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经济史研究》目录及内容提要2019年第6期

2019-12-04

调整字号:

1. 明代白银货币化研究20年——学术历程的梳理

……………………………………………………万明

 

内容提要:回顾明代白银货币化研究的学术历程,沿着“白银货币化与中外变革”的学术理路,在大力发掘、整理利用中外一手资料基础上,从国家、市场、社会之间关系和中国与全球关系出发,以白银货币化过程切入,尝试进行全球化开端关键历史时期贯通中外变革的综合性研究。主要在五个方面展开:一是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市场起源;二是明代白银货币化过程从国计与民生两条线索的探讨;三是明代白银货币化与中国和世界的连接;四是明代白银货币化与一系列赋役改革;五是白银货币化与张居正财政改革。结论是在整体世界形成的前夜,白银货币化源自市场萌发,标志着古代中国从农业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引发了一系列国家制度变迁与整体社会多元变化,启动了中国传统国家与社会向近代国家与社会的转型。中国市场扩大发展与世界市场连接,直接推动了日本银矿大开发和间接推动了美洲银矿大开发,中国不是被动纳入西方主导的全球化,而是主动走向了全球近代化的大合流,积极参与了全球化开端时期全球第一个经济体系的建构,为经济全球化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关键词:明代 白银 货币化 货币经济 市场经济 全球化

 

[作者简介]万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资深学科带头人

 

2. 明清时代的“统计银两化”与“银钱兼权”

……………………………………………………陈锋

 

内容提要:明代中后期以及清代,赋税征收以及各项支出以银两作为统一的标准,奠定了在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中的“统计银两化”。“统计银两化”只是一种国家财政的统计标准,在所谓的“白银货币化”过程中,铜钱的地位依旧重要,依然存在着“银钱并行”与“银钱兼权”,银两与铜钱不但有法定的比价关系,而且在国家财政收入、支出体系中,银两与铜钱各占有一定的比例。特别是在赋税征收中,虽然以银两为征收标准,但往往折钱输官,以铜钱交纳,然后再由州县官照市价易银报解。银两体现着国家财政以及赋税征收的统计标准尺度,钱文则是一种生活的日常。

 

关键词:明清 统计银两化 银钱并行 财政收支 赋税征收

 

[作者简介]陈锋,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3. 货币化与多元化:白银挑动下的明清货币“复调”

……………………………………………………彭凯翔

 

内容提要:在对影响传统中国货币行用的若干理论关系进行澄清的基础上,本文重新审视了明代货币体系的“白银化”,认为它并不纯粹是钞法、钱法失败的产物,而是由宋代以前传统的铜钱体制向银、钱、钞并行的多元格局转变过程中的波折。同时,明代的财政白银化对民间的白银行用虽然有挤出效应,但也增强了白银的货币属性,存在不可忽视的溢出效应。因此,白银化和货币化是明代经济中两个并不对立乃至可以相互促进的趋势,而由白银化推动的货币化最终为货币多元化在清代的成熟提供了条件,货币深化以及与之相伴的金融发展也揭示了明清经济正逐渐进入一个不一样的历史时期。

 

关键词:货币化 白银 明清货币史

 

[作者简介]彭凯翔,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河南大学经济史研究所

 

4. 本位与信用:近代中国白银货币制度及其变革

……………………………………………………燕红忠

 

内容提要:从明代中叶起,白银逐渐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与货币制度中最主要的货币形态。文章从货币供给和信用扩展的机制出发,探讨了近代中国白银货币制度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特点,以及由政府主导的币制改革的路径及特点。研究表明:由于政府信用渗透和管理货币的激励不足,白银的货币供给与信用创造主要由民间机构主导,其信用扩张机制包括发行私人银钱票、使用记账与信用货币,以及发展信用票据等途径,进而导致中国逐步形成了由多种不同货币形态和信用层级构筑而成的分散化、区域化的货币体系。在这一背景下,近代中国的币制变革,本质上是将货币主导权从民间商人手中收归政府,确立国家的垄断发行权和公共信用。金银货币本位选择的争论,反映了中央政府、外国列强和地方政府在主导或分享货币发行权方面的博弈;而两元之争和废两改元则是政府与传统民间金融势力之间对货币主导权的争夺。法币改革标志着中国的货币制度由金属货币转变为信用货币,国家在货币发行和管理中的职能进一步强化,随之而来的战争及通货膨胀则对政府的公共信用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关键词:白银 货币信用 货币本位 货币制度 近代中国

 

[作者简介]燕红忠,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5. 明代军灶籍新证

……………………………………………………蒋宏达

 

