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须关注数据经济最新动向

2018-11-05

调整字号:

2018年第74期(总第1871期)    2018年10月29日(星期一)

  [本期要点] 中国须关注数据经济最新动向 德国企业破解生产率难题 美元武器化可能反噬美国 股票质押贷款给中国带来市场风险

  中国须关注数据经济最新动向

  [摘要:数据资源未来有望成为与石油一样的决定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基础,“数据经济”将改写驱动国家和企业的规则。美日欧等西方发达国家已开始布局未来数据贸易规则,力图争夺全球数据资源的主导权。]

  全球争夺数据主导权

  因庞大的信息而诞生的“数据经济”将改写驱动国家和企业的规则。充斥于世界的数据将变为财富,国家和企业开始了争夺数据的游戏。不同于以往的竞争,影响还将波及隐私等个人的价值观。数据领域的世纪规则至今仍处于混沌状态,在此背景下,如果被古老的先例所束缚,有可能落在后面。“为了促进自由而开放的数字贸易,日美应该主导建立取代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框架”,让日本代表团感到大吃一惊的是7月在美国华盛顿日美经济官僚参加的“日美网络经济合作对话”上,美国商务部的副部长助理James Sullivan提出了出乎意料的议案。

  美方提出的构想称得上特朗普总统宣布退出的TPP的数据版。

  将跨越边境,自由交换企业拥有的个人数据。基础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跨境隐私规则”。现在,仅有日美韩、加拿大等国参加,但将扩大至越南、台湾和南美。美国似乎已开始打造新的“中国包围网”。

  此前国家的力量由作为劳动力的人口、自然资源和生产设备等物产、属于金融资本力量的资金来决定,但如今仅凭这样的规则难以说通。目前,所有国家都在争先恐后追求的是数据。这是因为人口等无法轻易增加,但数据根据使用方式,能带来新产业和创新,以迅猛速度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

  新的数据资源将取代20世纪曾属于国家经济实力基础的石油,改写世界势力版图。美国加快推进对华战略的原因也在于此。

  6月,在漂浮于南太平洋的所罗门群岛。澳大利亚政府反对中国华为技术获得订单的海底光缆工程,将该公司排除在外。原因是认为“机密信息有可能从通往悉尼的光缆泄漏”这一澳大利亚秘密情报局(ASIS)的建议。最终,华为的计划被取消。

  世界数据通信的99%经由海底光缆。美国从太平洋延伸“海底信息高速公路”,而中国犹如加以对抗一样,从东南亚至印度洋、非洲扩大光缆网。这是与广域经济圈构想“一带一路”重合的计划。

  孕育数据世纪的互联网的商业利用已有约30年历史。领跑的美国将全球数据集中于美国国内的服务器,一直在创造革新性的技术和服务。属于象征的GAFA(谷歌、苹果、Facebook、亚马逊)的总市值在10年里增至10倍,总额接近400万亿日元。但美国这个“数据超级大国”也正在发生异变。

  美国调查公司Synergy Research Group统计显示,从大型数据中心的分布份额来看,中日美等10国的“数据资源型国家”占到整体的8成。占40%的美国维持首位宝座,但“1强体制”正在瓦解。居第2位的中国的国内网络用户达到9亿人,是美国的3倍。同时美国还被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追赶,预计美国的份额将在数年以内降至30%左右。对于一直垄断球个人信息的“GAFA”,同属西方世界的欧盟(EU)通过引进《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加以牵制。日本也以公平交易委员会为中心,显示出追随的姿态。

  目前仍难以判断作为新规则的“GAFA新规”影响如何。虽然维持混沌状态,但以数据为核心的竞争也将促进新势力的崛起。

  在石油的世纪执世界牛耳的,并非中东等具有丰富石油储量的资源型国家。而是利用先进技术来发展以石油为燃料的汽车和飞机等产业的日美欧七大工业国(G7)。单纯掌握大量的数据资源,如果没有加以利用的技术和智慧,也不会带来国家的经济实力提升和富裕。

  中东国家以色列人口只有870万。虽然大型数据中心和海底光缆都很少,但在图像识别和网络对策等尖端技术领域领先世界。而人口只有560万人的新加坡则积极吸引GAFA的数据中心。诞生了成为东南亚最大打车软件的GrabTaxi。

