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中心
王立胜: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2017-12-29

调整字号:

来源:大众日报;时间:2017-12-27

   

20171227日,《大众日报》第13版论丛周刊刊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王立胜的文章《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全文如下: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5年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正确理解这一思想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为我们做好当前及今后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的理论指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时代背景下,应时而生、应需而生的

党的十九大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在经济上带来了两个重大转化: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二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1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党外人士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深刻认识、全面领会、真正落实。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徐州市考察调研时指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是必须迈过的坎,每个产业、每个企业都要朝着这个方向坚定往前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重要经济特征的形成,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时代背景。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其他内容具有统领作用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的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深刻洞悉,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的科学把握。习近平多次要求全党同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的发展理念上来,他强调,要深入把握新发展理念对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指导意义,真正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

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其中第四条就是“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五部分以“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统领整个经济建设布局。这充分体现了新发展理念无可比拟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地指出“新的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要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其他内容具有统领作用。一是因为,新发展理念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二是因为,新发展理念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各个领域。三是因为,新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开出的药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发展就会举步维艰,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认识要立即调整,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做法要彻底摒弃。”

 

深刻把握党的领导论、人民中心论、新常态论、资源配置市场决定性作用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论、问题导向论、稳中求进论等重要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涵有:

党的领导论: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进行经济建设、发展市场经济时的政治优势。党的十九大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许多新要求,做好经济工作,必须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人民中心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第二条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入新时代,我们更需要坚持和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向往。

新常态论: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大局,把握规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面临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巨大压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分析世界经济走势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变化,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实现这样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并不容易,对我们是一个新的巨大挑战。”

资源配置市场决定性作用论: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决扫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成为我们党改革理论的又一重大突破。把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旗帜鲜明地提出来,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市场规律的认识在不断加深和提高。习近平曾就此说明:“我们应该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迈出新的步伐。”“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经济发展就是要提高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习近平总书记还明确指出: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论: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相机抉择,开准药方,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事实证明,我国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带来大量‘需求外溢’,消费能力严重外流。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必须推进供给侧改革。”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就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问题导向论: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革产生深远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这些问题,必须着力加以解决。

稳中求进论: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稳中求进,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

“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做好经济工作,离不开正确的工作策略和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要长期坚持。“稳”和“进”是辩证统一的,要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把握好工作节奏和力度。要统筹各项政策,加强政策协同。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结构性政策要发挥更大作用,社会政策要注重解决突出民生问题,改革开放要加大力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还包括一些具体的战略举措。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为此要重点推进六项工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8项重点工作。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四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五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六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七是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八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八项重点工作,是对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举措的落实和进一步细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物质基础,需要我们自觉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作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编稿:张佶烨;审校:王砚峰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发展理念;十九大;王立胜

原文链接:http://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171227/Page13NU.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