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一轮猪周期已经启动

2019-05-30

调整字号:

  

    

    2019年第32期(总第1920期)    2019年5月13日(星期一) 

      [本期要点] 中国新一轮猪周期已经启动 比特币又涨了 美国经济又敲警钟 负利率反而会打击经济? 中国AI医疗初创企业面临资本短缺困境 中国科技巨擘获得香港虚拟银行牌照

    

  中国新一轮猪周期已经启动

  [摘要:4月份的初步数据较为温和,CPI同比上涨2.5%,达到6个月以来的最高点。这被认为中国新一轮猪周期已经启动,有测显示猪价将加速上涨。]

  国家统计局5月9日公布,4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5%,为2018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当时为2.5%),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一致,环比亦符合预期,上升0.1%。4月CPI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1%,非食品价格上涨1.7%;环比则分别下降0.1%和上升0.1%。

  统计局称,4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0.9%,为今年以来高位,路透调查预估中值为0.6%,4月PPI环比上涨0.3%。分析师们指出,猪周期带动食品价格的上行,但整体仍将平稳温和;而PPI同比涨幅则因低基数高于预期,预计未来总体仍将在低位保持波动。整体而言,当前的价格指数并不对货币政策操作带来制约。

  报道称,分析师和投资者都密切关注着中国的通胀指标,以确认基本需求是否有真正的改善,那将有利于工业利润和投资。凯投国际宏观经济咨询公司研究中国经济的资深经济学家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说:“展望未来,食品价格上涨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继续推高CPI。但我们预计PPI和非食品CPI不会上涨太多。”

  报道指出,PPI的上涨主要由铁矿石开采推动,其价格同比上涨10.6%,高于3月份的5.8%。据报道,中国铁矿石期货价格4月份连续第五个月上涨,建筑用钢材出现2018年7月以来形势最好的月份,因为建筑活动在气候条件有利的5月和6月通常会增加,钢材需求有望保持稳定。4月,建筑业和制造业普遍使用的铜的进口量也比3月份有所上升。PPI环比微涨0.3%,继3月份小幅上涨后连续第二个月微涨。报道称,PPI的更强劲上涨增加了工业企业的利润,它们的利润在3月份结束4个月来的收缩后出现反弹。

  以下为分析师评论摘要:

  西南证券宏观分析师 杨业伟、张伟:数据显示通胀有所上升,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猪肉价格上行但蔬菜价格回落,食品价格上涨依然温和,二者共同导致CPI温和回升。年内通胀破3的可能性下降,如果通胀要破3,则意味着5-6月CPI环比要达到0.1%左右的增长。工业品价格超预期回升,但难以持续。分行业来看主要受能源和黑色系拉动,能源价格上涨主要受油价上涨拉动。黑色系价格回升一方面是受国内需求平稳拉动,另外巴西矿难带来的外部产能收缩,并大幅推高了铁矿石价格,而这从成本端也拉动了黑色系的价格,这些导致了PPI同比超预期的回升。伴随基数的提高,预计PPI回升可能难以持续,因此企业盈利改善也将难以持续。通胀压力有限,对货币政策的扰动不大,货币政策将更多着眼于整体经济情况。在外部不稳定性上升,外需偏弱的情况下,逆周期政策可能再度发力以稳定内需。短期来看,将对债市形成利好。