  产生兴趣的是在个人电脑全盛期建立一个时代的美国“Wintel(微软和英特尔)”。英特尔斥资1.7万亿日元收购了在自动驾驶技术上有优势的以色列半导体厂商Mobileye。而微软决定向GrabTaxi出资。企业不再仅仅依赖国家,时而积极采取行动。

  仅凭包括在数据资源和技术上领跑的中美以及日本在内的20世纪的领先国家,难以描绘数据时代的世界地图。即使大国倒向“数据保护主义”,仍存在其他国家追赶上来的反超的机会。按以往的规则难以完全理解的国家之间的全球竞争已拉开序幕。

  日美欧要构建“数据贸易圈”

  日本经济新闻日前获悉,日本政府希望与美国和欧盟制定跨境数据流通规则,建立相关机制,在保护个人和企业信息的同时在人工智能(AI)等领域安全使用信息。今年由于欧盟的信息保护新规和Facebook信息泄漏,美国大型IT企业的战略出现漏洞。意识到与中国之间的数据“贸易圈”的竞争,日美欧力争展开合作。

  日本的目标是针对禁止数据流向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安全对策不充分的国家和地区、企业达成协议。数据跨境转移需要严格获得本人同意,还要提高透明性。此事将通过日本经济产业相世耕弘成、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等人出席的日美欧贸易部长会议进行磋商。打算在日本担任主席国的2019年6月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之前达成协议并公布。将由日本的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美国联邦交贸易委员会(FTC)和欧盟委员会司法总司敲定具体内容,由各国推进立法。日本将修改《个人信息保护法》。

  迄今为止,数据领域一直由被称为GAFA的美国大型企业主导。但欧盟5月出台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由于原则上禁止个人数据转移至欧盟之外,GAFA也不得不加以应对。

  2018年数据泄漏事件不断出现,美国国内也开始出现限制GAFA的言论。在《一般数据保护条例》和数据泄漏导致GAFA的主导权出现动摇的微小缝隙中,日本打算成为欧美的桥梁,推动规则制定。日本政府相关人士表示,“美国政府已开始关注参照欧洲的《一般数据保护条例》的新规”。美国是否向欧洲的标准靠拢将成为焦点。

  此外,还存在对中国数据流通的担忧。中国通过被称为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三大企业获取大量数据。如果采用质量和数量都处于高水平的数据,AI的竞争力将实现飞跃性提高。中国已开始向东南亚、中东和非洲推销其模式,中国模式的数据“贸易圈”有可能扩大。

  日美欧采用在一定程度上匿名化的数据,因此在AI的能力上有可能输给中国。如果在中国掌握下一个主导权之前,建立透明性高、兼顾人权的“贸易圈”,就能在区域内共享大量数据,增强竞争力。在物联网(IoT)领域,在制造业具有优势的日本也面临着机遇。日本希望与欧美建立让产业数据安全流通的规则,促进增长。

(综合消息)

  德国企业破解生产率难题

  英国《金融时报》商业编辑萨拉·戈登在文章中指出,学徒制度远比英国发达的德国,在保持生产率增长方面领先于英国。按目前发展速度,到2025年英国每小时产出将比德国低近三分之一。

  “我们的交货期是4到12个工作日。如果我们不能完成,那就说明我们不再具备竞争力,因为竞争是不睡眠的。”卡丽娜·施内彭海姆(Carina Schneppenheim)是普尔海姆(Pulheim)一家制造和设计公司的人力总监(也是候任董事总经理)。这家公司由她的祖父于近50年前创建,普尔海姆位于科隆和杜塞尔多夫之间。

  在这家名为Kunststoffverarbeitung Schneppenheim的公司,努力提高生产率是一项严峻挑战。随着亚洲经济体和企业以更快速度提高生产率,这一挑战变得更为艰巨。

