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论文
王姣娜:探索经济史研究学术增长点

2019-06-18

调整字号:

作者:王姣娜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近年来,中国经济史研究在选题视角、史料发掘、研究范式与方法等方面,都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展现出学科研究的新活力。为促进学术对话与交流,发掘经济史研究的学术增长点,《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于2018年发起了“中国经济史青年学术研讨会”,并于2019年4月20—21日,与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合办了第二届研讨会。 

  历史上的经济地理研究是近来备受重视的领域之一,基于GIS的地理空间分析与经济史的结合,带来了新的资料处理手段与分析框架。方书生基于对单个地域化经济体的形成及其全国性组合的解析,提出一个解释近代中国经济空间属性及变化的动态框架。王哲利用城市人口、城墙等数据,发现近代中国城市体系的分布模式整体上符合位序—规模标准曲线。刘雅媛利用邮政史料复原了长三角地区近代邮政空间的形成与演化过程。牟振宇依据地籍图册讨论了民国时期上海法租界地价的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 

  计量方法的应用,推动了对历史数据的进一步挖掘与重新解读。余开亮利用清代粮价数据对“大分流”前夕中国是否存在统一的国内市场进行检验,发现市场整合的程度是随时间和空间而变的。林友宏利用明代科举数据考察了权力中枢对科举取士的影响,探讨了科举中的地域偏袒主义。高廉等定量分析了近代邮政机构的分布及经济地理因素对其的影响。 

  对鱼鳞图册、民间契约文书、商会档案等资料的不断发掘和利用,使得在地权、赋税、市场交易等领域的研究出现了一些创新性解读。赵思渊利用徽州歙县鱼鳞图册,匹配家谱、契约,重新审视了清代前期土地权利与官方土地登记的关系。黄忠鑫利用徽州文书讨论了明清时期土地字号分配单元的长期演变趋势和民间使用习惯。王一帆考察了同治江苏土地清丈中的创新性方法及其与地图测绘发展的关系,还原了传统鱼鳞图册向近代都图地籍图系统的转变过程。蒋勤等使用清代石仓文书中的家计账簿、契约与票据,分析了乡村雇工结构、工资真实水平及支付方式。娄敏利用江津商会档案与司法诉讼档案,分析了民国时期商业信用票据的分类、功能与风险。张世慧利用19世纪中后期商贸口岸地方官府介入和审理倒账案的资料,分析了基层社会治理及司法审判对商业秩序的影响。 

  选取新视角、提出新问题,可以拓展既有领域的研究范畴,丰富对研究主题的理解。蒋宏达从个体历史境遇的视角,追溯元末至明中期军灶户的嬗变历程,探究了基层权势演变的内在社会动力。申斌从官厅会计核算角度,探讨了了明代地方官府赋役核算体系的早期发展。丁修真从明代科举经费入手,讨论了地方赋役制度改革与国家财政转型。赵国壮考察了明清时期糖业经济发展及转型,从行业视角解读中西方“分流”。经济史研究近来也出现了突破经济学与历史学的多学科融合趋势,经济变迁中的环境、制度、政治等因素受到关注。刘婷玉、王庆明等、郦菁、李昕升、杨豪、李婧等、齐秀琳在各自研究中分别引入环境史、社会学、农史、革命史、制度经济学等视角或研究方法。 

  此外,赵士第等、韩祥、荣晓峰分别考察了地域性货币和区域货币市场。张秀莉、徐锋华、赵伟(华东师范大学)分别对近代金融业领域展开了研究。刘诗古关注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应对财政危机的历程。郭岩伟、赵伟(苏州科技大学)分别研究了近代中国外商企业债券和民族棉纺织企业扩张。陈碧舟等、宋睿奇等以微观视角分别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企业改造和劳资协商。邓广、林超超分别考察了近代山东农村和20世纪50年代上海工人家庭生活水平。熊金武、缪德刚分别讨论了土地单一税思想和“国富”学说的演进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关键词:中国经济史研究;青年学术研讨会;第二届;

    原文链接:http://www.cssn.cn/zx/bwyc/201905/t20190527_4905900.shtml

  (编稿:张佶烨;审校:王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