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著作
中间效用理论
调整字号:

《中间效用理论》

 

 

  者:钱津

  出版时间:2018-08

  字271千字

  ISBN:9787520129862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现代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出版物。

  本书颠覆了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的主观效用理论,提出全新的客观效用理论,把效用理论的研究由微观经济学发展到宏观经济学,形成了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思维工具和客观指标,为国别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实现了里程碑意义的经济学创新。

  《中间效用理论》一书的理论创新价值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第一,否定了传统现代经济学的主观效用理论,提出了自然效用和社会效用相统一的客观效用理论,实现了效用基础理论的创新。第二,对效用进行了科学的终点效用与中间效用划分和定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三,把效用理论由微观经济范畴发展成为宏观经济范畴,实现了效用理论的革命性变革。第四,提出了中间效用适度性假说,也就是提出了一个供宏观主体指导调节国民经济结构的系数,即在世界经济体内由劳动创造的客观效用中的中间效用与终点效用的比例。第五,创新了经济有效性的衡量标准。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效用理论中,提出的经济有效性的衡量标准就是主观效用最大化理论。这种理论完全站在消费者主观效用最大化的角度来确定经济行为的有效性,是片面的,主观的,无法指导经济行为的。本书提出,经济有效性的衡量标准不是主观效用最大化,而是客观效用最大化。第六,揭示了中间效用畸形增长的动力、形式、危害和控制途径。第七,创新了经济人假定,在扬弃个体经济人假定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经济人假定,阐述了社会经济人的经济行为的重要性和经济行为的范围。第八,提出了国际社会要消灭经济破坏和战争毁灭的时代使命。明确提出要制止和消灭金融衍生品交易和世界军火武器交易对于现代人类经济的破坏,

  可以说,《中间效用理论》一书是一部立足客观历史发展进程,主张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经济健康高效发展和实现大众幸福的理论经济学著作。该书的思想之光,可以照亮国民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当下和未来。依据本书,可对当今世界各国的大学经济学教科书的效用理论进行相应的创新的科学性的修改。

  【作者简介】

  作者钱津系浙江金华人,1951年出生于天津市,1993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已于2011年11月退休。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欠发达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经济学分支学科主编,北京大学2014年经济学院评估工作评审专家,教育部2015年人文社科优秀成果评审专家,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法定代表人、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贵州省毕节地区行署经济顾问,贵州财经学院特聘教授;现任中国经济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理事,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理事;主要从事经济学基础理论、经济思想史、宏观经济与行业经济、企业经营与管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等方面研究;已发表290多篇学术论文,出版22部个人专著,3部个人编著,20部合著,代表作《劳动论》。

  【详细介绍】

  效用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范畴,效用理论是经济学的一个基础理论。本书是一部现代经济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专著,主要探讨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效用范畴的基本认识问题以及在将效用划分为终点效用与中间效用的基础上展开的有关中间效用研究的理论问题。全书分为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导论,阐述开创中间效用理论研究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性。指出现代人类已经生活在由新技术革命开创的新时代和新的生活方式之中。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必须满足新的时代和新的生活方式对于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需要。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此,当前的研究至少应从劳动理论、价值理论、价格理论以及货币理论四个最基础方面的理论创新起步。并且,在传统的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理论以及边际效用理论的已有研究基础上,从深化对现实经济的认识出发,同时还迫切需要进行基础性的效用理论方面的开创性研究。  

  第二部分包括第一章,主要讨论对于效用范畴的科学界定问题。这一界定是效用理论研究的起点。长期以来,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将效用范畴界定为消费者通过消费或者享受闲暇等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的满足的一个度量,即界定为是一个主观心理决定的范畴。这实际上是对于经济学学科的科学性挑战。因此,现代的研究需要回归客观性的立场,从反映客观经济实际出发,依据经济学的最基础范畴——劳动,对于效用范畴进行客观性的科学界定,即界定效用是指劳动创造的劳动成果的有用性。这样的界定阐明,效用与价值不同,价值是劳动作用的凝结,而效用是指劳动成果的作用。当前,必须改变将效用范畴虚化或闲置的状态。在实际经济中,效用就是指商品或劳务有用性的一般化。每一种商品或劳务的价格都是与其他所有商品或劳务的效用进行了社会性的比较才形成的。所以,价格可以现实地成为效用的衡量尺度,商品或劳务的效用大小一般能够通过市场由价格具体地表现出来。  

