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经济史研究》目录及内容摘要2017年第3期

2017-06-26

调整字号:

 

1.白银进出口与明清货币制度演变

……………………………………………………杜恂诚、李晋

内容提要:在金融中介得到发展、中央银行和货币发行等制度完全不具备的前提下,货币的外生性是非常明显的,即货币并不由经济总量所决定。明朝的白银进口,是市场对以往货币制度的反思和变革,以银铜复本位取代以往无有效制度制约的纸币和铜钱平行本位。这一阶段以银计的物价不仅没有上涨,反而下落了。清代白银持续大量进口增强了市场的活力,但因为货币是外生的,白银的大量进口与中国经济实力并无内在的必然关联。鸦片战争前后开始的国际贸易(包括鸦片)逆差和白银外流,使纸币的需求重新提上议事日程,至清末,由市场主导的由金融机构发行的纸币和各种信用票据渐渐发展,并有寻求有效制度支撑的迹象;但政府(包括地方政府)滥发纸币的前景仍然是可能的历史选择。本文还利用计量模型对以上观点进行了检验。

关键词:白银流入明代和清代货币制度货币外生性

 

2.地权的分割、转移及其阐释——基于传统中国民间土地市场

……………………………………………………刘志

内容提要:引入现代法律特别是物权的概念来阐释地权,在加深对地权复杂性的认识时,也带来一些观念上的繁复和混乱。本文基于传统中国民间土地市场及其交易习惯,以“地权—地价或地租”这一解释框架来阐释地权,提出交易相关方能获取部分或全部地价或地租,就视为占有部分或全部地权,地权的分割可以是非永久彻底的,不同地权的分割比例等于其地价比。本文还详细分析了典、押租等不同的地权交易形态中地权分割和转移的情况。

关键词:地权一田二主典押租

 

3.从“契照”到土地所有权状——以龙泉司法档案为中心的研究

……………………………………………………杜正贞

内容提要:中国传统田土诉讼以契约和赋税证明为产权凭证。民国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致力于推广新的官方产权证明,强调验契执照、补税执照和不动产登记证、产权状等在诉讼中的证据力。这些文件来自于民国历任政府所举办的多次清理契税、验契、地籍整理和不动产登记。这些政策和行动的目的多为增加财政收入、排除旧册书对赋税征收和地籍档案的控制,它们影响了人们的产权观念和相应的诉讼行为。“照契管业”的习惯,在民众被动接受或主动利用这些制度、政策的过程中,逐渐发生变化。

关键词:契约契税不动产登记所有权龙泉司法档案

 

4.读《地权市场与资源配置》二札

……………………………………………………谢开键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梳理明清时代关于土地交易契税的法典,并结合政书、民间遗存的土地典交易契约文书和习惯调查报告等资料考察发现,清廷停征典交易契税的起始点不是雍正十三年(1735),而是乾隆二十四年(1759)。宣统年间又开始重征典交易契税,且税率有所提高。即典交易在清代经历了“契税—不契税—契税”的历史过程。另外,多次进行的典交易,其价格有上升、下降和持平三种可能。

关键词:典契税转典

 

5.试评宋代审计

……………………………………………………方宝璋

内容提要:古代审计在宋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主要表现在:审计机构的专职化程度很高,且已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系统;审计方法有较大发展,查账法中充分注意到账证、账账、账实的相符,比较分析法主要应用于对官吏经济政绩的考核;简式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已大致具备;审计对财政财务收支能进行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审核监督,事前审计范围扩大;审计专业技术官吏初步出现。宋代审计也难免存在账籍大量积压、没有勾考,审计官吏受贿枉法徇情,审计机构设置复杂多变、缺乏独立性等问题。

关键词:宋代审计史审计机构审计方法

 