内容提要:中国史学者对明初江南社会权势变迁的讨论大体循着两条迥异的线索展开:一条是元末豪强富民在明初重典峻令的冲击下走向衰亡;另一条则是从元末豪民转变为明初世袭粮长,再通过商贸和科举成功转型为明代中叶的士绅。这两条线索彼此相对,显示出明初江南豪富命运的明显分岔。问题在于,对江南豪民的研究鲜少从豪民本身的角度出发,关注此间不同人群或个体的具体境遇,因而也较少触及明初禁抑豪民的政策对地方权力结构造成的实质影响。有鉴于此,本文择取了明代杭州湾南岸盐场地区一个具有灶户和军户双重户籍——军灶籍——身份的特殊人群,通过追溯元末明初至明代中期这一人群从滨海豪民之家到军灶人群,再到科第望族的嬗变历程,探寻明初政治高压下促成基层权势演变的内在动力,从而抉发一个有关明代江南社会权势演变中较少为人关注的历史侧面。明代军灶籍的历史表明,江南社会权势具有强韧的适应能力,挫折与转型的命运可以集中于同一人群身上。

 

关键词:军灶籍 江南 社会权势 元明之际

 

[作者简介]蒋宏达,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6. 清代“东钱”问题再探

……………………………………………………赵士第、邱永志

 

内容提要:清代东钱作为一种极具特点的地域性货币,最早来源于明末“行钱之地”所用的旧小实钱,其行用范围包含直隶东部26县、奉天全境、吉林大部分地区、黑龙江、蒙古以及山西部分地区。东钱称谓在民间形成较早,而官方称为“小数钱”。经过不断发展,东钱最终确立了制钱165文左右兑换小数钱1 000文的比价定制或惯例。从货币性质角度看,东钱的表现形式多样,短陌形式的虚拟钱法、纸券形式的官私凭帖、纸币钱票等不仅并存行用,还存在所谓制钱形式的“东钱”,需要仔细甄别和区分。

 

关键词:清代 东钱 地域货币 短陌 小数钱

 

[作者简介]赵士第,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邱永志,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7. 政务活动下的债案审断:19世纪中后期地方官府与倒账案

……………………………………………………张世慧

 

内容提要:19世纪中后期长江流域主要商贸口岸频繁发生倒账案,严重影响地区商业秩序。地方官府开始大规模介入倒账案,但对于不同类型倒账案,地方官府有着不同的审断模式。普通倒账案,以息讼为主;区域性大规模倒账风潮,侧重于维护地方社会经济秩序;涉官、涉洋倒账案,力求保障公款、洋款债权优先权。从不同倒账案审断模式可见,地方官府更加关注明显或直接涉及自身利益的案件;并根据涉及自身利益程度不同,采取不同行动策略。这种政务活动式的审断,对债主或倒账者都有着重要影响,也是促成清末商事法律变革的重要诱因。

 

关键词:倒账 钱债 商事纠纷 州县审断

 

[作者简介]张世慧,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8. 乾隆年间棉花进口危机

……………………………………………………松浦章

 

内容提要:中国丝绸自古就是制衣原料,而棉花作为新兴制衣原料在明代才得以广泛普及。至清代,棉花通过广东出口至欧洲。乾隆年间,棉花从原来的出口状态变成依赖从海外进口。时任云贵总督并通晓广州贸易状况的李侍尧得知缅甸盛产棉花,且通过东印度公司的贸易船从印度等地把大量棉花进口至广东,故建议禁止从这些地方进口棉花。清政府为此采取了禁止通过广州从国外进口棉花的措施,但棉花还是会从印度进口,并持续稳定地占据广州市场。

 

关键词:清代 中国 缅甸 棉花 外洋船

 

[作者简介]松浦章,日本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关西大学名誉教授。本文译者马成芬,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日本关西大学博士。

 

9. 论清末东北区域经济结构的形成(1897—1911)

……………………………………………………杜丽红

 

内容提要:1897—1911年间,东北迅速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经济区,且区域经济结构亦呈雏形,这一结果是历史合力的产物,而非单纯的经济过程。本文根据区域经济学理论,以经济活动主体和经济要素为切入点,将日俄经济侵略、清政府变革和市场发展放在同一历史过程,考察东北区域经济结构是如何形成的。清末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原始要素禀赋,即肥沃的黑土地吸引了大量经济活动主体和经济要素的聚集:日俄两国经济侵略带来资本和技术,清政府招垦政策带来劳动和土地,以及国际市场的贸易需求。在此基础上,东北形成了农业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不仅空间上形成中心—外围的层级结构,而且出现传统—现代二元经济结构,对此后东北经济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关键词:区域经济结构 经济活动主体 要素禀赋 二元经济结构

 

[作者简介]杜丽红,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教授

 

