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研究
《经济研究》目录及内容提要2017年第8期

2017-10-30

调整字号:

1.完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刘伟 蔡志洲(4)

  内容提要:本文集中讨论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国民收入宏观分配结构的演变及其特点,一方面考察所有制变化及经济机制改革的深入,对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产生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考察宏观分配结构变化对微观居民收入分配产生的影响。通过这种宏观分配格局变化的考察,阐释国民收入分配中的结构性矛盾及其对经济发展和运行产生的影响,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收入分配方面的理论分析。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国民收入宏观分配 收入分配结构

 

2. 唯物史观、动态优化与经济增长——兼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数学化

…………………………………………………… 乔晓楠 何自力(17)

  内容提要:本文以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为目标,以马克思主义最优经济增长理论为线索,在系统评述该理论的建模特点与主要结论的基础上,通过与西方经济学数学模型的对比辨析,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学化的基本原则与建模思路进行了探讨。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不排斥数学方法,但是对其进行数学化建模的过程必须要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作为基本原则,即抓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对矛盾及其运动来对经济社会的运行规律进行分析。具体而言,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构建一种包含工人与资本家两种行为主体,区分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两大部类,并且纳入剥削关系与迂回生产特点的动态模型可能是一种可行的建模思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数学化 唯物史观

 

3. 产业政策推动地方产业结构升级了吗?——基于发展型地方政府的理论解释与实证检验

…………………………………………………… 韩永辉 黄亮雄 王贤彬(33)

  内容提要:本文在理论阐述政府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及依赖条件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产业政策对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程度及机制。本文创新地利用产业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对产业政策予以定量识别,结合省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政策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中的驱动作用,并考察产业政策力量与市场力量的协同互补效应以及政府能力在产业政策影响机制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产业政策的出台与实施显著促进了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进作用高度依赖于地方市场化程度;产业政策对结构优化升级的推进作用还取决于地方政府能力。上述发现表明,作为发展中经济体,中国的各级政府能够发挥发展型政府角色,在顺应市场深化和机制完善的基础上,借助政府能力与政策工具,合理制定和推行产业政策,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市场经济发展。

  关键词:产业政策 产业结构 市场化 政府能力

 

4. 中国应加速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吗?——基于DSGE的政策模拟研究

…………………………………………………… 杨小海 刘红忠 王弟海(49)

  内容提要:长期以来,对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政策模拟往往缺乏微观基础,其所得到的结果也颇有争议。本文在DSGE两国模型的框架下,对学术界最新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同时,根据经济基本面对当下中国对外股权投资逐渐开放的过程进行政策模拟,并评估其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模拟结果显示,无论在哪种政策安排下,放松资本管制均会导致中国面临资本外流的压力,而且流出的速度会随着管制程度的放松而加快。基于这一分析,本文认为经济的结构性改革应优先于资本账户开放,同时发现降低居民的风险厌恶程度以及加快金融体系改革对未来缓解资本账户开放后所面临的资本外流压力大有裨益。

  关键词:政策模拟 资本外流 外汇储备 对外股权投资

 

5.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贷款

…………………………………………………… 刘畅 刘冲 马光荣(65)

  内容提要:本文利用全国县级层面2006—2011年的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贷款每增加1元,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会增加0.0568元;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每增加1元,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分别会增加0.1元、0.199元和0.248元。这一结果证实了林毅夫和李永军(2001)提出的“中小银行优势假说”,即中小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本文还发现,尽管中小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多风险较高的中小企业贷款,它们仍然能够通过较高的贷款利率覆盖其因更多的不良贷款带来的损失。

  关键词:中小金融机构 中小企业贷款 不良贷款

 