  长江证券宏观分析师 赵伟:生猪供给大幅收缩下,未来几个月CPI通胀快速上升的风险显著抬升,年中CPI可能达到3%左右,不排除单月超过3%的可能。非洲猪瘟加速蔓延下,生猪去产能程度超过前几轮周期,猪价上涨节奏快于以往、幅度也可能扩大,进而推动CPI通胀的快速抬升。中性情景下,CPI在年中或年底可能达到3%左右;悲观情景下,猪价上涨幅度更大、节奏更快,叠加其他产品的涨价,或推动CPI快速突破3%。PPI同比回升、环比涨幅扩大,与黑色冶炼、农副食品上涨等有关。伴随棚改等对投资的拖累逐步显现、外需回落,下一阶段PPI或重回下行通道。受棚改资金、财政支出“前移”等影响,基建、地产开工明显前移,对投资形成一定支撑;叠加供给端和基数因素,PPI阶段性出现回升。全年来看,棚改对地产投资存在明显拖累,或加大下半年地产不确定性;叠加全球景气逐步回落,外需对PPI的拖累也将逐步显现。CPI通胀或是下一阶段重要风险点,未来几个月CPI或快速上行、高点或在3%左右。同时,企业提前备货带来的需求透支、财政“前移”节奏变化等因素,可能导致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强。

  中海晟融经济学家 张一:从短期来看,尽管猪周期带动食品价格上行,但这是一个未来持续数年的过程,随着翘尾因素的逐渐消失,叠加就业市场的压力压制工资上涨,除非有一些极端因素,CPI大概率维持在2.5%-2.8%左右的区间。极端情况是中美贸易摩擦之下,农产品价格出现飙升。随着工业企业去库存逐步进入尾声,二季度以后PPI有可能继续保持小幅上涨态势,但不会出现2007年动辄5%、6%的上涨。考虑到目前货币市场利率仍然较高,当前的价格指数并不对货币政策操作带来制约。未来货币政策将根据外部环境影响和内部经济增长需要进行相机抉择。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刘学智:CPI的4月涨幅还算温和的,2.5%的同比涨幅主要原因是翘尾因素和食品价格上涨,猪肉价格是拉动的一个重要原因,猪周期可能会逐渐显现,未来还会有一定的上涨。非食品则是运行平稳的,整体来看,未来物价还是比较平稳的。PPI方面,生产资料环比涨幅高于生活资料,反正出当前工业生产运行在3月之后有企稳现象,而且此前发布的经济数据也都有一定的上涨;消费端的需求可能会略微有所改善,但这个走势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联讯证券李奇霖、张德礼:4月CPI同比涨幅与市场预期一致。食品与非食品项走势分化。一季度生猪存栏大跌,但在养殖户补栏意愿不强的情况下,仔猪价格依然大涨,供给端对猪价的推动将越来越明显,新一轮猪周期已经启动。PPI由于低基数,同比从0.4%上升到0.9%,高于预期。和以往一样,生产资料环比涨幅高于生活资料,采掘工业环比涨幅有所收窄,生活资料中,耐用消费品环比-0.2%,连续4个月为负,可能与消费低迷有关。今年通胀的风险主要来自于猪肉项,由于超低的存栏,年内猪肉价格大概率超过历史高点,四季度单月CPI同比有超过3%的风险。不过由于只是单月突破3%,并非整个季度都在3%以上,加之主要是猪肉供给这一单一因素引起的,总需求并不支持CPI同比持续高位,通胀风险整体可控。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王军:CPI同比环比增速较为显著的上升,反映了食品价格特别是猪肉价格上升的压力,但是并未出现非常夸张的上行。从价格上涨的结构性特征来看,非食品价格涨幅温和,食品价格上涨较快,特别是猪肉价格是单一品种对物价上升贡献最大的。因此,后续物价走势仍然高度依赖这几大类食品的价格走势。从PPI走势看,受国际原油价格上行和国内需求复苏的双重影响,PPI的同比和环比也出现了明显反弹。但受未来国内需求可能有所放缓影响,外部因素对PPI的影响目前仍处可控区间。考虑到后续国际冲击和国内需求的变化,PPI总体仍将在低位保持波动,下行概率大于上升概率。综合考虑上游和下游物价变动情况,目前货币政策不具备大幅转向或明显收紧的条件。如果没有失控的通胀,如大于4%,没有严重的资产价格泡沫(房价、股价),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货币政策转向,这可以看作是未来货币政策出现真正拐点的两大触发条件。

