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市值大幅蒸发

2008-02-19

调整字号:

                                        经济走势跟踪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Trends

                    2008年第12期(总第836期)    2008年2月19日(星期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走势跟踪》课题组


                                        经济热点分析

全球经济热点最新动向

    2008 年开年伊始,全球经济动荡不安,美国次贷(次级房屋抵押贷款)危机的发酵令金融市场哀鸿遍野,与之相伴的是全球物价持续高企,令决策者投鼠忌器,而一直被视为全球经济核心的美国是否会陷入衰退,从而会给各地区和国家经济,尤其是中国经济带来何种影响也令人关注备至。本期《经济走势跟踪》对以上问题的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供读者参考。

全球股灾何时休?

全球股市市值大幅蒸发
    据台湾《联合晚报》2月10日报道,信用评等公司标准普尔9日表示,美国次级房贷危机扩大以及全球经济增长减缓疑虑,导致全球股市2008年1月份重挫,市值蒸发5.2万亿美元。标准普尔表示,由于新兴市场重挫12.44%,发达国家市场回档7.83%,全球股市市值总共蒸发了5.2兆美元,创下历来数一数二最糟新年伊始纪录。标准普尔资深指数分析师席佛布拉特说:“2008年1月份,全球52个股市有50个下跌,其中25个股市跌幅达两位数,几乎无任何避险天堂。”
    全球 26个发达国家股市1月份悉数下跌,其中16个股市市值至少蒸发一成。发展中国家股市1月份重挫,只有摩洛哥和约旦股市分别逆势上扬10.17%和 3.11%,土耳其股市受创最严重,跌幅达22.70%,其次是中国(大陆)股市重挫21.40%,俄罗斯股市下跌16.12%,印度股市下挫16%。
    另外据法新社报道,“美国商业银行”2月14日公布一份报告指出,美国次级房屋抵押贷款风暴为害惨重,2007年10月至今已造成全球股市失血77000亿美元。
    次贷危机从美国本土波及全球银行和其它部门,美国商业银行首席市场策略师昆蓝形容,是“金融史上有数的灾情”。昆蓝表示,这场灾情是过去数十年来所仅见,1987年华尔街的黑色星期一、1999年巴西通货危机,以及1998年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崩溃,都不曾这么糟糕。911恐怖攻击、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阿根廷2001年的外债危机,以及墨西哥1994年的披索危机,震波也都没这么大。
    分析显示,全球股市在2007年10月底探顶后的三个月,失血14.7%。相较之下,LTCM危机三个月后,全球股市下滑13.2%。黑色星期一后三个月下挫9.8%,巴西危机三个月后是下跌6.1%。
    昆蓝表示,美国次贷问题和它所引发的全球信用紧缩,真正代价多大,可能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看出大概。报告说:“次贷问题一度被认为规模不大,只及于美国金融部门的一小部分,但过去数月的变化显示,实情大大相反。”昆蓝表示,股市大屠杀是否已结束,难说得很。他并表示,目前的金融危机已在史上之最之列,而且不祥的是,这波危机尚未结束。

