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转折点与常态化

2019-05-30

调整字号:

2019年第33期(总第1921期)    2019年5月17日(星期五) 

  中美贸易战:转折点与常态化

  [导读:中美贸易摩擦过程中,美方显然更加咄咄逼人,而中国有理有据、不卑不亢。尽管贸易谈判最终仍有可能取得一个结果,但仅从贸易谈判角度看中美这轮贸易摩擦的演进显然已经不够,中美贸易关系有可能由此出现一个转折点,“拉锯战”很可能成为常态。]

 

  贸易谈判:美方咄咄逼人  中方不卑不亢

  路透沈燕在评论文章中说,仍在对抗的中美贸易摩擦已经越来越像一部跨年度大戏。纵观中美谈判双方,如果抛开文化历史观念等多方面的差异,仅从谈判过程和双方出招看,面对美国的咄咄逼人,中国的应对已从最初对内闭而不谈、躲躲闪闪到现在亮出三大底限,态度不卑不亢,中国应对贸易谈判的功力正明显见涨。

  文章表示,中国这种从容淡定的应对姿态显然在中国民间赢得了更多正面评价。

  “这次中美贸易谈判中国的表现绝对值得称道。”一位不愿具名的大型证券公司高层称,“虽然中国股市的走势一直没有摆脱中美贸易谈判的影响,但很显然中国对贸易谈判结果可能对相关资本、金融市场的影响都有预案,所以并没有出现太大的恐慌,表明中国对贸易谈判越来越有信心也越来越有经验了。”

  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办公室513日已经宣布,自2019610时起,对已实施加征关税的600亿美元清单美国商品中的部分,提高加征关税税率,分别实施25%20%10%加征关税。对之前加征5%关税的税目商品,仍继续加征5%关税。

  该位一直关注着中美贸易谈判进程的人士称,虽然无法洞悉谈判桌上的针锋相对,但从中国官方一致对外的口径表述和官媒的口水讨伐战中,中国正展现出更多的从容与淡定姿态,较谈判之初的表现感觉明显不同。

  一方面一季度超出预期的中国经济增加了谈判的底气,另一方面谈了这么久,尤其是谈判过程中一会美国总统推特说可能会达成协议,一会却又谈崩了,感觉双方都已经谈“皮”了,大家也对这件事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另一位外资银行不具名的资深人士也认为,这种悬而未决的谈判太耗精力,中国金融和资本市场的改革还有那么多工作要做;而他们很多外贸企业的客户虽然对此有心理准备,但谈判结果的不明朗增加了外贸企业的不确定性,也始终是悬在投资人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瑞银证券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其基准预测依然是中美双方可能会在年内达成贸易协议,贸易战不会进一步升级,但全面贸易战的风险已经显著增加;贸易战升级将拖累整体经济增长,因此调降中国2019年经济增速预估至6.2%

  美国经济真能为特朗普增加谈判筹码吗?

  特朗普的态度变得更强硬,似乎是因为受到美国经济和股市表现强劲的鼓舞,但美国经济是否强劲到足以承受进一步的贸易紧张?英国《金融时报》经济编辑克里斯•贾尔斯的文章指出:

  毫无疑问,美国是世界最强大的大型经济体。2018年,欧洲经济大幅放缓,但在特朗普于2017年底实施减税后,美国经济年度增速继续上升。今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年化增速为3.2%,远远快于预期。但特朗普需要小心:这一令人惊喜的增长似乎是暂时的。

  今年第一季度,不断上升的库存为美国经济增长贡献了20%,同时进口下滑,因为此前贸易商已纷纷进口外国商品,以赶在特朗普宣布的最初的提高关税措施实施之前囤货。这些增长因素都不可能在未来几个月继续。

  制造业的产出比较脆弱。

  基础数据引发人们的质疑:美国经济是否像整体增长数据显示的那样强劲?例如,在表现强劲的2017年和2018年后,美国工业产出在去年12月见顶,今年第一季度出现下滑。

  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去年860.8的历史高位降至上月的52.8,这表明,制造商认为,他们的商业贸易环境严重恶化。这让美国变得与其他大型制造业国家一样,例如德国、日本和韩国,这些国家的制造业也变得疲弱。