  上海证券宏观分析师 胡月晓:消费品上涨主要是食用品价格上涨导致,当前的高位运行态势,主要是食用品尤其是猪肉价格非季节性回升带来的结果。基数效应带来价格的临时高位运行态势,但通胀的回升,并不是趋势性力量作用的结果。从猪肉价格的实际走势看,疫情已越过价格短暂平稳阶段,开始呈现上涨态势,但由于天气转暖后猪肉消费本身进入了淡季,猪肉价格回升也比较平稳。当前价格高位运行态势不会持续。既然经济低迷,那么通胀压力就难持续,当前的价格反弹只是基数效应下的产物,并不具持续性。就2019年全年而言,经济整体处刚走出“底部徘徊”时期,通缩压力要大于通胀。对2019年的全年价格形势的看法如下:上半年受猪肉价格反季节回升,叠加季节性规律作用,CPI将短期(约三个月)高位运行,年中前后将回落至零基线上下触底,低位徘徊;受基数变动影响,工业品价格在大宗商品价格企稳走平后,也将呈现稳中偏弱格局。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预测显示猪价将加速上涨。据国家统计局消息,对24个省(区、市)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4月下旬与4月中旬相比,23种产品价格上涨,21种下降,6种持平。其中,生猪(外三元)价格环比上升2.1%,处于中等水平,猪价呈现温和上涨格局。

  “生猪价格是生猪养殖行业研究的核心要素。”长江证券分析师陈佳表示,从生猪供给来看,能繁母猪存栏量、msy(每年每头母猪出栏肥猪头数)以及生猪出栏体重共同决定了生猪的供给;从生猪需求来看,主要由家庭消费、餐饮消费、团膳消费以及食品加工共同构成,影响家庭和餐饮消费的因素主要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化率相关,而影响团膳和食品加工的需求主要和宏观经济增速密切相关。

  从供应端来看,中信证券分析师盛夏、熊承慧表示,截至4月29日,已披露一季报的12家生猪养殖上市公司中,9家均出现2019年一季度生产性生物资产同比下滑(平均降幅约26%),仅新五丰和金新农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仍保持同比增长,显示相关疫情对行业的母猪产能普遍产生负面影响。该机构指出,考虑到母猪存栏自2018年4月起加速下滑,生猪养殖上市公司的出栏增速自3月起均显著放缓,预计供给收缩已兑现至生猪端,猪价有望自5月起迎来新一波快涨。年内高价有望破20元/公斤,周期高价或超25/公斤。

  期货研究人士则认为,今年4月出栏的生猪对应为去年10月出生仔猪,而生猪产业相关疫情始于去年8月,9月、10月疫情加剧加速了生猪出栏及母猪淘汰,因此,4月之后生猪出栏量将呈现急剧减少状态,预计全国猪价将自东北地区开始全面展开。本月开始,猪价上涨将逐渐进入高潮。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从生猪价格季节性规律来看,一般1-4月是价格下行周期,5-8月中旬是价格上行周期,9-12月是价格横盘周期。

  (综合消息)

  

  比特币又涨了

  比特币突破7000美元(约合48135元)后一去不回头,其2013年以来的最长连续上涨继续重燃全球加密货币市场。

  数天之前刚刚突破6000美元(约合41259元)之后,比特币5月13日再度暴涨。比特币此次的飙升始于5月11日,当时两个交易比特币期货的美国交易所已经收市,使得卖空者很难平掉仓位。

  Fundstrat联合创始人、著名的多头Tom Lee在电子邮件中写道,“自从突破200日移动平均线以来,比特币的走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其上涨伴随着巨大的成交量。由纽约市经济发展公司共同发起的区块链周正在进行中,而Consensus论坛也即将开始,人们“预计这将是一次高质量的会议”。截至5月13日美东时间12:40,比特币报7896.16美元(约合54298元),上涨超过25.5%。