《金融时报》:全球为何出现股灾?
    英国《金融时报》1月25日发表约翰·奥瑟兹(John  Authers)、吉莲·邰蒂(Gillian  Tett)的文章指出,此次全球股市大跌有两个明显的诱因。首先,非常疲弱的美国宏观经济数据——包括采购经理人指数、非农业就业人口和商业信心指数——让投资者确信,美国正步入经济衰退。其次,2007年第四季度的公司业绩开始表明,华尔街非常乐观的业绩预测站不住脚,尤其是那些客户群体在美国的公司的业绩预测。这些数据还显示,金融行业因信贷紧缩蒙受的损失远高于多数人此前的想象。
    分析师预期的转变令人震惊。2007年第四季度开始时,华尔街的分析师们预计,公司收益将以11%以上的年速度增长。换言之,他们认为,信贷紧缩的负面影响已全部体现在2007年第三季度的业绩数据中。
    但到2008年1月初,分析师转而认为,2007年第四季度的公司收益将下降9.4%。就在三周后,经历了一系列的冲击,标准普尔500指数(S&P  500  Index)成分股公司收益出现了跌幅逾19%的趋势——这是自2001年第四季度(911恐怖袭击后不久)以来最为糟糕的数据。
    引人注目的是,共识预测仍然认为,到2008年底,公司收益的增长将超过10%——这意味着美国股市的价格水平或许尚未完全反映出该问题的严重性。
    此类有关美国经济和公司收益的可怕消息尚未完全被市场反映出来,但预计它们可能会引发一次大规模的股市下挫。但更让人担心的,可以说是此次股市大跌目前已促使市场对一些更基本面的假设做出重新评估。
    左右市场人气的一个关键因素与“脱钩论”概念有关——“脱钩论”认为,较大的新兴市场已经发现了内部增长的源泉。这让它们实际上不会遭受美国衰退的影响,还可以减轻美欧企业陷入低迷的影响。最近数月以来,对“脱钩论”的信念一直是支撑股市人气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有助于抵消信贷危机的悲观情绪。但在过去两周,这种信念已经崩溃。
    一位西方高层决策者表示:“(股市大跌)的一个原因,是人们开始质疑脱钩论观点。”他承认,投资者如此关注这一理论,一直令他感到奇怪。他补充称:“美国经济面临的挑战是全球性的,这点已变得很明显。”他指出,这些挑战“包括成为全球性问题的石油,面向全球销售的次贷证券,以及以非常广泛的方式对美国经济构成影响的住宅市场低迷。”
    伦敦朗伯德街研究(Lombard  Street  Research)的加布里埃尔·斯坦表示:“希望总是存在,而在面对美国经济明显放缓时,这种希望就叫脱钩论。” 他将这种希望称为“非常脆弱的救命稻草”。他补充称:“投资者意识到,美国经济可能持续疲软,所有人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导致了全球股市下跌。”
    金融历史表明,在市场心理出现变化时,投资者通常都会寻求一些“借口”——而美国经济状况的不断恶化,已促使许多投资者开始关注自己有多少资金依托于脱钩论观点。
    自美联储2007年8月份开始降息以来,人们押注脱钩论的现象尤为明显。这令人们认为,美国经济将放缓,但额外的流动性将帮助新兴市场以更快速度增长。在数周内,“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股市涨幅均超过50%,而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仅上涨11%。
    恰好在2007年10 月31日(万圣节)这个不吉利的日子里,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指数(MSCI)全球指数触及峰值水平。此后,MSCI金砖四国指数已累计下跌22%左右,富时Eurofirst  300指数(FTSE  Eurofirst  300)下跌21%。这两个指数的表现都不及标准普尔500指数,标准普尔 500跌幅不到14%,因此市场一直被“挂钩”论所控制——这一理论指美国的问题对全球其它国家的影响要大于对其自身的影响。
    重新评估的第二种形式还体现在投资者当中:即对信贷危机影响的重新评估。迄今严重低估信贷危机影响的股市投资者如今承认,这场危机的后续影响可能远比常常拿来作比较的以往危机更为严重——即1998年对冲基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ong-  Term  Capital  Management)破产,以及上世纪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美国储蓄和贷款危机。而这一次,信贷成本更为低廉,坏账也更为广泛地分布在整个全球金融体系内。
    随着金融机构开始进行调整,它们可能会限制信贷供应。瑞银(UBS)的乔治·玛格纳斯(George  Magnus)表示:“过去经济繁荣活力背后的信贷渠道如今正在收窄。”
    人们还担心,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欧洲的速度慢于美国。“我尤其担心的是,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不同金融机构对同一类债券的标价和估值大不相同,”美国前财长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表示。“在欧洲,可能已经出现了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被推迟的趋势。”此外,投资者还开始意识到,对于决策者而言,应对信贷紧缩没什么简单的方法。过去几年,信贷泡沫之所以失控,是因为信贷(大规模地)发生在传统的银行渠道以外,因此超出了传统监管的范畴。
    因此,当美联储下调隔夜拆借利率时,可能无助于阻止信贷紧缩的势头。毕竟,本世纪初,当艾伦·格林斯潘执掌的美联储稳步加息时,信贷泡沫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经失控。就像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施蒂格利茨所言,美联储正在“推绳子”。