  但德国经济和企业在这方面领先于欧洲竞争对手,最引人注目的是领先于英国。根据跨国咨询公司麦肯锡的数据,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到2025年英国的每小时产出将比德国低出近三分之一。位于英国蒂克斯伯里(Tewkesbury)附近、为军工和其他行业生产精密机加工部件的Geometric Manufacturing董事总经理保罗·韦纳姆(Paul Wenham)表示,在生产率挑战经常被形容为“不解之谜”的英国,企业面临巨大障碍。这是因为没有一个英国行业或地区明显暴露出生产率增长放缓的根源。

  然而,德国和英国在管理技能、机构支持以及企业享有的历史遗产方面的对比,揭示了两国企业能够互相吸取哪些教训。向寻求提高生产率的英国企业推广最佳实践的Be the Business的行政总裁托尼·丹克(Tony Danker)表示:“显然,德国在企业结构和文化构成方面有着明显差异。”“人们确实对于持续改善、对于打造专注于此的企业网络和机构有兴趣。即便机构不可复制,这种精神和活动显然可以复制。”韦纳姆认为,关键不仅是具备做出投资所需的财力,还要“拥有能够意识到投资需要、然后给予认可的人”。他表示:“我们希望考察机器人,但这是一笔巨大的资本投资,学习曲线也很陡峭。”

  Geometric使用Kanban(看板)库存管理系统,包括一旦客户使用他们的一箱产品,系统将马上发出一封电邮,触发该公司替换该箱产品。这个系统加快了响应时间,同时减少了库存。但对于韦纳姆而言,提高生产率的关键不是采用新的流程,而在更大程度上关乎培训,以及他自己获得、然后分享给团队的洞见。

  的确,英国和德国之间的差异之一在于员工获得的培训。尽管德国管理者在中等和高等教育程度上赶不上英国,但他们经常参加职业培训,借此提高职场技能。尽管受过高等教育的英国管理者数量超过德国,但经合组织(OECD)的数据显示,他们的实际技能(识字率和数据管理)较低。

  麦肯锡政府中心高级研究员泰拉·阿拉斯(Tera Allas)表示,英国的技能错配在经合组织中处于最高之列。“从培训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百分比来看,我们的投入太少,”她表示,“这是一颗定时炸弹。”

  相比之下,德国的学徒制度远比英国发达,英国仍难以找到行之有效的培训体系。超过一半的德国中学毕业生具备职业资质,有327种不同的培训职业得到德国双轨职业和教育机制的认可。

  雇主自己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为职业培训学校以及这些学校的教学买单,而雇主支付其他成本,例如学徒薪资。

  与此同时,慕尼黑工商业联合会IHK国际经济事务总监弗兰克·多伦多夫(Frank Dollendorf)表示,最具威望的高级考试的考官来自宝马(BMW)等企业的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他们志愿做这件事。多伦多夫估计,超过三分之一的管理者具备某种职业资格。“职业培训有良好的形象,”他表示,“IHK的核心是职业培训计划。”

  IHK所属的商会网络是德国商业版图有别于英国的另一个特征。对于德国企业而言,加入商会是强制性的,其中多数为中小型企业,它们占德国企业大多数。例如,巴伐利亚的IHK拥有近40万家会员企业,而在德国16个州,共有79个工商联合会,代表360万家企业。相比之下,英国商会(British Chambers of Commerce)仅代表英国7.5万家企业。这些商会代表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游说力量,也提供了让企业获得慷慨政府资助的渠道,例如数字化资助。与此同时,很多德国中小企业为家族企业,这意味着,与供应商的关系往往是长期的,这会鼓励沿着供应链向上和向下共享创新。

  但这些整体情况和数据掩盖了德国和英国企业面临的一些非常相似的挑战。对于两国企业而言,提高生产率不只关乎流程。Kunststoffverarbeitung Schneppenheim使用误差识别系统,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过去一年销售额增长10%以及交货期缩短四分之一。该公司利用石川图(Ishikawa diagram,这种因果图由日本组织理论学家石川馨(Kaoru Ishikawa)发明,帮助防范产品瑕疵)等质量管理方法,并解决小型“误差管理”团队的问题。但施内彭海姆表示,最困难的部分是“对于自己的流程有多好,你必须绝对诚实”。她表示,她用了大约一年半时间向她的20人团队清楚解释她的目标,并争取到每个团队成员的支持。

