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继续承压

2018-08-27

调整字号:

2018年第58期(总第1855期)    2018年8月20日(星期一)

  [本期要点] 人民币汇率继续承压 货币宽松将终结 流动性大潮将要转向 日本延长专利保护期并加强政府系统采购实施认证制 2019年民间投资再次大幅下滑的隐忧

  人民币汇率继续承压

  [摘要:近日,受到中美贸易谈判恢复的利好影响,人民币汇率有所提升,但总体看仍然承受较大压力。随着人民币震荡下行,并逐渐向整数关口靠近,市场对双边汇率“破七”关注度持续上升。]

  人民币汇率压力仍大

  8月16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收复6.88关口,报6.8763,涨1.02%,创2月以来最大涨幅,日内涨逾700点;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官方收盘价报6.8960,较上日夜盘收盘涨390点。

  有交易员认为,一大刺激因素是中美即将恢复贸易谈判。8月16日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8946,下调90基点。这意味着人民币中间价距6.90只有一步之遥。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今年7月下旬一年来首次跌破6.80关,自此,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一直在6.80到6.90之间双向波动,说明今年二季度开始的人民币汇率剧烈回落的态势得到一定的修正。如果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近期跌穿6.90关,那到7整数关口势必也将有更大的反覆争持。

  2017年年初,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最低达到6.95就止住跌势,而后开始反弹,到今年一季度最高到了6.24,最大反弹幅度达到7100个基点或10.216%。而今,6.95势必还将是一个重要的支撑点,在此之上,市场还将有剧烈的争持,多方不会轻易放弃。而至于7整数关口,更是一个坚固的防线。市场多头不会轻易让7整数关口受到威胁,势必将会在6.90关一线展开鏖战。虽然不能完全保证7整数关口不失,但至少会拖延空方进攻的节奏,反覆稳定市场预期,使得人民币汇率在7整数关口软着陆。

  人民币在6.8关鏖战,离岸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盘中跌穿6.91关口的时候,人行果断出手,将外汇风险储备金率从零提高到20%,从而有效地扭转了市场预期,让6.8关口鏖战争持得以延续,也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民币的回软态势。而今中国人行会不会再度出手,值得密切观察。

  近期人行货币政策报告指出,不会对人民币汇率进行行政干预,不会动用外汇储备来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但是,人行仍然有工具来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那就是启动逆周期因子。也正因为人行手上还有稳定人民币汇率的工具,空头才不敢肆意做空。人行对人民币汇率的调控目标在于缓解交易上的羊群效应和逆周期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需要保持在一定的关键点位之上,从目前来看,7很大概率就是这一关键关口。

  近日新兴市场国家对于自己的货币纷纷采取干预措施,中国香港金管局也反覆表态,如再次触发弱方兑换保证,将继续在触及7.85弱方兑换保证水平时买入港元。今年以来,香港金管局已经数次出手,入市买入港元沽盘,稳定港元汇率的基本稳定。人行不可能宣布7整数关口是政策底部,但是,真正到了7整数关口受到威胁的时候,仍然不排除人行进场干预的可能性。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六个稳定,其中排在第二位的就是稳定金融,而稳定金融的当务之急就是稳定汇率和股市。六个稳定中排在最后的是稳定预期,汇率也是一样的,稳定预期非常重要,7整数关口就是这个稳定预期的一个关键。

  如今中美贸易战正酣,9月美联储加息概率又非常高,美元指数已经逼近97,还将反覆尝试新高,人民币汇率压力山大,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就显得格外重要。未来人民币7整数关口可能会破,但是不能轻易地破,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人民币以何种姿态破七影响较小

  进入8月,新兴市场国家频现货币危机,人民币兑美元8月15日收盘亦跌创15个月新低,距离7元整数关已不足千点;当然中国经济基本面明显好于新兴市场国家,且当前市场自发力量仍发挥主要作用,根据定价机制,后续汇价破七与否仍需看美元表现。

  本轮人民币贬值幅度和速度均超出8.11汇改,但市场并未见明显单边预期和跨境资本单向流动状况,因此过度关注是否破七或存误区;人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提出“坚持底线思维”,所谓“底线”应是跨境资本流动基本均衡,市场预期适度分化,超出底线则可能遭遇监管的逆周期调节。