10. 英国海外火险委员会及其在华机构研究

……………………………………………………陈蓉、颜鹏飞

 

内容提要:英国海外火险委员会(Fire Offices Committee Foreign,简称FOCF,1869—1985年)是“日不落帝国”时期保险业垄断组织,力图操纵和支配世界火险市场,并旁及其他险种市场。FOCF组织运行系统的“神经中枢”是委员会议事制度,用以遥控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FOCF陆续在上海、香港、天津、汉口等地设立分支机构,即四大洋商火险公会,并企图组建全国统一的洋商火险公会,从组织系统上完成了对旧中国保险市场的控制。本文主要探讨FOCF及其在华机构,四大洋商火险公会在机构设置上实行公会委员会负责制,对FOCF负责,接受FOCF管理。FOCF对四大洋商火险公会实施单一制管理模式,它们上下级关系明确、职责划分清晰,还设置了专门机构对四大洋商火险协会的活动进行控制和监督。总之,四大洋商火险公会是FOCF在中国保险市场的机构延展,它们在制度设计、市场控制等方面都与FOCF一脉相承。

 

关键词:海外火险委员会 四大洋商火险公会 组织机构

 

[作者简介]陈蓉,湖北大学商学院讲师,理论经济学博士后

颜鹏飞,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手工业普查简析

……………………………………………………徐建青

 

内容提要:对1949年以后中国手工业的研究,使用了很多调查数据,但对数据本身的质量关注不够,尤其是全国性数据。本文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手工业调查的过程和内容,着眼于分析这次调查的结果,对几个主要数据进行研判,认为在手工业研究中需警惕大而化之地运用资料,在利用时要谨慎鉴别,多方比较和分析,以期做出相对准确、符合实际的判断。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 手工业 普查

 

[作者简介]徐建青,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12. 中国改革初期的思想解放、中外交流和理论创新

……………………………………………………魏众

 

内容提要: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突破计划经济模式的探索。进入20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解放思想号角的吹响,请进来走出去的国际交流让我们再一次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世界,与此同时,思想解放运动也对国内经济学界产生了影响,产生了一些突破性的理论创新。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期,通过政界和国内外学界的频繁而广泛的良性互动,思想解放、国际交流和理论创新相互影响、交相辉映,共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早期形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经济改革 思想解放 国际交流 理论创新

 

[作者简介]魏众,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13. 明清徽州乡村宅地初探——以祁门县《流光堂誊契簿》为中心

……………………………………………………汪庆元

 

内容提要:明清徽州乡村土地占有中普遍存在股份制,宅地由业户共业,少则二股,多则几十股。宅地细小股份不便造屋居住,但可卖出以应付现金开支,不动产之土地股权可转换为金融货币财产。徽州宅地是稀缺资源,在富商云集的村落,中心位置有每亩价银达四千余两的实例,形成有别于耕地的价格体系。宅地占有关系决定了乡村社会的阶层划分。宅地股份与钱会的货币股份交换机制通畅,各阶层均可参与。徽州宅地主要在乡族之间流转,而经营性“房主”较为少见。徽州宅地股份制是不具备单独占有宅地能力的中下层民众通过细小股份而获得土地财产的存在形式,明清徽州土地市场交易异常活跃的主要原因亦在于此,这反映了民众在传统文化背景下经济生活的适应性与创造性。明清法律并无“宅地”概念,“田宅”一体的立法与民生相脱节。

 

关键词:明清 乡村 宅地股份 金融财产

 

[作者简介]汪庆元,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兼职教授

 

14. 产业政策的央地分歧——对改革初期上海华光拉链厂的案例分析

……………………………………………………朱妍

 

内容提要:基于档案资料,本文分析了改革初期上海华光拉链厂的技术引进与产品升级,呈现出中央与地方在产业与企业发展上的目标差异与路径分歧:中央力图对拉链乃至日用五金行业做出整体性调控,认为龙头企业应当担负起行业技术革新、先进技术与设备国产化的任务;而地方政府则面临“产量焦虑”和同伴竞争压力,对于技术路线不明晰的研发意兴阑珊,更倾向于利用既有的资源储备,生产那些技术能级较低、市场前景确定的产品。这一时期的财税改革改变了央地收入分享的格局,形成了一种“半计划体制”,地方政府开始有中央计划之外的经济性激励,这种激励会强化地区间竞争,并导致地方政府与下辖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最终偏离了中央对于产业发展的目标设置。

 

关键词:产业政策 央-地分歧 财税体制改革地 区间竞争

 

[作者简介]朱妍,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5. 中国经济史研究的GIS路径——“中国经济史前沿:GIS与经济史研究”暑期班综述

……………………………………………………王哲

 

[作者简介]王哲,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青年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