  据美国财经媒体CNBC报道,美国金融业两位著名人物5月8日围绕加密货币的未来展开辩论,最后押注于一件T恤衫。其中一位是被称为“末日博士”的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鲁比尼,他认为比特币及其同类甚至不应被称为“加密货币”。另一位是美国传奇基金经理、亿万富翁迈克尔·诺沃格拉茨(Michael Novogratz),他认为鲁比尼低估了该行业的未来,并提出要跟后者打一个赌。

  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SALT 2019大会的一次小组讨论中,诺沃格拉茨表示:“比特币现在是6000美元。如果圣诞节超过6000美元,你就得穿上一件T恤,上面写着‘我爱比特币’。如果没有,那我就穿上一件T恤,上面写着‘鲁比尼是对的’。”

  鲁比尼没有直接回应这一挑战,事实上他说,他不在乎比特币的命运。不过,他较早时对目前规模达1860亿美元的加密货币行业发起了猛烈的批评,称其产品,比如比特币和以太币,缺乏货币的基本质量,不应该被贴上这样的标签。他说:“加密货币是所有泡沫的父母。”稍后又补充称,“加密货币”这个词完全是用词不当,因为“作为货币,你必须是一个记账单位,有价值和可扩展的支付方式。”他说,比特币不能有效地扩展规模,因为它每秒只能进行七次交易,而信用卡可以同时处理数千次交易。它太不稳定,无法稳定地储存价值,很容易受到欺诈。鲁比尼说:“我从未见过如此程度的操纵,事实是,这些不是货币。”他的言论赢得了观众一片掌声。

  对于鲁比尼的观点,多年来一直支持加密货币的诺沃格拉茨表示不能认同。这位前堡垒投资集团(Fortress Investment Group)合伙人表示,比特币仍得到广泛接受和关注,并提到比特币价格在2018年恶性暴跌后的反弹。诺沃格拉茨表示:“事实是有大量的事情在发生。在某些方面,这是一个小小的奇迹。辩论结束了,比特币赢了。现在,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认为它是一个合理的地方,可以储存他们的价值。”诺沃格拉茨指出,富达投资(Fidelity)和Facebook等正在实施或考虑进军加密货币领域。他说:“所以这就是比特币。我认为它有一个非常健康的未来。我的感觉是它将继续向更高的方向发展。”

  (综合消息)

  

  美国经济又敲警钟  

  根据美联储发布的银行贷款行为季度调查报告,今年一季度,虽然银行在放贷标准和条款上基本没有作出调整,依然处于整体宽松的环境,但工商业贷款需求却降至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与去年四季度的情况明显不同。当时,银行持续收紧贷款标准,以至于引发市场担心需求会受到冲击。

  鉴于去年底的负增长趋势,从今年年初开始,银行想方设法减少对贷款需求的抑制,商业和工业贷款的标准一季度没有改变,无论是大中小企业都是如此。从更严格的贷款条款上来说,银行对大型和中型企业的贷款条款甚至还略有放松。但贷款情况却不尽人意。

  这意味着,要么是工商业企业并没有更多的从银行贷款的需求来开展新项目投资、支持业务增长,要么是潜在的贷款方们其实对于经济前景还是很担心的,他们也怕将来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偿还银行贷款。

  其中,建筑行业的贷款需求下滑明显,幅度达27%。汽车贷款需求几乎没有变动。而信用卡贷款和其他消费类贷款则小幅下滑。居民类或者说个人类贷款需求整体上走软。

  更让人担心的是,在这项调查中,银行们反馈称,无论是商业性质还是居民性质的房地产贷款需求已经是连续第二个季度趋于疲软。这与最近几个月房地产数据反应的市场走软相呼应。

  不过,银行业在一季度收紧了商业地产贷款和信用卡贷款标准。14%的银行表示他们收紧了建筑类和地产开发类贷款标准。10%的银行称收紧了非农业非居民类不动产贷款标准。8%的银行收紧了多户住宅物业贷款标准。不过,银行还称,居民房屋抵押贷款的标准尚未调整。20%的银行表示他们收紧了信用卡贷款的标准和条款。

