》等文章,剖析我国社会经济中深层次的隐患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