  劳动力市场强劲,但在全球不拔尖

  就业仍然在增加,失业率降至3.6%,为50年最低,但美国劳动力市场在创造就业方面看上去没有欧洲和日本成功。尽管失业率处于历史低点,但就业率相对疲弱,这表明,美国人放弃了劳动力市场;美国因疾病无法工作的人的比例相对较高。与此同时,就业增长没有刺激通胀。今年3月,美联储青睐的年度物价变化指标降至1.6%,而且没有迹象表明,利率将继续上升;市场预期美联储将在今年年底之前降息,以推动经济增长和通胀。

  注意力放在了对华双边贸易逆差上

  特朗普表示,在对华商品贸易逆差缩窄之前,他是不会停歇的。他称:“中国让我们损失了5000亿美元。”这有夸大之嫌。美国对华商品贸易逆差增长迅速,并在2018年达到4190亿美元,但这远远不及特朗普所言,尤其是2018年美国还有400亿美元的对华服务贸易顺差。特朗普或许指的是从中国进口商品的规模,去年达到5400亿美元。

  经常账户赤字更为重要

  经济学家认为,特朗普把与一国的商品贸易放在首位,把进口视为损失,这是错误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月表示,重要的是总体贸易失衡,而不是与某个国家的贸易失衡。IMF暗示,如果美国寻求控制对中国的商品贸易逆差,美国可能会提高对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简单来说,美国的总体支出超过其产出,因此美国不得不从贸易伙伴国那里进口更多商品。”美国经常账户赤字仍远不及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但它在增长,只有在经济增速下滑时这点才可能会发生变化。而经济增长下滑可能不是特朗普乐见的结果。

  贸易摩擦波及美国农业和消费者

  英国《金融时报》迪米·马斯卡廷和詹姆斯•波利提在报道中提到了他们对美国爱荷华州农民戴夫•沃尔顿(Dave Walton)的采访,报道写道,自1835年以来,沃尔顿家族就在该地区从事农业生产。戴夫•沃尔顿表示,随着贸易战的继续,情况正在迅速恶化。他还称,他在中西部的朋友们都警告称农场破产情况可能激增。他还说,随着美中贸易战的继续,许多农民都会破产。

  埃尔帕索市前议员、21名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角逐者之一贝托•奥鲁尔克(Beto O'Rourke),在爱荷华州东部城市迪比克发表讲话称,他担心关税的长期影响。中国已经转而从巴西进口大豆,以取代大部分原本从美国进口的大豆,虽然中国为了缓和谈判气氛而承诺购买至少2000万吨美国大豆,但农民们称他们的主要顾虑是,贸易战持续得越久,他们永远失去这个市场的可能性就越大。

  奥鲁尔克向《金融时报》表示:“这个州30%的农产品都销往国外市场。当这些市场因为我们征收的关税以及我们的农民面临的对等关税而关闭时……这些买家就会寻找其他国家的卖家。”另一位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角逐者、纽约州参议员陆天娜(Kirsten Gillibrand)表示,当特朗普“挑起与中国的贸易战时,他正在压垮我们本国的农民,贸易战使他们不可能维持生计”。

  报道指出,美国其他商业部门对保护主义抬头及其可能对本行业造成的影响感到不安,但农业是最大的输家。由于国内市场相对停滞,美国农民严重依赖出口来维持利润和价格——而中国在近20年来一直在这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时,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额几乎为零。到2012年,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总值达300亿美元。尽管在奥巴马政府执政的最后一年,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额降到了250亿美元,但在中国实施报复性关税后,2018年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额大幅下降至130亿美元。大豆是美国对华出口最重要的农产品,2018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额骤降75%,从前一年的120亿美元降至30亿美元。

  即便在尚未加征关税时,农民们就已在不断上升的债务重压下苦苦挣扎——预计今年名义债务总额将达到4260亿美元。然而,加征关税政策似乎并未激起强烈反弹。据Morning Consult的一项跟踪民调显示,现在特朗普在爱荷华州的支持率为43%,与贸易战前他在该州的支持率相同。

  《金融时报》萨姆·弗莱明和阿利斯泰尔·格雷的报道指出,虽然特朗普声称他发起的贸易战不会影响美国消费者,但研究认为,现有关税的成本已被转嫁给美国的家庭和企业。

  报道说,经济学家们担心,家庭已经开始受到前几轮关税的打击,并且随着敌对行动升级,将面临越来越大的负担。虽然总统声称美国家庭将“没有理由”为关税买单,但最近的学术研究认为,现有关税的成本已被转嫁给家庭和企业,没有明确证据表明中国出口商已经降价来补偿。