  第三部分包括第二章,对于现代市场经济中效用范畴作出若干新的区分。一是正态劳动效用与变态劳动效用的区分。阐明自起源至今,人类劳动是人类常态劳动,常态劳动是正态劳动与变态劳动的统一,正态劳动是人性的劳动,是决定人类起源的劳动,变态劳动是动物性的劳动,包括暴力性的军事劳动和寄生性的剥削劳动。因此,人类常态劳动创造的效用,也就相应地区分为正态劳动效用与变态劳动效用。正态劳动效用是指具有人性的正态劳动创造的劳动成果的效用,变态劳动效用是指带有动物性的变态劳动创造的劳动成果的效用。二是生产劳动效用与非生产劳动效用的区分。生产劳动效用是指生产劳动创造的劳动成果的效用,非生产劳动效用是指非生产劳动创造的劳动成果的效用。生产劳动是对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有益作用的劳动。非生产劳动是指对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不能起到有益作用的劳动,主要包括三类劳动:第一类是奢侈性劳动,即生产奢侈性消费品的劳动。第二类是娱乐性劳动,包括文艺类娱乐和体育类娱乐。第三类是消极性劳动。主要是指宗教劳动。三是生产消费品效用与生活消费品效用的区分。生产生产消费品劳动创造生产消费品效用,生产生活消费品劳动创造生活消费品效用。四是实物效用、劳务效用与知识效用的区分。是依据劳动成果的形态不同做出的区分。实物效用就是指实物形态的劳动成果的效用。劳务效用就是指劳务形态的劳动成果的效用。知识效用就是指知识劳动创造的知识形态的劳动成果的效用。五是终点效用与中间效用的区分。这是本书研究依据的基础性区分。也是现代经济学理论研究迫切需要的创新性区分。终点效用是指最终供人们生活消费或生产消费的效用。中间效用是与终点效用相对应的效用范畴。在人类社会劳动的效用创造中,除去终点效用,其余的都归为中间效用。中间效用是指不属于最终供人们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的效用,是只能起到帮助人们实现终点效用消费作用的劳动成果效用。一般说,中间效用的主要存在方式是劳务效用,包括实体经济中的一部分劳务效用和虚拟经济中全部的效用创造。明确区分终点效用与中间效用的不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具有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第四部分包括分析终点效用与中间效用的规模与结构的第三章和阐述现时代终点效用与中间效用创新与发展的第四章。强调终点效用是具有财富性的效用,而中间效用不具有财富性只是为生活的终点效用消费或生产的终点效用消费提供的服务性效用。终点效用可作知识类、实物类、劳务类的区分。作为劳务效用,中间效用是留不住的,效用发生的过程存在,效用存在;效用发生的过程结束,效用结束,不再留存。追求效用最大化只能是追求终点效用最大化,而追求终点效用最大化要受各种客观条件约,只能是在劳动者的体力因素、生产技术因素、自然条件因素以及市场需求的约束之下实现终点效用最大化,不可以脱离这些客观条件的约束去追求终点效用最大化。在现代经济中,既要实现生产资料生产的终点效用与生活资料生产的终点效用的结构平衡,也要保持生产劳务的终点效用结构平衡,还要保持生产资料生产的终点效用、生活资料生产的终点效用以及生产劳务的终点效用的综合结构平衡和各个门类的中间效用随之的结构平衡。这一部分还从现时代的生产实物创新、生产服务创新、生活用品创新、生活服务创新以及高等教育创新共五个方面对终点效用和中间效用的创新与发展作了具体的分析阐述。其中强调高等教育的创新将带动一切领域的终点效用和中间效用的创新,对此主要是介绍了浙江科贸职业技术学院(筹)首创智能教育理念和最早地初步开展智能教育改革实践的基本情况。  