6.货币政策对民间借贷利率的作用机制与实施效果

…………………………………………………… 潘彬 金雯雯(78)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从机会成本渠道、资产替代渠道、资产负债表渠道及逆向选择渠道对货币政策影响民间借贷利率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解释,论文运用回归分析模型与中介效应检验方法,以“宏观货币政策实施→信贷市场变化→民间借贷利率调整”为分析路径,实证考察我国货币政策对民间借贷利率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将引导民间借贷利率上行,价格型与数量型货币政策效果存在差异。与存款准备金政策有所不同,贷款基准利率调整未能显著影响民间借贷利率。进一步基于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在货币政策立场对民间借贷利率的传导路径中,以信贷利率、信贷规模及银行风险承担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显著,表明信贷市场通过机会成本渠道、资产替代渠道及逆向选择渠道发挥了显著的中介效应。

  关键词:货币政策 民间借贷利率 中介效应

 

7. 投资者对经济基本面的认知偏差会影响证券价格吗?——中美证券市场对比分析

…………………………………………………… 崔丽媛 洪永淼(94)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放松Lucas(1978)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完全理性假设,构建了投资者的经济基本面认知偏差对证券价格影响的计量模型。当投资者主观认知和市场实际运行机制存在偏差时,该模型能较好地解释诸如消费增长率同股权溢价的相关性、累积超额收益等传统资产定价模型无法量化的诸多中国股市难题。本文还推导出了适用于非理性期望的广义矩估计方法(GMM),克服了现有GMM方法只能在完全理性期望下使用的局限性。基于该方法,本文以中国和美国为例,模拟检验了投资主体的不同认知偏差对股价和债券价格的差异性影响程度。结果显示,中美投资者的主观预期形式并不完全相同。美国投资者对经济基本面信息均值的变化反应较敏感;而中国投资者却对经济基本面波动的变化反应较敏感。该结果从认知偏差角度解释了中国股价长期背离经济基本面的现象,为政府规范股票市场的发展,促进股市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政策启示。

  关键词:经济基本面 完全理性假设 认知偏差 GMM方法 股权溢价 累积超额收益

 

8.减税激励、研发操纵与研发绩效

…………………………………………………… 杨国超 刘静 廉鹏 芮萌(110)

  内容提要:张维迎和林毅夫就“政府是否应该制定产业政策”展开了激烈争论。与他们从较为宏观的视角分析不同,本文利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确立的公司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之比这一“一刀切”的微观认定门槛,研究公司是否会操纵研发投入以满足相关标准。研究发现,研发收入之比的分布在法规门槛附近不连续,这确认了公司研发操纵行为的存在。基于分布不连续特征定义的研发操纵公司获得了更多的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进一步地,研发操纵现象在民营企业、盈利企业以及位于税收征管力度较弱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显著,且研发操纵公司的研发投入与公司未来发明专利申请、发明专利授权数量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弱。研究表明,与政策制定者的初衷不同,研发激励政策会激励公司进行研发操纵,最终导致公司研发绩效下降。本文不仅为产业政策引发的激励扭曲效应提供了微观证据,还为更好地制定和执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产业政策 法规门槛 研发操纵 研发绩效

 

9. 媒体压力与企业创新

…………………………………………………… 杨道广 陈汉文 刘启亮(125)

  内容提要:媒体虽然能发挥公司治理功能,但是它所产生的巨大市场压力可能会导致经理人更加短视(即“市场压力假说”)。为此,本文以媒体负面报道数量衡量媒体压力,从企业创新的视角对此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首先,媒体负面报道数量与企业创新水平显著负相关,支持了“市场压力假说”。其次,区分媒体报道的内容、来源、严重性及深入程度后发现,与会计相关的负面报道数量更可能与企业创新水平负相关,证实了短期财务业绩压力是抑制创新的主要原因;来自权威媒体、性质严重的负面报道更可能抑制企业创新,说明报道的负面影响越大对企业创新的损害越强;不深入的负面报道更可能抑制企业创新,但能还原整个事件来龙去脉的财经类杂志所做的负面报道却促进了企业创新,从侧面凸显了媒体负责、客观、详实报道的重要性。最后,非负面报道数量和总报道数量均与企业创新水平显著正相关。本研究有助于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媒体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且对国家创新环境优化、媒体监管与治理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媒体 负面报道 企业创新 市场压力 风险承担

 

10. 制度能缓解社会冲突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冲击吗?