  考虑到未来敌对行动有可能进一步升级,包括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约翰·威廉斯在内的美联储官员,正在观察通胀可能受到的提振。此外,德意志银行的托尔斯滕·斯洛科(Torsten Slok)表示,贸易战日益恶化可能会侵蚀企业、金融市场和消费者的信心,从而损害经济增长,为美联储政策制定者酿制一杯“不幸的鸡尾酒”。“这些关税是对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的隐形税,”穆迪分析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表示,如果特朗普进一步加大赌注,针对所有中国商品,“美国消费者将被推到贸易战的前线”。高盛分析师表示,如果白宫接下来还对进口汽车征收关税,那么最高可能将核心通胀推高0.9个百分点,同时还会影响国内生产总值(GDP)。

  纽约联储的玛丽·阿米蒂(Mary Amiti)、普林斯顿大学的斯特芬·雷丁(Stephen Redding)以及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的戴维·韦恩斯坦(David Weinstein)在今年3月的研究发现,到目前为止,国内消费者承受了关税的“全面影响”。它给美国造成的所谓“无谓损失”(超出关税直接成本的经济拖累)截至去年底为每月14亿美元。

  韦恩斯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估计特朗普政府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提高关税的决定会让每月的“无谓损失”增加到66亿美元,相当于每个家庭每年628美元。他估计,加上向联邦政府支付的关税,一旦开征新的关税,关税总成本将从去年底的每月44亿美元增加到每月88亿美元。

  特朗普政府迄今试图通过排除关键类别的消费品,来保护家庭免受关税的影响,但如果特朗普将目标对准中国对美国的其余出口商品,那将难免打击家庭。高盛的数据显示,消费品仅占510日公布的提高关税商品的25%,但在其余的中国输美商品中占多达60%

  咨询公司Retail Metrics的总裁肯·帕金斯估计,为应对最新一轮的加征关税,美国零售商将把受关税影响的中国消费品价格上调3%8%。他表示,虽然此前10%的关税“并未真正对价格造成太大影响”,但25%的关税是“一个不同的故事”。高管们呼应了这种情绪。Ralph Lauren首席财务官简·汉密尔顿·尼尔森表示,虽然迄今的关税“影响有限”,但这个服装品牌正采取措施“缓解关税进一步上调的长期影响”。

  多家零售商和制造商正试图降低对在华生产和从中国采购的依赖度。这方面的例子包括相机制造商GoPro,该公司表示,将推进把销往美国的产品生产从中国转移到墨西哥瓜达拉哈拉的计划。在机场、酒店和火车站等地点经营88家门店的美国零售商哈德森(Hudson)也告诉分析师,正在研究能否实现供应链多元化。该公司首席执行官罗杰·福特斯表示,公司正在审查成本,并计划相应调整零售价格。然而Retail Metrics的帕金斯指出,零售业竞争激烈的性质,将制约该行业将更高的进口成本转嫁给购物者的能力。

  甚至在最新一波关税出炉之前,美国人已经在为一系列产品支付更高价格。不断上涨的大宗商品、劳动力和运输成本促使消费品制造商和零售商推高价格。尼尔森(Nielsen)的数据显示,从尿布到垃圾袋的一篮子家用产品的价格在截至今年3月底的一年里上涨了2.5%,涨幅是去年的两倍多。食品和饮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小,上涨2%,而去年上涨了1.4%

  纽约联储的威廉斯告诉彭博(Bloomberg),已宣布的关税可能会在未来一年使通胀率增加十分之二,但如果关税进一步升级,影响会更大。他补充说,这可能是一个“重大影响”。

  贸易战升级测试中国对人民币贬值的容忍度

  路透的报道指出,中美贸易磋商陷入僵局,驱使人民币兑美元走贬,令人猜测中国央行可能在放任人民币走软。但多数市场人士预计,中国不会在贸易战中以人民币急剧贬值作为武器,以免出现破坏市场稳定的资本外流,而且可能被外界视为报复性举措。中美之间的经贸谈判仍在持续。

  华宝信托宏观经济学家聂文表示,在贸易不确定性升温的背景下,人民币兑美元很可能破7

  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513日跌破6.88,抹去今年全部涨幅。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跌0.9%6.9071元,为1224日以来最低。