  第五部分包括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主要阐述中间效用的基本分类、中间效用适度性假说、短缺中间效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盲目扩张中间效用的危害性等问题。第五章指出现代经济已是虚实一体化经济,中间效用的基本分类是实体经济中间效用与虚拟经济中间效用,并就此展开了对于商业劳动创造的商业效用、银行业劳动创造的银行效用、证券业劳动创造的证券业效用、广告业劳动创造的广告效用、律师业劳动和其他市场中介服务业劳动创造的中间效用以及虚拟经济领域的中间效用创造进行了分行业的具体分析。第六章提出中间效用适度性假说,其涵义是:在社会的终点效用的生产与消费的活动中,需要有创造中间效用的劳动提供必要的服务,由此决定中间效用的创造必须保持与为之服务的终点效用创造相匹配的一定的适度性。在任何时期,任何经济范围内创造过多或过少中间效用,都不符合这一客观的适度性的要求。根据这一假说,在现代经济中不仅不能追求中间效用最大化,而且无论是在哪一领域哪一行业,中间效用的创造都必须保持市场客观要求的适度性。这一假说是考察国民经济运行中的情况对于中间效用的作用给予逻辑确定的结果,由此出发可进一步认识、验证中间效用的运行理论,可使对于中间效用的经济学研究成为更加自觉的探讨。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学家及政府部门都可以根据这一假说对自己国家或地区的中间效用运行情况进行具体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有效地避免中间效用劳动创造的盲目性或是说不适度性,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能动性和理论指导的作用。并且尽可能在科学理论上对于中间效用的控制方法作出一般性的认识。第七章论述了短缺中间效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包括实体经济短缺中间效用的影响和短缺虚拟经济中间效用的影响,进一步阐释了中间效用服务于市场经济的社会作用。第八章深入地论述了盲目地扩张中间效用的危害性,包括实体经济盲目扩张中间效用的危害性和虚拟经济盲目扩张中间效用的危害性,从现代经济学创新研究的角度,尤其强调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必须高度重视盲目扩张中间效用产生的危害性问题。  

  第六部分包括研究对中间效用创造实施行业管理的第九章和政府管理的第十章。关于行业管理,指出实行行业管理的依据是行业产权。明确产权不同于所有权,所有权是财产权,而产权是利益权。因而,行业产权就是维护行业利益的权力。行业不同于企业,并不是归属谁所有的,但是,有行业利益的存在,就有行业产权的存在。行业产权代表的是行业的整体利益,这种产权也是具有集合性的公共产权,不是可以分散给行业内的各个企业的,而是相对于行业的存在而存在的。为此,举例说明了行业协会进行行业管理的具体工作。一个例子是讲河南省商业行业协会的具体工作。再一个例子是讲中国银行业协会的具体工作。还有就是在介绍了美国证券业行业管理情况之后讲述了中国证券业协会对于中国证券业进行行业管理的具体工作。关于政府管理,先是讨论了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责,包括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职责;政府与市场关系,阐明各级政府都是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市场主体;政府管理的社会经济人假设基础问题,指出社会经济人具有的十大理性基点是政府管理的认识前提和客观依据。然后,根据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两大领域的不同情况,从中国现实经济的实际出发,具体分析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对中间效用创造实施的有效管理以及不同于行业管理的依法实施的政府管理的重要性。  