  如何来看人民币的表现,这就必须有时间节点的概念,否则很容易混淆。若从年内看,人民币跌5.69%和美元5.05%的累计涨幅相比偏离不大,同期欧元跌5.53%、英镑跌5.86%,韩元跌5.76%,而南非兰特、俄罗斯卢布和巴西雷亚尔跌幅均超13%,土耳其里拉和阿根廷比索跌幅则超37%。

  但若从最近两个月看,人民币跌幅超7%,同期美元指数不过升2%,同期欧元、韩元、澳元等跌幅均不超过3%;这段时间人民币表现出一定的顺周期行为,而中美货币政策分化、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以及中美贸易战升级是本轮调整主因;在此期间监管层通过盘中口头干预,8月初重新调升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至20%,稳定了市场预期。

  8月开始土耳其里拉的跌势明显加速,这也间接拉低了欧元,并助推美元上涨,因为里拉暴跌对在土耳其有曝险的欧元区银行业者造成影响;另外里拉暴跌也可能引发资本撤离经常帐赤字高企及依赖外国资本的其他新兴市场,南非兰特、俄罗斯卢布等跌幅也不小。

  8月至今人民币累计仅跌1.15%,而同期美元指数升2.42%,欧元、英镑等跌幅在3%以上;在此期间人民币汇率CFETS指数从92.37低点企稳,并逐渐回升至93附近,也表明人民币在这段时间的表现整体好于其他主要币种。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最新研报就指出,实际有效汇率、外汇储备、GDP增速、经常项目、信贷增速、通货膨胀和财政盈余这7个指标可用于衡量该国货币潜在的货币危机,这些指标整体恶化将引致本币大幅度贬值。而中国不管是从外储规模、经济增速、国际收支、通胀水平,亦或者是外债/GDP、外债/外储水平、资本管制力度等各项指标看,人民币不存在大幅贬值的基础,新兴市场货币危机对人民币最多仅间接影响。

  随着人民币震荡下行,并逐渐向整数关口靠近,市场对双边汇率“破七”关注度持续上升,但学者们似乎认为关注破七本身存在误区,6.9元和7元最多是心理层面影响,企业做好主业就应树立财务中性理念,并做好套保;对监管而言,更需要做好对资本流动性的常态化监测和市场情绪的适度引导,避免一致性预期累积。

  学者们会从长期视角看人民币,但市场人士和交易员更多的会从实操角度去分析,一线人员更担心企业等的一致性预期,包括大规模提前偿还外债等,企业负债本币化操作会持续的对汇率形成负反馈,并倒逼监管出手,有可能会引发和8.11汇改至2017年期间的状况。

  当然当前环境和之前也有不一样的地方,首先经过这三年的查缺补漏,很多资本外流的漏洞已经补上,包括限制对海外房地产、酒店、影视等领域境外投资,资本跨境流动管理也是持续监测;另外美国近期也挥舞贸易保护大棒,中国赴美投资难度增加不少,对外直接投资亦大幅回落,按理说大规模外流的基础并不存在。

  而个人每年5万美元无理由购汇额度使用,在2017年初采取了更严格的审核,这个举措沿用至今,个人部分资金大规模外流的可能性也明显降低。

  还需要提出的是,今年以来中国加大了对外金融开放,资本流动相对客观,这也可以对冲资本流出的压力;根据中债登和上清所公布的最新数据,境外机构稳步增持人民币资产;中国央行公布境外机构持有人民币资产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

  从汇率波动本身角度看,汇改这三年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渐上升,单边押注的成本也在不断上升,另外双向波动也很好的发挥了“自动稳定器”作用;而这两个月受中美贸易战升级影响,走势明显有些单边,好在监管层及时采取了价格型逆周期工具,单边预期有所缓解。

  当然要减少单边押注,起码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不能少,特别是走势已经有一段时间偏单边,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市场主要参与者发挥关键作用;如果美指继续涨,人民币可以跌的少一点,而美指一旦调整,则可借力推高人民币,波动率提高势必推高单边押注成本。

  另外从定价机制看,当前“供求+一篮子货币变动+逆周期”的定价机制仍可以发挥关键作用,即便美元后续延续强势,而人民币汇率CFETS指数处于相对低位,可分担一定压力,确保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和美元波动保持大体同步水平。那么美元持续强势最终导致人民币兑美元破七,估计市场也可以接受。