  在岸人民币大跌后,通常中国大型国有银行会大举抛售美元,以支撑人民币。但交易员表示,他们几乎没看到这种操作的迹象。“我没有感受到银行带来的压力,实际上,我看到许多大型银行在买美元,或许是为他们的企业客户购买,”上海一中资银行交易员表示。有美元融资需求的企业希望对冲人民币进一步走软的风险,尤其是美国加征关税可能给人民币施加更大压力的情况下。

  他表示,尽管北京方面容许人民币贬值,但市场普遍认为,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6.9是央行希望捍卫的关键价位,市场人士尚未尝试把人民币推得更弱。“贬值有利于对外贸易,但可能对市场信心的稳定有影响。”他说。“必须在这两者之间求取平衡。”

  中国的平衡行动不仅只是维护市场信心。由于中国经常帐料将从几十年以来的盈余转为赤字,人民币汇率波动预计将变得更为剧烈。在中国寻求更多的投资组合流入,并力争被纳入全球股票和债券指数,以帮助抵销资金外流之际,汇率稳定也极其重要。

  西太平洋银行宏观部门负责人张淑娴称,中国在对美国做出回应时不太可能过于依赖汇率,因为“中国需要资本流动来弥补贸易流动放缓的影响。”“不过,市场很可能有这种感觉,即中国在这个节点上更愿意让其货币走软,”她说,在很多亚洲货币面临压力之际,“这(可能)会打压人民币。”

  中美贸易战第4可能是转折点

  美国510日进一步提高了对中国产品的关税。一般认为关税将推高进口商品物价,打击美国本国经济,但美国为何作出违反这种定论的判断?其中背景似乎存在中美贸易的特性。据日本经济新闻的调查,美国前三轮纳入制裁对象的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缺乏独特性,即使被征收关税也难以提价的情况占到7成。实际上,美国消费者物价保持了稳定。但是,如果特朗普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进一步加强,迟早给美国经济造成负面影响的可能性很高。

  报道说,特朗普在推特上表示“关税对于(在美国国内的)生产成本几乎没有产生影响,大部分由中国承担”,原以为这是特朗普式的“虚张声势”,但实际上这似乎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发言。

  如果观察中美的物价,就比较能容易理解。美国消费者物价保持稳定。20194月比上年同月提高2.0%。虽然油价走低的影响减弱,物价略微上升,但低于第1轮对华惩罚性关税启动之前(20186月的2.9%)。

  另一方面,中国的生产者物价波动剧烈。20186月为4.7%,但之后迅速下降,20194月仅为0.9%20186月底和20194月底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几乎处于相同水平。虽说物价受很多因素影响,但在美国看不到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销售价格因关税而被推高的情况,反而感受到中国企业下调出口价格的可能性。

  “价格弹性”是弄清实际情况的关键。这个数值显示出价格变动导致需求在多大程度上增减。比如说某种商品价格上涨10%,需求因此减少了20%,那么这个商品的“价格弹性”就是2。“价格弹性”如果超过1,则涨价容易导致需求下降,可视为“不易出现价格上升”。替代品能轻易找到的低附加值产品等属于这种情况。

  那么,成为美国前三轮加征关税对象的来自中国进口商品的“价格弹性”处于什么水平呢?结合世界银行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的数据进行调查,约7成“价格弹性”超过1,“不易上涨”。这意味着中国方面在贸易战中的地位较弱。针对美国此次决定促使来自中国的2500亿美元进口商品的额外关税提高至25%之际的影响,欧洲智囊组织EconPol Europe进行了推算。针对对象品类,美国的消费者物价仅提高4.5%,另一方面,中国的生产者物价将下降20.5%。实际上中国企业承担了负担的约8成,是令人吃惊的结果,但与中美的物价走势符合。

  实际上,中国的出口企业似乎正面临降价压力。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美国亚马逊将减少因关税影响而无法比其他竞争企业更低价销售的商品订单,中国出口企业的降价趋势正在扩大。

  原因是中国经济依赖于个性魅力低下的产品的大量生产,在产业竞争力方面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没有形成明显差距。此外,美国政府在前三轮加征关税中避免难以用他国商品代替的产品,在战略上选择了额外关税的品类。