    “一般而言,企业举债过度时,降息在帮助企业界方面是有效的——但现在情况完全相反。事实上,目前还不清楚,降息是否会刺激行业扩大投资,”一家大型保险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表示。“美联储所能做的,与其行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之间并没有真正的联系——问题是伯南克的声明向市场发出信号表明确实存在问题,这实际上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许多经济学家表示,目前问题出现的原因是金融创新可以不受控制。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监管宽松。美国经济学家鲁里埃尔· 鲁比尼(Nouriel  Roubini)表示:“由于影子银行体系的出现,金融体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要想改进这些不足,要求监管方面做出重大改革。这意味着,降息等此类  “速效”政策或许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它们可能重振市场信心。
    法国里昂证券(CLSA)分析师克里斯多弗·伍德(Christopher  Wood)表示:“美国股市并未对此做出回应,是因为美国决策者迄今还没有关注这个真正的问题。这就是信贷机制崩溃。”美股的一度反弹进一步表明,信贷问题是真正主导股市的问题。此前,有关纽约保险监管机构试图为给债券保险公司纾困的行动牵红线的传言一经传播开来,华尔街股市立现涨势。
    或者正如索罗斯所言:“这与之前的那些危机不同。我认为美联储在说服市场(平静下来)方面将面临真正的问题。美联储以一种相当恐慌的方式降息,但股市却在不断下跌,而非反弹。这是因为人们担心,金融体系内……有一些隐藏的问题还没有显现出来。”
    即便是化解人们对这些金融机构的短期担忧——例如债券保险公司面临日益上升的资金压力——也是个非常令人头痛的问题。目前远不清楚,随着这些问题蔓延到其它国家,美国政府能否靠自身解决这些问题。“两周前发生的情况是,股市投资者已清醒起来,他们意识到解决这些问题将没有‘速效药',”一位资深的国际决策者表示。“这些问题很严重……人们很担心。”
    人们对于各国当局处理信贷泡沫不再抱有幻想,也导致他们开始重新评估当局对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影响的处理方式。当艾伦·格林斯潘2006年卸任美联储主席时,市场称赞他是技术娴熟的舵手,曾多次避开灾难。如今,许多人抱怨称,他只不过是推迟了上世纪90年代流动性过剩带来惩罚的时间。他们表示,由于拖延了时间,格林斯潘让这种惩罚变得更为严重。
    对于从2000年开始的股市崩盘,他的回应是大幅降息。这种做法后来被称为“格林斯潘对策”(Greenspan  put),借用了允许投资者以固定价格卖出股票的选择权这种说法。投资者开始认为,美联储将出手阻止股价大幅下跌。
    其影响可以从股票的估值中看出来。一个多世纪以来,周期市盈率——拿股价与过去10年的平均收益相比,而非仅与上年相比——一直是衡量市场周期的可靠指标(见图表)。以这一指标衡量,2000年美国股市前所未有地被严重高估。因此,这准确地预言了随后的大熊市。但在2003年,股市开始回升,其所处点位时的周期市盈率倍数仍然远高于平均水平。这惊人地偏离了既定的模式。
    总部位于波士顿的大型基金管理公司 Grantham  Mayo  Otterloo创始人杰里米·格兰瑟姆认为,从这点来看,过多的廉价资金扭曲了股市。股价没有完成必要的调整、然后停留在一个安全的估值水平,相反,来自美联储的廉价资金令股价上扬。这为目前更大的不确定性奠定了基础。房地产泡沫和随后新兴市场的股市泡沫,也被归咎于格林斯潘掌控下美联储提供的廉价资金。
    尽管格林斯潘的名誉受到打击,但他在美联储的继任者们也因未能及早或更有力地采取行动而饱受批评。正如萨默斯所言:“就过去几年对各种泡沫的意识或解决这些泡沫采取的行动来看,很难给各国央行的表现评高分——而在过去6个月里,各国央行已经落后于形势。可悲的是,它们一直缺乏有效的合作。”
    不过,即使突然出现了这种负面观点,但仍有一些见地值得尊重的理由,支持乐观的看法(或至少是如此),即最糟糕的情况很快将过去。韦尔斯资产(Wells  Capital)驻美国的股票策略师詹姆斯·保尔森指出,仍有充分理由支持美国自身能够避免一场衰退。保尔森坦承,自己在近几周曾对股市做出错误的看涨预期。
    人们的注意力已被一些宏观经济数据主导。但保尔森指出,美国非农业就业人口数据素有进行修正的倾向——无论怎么看,这些数据都显示美国的就业率仍在持续增长。1月21日发布的美国周度新增失业人口数据,显示了一种持续下降的趋势。这有力地反驳了失业普遍存在的观点。1月的消费者信心数据好于预期。房地产数据虽然糟糕,但它表明了房地产市场可能很快将触底反弹。
    另外,尽管股票抛售愈演愈烈,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中严峻的流动性问题似乎已有所缓解。作为公司获得短期融资重要渠道的资产担保商业票据,在经历多个月来的萎缩后,2008年其发行量正不断上升。
    Clearbrook  Capital 驻纽约的首席投资策略师汤姆·索旺尼克则进一步指出,目前美国国债本身就存在泡沫。由于投资者买进相对安全的投资产品,美国两年期国债收益率不到2%—— 只有在对美国经济极度悲观的预测成为现实的情况下,这种收益率水平才合理。仅在6个月前,两年期国债收益率还在5%以上。索旺尼克主张,投资者人气如此迅速的转变,显示了非理性泡沫所有的典型迹象。
    一家国际投行的副总裁在达沃斯表示:“这可能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他怀疑,2008年第一季度股市可能就跌到头了。他的乐观一定程度上是基于这样一些迹象:即美国各银行正在进行的资本重组速度远快于以前的金融危机——同时,由于采用了按市价计值的会计方法,相关损失在更早的阶段趋于明朗。乐观看法的另一原因,在于当局一直以来提供财政激励措施的规模。他主张:“过去,全球已经历了这些周期 ——但整个体系进行了重新调整。我认为,一年过后,当我们回过头来再看时,会认为现在是低点。”