  此外,上述美联储季度调查还显示,银行正采取措施减少向那些面临亚洲和欧洲经济困境风险的公司发放贷款的潜在损失。欧洲和中国这两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正在放缓。

  “一小部分银行报告称,它们预计,受影响企业的贷款质量将会恶化,”美联储表示。

  除了担心经济增长前景或者偿还贷款的能力之外,还有一些因素或许也遏制了贷款增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债务高企。

  美联储在上述调查报告中写道:“多项指标均显示,投资者风险偏好高企,企业负债处于历史高位。”该报告指出,从去年初到今年,杠杆贷款和企业债务的其他方面增长了20%。

  上市非金融企业的债务与资产的比例接近20年来最高水平,负债最重的企业的新增贷款在总债务中的占比接近2014年,以及2007-2009年金融危机前达到的峰值。

  路透社援引美联储理事布雷纳德的话表示,尽管美联储认为整个体系是健康的,但企业债务高企程度却很突出。

  (华尔街见闻,2019.5.7)

  

  负利率反而会打击经济?

  有些国家的中央银行为了刺激经济而将基准利率设在0%以下,对于这种“负利率政策”,世界知名学者和经济学家开始发出质疑。质疑原因是在引进负利率政策的欧洲和日本,经济复苏迟缓,还有说法怀疑货币宽松提升物价的效果。面对全球经济减速,市场相关人士的关注焦点正投向货币宽松。但是,在对负利率的评价存在分歧的情况下,宽松政策的推出变得更加困难。

  负利率或将招致银行惜贷,进而打击经济。1月,美国财政部前部长、哈佛大学教授劳伦斯·萨默斯和挪威央行的经济学家等人发表了上述主张的论文。

  萨默斯等人验证的是瑞典2015年引进的负利率政策。商业银行的资金存入央行的利率为负,但无法让储户存款变为负利率,收益出现恶化。据悉,越是存款多的银行,放贷越慢,并指出如果利率为负0.5%,贷款利率将提高0.15%,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被拉低0.07%。

  瑞典央行在官网上忙于灭火,“虽然需要较长时间,但住房贷款利率已经随着基准利率下调而下降”。从整体来看,贷款增速在负利率出现的前后没有明显变化,对政策的评价出现分歧。

  还有观点认为负利率将招致物价上涨停滞。如果低利率导致融资成本较低,企业不涨价也能获得收益。即使是低收益业务也能维系下去,过度竞争将导致物价下跌。日本东短研究(Totan Research)的加藤出表示,“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如果长期维持低利率,将拉低物价、潜在增长率和生产效率”。由于这种看法,有分析认为加息反而会推高经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马丁·乌里韦(Martin Uribe)教授分析了美国1954年至2018年的经济数据。他认为,如果在宣布继续加息的基础上分阶段加息,物价上涨将超过利率,而考虑物价的实际利率将下降,结果是有利于经济。

  日本早稻田大学副教授小枝淳子进行了同样的分析。假设日本银行(央行)2016年9月将基准利率从负0.1%提高至0%,与基准利率相比物价将上涨,而实际利率下降,将推高经济。虽然只是个人的见解,但日本银行的金融经济研究所于2018年11月公开了她的观点。法国巴黎银行旗下证券部门的河野龙太郎表示,“很有可能对日本银行的讨论产生影响”。

  负利率一直被视为将强化货币宽松。1930年代分析大萧条的经济学者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提出了“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的方程式,据此,在名义利率固定的情况下,如果物价低迷,则实际利率上升。如果出现负利率,实际利率将面临下行压力,因此可以期待产生有利于经济的效果。

  根据这些理论,2012-2015年北欧的央行和欧洲中央银行(ECB)都采用了负利率,2016年日本银行将商业银行存入的部分资金适用负利率。商业银行如果将资金存入日本银行将遭受损失,要增加对民间贷款。日本的设备投资被认为将增加,推高经济和物价。