  在目前来看,中美间贸易战可以视为正在按美国节奏推进。但是,如果特朗普因此骄傲,进一步发动攻击,状况有可能悄悄改变。如果美国启动第4轮惩罚性关税,EconPol EuropeBenedikt Zoller-Rydzek表示:包括美国苹果的“iPhone”等在内,“难以找到中国以外供应企业的电子产品等也将成为对象,对美国物价和经济的打击将变得巨大”。物价上涨将导致实际收入缩水,挤压经济,另一方面,美联储也将难以维持“鸽派”姿态,股市将失去支撑因素。

  如果物价、经济和市场同时发生异变,在2020年总统选举之前,特朗普的根基将迅速动摇。是在某些领域找到与中国的妥协点?还是涉及主导权之争的对立无限度地激化?波及全世界的中美贸易战的走向进一步变得不透明。

  中美贸易战下一步应该如何走

  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乔依德在给FT中文网撰写的文章中表示,特朗普55日突发推特,表示要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原来的10%上调至25%。消息传来,不少人士都非常吃惊。原因是什么?一时间众说纷纭。

  乔依德认为,有五个原因:一、确实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使他怒不可遏。从现在看来,据美方的说法,中方本来已经答应的把有些承诺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后来中方表示不愿意这么做。从我们的角度看,这只是个文本的问题,但美方认为这是严重的背信行为,认为这是个根本性的变化。当然,由此而加税是反应过分,但是也要客观地承认这确实是个原因;二、这是他的一个谈判策略。他在《交易的艺术》一书中概括了交易策略的四个步骤,即:提出非常高的要求→进行反复的改变→临达成协议前提出新的要求→达成次优结果。他把商业谈判策略常常用在外交上,无论是与加拿大、墨西哥谈北美自由贸易区还是与朝鲜谈核问题,无不如此。那么,他在与中国谈判时用到这个策略也不足为奇。三、美国经济第一季度比较好,GDP增长率年化达到3.2%,超过预期,股市自从去年12月大跌后今年第一季度也在逐步上升,这给了他底气。他认为美国经济非常强劲,即使打贸易战对经济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四、对于一些错误的概念,他非常固执己见。很多年前形成的观念,无论对错他都会坚持到底。所以他反复认为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是中国占了便宜,认为中国每年从美国攫取了5000亿美元,而且认为所征的1000亿的税是中国支付的。这种不少经济学家认为是荒谬的观点,他始终坚持,不愿放弃。五、从他的角度来看,这样做政治上可以得分,以后谈成了可以说是他试压的结果,谈不成则是中国的错。这样可能会巩固他政治上的基本盘,特别是可在摇摆州得到关键的选票,有助于他赢得2020年大选。

  在过去的几个月,美方与中方一样,对会谈进展的评论都是正面的。没有理由认为美方故意而为不想达成协议。现在美方提高征税已成事实,但准确认识和理解这件事对于我们今后制定正确的战略、政策仍是有意义的。

  美国时间5100时起,美国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原来的10%上调至25%。中国也按照预先的声明,宣布2019610时起对已实施加征关税的600亿美元清单美国商品中的部分提高加征关税税率,分别实施25%20%10%加征关税。美方对剩余3250亿美元的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宣布了目录,进行听证,也可能会在以后进行征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全面分析,从中国根本利益出发,制定正确的对策。对策总的基调是在坚持底线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和美国达成贸易协议。

  第一,达成贸易协议对中国的经济有利、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有利。因为双方互相增加关税必然会影响到两国的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在中国GDP的比例中虽然下降,但仍然很高。贸易下降不仅会导致当年GDP的下降,更会导致来年的投资下降、就业下降、收入下降,乃至消费下降。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经济的平稳增长。更加值得重视的是,从中长期角度看,会打乱中国产业链布局,使一些产业过早的离开中国。我们现阶段的发展水平尚未达到所有产业都处于高端的程度。达成协议,去除增加的关税有利于中国平稳地进行经济转型,从而达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第二,达成贸易协议有利于保持中美全面关系的稳定。众所周知,中美关系最近以来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官文将中国定义为“战略对手”,在经济、外交、军事各方面对中国施压。贸易协议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态势,但有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协议,可以表明双方通过谈判是可以达到合作、双赢的,从而可以减缓双方关系下滑的程度,为进一步改善双方关系创造有利的氛围。

  第三,中美双方达成贸易协议的客观基础仍旧存在。正像刘鹤副总理所说,谈判并没有破裂,还在继续,因为达成协议的客观基础还存在。除了上述提到的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外,对美国经济同样有好处。美国第一季度GDP较增长并不稳定,是有许多偶然因素造成的。贸易战会阻碍美国经济增长,甚至于有可能拖其进入衰退,这无疑会影响特朗普2020年总统选举。所以希望达成贸易协议是双方的需求。