全球物价仍将持续高企?
全球性通胀已到最高点
    据台湾《联合晚报》2008年2月13日报道,在世人密切关注美国经济是否衰退时,全球性通货膨胀早已不动声色地升到历史新高点。各国中央银行都面临艰难抉择,政策可能导致欧元贬值而亚洲货币走高,美元则可能在连续两年大贬后趋于稳定,对欧元升值但对亚洲货币走弱。
    在全球经济强劲增长下,各地物价样样上扬。通货膨胀率在新加坡已达25年新高,沙特阿拉伯是16年新高,欧洲是14年,中国(大陆)是近11年新高。
    美国2007年下半年爆发次级房贷风暴,股市房市不振,经济衰退阴霾罩顶。欧元区经济增长也开始趋缓,市场预期欧洲中央银行在通胀高企之下仍将不得不调降利率以刺激消费。
    英国研究机构Lombard  Street  Research分析师史坦说,以往几次景气好时,各国中央银行都在通货膨胀压力下采取紧缩政策,导致经济增长趋缓,但这一次有其它问题导致的弱点,让各国央行无法实施紧缩政策。史坦预测,非粮食与非能源类物价2008年仍会持续上扬,他认为美联储(Fed)短期内连番调降利率“虽还不到玩火程度”,但若2008年年底前仍无法有效抑制通胀,则投资人可能抛售美国政府公债,不利美元未来走势。
    欧元在2月份第一周对美元重贬2%,幅度是2006年6月以来之最。亚洲地区货币则仍相对弱势,有较大升值而抑制物价空间,就抑制通胀而言,亚洲有较多筹码。
    忠诚资产管理集团(Allegiant  Asset  Management  Group)国际股市部门主管休兹认为美国将成“全球通货紧缩震中”,亚洲则会是全球通货再膨胀来源。
    而据英国《金融时报》2008年2月15日的报道,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警告称,创纪录的粮食价格正给发展中国家造成“沉重的财务负担”,还迫使食品消费小幅下降。
    即便世界上贫困国家的食品采购下降2%,但在截至2008年7月的一年中,这些国家将不得不为谷物进口多支付35%——使总成本升至创纪录的331亿美元。人均食品消费将略有下降。
    谷物进口花销不断上升,已使一些国家提高了食品补贴(如埃及、阿曼和巴基斯坦),俄罗斯和中国的食品零售价格被冻结,谷物进口关税也大幅削减。由于新兴国家需求强劲以及天气原因造成的供应中断,小麦价格近日触及高点。就在两个月前,粮农组织曾估计,贫穷国家的谷物进口花销将上涨25%。
    埃及是全球最大的小麦进口国。负责食品补贴的埃及社会团结部副部长德尔维希·穆斯塔法(Darwish  Mostapha)指出,该国正支出多得多的费用以控制价格。“我们不能提高补贴食品的价格,因此,(国际价格的)每次上涨都要由国家来承担。”穆斯塔法表示:“2007年,仅面包补贴一项,就增加了 8.2亿美元左右,达到了24.5亿美元。”食品价格上涨迫使埃及政府20年来首次放宽了补贴食品获得者资格方面的规定。结果,官员表示,他们预计,获得补贴食品的人数将增加1050万。
    在小麦和食用油价格飙升之后,巴基斯坦发放了定量供应卡,为近700万户家庭提供补贴食品。小麦和食用油是巴基斯坦的主要商品,而食品定量供应卡20世纪80年代时就几乎废弃不用了。
    粮农组织表示,尽管北半球2008年冬季种植的小麦要多得多,但谷物价格在短期内不太可能下降。粮农组织指出:“目前的形势是这样的,可能需要一季以上的谷物庄稼产量大幅增加,才能让市场重新稳定下来,使价格大幅下降,低于近期的高位。”
    在明尼阿波利斯谷物交易所(Minneapolis  Grain  Exchange),顶级质量的春小麦2月13日达到每蒲式耳17.3175美元。这种小麦用于烘烤面包,其需求很高。在美国,这是所有小麦品种中价格最高的。不过,其它品种的小麦,如芝加哥软质小麦,成交价要低得多。
    粮农组织称:“由于全球需求没有减缓迹象,大多数谷物的国际价格仍保持高位,有些品种还在上涨,而储备在本已较低的水平上还将继续下降。”
        