  中国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称,在保持汇率弹性的同时,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必要时通过宏观审慎政策对外汇供求进行逆周期调节,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可预计监管层后续更多的会采取价格型逆周期调节工具,而行政手段会较少用。

  那么价格型调节工具,除了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之外还有什么呢?回看这几年的监管实施的内容,可采取的包括:全口径外债宏观审慎管理,对境外机构境内存款进行存款准备金率调节,中间价定价重新启动逆周期因子。

  市场层面,监管层可通过掉期市场筹集美元,在不动用外储的情况为市场提供美元流动性;包括盘中适度动用一定外储来对冲市场的单边行为。

  当然离岸市场如果出现明显的空头引领走势,也可采取脉冲式提高离岸人民币融资成本的方式来打击空头;但该举措会伤及点心债资产价格,也会影响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料不会轻易使用。

(综合信息)

  货币宽松将终结 流动性大潮将要转向

  在超级宽松的货币环境主导的很多年内,投资者一直在讨论当央行的慷慨注资最终结束时全球市场将作何反应。现在流动性的大潮即将转向,他们只有几个月的时间来适应。

  自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包括美联储(Fed)、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和英国央行在内的全球四大央行已向全球经济注入约13万亿美元资金,使得其自身的资产负债表急剧膨胀。

  市场在宽松货币时代达到令人眩晕的高位,但这一资金洪流将在今年年底枯竭。央行2019年计划从市场撤出的资金规模将超过注资规模,这将是2011年以来首次出现这种情况。

  欧洲央行将在今年底结束额外的购债计划,虽然美联储在近一年中一直在收缩资产负债表,但将从10月开始加速缩表步伐,每月将从市场撤走500亿美元。美联储明年将把价值4,700亿美元的债券撤出其资产负债表。

  在持续了近10年的印钞和零利率后,这对于市场来说是巨大转变。百达资产管理资深宏观策略师Steve Donze预计,明年全球流动性将净减少1000亿美元。

  让市场脱离宽松流动性可能并不容易。央行的流动性大潮已经渗透至市场的每个角落,从优质葡萄酒和艺术品,到房地产、垃圾债和新兴市场。这些流动性推动很多国家的债券价格升至高位,收益率转为负值,并使股市牛市持续至第10年。

  市场已经开始出现问题,土耳其里拉危机和中美贸易争端已经凸显了这一点。新兴市场股市自1月份以来已经暴跌20%,全球股市或将创下3月份以来单月最大跌幅。垃圾级美元公司债的平均收益率今年已经上涨了50个基点。

  到目前为止,强劲的公司盈利支撑着华尔街股市,但SKEW指数表明市场不安情绪上升。该指数衡量标普500指数买权相对于卖权的成本。SKEW目前接近3月份以来的最高点,显示出市场对卖权的需求强劲。“卖权”提供以预先商定的价格出售资产的机会。

  在股市方面,Pictet的计算结果显示,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在内的五大央行每挹注1万亿美元流动性,MSCI明晟全球市场指数就相应上涨20个点;如果相同金额的流动性被抽走,则该指数会出现类似幅度的下跌。假设2019年流动性净减少1000亿美元,则该指数应该小幅回落。

  Aviva Investors的多资产基金主管Sunil Krishnan虽然尚未认定股市上涨行情结束,但已缩减股票和新兴市场资产配置。“当经济复苏和廉价资金不能兼得时,我们需要在人气与估值方面经历一段时间的调整,以因应更加复杂的现实,”他说。“未来几个月投资者将不得不对此进行调整。”新兴市场较为依赖流动性,特别是像土耳其和南非那些依赖外国资本的国家。在发达国家中,意大利从欧洲央行的刺激计划中受益匪浅,这意味着该国脆弱的债券市场将会感受到更多痛苦。“全球流动性总量出现的任何主动减少,都可能对整个全球经济带来有害影响,”贝莱德的全球固定收益首席投资官Rick Rieder称。“近几个月意大利发生的事件就说明了这一点。”

  根据咨询公司CrossBorder Capital,目前有90%的央行实施紧缩政策,以美联储为首,而美联储已经升息七次。英国也在8月升息,新兴市场同样也在普遍收紧政策。CrossBorder Capital的计算显示,这使得基于三个月年率的全球流动性增幅从一年前的20%放缓至2.1%。