  第七部分阐述了现实经济中有关中间效用创造的两个具体的重大问题,包括第十一章分析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原因及应汲取的教训和第十二章提出的必须取缔世界军火贸易的呼吁。第一,回顾了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全过程,阐明在实体经济范围内,行业的管理和政府的管理必须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创造的中间效用实施有力地管控,不能允许银行等创造中间效用的行业或部门无视中间效用适度性的要求,自行其是违规扩大业务导致整个国民经济遭受损失。这是从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中,必须认真汲取的基本教训。再有,如果美国的次级住房按揭贷款没有进行负债资产的证券化,即没有转化成面向全世界投资者出售的金融衍生品,那么,即使美国发生次贷危机,这个次贷危机也不会引爆国际金融危机。而正是由于美国的次级按揭贷款被转化成向全世界出售的金融衍生品,美国将自身的金融风险早就转嫁到了全世界,所以,才在美国房地产市场出现问题之后,将美国的次贷危机发展演化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总之,对于虚拟经济领域的行业的管理和政府的管理必须严格管控中间效用创造,必须始终保持虚拟经济的中间效用创造符合客观的适度性要求,决不能允许在这一领域出现中间效用创造的疯狂扩张。这正是应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必须认真汲取的基本教训。最后明确指出,由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存在,21世纪,人类社会还很难完全避免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第二,从现代经济学研究中间效用理论的角度,指出现代战争的发展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延续,呼吁必须尽快取缔世界军火交易,以此作为人类社会消灭战争的起点。说明世界军火贸易这种变态的中间效用创造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不存在市场适度性要求,而是其存在的本身不论多少都注定会对人类社会的安定和平造成威胁的。而在取缔世界军火贸易之后,则需要研究如何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保证不再进行军火交易之后的军工产业工人的可转业工作和国民经济的可继续顺利发展。  

  第八部分是结束语。作全书总结,再次强调现时代推进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效用理论和中间效用理论研究的重要性。阐明在现实的网络经济时代,社会需要对于中间效用的创造实施严格的管控,不论是对于实体经济的中间效用创造,还是对于虚拟经济的中间效用创造,都需要社会理性赋予高度的关注,都需要在国民经济的运行中保持必要的适度性。最后特别指出,在现代经济中不论是出现黑天鹅事件,还是出现灰犀牛事件,实质都是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准确认识经济现实的具体实证。(20172月,中信出版社出版了作者是米歇尔·渥克的中译图书《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与过去人们以黑天鹅比喻小概率而又影响巨大的市场事件类似,米歇尔·渥克的这本书以灰犀牛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经济危机。作者认为,相对于黑天鹅事件的难以预见性和偶发性,灰犀牛事件不是随机突发事件,而是在一系列警示信号和迹象都表现出来之后才出现的大概率事件。或者是,这些并不是突发性的大概率事件都被作者称之为灰犀牛。例如:2008年美国房地产泡沫集中爆发以及在此之前的诸多泡沫破裂;飓风卡特里娜和桑迪以及其他自然灾害后的毁灭性余波;颠覆了传统媒体的现实数码技术;大桥坍塌和摇摇欲坠的城市基础设施;苏联的迅速衰败和中东地区的混乱,在事前也均出现过明显的迹象。那么,为什么领导者们和决策者们不能在局面失去控制之前解除危机?人们应该如何辨识和有效应对那些明显的、高概率的危机事件?) 对此,可以说,如果缺少对于终点效用与中间效用的划分,依旧笼统地讲追求效用最大化,没有明确地树立中间效用只能保持适度性的原则意识,那么,人们自然就会对于实体经济或虚拟经济领域的中间效用的一再扩张视而不见或无动于衷,直至实体经济或虚拟经济领域的中间效用的扩张演变为可怕的灰犀牛冲过来,让社会不得不承受其后果。所以,作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效用理论和中间效用理论的研究是现代经济学创新与发展研究中的一个必要的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中间效用理论的提出,在经济学的学理意义上阐明任何人任何国家都不能再笼统地讲追求效用最大化,必须明确只是对于终点效用能够追求最大化,而对于中间效用的创造只能是保持适度性。所以,随着认识的深入与普及,有关中间效用理论的研究将有助于网络化时代高度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理性化地实现和保持必要的稳定与和谐。  