                                    美国经济疲弱影响多深?

NBER:美经济可能躲过衰退
    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美国经济衰退掌门人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的霍尔(Robert  Hall)指出,目前美国经济状况“看来很像”1967年,经济增长放慢,但侥幸躲过衰退;不过61%的美国人认为,美国经济已经衰退。
    NBER景气循环判定委员会主席霍尔2月10日说,1967年时,美国经济看来像今天一样,碰到“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短暂停顿,以及一场小规模的金融危机”,但1968年就强劲反弹。NBER是负责宣布美国经济是否衰退的官方机构。
    霍尔的谈话有助于提升华尔街的希望,认为美国信用市场动荡、增长减缓、和失业增加,可能不表示美国会陷入经济衰退。但美联社与Ipsos合办的民意调查显示,61%的美国民众认为,美国已经陷入2001年以来的首次衰退。2007年最后一季,美国经济受房市低迷和信用紧缩影响,几乎陷于停顿,若干专家和接受访调的大部分民众一样,表示美国经济实际上可能已经萎缩,大家担心消费者和企业会进一步节约,降低开支,使经济下坠。
    NBER的景气循环判定委员会是独立机构,负责监看经济资料,宣布一次景气循环已经结束,另一次景气循环已经开始,会等到取得够多经过修正的资料后,才确认美国经济的历史状态。NBER会等待一段时间才发出宣布,如果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景气循环判定委员会经常要到经济已经脱出衰退后,才会宣布衰退。霍尔说:“我们采取历史性的回顾作法。”
    德利佳华公司资深经济学家罗根表示,国家经济研究局“负责写历史,我们必须等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等到他们的宣布,他们评估所有经过修正的数据后,才会宣布,我们华尔街人士不能等那么久。”

欧洲经济  可能病得比美国久  
    台湾《经济日报》2月12日的报道援引彭博信息社消息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菲尔普斯(Edmund  Phelps)警告,欧洲经济已被美国传染到感冒,而且可能病得比美国还久。
    挥之不去的通货膨胀和预算赤字,可能使欧元区15国的货币决策官员无法像美国一样大幅降息与减税。受限于欧洲的劳动法,欧洲企业也比较难借裁员加快获利复苏脚步。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也是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的菲尔普斯说:“欧洲经济一旦陷入衰退,将耗费比美国更久的时间,才能走出衰退。”
    荷兰银行驻伦敦资深欧洲经济学家柏金斯说,2009年可能进入“反向脱钩”时期,也就是“美国享有情势急转的经济复苏,反倒是欧元区经济停滞不前”。他还说:“经济弹性不够灵活,加上挥之不去的通胀问题,将阻碍欧洲复苏。”
    欧洲央行总裁特里谢曾两度表示,经济增长展望潜在“异常高的不确定性”,而且诸多迹象显示,欧洲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抵抗力正消失殆尽。菲尔普斯也说:“欧洲无法毫发无伤地避开美国信用危机。”
    欧元区12月零售销售的衰退幅度创1995年来最大,1月服务业增长速度为逾四年来最慢。根据彭博信息访调经济学家预估的中间值,欧盟统计局将在2月14日公布2007年第四季经济增长为0.4%,只有前三季一半的水平。(注:根据欧盟2月14日正式公布的数字,2007年第四季度较第三季度增长 0.4%。)
    贝尔斯登公司驻伦敦首席欧洲经济学家布朗说:“欧元区增长陷入困境。”他说,此区2008年的经济增长若能达1.5%,已算“非常幸运”。1.5%会是欧元区自2003年以来的最差表现。
    欧洲饱受源自美国的信用危机之苦,法国巴黎银行和其它欧洲银行因从事与美国房贷相关的投资,而出现严重亏损,欧洲消费者与企业的借贷成本随之激增。