  央行流动性并非唯一的影响因素。美国进行税改,鼓励企业把海外获利带回国内,也正在推动美元回笼。2018年第一季约有3000亿美元被汇回美国国内。

  流动性消除的过程可能仍缓慢。不久前外界原本预期日本央行将暗示收紧政策的时间框架,但日本央行让这份预期落空。

  Pictet的Donze表示,得益于减税,美国的私人银行每年产生6000亿美元流动性,抵消了美联储升息的影响。就连美联储也可能因为贸易战和新兴市场大跌而决定以更慢的速度升息。

  最后,中国已经开始向经济注入资金以缓解贸易相关压力,由此中国贷款增加和货币供应增长可能拖慢全球流动性收紧的速度。Donze补充说,“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是,流动性慢慢收紧,而非突然的流动性恐慌。”

(Reuters,2018.8.16)

  日本延长专利保护期并加强政府系统采购实施认证制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特许厅(专利厅)力争2019年向国会提交的《意匠法》(外观设计法)修正案的全部内容。除了将保护期限延长5年、达到25年外,还将在保护对象中增加网站的版面设计和建筑物的内外装饰等。企业连续使用的外观设计也将更容易得到保护。由于技术差异不大的商品和服务的销售情况受外观设计左右的倾向加强,特许厅将加强对外观设计的权利保护。

  日本外观设计的专利申请数持续增加。拥有权利直至保护期满的专利数量方面,2016年占整体的22%,比4年前提高了5个百分点。希望长期使用同一设计的呼声增强,特许厅朝着将保护期限延长5年的方向展开讨论。如果保护期延长至25年,日本将与欧洲一样,成为主要国家中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最长的国家。

  此外,保护对象也将扩大。将放宽至符合记录或显示在物品上等条件的设计。网站的版面设计和建筑物的内外装饰设计也可以申请专利。在汽车和家电行业,确定基本的设计、巩固品牌形象并在新产品上继承的手法也出现增加。目前要想保护继承此前设计的新产品的外观设计,必须在一定期限内申请专利,而修正案将放宽这一要求,不设期限。

  目前1次只能申请1个外观设计专利,修正案实施后,就可以同时申请多个外观设计专利。欧美、中国和韩国已经允许同时申请多个专利。

  同时,日经新闻还报道,日本要对政府系统采购实施认证制,并分析认为主要是针对中企。

  报道称,日本正在商讨引入认证制度,日本政府就用于中央省厅的核心系统采购,计划创设防止信息泄露至国外的新制度,只有不存在信息泄露风险的企业才能参与竞标。此举似乎是针对中国企业等。由于重要数据的外泄将损害国家利益,日本政府将参考美国等国,构筑严格管理的体制。

  日本政府计划依次将核心系统替换成云端服务。从而能够在云上集中处理和管理数据,通过物联网利用各种服务。日本内阁官房、经济产业省和总务省将在2018年秋季之前确定安全对策的大纲,制定2019年春季采购云端服务之际的认证制度。将从2019年度开始试行相关制度,2020年正式运用。除了日本政府的核心系统外,还将呼吁电力和医疗等重要产业也在引入云服务之际采用新的认证制度。

  认证制度讨论活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评价标准,确认提供云服务的IT企业是否与其他国家政府合作,判断是否存在泄露信息的隐患。

  现有的系统方面,基本上信息管理等全部工作都在日本国内完成,不过如果替换为云服务后,设想可能出现处理和管理信息的数据中心等部分系统被设置在海外的情况。

  这样的话,可能存在企业应当地政府要求和命令等,将信息泄露的风险。部分中国的互联网企业被指可能将商业活动获得的数据提供给了政府。日本政府在采购系统服务时,如果判断认为此类风险较高,将不会对企业提供认证。

  澳大利亚在2012年计划铺设高速通信网之际,以安保层面的担忧为由,将中国的华为技术排除在外。在美国,政府采购云服务之际,只有符合严格的认证制度的企业才能参与竞标,事实上将中国等国企业排除在外。

  欧盟(EU)也要求在本区域市场开展业务的企业采用与国际标准同等水平的技术。但是日本一直以来几乎不存在具有实效性的规则。此次的新认证制度还将与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竞争规则保持一致性。