  时间过去了3年。不含同比下降0.3%的生鲜食品的2016年消费者物价到2018年上涨了0.9%。3月15日,日银总裁黑田东彦在记者会上表示,“负利率整体上取得了货币宽松的效果”。

  但是,据日银预测,2020年度仍无法达到既定目标的2%。在雷曼危机后,和日欧同样推进大规模货币宽松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RB)和英国央行放弃了负利率政策,转为加息。SMBC日兴证券的丸山义正表示,“日本和欧洲拒绝加息,反映了政策效果的现实”。

  另一方面,进入2019年后,美联储宣布暂停自2015年起开始的加息。对今后宽松路线的期待升温,认为负利率有利于经济的看法再次出现。2月上旬,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的库尔迪亚(Vasco Curdia)发表论文称,如果在雷曼危机时美国采用负利率,经济本应更早改善。

  如果全球的央行迈向货币宽松,和已处于超低利率的日本的利率差将缩小,日元面临升值压力。如果日银也启动货币宽松,黑田东彦认为选项之一是“下调短期基准利率”。是否要开展一场评价未定的实验,大规模货币宽松再次面临决断。

  (日经新闻,2019.5.13)

  

  中国AI医疗初创企业面临资本短缺困境  

  由于政府监管和资金收紧,中国利用人工智能(AI)帮助医生诊断癌症的初创企业正在为生存而战。去年的新规要求它们取得医疗器械许可证,但取得许可证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不菲。

  根据毕马威(KPMG)的数据,2017年和2018年,十几家利用机器学习和图像识别技术满足中国精确医疗诊断需求的公司通过风投和私募股权基金筹集了1.42亿美元。

  这相当于同期该行业全球投资的四分之一,突显出图像识别技术是如何成为中国科技公司的一个强项——中国科技公司往往更善于应用AI而不是取得技术突破。

  由于中国有大量患者、而能够准确诊断的训练有素的医生紧缺,AI识别癌症的应用潜力巨大,这吸引了投资者。初创企业与医院建立了合作,可以访问海量的中国患者数据。但是,当局于去年8月出台了法规,要求那些拥有通过CT扫描进行诊断的AI产品的公司申请医疗器械许可证,这可能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获得。现在已经有8家公司申请,但尚未获得许可证。

  自2017年以来筹集了3.5亿元人民币(合5100万美元)的推想科技(infervision)表示,已经收集了逾40万幅肺部扫描图片来训练其图像识别算法。在过去两年中筹集了3亿元人民币深睿医疗(Deepwise)表示,其诊断系统一天从200家医院生成逾2万份报告。

  但大多数公司尚未产生利润。总部位于北京的数坤科技在今年2月的一轮融资中筹集了2亿元人民币,并表示其诊断算法正在10家医院进行试验,但它承认自己仍在亏损。

  由于经济放缓和打击金融领域风险的行动,中国曾经热火朝天的风险资本市场在过去一年中已经降温,初创企业眼下热衷于通过向医院出售服务来产生利润。

  图玛深维(12 Sigma)首席执行官钟昕表示,监管流程走起来也相当昂贵,成本可达400万元人民币。该公司去年募集资金超过2亿元人民币,现在的目标是2019年实现年收入5000万元人民币。钟昕表示:“要获得许可证需要更多的金钱和时间,许多小公司将会发现很难将产品推向市场。新入场者不容易。”据钟昕说,这个行业有超过50家初创企业,知名的中国医院大多已经至少与其中一家建立合作。分析师表示,这个行业正变得拥挤。

  中国风险投资公司道彤(Dalton)管理合伙人孙琦表示:“该行业在2016年开始变热,然后谁能获得最多投资,谁就是最强的。到了去年,变成了谁能够获得许可证,谁就是最强的。我认为将会有90%的AI公司死在这一阶段。”

  (FT,2019.5.13)

  

  中国科技巨擘获得香港虚拟银行牌照

  中国几大科技集团已获准在香港推出虚拟银行,它们将向金融业发起各方等待已久的进军,威胁汇丰(HSBC)和渣打(Standard Chartered)等香港银行,未来还有望在伦敦和纽约发起挑战。