…………………………………………………… 杨瑞龙 章逸然 杨继东(140)

  内容提要:市场取向的改革本质上是利益结构的调整,改革中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地会引发类似于罢工、群体性事件等社会冲突现象。本文通过匹配地区社会冲突、制度和企业决策数据,考察了社会冲突、制度对企业风险承担决策的影响,我们发现:(1)社会冲突加剧会减小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但是制度与冲突的交互项为正,良好的制度可以缓解社会冲突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冲击;(2)通过将制度细化为契约制度和产权制度,结果发现产权制度本身对于中小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提高作用更加明显,但是在缓解冲突的负向冲击上,契约制度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3)制度对于社会冲突对企业风险承担负向冲击的缓解作用在民营企业中更显著,但是随着2008年经济刺激计划的推行,市场化进程放缓和中小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有所下降,制度的润滑作用也有所减弱。

  关键词:产权制度 契约制度 社会冲突 中小企业风险承担

 

11. 房价如何影响劳动力流动?

…………………………………………………… 张莉 何晶 马润泓(155)

  内容提要:中国房价持续增长,远远超过工资的增长。那么房价有没有抑制外来劳动力的流入呢?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在理论上,本文论证了房价的拉力作用和阻力作用,一方面是由于房价作为备择城市的城市特征信号降低了预期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拉力,另一方面是房价作为居住成本压缩可支配收入所产生的阻力,两种作用最终对劳动力流动产生先吸引后抑制的倒U型影响。在实证上,本文使用2012年和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和2000—2012年250个地级市的房价数据匹配出一个房价如何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微观数据库,发现房价对劳动力流动确实存在“倒U型”影响。考虑到内生性问题,控制了房价测量误差、流出地特征、流动动机等因素后结果依然稳健。并且,本文重点考察了劳动力教育水平、技能水平、家庭阶层、户籍等各种异质性的影响,发现高技能劳动力的倒U型拐点更小,对房价更敏感,原因在于其购房需求更强;倒U型影响主要作用在大城市,且沿海城市劳动力流动的倒U型拐点更大。当前除部分一线城市外,大部分城市的房价表现出对劳动力的拉力。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 房价 CLDS 条件Logit

 

12. 城市劳动力市场中户籍歧视的变化:农民工的就业与工资

……………………………………………… 孙婧芳(171)

  内容提要: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中国城市劳动力调查,从就业进入、工资影响因素和工资歧视三个方面对2001年、2010年城市劳动力市场中户籍歧视的变化进行研究。对农民工和城市本地劳动力教育回报率的比较发现,农民工的教育回报率大幅提高,与相同学历的城市本地劳动力的教育回报率相似。农民工的工资决定机制与城市本地劳动力正在趋同。2010年农民工面临的就业隔离比2001年大幅下降,而且在各部门内部小时工资的歧视也大幅下降。然而,当农民工进入公有单位时依然受到较强歧视,就业隔离依然存在,因此,城市劳动力市场需要进一步健全,仍需规范公有单位的用工和招聘制度。

  关键词:城市劳动力市场 农民工 职业隔离 工资歧视

 

13. 军民融合何以能富国强军?——军民融合、分工演进与报酬递增

…………………………………………………… 黄朝峰 鞠晓生 纪建强 孟斌斌(188)

  内容提要:本文应用分工理论研究了军民融合发展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军民融合深化过程是社会生产交换的分工网络一体化过程,军民融合发展产生"1+1>2"的效果在于分工深化产生的报酬递增;给定经济技术特征,军民融合演化路径受制于交易效率,取决于分工经济与协调费用的有效折衷;随着交易效率提升,军民融合深化将推动社会生产专业化、中间产品种类数、市场规模、技术进步和迂回生产程度同步提升。本研究在军民融合优化资源配置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军民融合的组织结构变动和组织绩效,拓展和深化了对军民融合的认识。 

  关键词:军民融合 富国强军 分工经济 报酬递增 交易效率

 

14. 加速中国经济增长转型与防范金融风险——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高峰论坛(2017)综述

…………………………………………………… 郎丽华 周明生 赵家章(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