  2018年春季,日本年金机构的数据处理业务被转包给中国企业的问题曝光,日本首相官邸对政府和国民重要信息管理的不够严格抱有危机感。一位日本政府相关认识表示“(新认证制度)无疑是警惕快速成长的中国IT企业”。

(综合信息)

  2019年民间投资再次大幅下滑的隐忧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哲为FT中文网撰稿指出,民间投资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不可或缺。政府应该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范民间投资再次出现大幅下滑。

  2018年,中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经历了两年下行之后,终于出现了恢复迹象,但仍未回到2016年大幅下滑之前的增速平台,基础并不牢固。近期,出现了与2015年影响民间投资大幅下滑相类似的因素,比如经济悲观预期再起、民营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资本市场的负面冲击和政府投资的挤出效应等,值得高度重视。如不及时采取风险防范和对冲措施,2019年民间投资可能再次出现大幅下滑的风险。

  反思2016年民间投资大幅下滑的原因,有营商环境、融资难融资贵、行政管制形成的“玻璃门”等长期因素,但是这些因素在2013、2014年等之前年度都一直存在。为什么之前民间投资不下滑,偏偏在2015年出现了大幅下滑呢?显然,长期以来抑制民间投资的老大难顽疾,并不是2016年民间投资下滑的主导因素。真正造成2016年民间投资下滑的,是2015年发生的边际变化事件。从这个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

  第一,民营企业家对经济的预期转悲观,投资信心不足。2015年是经济自2010年以来增速下行的第五年,主流媒体和经济学家对于经济的预期较为保守,认为经济没有出现明显触底迹象,进入了低速增长的新常态。企业家普遍对于经济的预期较为悲观,对新上项目持谨慎观望态度,造成了一些民间投资项目的搁浅或延迟。

  第二,项目的回报率明显下降,与融资成本之间剪刀差扩大。从上市公司资产报酬率来看,上市公司资产报酬率从2014年起出现明显下降,2014年与2013年相比下降了0.73个百分点。在实体经济回报率出现明显下降的同时,同期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仅下降0.22个百分点。当时较为宽松的货币环境并没有带来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大幅下降,资产回报率与融资成本之间剪刀差出现明显扩大,资金出现“脱实向虚”的迹象。从剪刀差扩大到投资下滑的滞后期,通常为一年,2016年民间投资增速出现明显下降。

  第三,资本市场剧烈波动,吸入并洗劫了民间资本。2015年资本市场的牛市吸纳了大量的货币,A股日成交额从2014年6月30日的5700亿元,上升到2015年6月12日的1.9万亿元,相当于约一个月的全国民间投资总量。但2015年股灾之后,短短2个多月时间,在2700多只股票中,60%的股票跌幅超过50%。股市过山车式的暴涨暴跌,在吸入并洗劫了大量的民间资本的同时,也降低了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融资能力,成为2016年民间投资大幅下滑的又一重要原因。

  第四,政府及国有投资的挤出效应。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之间有互补和带动的关系,但是也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核准通过138个项目,是2014年2.1倍。2015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券6000亿元,比2014年增加50%。地方政府置换债券3.2万亿,存量债务成本从10%下降到3.5%。不仅如此,货币宽松之后,国有企业也成为政府信贷宽松政策的受益者,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2015年国有企业投资增速突破10%,至10.6%,超过了民间投资增速。低成本大规模的地方政府增量、置换资金和国有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对民间投资造成了挤出效应。

  2017年民间投资企稳,主要是第三产业增速企稳。2016年至2017年第二产业维持在4%左右,但第三产业增速从2016年12的2%,上升到2017年2月的9.4%,是民间投资企稳的重要驱动力。民间投资增速的企稳,与政府深化“放管服”,加大了对民间投资的支持力度密切相关。2018年民间投资虽已企稳,但并没有回到2016年大幅下滑之前的增速平台,基础并不牢固。更值得重视的是,近期出现了与2015年类似的,可能会导致民间投资大幅下滑的因素。