  回到英国,Geometric的韦纳姆在努力解决生产率难题方面同样严谨。从2015年开始,他参加了高盛“1万小企业”项目,接着参加了Be the Business支持的12个月项目。他走访了罗尔斯-罗伊斯、Babcock和BAE系统,在其他地方考察最佳实践的结果,以及他自己方法的变化,明显体现于利润率提高。

  尽管英国企业把德国生产率增长视为指路明灯,但德国企业也觉得自己遭遇生产率危机。德国的单位员工产出增速可能超过英国,但企业老板和政策制定者仍担心这种速度不够快,无法保持该国的竞争力。对于德国和英国的雇主而言,长期生产率增长的关键在于增加具备企业所需技能的员工数量。麦肯锡的阿拉斯表示,这是生产率持续改善的主要挑战,不仅仅对于英国和德国如此,对于其他很多经济体也是这样。他辩称,新的流程和机器只能被那些有能力的管理者妥善利用。“现在的挑战不是纯粹的技术挑战,而是改变管理。”

(FT,2018.10.29)

  美元武器化可能反噬美国

  桑晓霓在《金融时报》发表的文章中认为,美元仍占主导地位,但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这一牢不可破的地位——以及与之相伴的经济实力——将受到攻击。

  特朗普总统的“美国优先”政策的后果之一是将造成一个两极金融世界,中国在一极,美国在另一极。这意味着两国间的资金流动将会减少,而北京方面将做出更加强劲的努力,以最终挑战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这进而会影响到方方面面,包括美国国债作为世界上最安全资产的地位,以及石油定价等等。

  中信证券旗下里昂证券(CLSA)的克里斯托弗·伍德(Christopher Wood)表示:“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将在长期鼓励对美元的远离。”他指的是“美国通过实施制裁等类似行动越来越多地将美元用作武器”。

  但这一赤裸裸的将美元武器化的行径不仅惹怒了中国,也在日益疏远欧洲、中东和亚洲的政府官员和政客,还激怒了一些银行高管。部分银行高管认为,美国之所以可以对违反其法律的行为处以高额罚款,是因为美国当局可以威胁将他们排除在美元主导的金融体系之外。

  在9月米尔肯研究院(Milken Institute)举办的亚洲峰会上,前法国总理弗朗索瓦·菲永(François Fillon)谈到欧洲需要推动欧元成为美元的替代品,以加强欧洲主权。在一个美元是占统治地位的储备货币的世界里,华盛顿可以选择对欧洲政策指手画脚,比如关于在伊朗开展业务的问题。欧洲却别无选择,只能听从,否则自己就可能成为制裁目标。但以为欧元只是个小角色,这种想法也是想当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公布的数据,欧元在全球央行储备中占比约20%。欧洲将必须像亚洲国家一样,决定其未来的位置,是与中国一边,还是与气势汹汹但份额不断减少的美国一边。

  当中国于3月份开始在上海进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交易时,释放了一个信号:北京决心最终打造一个不必一切都用美元交易的世界。在今年中国的重大会议上,政府官员和一些最重要的国企的负责人指出,中国国内对石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的需求如此巨大,用人民币对它们定价才更加合理。中国已经用自己的货币支付伊朗和俄罗斯的石油。与此同时,上海市场的交易量也在大幅增加。

  里昂证券引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数据显示,首个完整交易月4月的交易量为6.23亿桶,8月上升到34亿桶,9月为27亿桶。

  其他方面也能看到北京挑战美元地位的雄心。例如,中国人民银行现在与至少30多个国家有外汇互换协议。美联储(Fed)的这一数字要小得多。

  尽管北京和华盛顿之间的紧张局势升级,但很少有人提到的一点是:中国资金的流入对美国政府债券市场非常重要,这给了北京方面筹码——如果它想用的话。中国和日本是美国国债的两个最大外国持有者,而随着美国政府的财政刺激措施扩大了预算赤字,美国正在不断增加国债发行量。如果没有中国的需求,美国的利率可能会更高。使用这个筹码可能不符合中国政府在金融上的狭义利益,但目前显然是政治处于支配地位的时期。