6.清代滇铜产量研究:以奏销数据为中心

……………………………………………………马琦

内容提要:清代滇铜是中国经济史研究的重要论题之一,其产量众说纷纭,学界接受的只是一个概数。本文以清代档案中滇铜历年奏销数据为基础,整理、推算出康熙六十年(1721)至咸丰三年(1853)共133年中119个年份的滇铜产量,指出其最高年产量达到1 46698万斤,年均产量为9695万斤,并归纳了不同发展阶段影响滇铜产量的具体因素。

关键词:清代滇铜产量奏销数据

 

7.6世纪前中印陆路交通与经贸往来——古代于阗的转口贸易与市场经济

……………………………………………………殷晴

内容提要:汉代丝绸之路以南道为重,连接中印始发于阗所属皮山的罽宾道,系南道的主要支线。于阗和南亚次大陆毗邻接壤,作为丝路贸易的中转站和对外窗口,其市场活跃,城镇经济发展迅速。魏晋时期,中印交通线已成为南道的主要干线。随着丝织品输向南亚次大陆,印度及西方的毛织品、玻璃、香药及各种奇珍异宝也纷纷通过于阗向中原输送。即使在战乱期间,民间交往持续不断。通过喀喇昆仑山口直达克什米尔的捷径开拓通行,进一步拉近了于阗和南亚的距离,不仅民间贸易频繁,社会文化生活也互多影响,不断发现的文物遗存向人们透露出越来越多的相关信息。

关键词:印度罽宾汉晋丝路贸易于阗

 

8.《告乡里文》所及稻作问题

……………………………………………………曾雄生

内容提要:中国传统的水稻栽培技术以育秧移栽为中心,辅之以耕、耙、耖为基本环节的整地技术,和以耘田、烤田为主的肥水管理技术,目的在于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水稻的产量。这套行之有效的传统水稻栽培技术至宋元时期已基本定型,构成中国近千年来经济发展的一大基石。明清时期,水稻生产得到全面发展,但其所面临的自然灾害也越来越频繁。在原有稻作技术体系的基础上,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增强抗御灾害的能力,成为稻作技术发展的新方向,而新方向的调整除了受制于自然因素之外,也要考虑到社会经济因素。收录在明崇祯《松江府志》卷6《物产》中徐光启《告乡里文》是研究徐光启生平及明清时期江南农业史的重要史料,其核心问题就是在水灾过后,如何恢复水稻生产。本文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文中所涉及的品种、播种、育秧、移栽、买秧、水利排灌、农业改制等问题进行解读,试图为江南经济史研究提供新的理解。

关键词:徐光启告乡里文稻作新史料江南经济史明代

 

9.清代直省驻防旗地经营述论

……………………………………………………王刚

内容提要:清代的直省八旗驻防点大多未进行“计丁授田”式的圈地,旗地总面积远小于畿辅与边疆地区。直省驻防旗地的主要类型包括马厂、教场、茔地等,八旗官兵份地所占比例极低。清初直省驻防旗地维持着原定用途,鲜有开发与经营。自乾隆年间起,由于八旗生计问题日益严峻,各地驻防当局为扩大财源,相继将所属旗地出租给民人垦种。旗地租金大部分被用于旗营内的各项公共事务,因数额有限,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八旗生计渐趋衰颓的趋势。民人承佃驻防旗地,增强了旗、民之间的日常和平往来。民人的长期实际占有与使用,也为民国初年直省驻防旗地平稳迅速地转化为民田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直省驻防八旗生计旗地经营马厂

 

10.清代山西解州城的商业——以关帝庙碑刻资料为中心的考察

……………………………………………………乔南

内容提要:解州城是清代山西南部的一座商城,亦为晋、陕、豫三省物资汇聚之地。该城始建于隋,兴起于明,清中叶以后发展迅速。彼时,解州城内商号众多,金融、药材、粮油、纺织业等为较重要之行业。解州城外关帝庙号称关庙之祖,历朝政府对其不断加封、拨款重修,前来拜谒之人络绎不绝。每年举行的数次规模盛大之关帝庙会,吸引山西本省及河南、陕西客商来此交易。繁荣的商业与盛大的庙会经济有机结合,形成了解州独有的商业特色。本文拟利用现存于解州关帝庙的碑铭资料,并结合其他传统文献,对清代解州城商业的发展脉络及特点进行梳理。