  第四,中国提出的三个核心关切问题,是合理的,同时也并非是不可逾越的障碍,尤其是前两个关切更容易达成一致。第一个关切是中方要求取消全部增收的关税,第二个关切是中国增加购买美国的产品要符合实际需求,这些都并非是实质性的,都是可以通过谈判解决的。对于中国提出的第三个关切,即要求协议文本更为平衡也不是不能够通过谈判解决。因为这实际上是双方社会、文化的差异造成的,双方对法律地位的认识有所不同。美方认为中方的承诺这个必须要经过法律条条文固定下来,才是可靠的,才是有效的。中方不赞成把每个承诺都要写进法律,但并不意味中方不是诚心实意履行承诺。当然这方面中国也可以考虑到美国的要求,在坚持底线的基础上,可以笼统地提到中方的承诺会通过修改法律来实现。

  中美贸易“拉锯战”将常态化

  路透报道指出,近期贸易战再升级令市场倍感担忧的同时,亦从侧面印证中美经贸摩擦的此起彼伏将成常态化。

  虽然在最新相互加征关税后,特朗普仍表示与中国的贸易谈判没有破裂,称贸易战只是“一场小争吵”,但投资者仍对针锋相对的关税战进一步升级保持警惕。多位受访人士对路透表示,近期多个经济职能相关部委及中央高层的研讨中,“长期”、“多线”、“长远”是频繁出现的词汇。

  有人士表示,“当下确实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但也不至于到存亡绝续的程度,”短期来看中美贸易形势严峻,面临一些挑战,长远来看也不会一马平川,这进一步促进中国做出长远充分的准备。同时,对于未来中美经贸关系走向不必过于悲观,冷战思维已经过时,热战模式也不足取,中国官方不想把这次波澜再次演变为像去年那样一轮轮的关税大战,更不会将政策措施押宝于美国对华政策的波动。目前正在加大力度酝酿一系列长期策略,不仅仅是对眼下关税升级的应对,更是对于未来长期中美贸易关系的长线布局。

  另一位人士亦表示,此次中美贸易再出波澜也再次提醒中方,要充实应对政策篮,“从这个角度来看也不是件坏事。”一些原则性分歧难以在短期内根本解决,即便达成阶段性共识,也要深刻认识到“拉锯战”或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新常态,要有更长远的思量。一揽子的长线应对方案将涵盖货币政策、产业分工、行业布局等多方面,既是自身内部发展需要,也是应对外部不确定因素之策,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将适时推出,以达“稳而不乱”。

  在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万喆看来,中美贸易摩擦看起来是短期的事,但所有的影响都是长期的,过于短期的波动不必过于紧张,但要做足长期的预期准备,以最大限度不让中国自身的步伐受到影响。现在需要有一定的耐心,仍然要着眼于内生动力的增强。

  她并指出,谈判谨慎一点、多几个回合也并不是坏事,双方之间来回的博弈可能由于一些具有深远意义的条款尚未达成共识,与其匆匆达成一份草率的协议,不如一轮轮的艰苦磋商能达到的长期意义更加深远。

  路透指出,持续的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冲击难以避免,短期来看,对中国经济短期影响有限,但由于中美经贸关系的复杂性、长期性和不确定性,需要长效且深远的应对才能缓解贸易争端不扩大到其他层面。

  一位专家表示,持续的中美贸易冲突不仅包括双边一直纠缠的知识产权、国有企业改革、汇率等问题,更涉及到产业和技术政策,如何在贸易冲突中维护中国经济的核心利益,需要长远的、有所取舍对内改革,以及灵活务实的对外贸易体系。“自身积极推动国内相关领域的实质性改革是当下最为必要的,”他称,当下经贸分歧博弈应当分层次来看待,要警惕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避免贸易纷争扩大到更多领域和层面。

          (完)

 

    经济走势跟踪报告每周1、5发布。报告内容均来自公开资料,不代表本课题组观点与倾向,仅供参考。

 

  (编译、整理:王砚峰、张佶烨;责任编辑:王砚峰) 

  2019年第33期(总第1921期)          2019年5月17日(星期五)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163.com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            传 真:(010)6803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