  与此同时,人民币想要成为储备货币,唯有向全球提供有吸引力的以人民币计价的投资产品。因此无怪乎中国越来越多地向外国投资开放自己的政府债券市场,希望其越来越具流动性的市场有朝一日能成为美国市场的一个诱人替代品。

  对于回报以美元评判的投资者而言——无论他们位于地球的哪个角落,且这一庞大群体还包括许多主权财富基金——一个人民币变得更加重要的世界将增加一层复杂性。

  俗话说大象打架,老鼠被踩。眼下投资者就是那只老鼠,两个正在打架的跨太平洋大国之间紧张局势的未知影响,可能令他们遭殃。

(FT中文网,2018.10.19)

  股票质押贷款给中国带来市场风险

  近期中国股市震荡降低股票质押品的价值,使银行受到出售被质押股票的压力。对连锁反应的担忧促使中国政府采取缓解措施。

  以价值约7200亿美元的股票为质押借款的中国股票持有者,可能会加剧股市抛售并推高公司违约——如果价格下跌迫使作为质押品持有的股票被出售。

  中国企业和一些个人大户经常将股票作为质押品质押给银行,以便获得资金用于营运资金、债务再融资等各种目的。据行业估计,在中国内地上市的约90%公司都不同程度地有一些股票被质押。

标普(S&P)指出,自2014年以来,质押的股票价值每年增加逾2000亿元人民币,总额已达到5万亿元人民币(合7200亿美元)。

  但最近几周中国股市的下跌已降低了这些质押品的价值,使银行受到出售被质押股票、以收回贷出资金的压力。对连锁反应的担忧促使中国政府采取缓解措施。

  投资者和分析师警告称,大规模出售被用作质押品的股票可能会助推股市抛售,同时使企业的杠杆率更高,甚至受到再融资其贷款的压力。

  中国股市在过去几周下跌了6%,其背景是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加剧,中美之间的贸易僵局没有什么缓和迹象。

  分析师们表示,贷款额往往低于被质押股票的价值。如果股价低于某个指定门槛,借款人必须偿还部分贷款或质押更多股票作为质押品。否则,银行将出售已被质押的股票以收回其资金,从而进一步压低股价。

  法国巴黎资产管理公司(BNP Paribas Asset Management)亚太股票高级基金经理Felix Lam表示,对于许多企业而言,质押股票此前一直“是一个很好的资金来源”。他指出,约有11%的中国股市市值已被质押。“但考虑到股价变动,特别是10月份的行情,其中很多企业在2018年下半年将需要还贷。”

  “令人担忧的是这会增加借款人的流动性压力,”信用评级机构标普的公司评级主管黄馨慧(Cindy Huang)表示。“对于那些我们认为已经质押了较高比例的上市子公司股票的企业,这表明他们的融资能力不是很强,或者他们做得非常激进。因此,股价承压,加上流动性紧张、信心下降和市场准入,是我们担忧的事情。”

  违约风险上升也是一个问题。标普表示,“今年在境内市场违约的很多公司曾以股票为质押借款,在很多情况下质押了接近100%其所持有的上市子公司股票”。

分析师们表示,工程、建筑和房地产行业在以股票为质押借款方面往往最为踊跃。

  鉴于人们越来越担心股票被迫抛售的情况,中国当局在过去一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增强各方对股市的信心。

  中国人民银行10月23日宣布了便利民营企业融资的计划,这些企业在根本层面上是稳健的,但由于股市遭遇抛售而面临融资困难。“虽然该机制的细节尚未公布,但原则上它将为民营公司提供更多的流动性和融资机会,让它们对因当下市场波动而需要立即偿还或补足质押品的股票质押贷款进行再融资,”穆迪(Moody's)董事总经理钟汶权(Ivan Chung)表示。

  “它还可以降低贷款人大规模处置被质押股票的风险——如果借款人无法偿还股票质押贷款,或补足这些贷款的质押品。我们需要了解这种机制的细节,看看新措施能够多么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FT中文网,2018.10.25)

  (编译、整理:李彦松、张佶烨;责任编辑:王砚峰)

  2018年第74期(总第1871期)          2018年10月29日(星期一)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163.com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           传 真:(010)6803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