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中心
张卓元:从供给侧入手是增长方式转变的正确方向

2016-04-08

调整字号:

 

  2016315,《中国经济时报》刊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卓元等经济学家参加36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座谈会上的发言内容。

  《中国经济时报》编者按介绍,36日,正值全国两会召开之际,由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决策咨询部、发展战略中心和人民出版社共同组织召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座谈会。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财政科学研究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浙江省扶贫办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议题发表看法。国家行政学院党委委员、常务副院长马建堂作了总结发言。座谈会由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主持。

  以下是摘录张卓元先生的发言内容:

  

  从供给侧入手是增长方式转变的正确方向

  张卓元(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中央2005年又一次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真正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要转型,转为质量效益型,只有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我认为现在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这个方向是积极推动创新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第一,供给需求不能完全对立,但是当前推动经济增长不能主要再依靠进一步刺激三大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重点要放在通过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提高要素的生产力,向社会提供更多有社会使用价值和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这才能真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供给也能创造需求,比如具有高技术含量苹果手机的出现带动了全球几十亿元智能手机的需求。

  第二,要增加人力资本的投入,提升人力资本,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现在消费对GDP的贡献占60%以上,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比50%以上,但这只是经济转型或者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表现,不是最主要的标志。一些南美国家,消费对GDP贡献也超过6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超过60%,但是并没有跳出“中等收入陷阱”。原因是什么?就是经济并没有很好转型,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增长没有真正从要素投入驱动到创新驱动转变。所以消费和第三产业的占比提升,并不是经济转型的最主要标志。经济转型主要的标志应该是增长方式的转变——从经济增长主要靠物质资源的消耗,转变到主要靠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管理的创新。为此,要努力提升人力资本,大力培育高科技人才,发展科教文卫事业,优化创新发展环境。

  第三,要深化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现在比较难的是国企改革,包括要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民营企业如果长期亏损,他自己就会倒闭。但是国有企业尽管长期亏损还会千方百计维持下去,这不行。现在提出去产能,让僵尸企业入土为安,这些僵尸企业主要是指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国有企业。这也是当前国企改革的一项任务。国有经济拥有大量资源,但这两年国企改革进展不够理想,跟其他领域改革相比,还是不够快,相当一部分改革还有点停留在纸面上。特别是国有监管机构怎样转变职能,怎样转变到管资本为主,把企业的经营管理权还给企业,进展较为困难。国有经济资源配置效率能不能够提高,僵尸企业能不能顺利退出,关系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的大小。所以最近一次深改小组提出要很好落实改革举措,我认为当前最需要落实的改革举措是国有企业改革。

  

(原文见《中国经济时报》2016315日)

 

原文链接:http://jjsb.cet.com.cn/show_472732.html

 

关键词:张卓元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座谈会 增长方式转变

 

(编稿:管宇飞  审校:王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