  准确地讲,《中间效用理论》这部经济学著作问世之后,全世界的大学经济学教科书都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改:必须要明确定义效用是经济学的客观性范畴,效用是人类劳动成果有用性的一般化,必须要增加对于终点效用与中间效用的划分,必须要废止笼统地讲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传统认识,必须要阐述保持中间效用适度性的经济机理及其重要意义。从这个角度讲,《中间效用理论》是一部面向全世界经济学界写的专业书,对这部书阐述的创新性的基础经济理论研究成果需要面向全世界进行推广和传播。 

  【目录】

  

  导论:现代经济学需要开创性研究

  一、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二、新时代危机的挑战

  三、创新需要从基础起步

  四、开创性的效用理论研究

 

  第一章 效用的界定

  一、劳动与效用(自然与社会)

  二、效用不应是主观性范畴

  三、效用不应是闲置性范畴

  四、效用是商品或劳务有用性的一般化

  五、价格与效用

 

  第二章 市场经济中的效用区分

  一、正态劳动效用与变态劳动效用

  二、生产劳动效用与非生产劳动效用

  三、生产消费品效用与生活消费品效用

  四、实物效用、劳务效用与知识效用

  五、终点效用与中间效用

  六、区分终点效用与中间效用的意义

 

  第三章 终点效用与中间效用的规模与结构

  一、终点效用的财富性与中间效用的服务性

  二、终点效用的基本类别与中间效用的存在期间

  三、追求终点效用的最大化

  四、终点效用的结构平衡与中间效用的结构配套

 

  第四章 终点效用与中间效用的创新与发展

  一、现时代的生产能力创新

  二、现时代的生产服务创新

  三、现时代的生活用品创新

  四、现时代的生活服务创新

  五、现时代的高等教育创新

 

  第五章 中间效用的基本分类

  一、虚实一体化的现代经济

  二、实体经济的中间效用

  三、虚拟经济的中间效用

 

  第六章 中间效用的适度性

  一、不能追求中间效用最大化

  二、中间效用适度性假说

  三、实体经济中间效用的适度性

  四、虚拟经济中间效用的适度性

 

  第七章 短缺中间效用的影响

  一、社会劳动分工需要的到位

  二、实体经济短缺中间效用的影响

  三、短缺虚拟经济中间效用的影响

  四、中间效用服务的市场作用

 

  第八章 扩张中间效用的危害性

  一、对资本收益的追求引起扩张

  二、实体经济扩张中间效用的危害性

  三、虚拟经济扩张中间效用的危害性

  四、应高度重视扩张中间效用的危害性

 

  第九章 行业管理

  一、行业产权的存在

  二、实体经济中对于中间效用的行业管理

  三、虚拟经济中对于中间效用的行业管理

  四、行业管理的自主性与重要性

 

  第十章 政府管理

  一、政府的管理职责

  二、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三、政府管理的社会经济人假设基础

  四、政府对实体经济的管理

  五、政府对虚拟经济的管理

  六、政府有效管理的重要性

 

  第十一章 21世纪的国际金融危机

  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二、汲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教训

  三、难以完全避免的21世纪国际金融危机

 

  第十二章 取缔世界军火贸易

  一、现代战争已经威胁到人类生存延续

  二、21世纪应是消灭战争的起点

  三、消灭战争要从取缔世界军火贸易做起

  四、取缔世界军火交易后的产业调整

 

  结束语:网络时代对中间效用创造的管控

  一、必须高度重视经济基础理论的创新发展

  二、市场化地理性配置实体经济的社会劳动

  三、坚决防止虚拟经济中间效用的短缺与扩张

  四、走向和谐的网络化的现代市场经济

  参考文献

  

 