  腾讯和阿里巴巴获得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颁发的银行牌照,同时获得牌照的还有世界第四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和世界最大保险公司平安。香港银行业监管机构称此举为一块“里程碑”。

  咨询公司安永(EY)驻香港金融科技负责人詹姆斯·劳埃德表示,香港正在成为一个“试验场”。“不难想象,这些参与者中有几个抱有本地、区域乃至全球雄心。”

  亚洲和西方各地的传统银行多年来一直警告称,资金雄厚的科技公司正在觊觎它们的地盘,特别是在个人理财和支付领域;吸引它们的是有望获得宝贵的客户支出数据。

  巴克莱首席执行官杰斯·斯特利曾表示,各银行需要保护自己的地盘不被亚马逊、谷歌和苹果等科技公司侵占。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曾警告称,硅谷要“吃掉我们的午餐”。

  银行业一直在游说金融监管机构,要求使科技行业的新竞争对手受到相同的数据保护、网络安全和资本标准的约束。各银行认为,监督机构的动作不够快,导致竞争环境不公平。“显然,近年我们看到英国涌现了大量挑战者银行和类似银行的金融科技公司,其中许多都瞄准相同的客户群体,”劳埃德表示,“这里的不同之处在于,香港这些新进入者的后台的资本有多么充足。”

  人们对这个特别行政区的虚拟银行寄予厚望,目前老牌传统银行主导着香港市场,但客户满意度在发达经济体中徘徊于低位。根据埃森哲(Accenture)的研究,略低于四分之一的香港消费者认为,他们的银行在提供有吸引力的虚拟银行服务方面做得很好。

  上述这些中资公司加入了已在3月和4月获得牌照的一些集团的行列。许多中资公司已获得牌照,包括在线保险公司众安保险和航班搜索公司携程。

  香港此举正在吸引亚洲其他经济体效仿,包括也在考虑发放虚拟银行牌照的新加坡。

  腾讯和阿里巴巴已经在内地市场引发了一场个人理财服务和移动支付革命。据高盛分析师们估计,香港银行业务总营收的30%,即大约150亿美元,可能被新参与者夺取。已为多家银行建立虚拟银行业务的Capco Digital的香港管理合伙人伊恩·布朗表示,在最新这批获得牌照的公司中,专长与技术的结合引人注目。“(这)对现有机构构成了威胁,它们被要求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汇丰在拥有770万人口的香港占据主导地位,该行一半以上的利润和三分之一的营收来自香港。尽管该行已经提供虚拟服务,但它很快将直接与这些虚拟新秀争抢客户。与渣打不同,汇丰并未申请虚拟银行牌照,而是选择扩大其现有虚拟平台。高盛数据显示,四大银行——汇丰、中银香港、恒生银行和渣打——占香港所有零售银行贷款约三分之二。

  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在香港的合伙人文凯彝表示,这些新加入者将给香港这个金融中心带来巨大改变。“就方便的金融服务而言,香港将进入一个全新阶段。”

  腾讯的合资伙伴包括中国工商银行和香港股市运营商香港交易所。该集团的其他合资伙伴包括中国私募股权集团高瓴资本和香港企业家郑志刚。

  阿里巴巴的关联公司蚂蚁金服也获得了牌照,而小米与总部位于香港的投资银行尚乘集团合作。总部位于深圳的平安为其金融科技公司金融壹账通争取到了牌照。这意味着今年以来香港金融管理局颁发了八份虚拟银行牌照。

  (FT,2019.5.10)

    

    经济走势跟踪报告每周1、5发布。报告内容均来自公开资料,不代表本课题组观点与倾向,仅供参考。

 

        (编译、整理:李彦松、张佶烨;责任编辑:王砚峰) 

    2019年第32期(总第1920期)          2019年5月13日(星期一)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163.com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            传 真:(010)6803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