关键词:解州城商业关帝庙碑刻资料

 

11.企业利益、政府决策与外交协调——对汉冶萍公司订购电机案的考察(1914—1918)

……………………………………………………许龙生

内容提要:汉冶萍公司在同日本横滨正金银行签订扩充工程借款合同后,开始了厂矿的扩建与新机器的购买。经过在国际市场的招投标,选择了德国与英国企业的产品,但是由于受到一战的影响,货物无法按时运输到厂。亟需机器的汉冶萍公司通过自身的海外分设机构、中国官方的外交机构以及日本的政府和企业,与英国政府进行协商沟通。事件的发生和演进的过程,显示了汉冶萍公司的利益网络和沟通渠道,而公司希望依靠与日本之间的特殊关系来同英国进行协商,虽是当时公司的一种策略,却也在客观上加深了公司对于日本的依赖。

关键词:电机海运汉冶萍公司一战日本

 

1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地方银行——上海市银行职能功效研究*

……………………………………………………畅童娜

内容提要:大多数地方银行在国民政府时期步入正轨,成为当时初兴的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调剂地方金融、服务地方财政、发展公用事业为宗旨。上海市银行是少数运营较为成功的地方银行之一,其兼具官办和商业双重性质,不仅发挥了财政金融的主要职能功效,而且衍生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科教文卫事业发展及民生救济等职能功效,对地方经济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原理揭示其背后的原因,并作出上海市银行的积极作用大于消极影响的历史评价。

关键词: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地方银行上海市银行职能功效

 

13.抗战中后期鲁西冀南抗日根据地土地回赎运动述析

……………………………………………………徐畅

内容提要:19411943年,鲁西冀南先后经历了百年少遇的旱灾、蝗灾、水灾,加之日伪残酷掠夺,灾荒于1943年达于顶峰,百姓卖房卖地以求生存。1943年底鲁西冀南根据地形势好转,中共开展赎地运动,解决灾荒遗留问题。赎地政策注重保护贫困阶层农户利益,尽量遵行公平原则,强调协商解决问题,区别对待汉奸购买土地。通过广泛的思想动员工作,及时纠正偏差,审慎处理赎地过程中种种疑难复杂问题,使得赎地运动较为成功,不仅为灾荒期间失地的农户收回了土地,改善了根据地群众的生活,而且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增强了根据地的实力,为争取抗战胜利做好了物质和精神的准备。

关键词:鲁西冀南灾荒土地回赎

 

14.西北军政委员会对新中国初期西北畜牧业的经略

……………………………………………………李晓英、吴斌

内容提要:新中国初期,面对西北畜牧业的衰败景象,西北军政委员会在遵循中央“保护和发展畜牧业、防止兽疫”的政策指示下,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畜牧业的措施。西北军政委员会积极建设和施政,不仅为西北地区畜牧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改善了牧区各族人民的生活;在改进牧业生产条件、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同时,也为民族团结、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西北军政委员会新中国初期西北畜牧业

 

15.关于中国经济史研究怎样落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若干问题

……………………………………………………汪海波

内容提要:本文结合笔者长期在新中国工业经济史研究中所做的探索,以《新中国工业经济史(1949102015)》的撰写为例,就中国经济史研究怎样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问题谈了几点体会。即必须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其任务是要通过史实的研究和叙述,揭示生产关系(包括基本经济制度和作为其实现形式或经济运行机制的经济体制)和生产力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必须遵循反映辩证唯物论要求的实事求是基本原则;必须坚持反映历史唯物论要求的生产力标准;必须从质和量两方面研究和叙述经济变革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固有的批判的和革命的精神;必须进行创新。

关键词:中国经济史研究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