  第一,内外不确定性叠加,经济悲观预期情绪再起。当前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出现了明显变化,中美贸易关系陷入僵局,中美贸易摩擦成为2019年出口的最大不确定性因素。国内方面,金融的收缩与扩张是经济不稳定的重要源泉之一。资管新规细则出台,虽然在节奏上和进度上有所缓和,但去杠杆的总基调依旧没变,债券市场的违约风险仍未解除。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总体虽然仍处于枯荣线以上,但已经连续三个月下降。从结构来看,与民间投资相关性较高的,中型企业的制造业PMI指数连续两个月位于枯荣线以下,小型企业的制造业PMI指数则连续三个月低于枯荣线。

  第二,上下游行业的利润扭曲,可能导致下一期投资增速下降。2018年上半年,受到去产能扩大化造成的原材料价格上升的影响,上游传统行业的利润增速较高。而下游高端制造细分行业利润增速却大大低于上游能源原材料行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利润分别出现了-2.3%和-1.6%的负增长。当期利润明显下降可能对下期投资带来负面影响。高利润的上游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很低;而投资增速较高的高端制造业利润却远远低于上游产业,这就可能导致以民间投资为主导的高端制造业投资增速,未来可能面临进一步下行风险。从细分行业投资增速来看,利润供给结构的扭曲对于投资的负面影响已经开始显现。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部分新兴行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增速,从趋势来看已经连续5个月处于下降通道,未来还可能再下台阶。

  从投资回报率来看,剔除上游原材料行业的上资产回报率与融资成本之间剪刀差也出现了再次扩大的迹象。2017年上市公司总资产回报率没有出现下降,还略有回升,较2016年回升0.4个百分点,但是剔除有色金属、钢铁、化工、采掘、建筑材料的上游行业之后,2017年上市公司总资产回报率为5.9%,不仅低于2016年0.14个百分点,而且低于2014和2015年的水平,是近四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期,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从2016年底的5.44%,上升到了2017年12月份的5.8%,上升了0.38个百分点。这样的剪刀差结构,也为下期投资带来了一定负面压力。

  第三,股票质押爆仓和非标整治对于民间投资的滞后冲击,恐堪比2015年股灾。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A股3531家上市公司中,有3510家上市公司进行股票质押,占比高达99.41%,其中138股质押比例超50%,837家公司存在平仓风险,涉及股票市值5319亿元。当前股权质押已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之一,而持续下跌的股市正在越来越多地打爆中国民营企业的融资平仓线,从而造成民营企业融资链断裂,有可能会对下期投资带来负面影响。

  与此同时,在金融去杠杆的过程中,对非标产品进行了大力度整治,这些非标资金大部分都流向民营企业。在没有形成新的有效融资渠道之前,民营企业资金可能会比去杠杆之前更为紧张。去杠杆的判决给了金融,但是板子却打在了最缺钱的中小微企业上,增加了下期民间投资的不确定性。

  第四,下半年突击加码基建投资,可能造成又一轮的民间投资挤出。政治局会议将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作为下半年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的同时,发挥基础设施的逆周期调节作用,有利于对冲房地产投资下滑的风险,稳定投资增长。然后,由于上半年基建投资增速较低,下半年如果大规模突击式加码,可能会对民间投资产生一定的影响。最近有报道,由于2018年下半年铁路机车车辆投资增长和基建投资预期会加速推进,全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将达到8000亿元以上,回到2016、2017年的水平。2018年1-7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为3750亿元,基数较低,如果实现全年8000亿元以上,余下的5个月需完成至少4250亿元投资,每月平均投资额是1-7月的1.58倍。不仅如此,8月初,多地公布了下半年基础设施重大项目投资建设计划,投资规模预计高达数万亿。下半年基建投资的突击加码,可能再次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

  过去五年,民营经济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0%以上,贡献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60%以上的GDP。近期出现的悲观预期、民营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质押爆仓的负面冲击以及可能的政府投资挤出等,可能会对下一期民间投资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需要有一定的经济敏感性,并对可能发生的结果进行充分预判。在稳定宏观经济预期和投资环境预期、减税降费对冲利润冲击、着力解决民间投资债券市场融资难问题、提升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互补性等方面,中国政府应该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防范民间投资再次出现大幅下滑。

(FT中文网,2018.8.21)

  (编译、整理:李彦松、王砚峰、张佶烨;责任编辑:王砚峰)

  2018年第58期(总第1855期)         2018年8月20日(星期一)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163.com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           传 真:(010)6803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