  进入21世纪之后,不论在哪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都是更加复杂化了。这是自新技术革命以来一直呈现出的趋势,只是近年来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经济问题需要给予研究。因此,仅就目前而言,有关世界经济的研究涉及到增长问题、汇率问题、反贸易保护问题、难民救助问题、解决贫困问题等等重大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世界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机构必须认真对待和投入力量研究的问题。此外,这些国际机构以及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研究机构还要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每一年的世界经济形势进行分析评判,对危机造成的长期和近期的影响进行细致的评估。在中国,进入21世纪之后要研究的现实经济问题也是相当多相当复杂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每年要召开一次研究部署下一年经济工作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据报道: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全面部署了2017年经济工作,明确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八个主要方面的要求:一是对于房地产领域要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二是要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出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三是要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要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各类中介评估费用,降低企业用能成本,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推动企业眼睛向内降本增效。四是要把去库存和促进人口城镇化结合起来,提高三四线城市和特大城市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提高三四线城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五是要在增强汇率弹性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六是要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利。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广辟农民增收致富门路。七是要更有力、更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集中力量攻克薄弱环节,把功夫用到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八是要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抓紧编纂民法典,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

  现实经济问题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无论是对于国际机构来说,还是对于各个国家和地区来说,必须解决好每一个现实经济问题,尤其是必须慎重地解决好每一个重大的现实经济问题。而若要解决好现实经济问题,那就必须投入力量切实地研究好每一个现实经济问题。世界经济面临的现实问题都是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中国在2017需要完成的八个主要方面的经济工作,每一项也都是需要给予认真细致的研究,为最终完成工作任务奠定扎实的基础。然而,尽管现实问题的研究刻不容缓,意义重大,必须高度重视和全力以赴,但是,对于经济学界来说,除去要做好有关现实经济问题的研究之外,还必须在更高的层面上做好经济理论的研究,尤其是经济基础理论的研究。经济基础理论代表了人类对于自身经济生活的最概括的理性认识,是经济学学科发展的标志,也是指导现实经济工作的最重要的工具。进入21世纪之后,面对2008年遭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现代经济学界应该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重视经济理论和经济基础理论的研究。本书所要研究探讨的中间效用理论就是属于现代经济学研究的经济基础理论的组成部分。

  中间效用理论的研究起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劳动效用论》。此部著作最早提出了中间效用范畴,并在第三篇专门研究了中间效用与终点效用的划分问题,指出:劳动成果的效用是供人类生存使用的。终点的使用分为两个基本方面:生活中的终点使用和生产中的终点使用。以往对效用的生活终点使用与生产终点使用都有一定的研究,却只是没有区分中间效用与终点效用的不同。也就是说,自政治经济学创立,至今尚未树立中间效用范畴,已有的研究是将所有的供人们使用的效用在潜意识中统统列为了终点效用。这是相对于复杂的经济现实,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还相对简单的一个表现方面。因而,研究的推进就要求,在区分生产消费品效用与生活消费品效用基础上,还要再对消费效用做中间效用与终点效用的区分。理论的研究不能标新立异,任何经济范畴的提出只能源于客观实际。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要使自身学科能够对复杂的经济现实的认识逐步地复杂起来,不断地增强对复杂事物认识的新范畴。现代经济具有的复杂性是不必论证的,如果现代经济学研究还不能有效地驾驭所要认识的现实复杂性,那只能说现在这门学科的发展还停留在起步的阶段。因而,提出新的中间效用范畴,在理论上对于效用范畴进行新的研究,准确地区分中间效用与终点效用的不同以及高度重视中间效用理论的研究,是推进现代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书将接续进行中间效用理论研究,更进一步地全面展开对于中间效用范畴的经济学分析,更深刻地阐述区分中间效用与终点效用的经济学意义,以更好地应用这一理论于已经高度发达的网络经济时代的社会现实需要的经济学分析之中。

  本书是对系统的中间效用理论的初步研究,难免存在不妥之处,还望学界同仁们给予批评指正。

作者

2017年1月于北京

  作者:钱津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本书出版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干部局出版基金补贴支持,特此致谢!

  (编稿:王山;审校:王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