美国经济疲弱    中国能否独善其身
    2008 年2月13日的第6期《华盛顿观察》周刊文章分析,在次贷危机打击下,美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供需两方的萎缩,通过负向“财富效应”影响了消费和投资,令美国金融市场上同时出现了流动性短缺和信贷紧缩现象。在一连串负面消息的影响下,美国股市遭遇了自1987年以来最令人绝望的时刻。
    为了避免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美国政府用“药”之猛可谓前所未有,手段之多令人目不暇接,但能否扭转经济颓势令人怀疑。近期一系列经济数据显示,次贷危机仍在恶化,且正外溢至美国经济的各个层面,冲击到美国整体的经济走势。按照放贷时间推算,很多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拖欠还贷高峰尚未出现。2008年第二和第三季度将是关键的时期。法国国著名投资银行巴黎百富勤巴黎百富勤预期,次贷危机低点可能会出现在2008年4~6月间,标志是出现一些小规模的金融公司破产。下一步的发展,可能会出现信用卡公司的倒闭。
    一方面,房市继续降温将对实体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因为美国消费者70%的信心来自于房地产市场,而这项消费占美国整个经济增长的75%。另一方面,尽管联邦基金利率大幅下降,但3个月的银行间拆借利率却高居不下,信贷紧缩局面依然难以缓解。投资大鳄索罗斯近日在接受采访时称,全球正面临着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美国经济则受到衰退风险的威胁。
    不管美国经济是放缓还是陷入衰退,都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显著的外部影响。据花旗银行预计,美国GDP增速每降1个百分点,中国就将降1.3个百分点。如果美国经济萧条难以避免,那么中国大概也难逃“池鱼之殃”。渣打银行预测中国2008年经济增长率为9.8%,而花旗银行11%的预期则较为乐观。
    中国经济增长的对外依存度较高,美国消费下降必将导致中国出口行业受损;而美国金融市场动荡可能加大中国资产价格的波动。据统计,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2007年增长了14%,达到232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1%,仅次于对欧盟27国的出口额。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副司长张涛说:“如果美国经济真的衰退的话,对中国来说绝对是一个坏消息。”而且,欧洲及日本经济受美国拖累也将放缓,将会进一步影响中国的外部需求。
    此外,由于近年来中国投资的过快增长已形成过剩产能,尽管当局力图遏制这种势头,但工厂和固定资产的投资仍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如果2008年中国的出口增速下降,对消化产能过剩也将造成不利影响。雷曼兄弟公司的经济分析师孙明春指出,供过于求将引发价格战,并将损害企业的赢利能力和偿贷能力。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认为,除了外部因素外,国内2007年密集出台的控制出口过快增长和调整外贸结构的政策效果在2008年进一步明确显现,人民币升值步伐有所加快,各方面生产要素成本逐步提高,这些因素也将影响出口。自2005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升值14%,令家具、玩具和其它低成本制造行业利润大幅缩水。范剑平预计,2008年中国出口将增长19%,进口增长18%,贸易顺差规模大约为3284亿美元,比2007年增加约600亿美元,贸易顺差的增幅由2007年的接近50%明显下降为22.5%。
    从某种意义上说,外需放缓对中国也是个好消息。在2月2日举行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年会上,刚刚卸任的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吴晓灵表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外部需求的变化,而是自身结构不合理的影响,是资源、环境的制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中国自身利益所在,外在环境的变化有助中国从外需拉动向内需拉动的转型。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持类似看法。他说,如果外需下降使中国经济2008年出现一定的调整,那将是积极的,因为中国经济在结构上有很多问题。可能有人对经济增速下降会有点“小难受”,但若不调整,将来经济过热了,出现大的危机,那就是“大难受”了。
    在这一点上,印度的经验值得中国思考。由于印度对国际贸易市场的依存度相对较低,因此美国经济衰退对其经济的冲击也有限。据印度政府提供的数据,在2007年3月之前的一年中,印度对美国的出口只有189亿美元,占其对外出口总额的 15%。印度信用评级公司CRISIL首席经济学家乔什(D.K.Joshi)认为:“美国经济萧条不会对我们造成严重打击。我们的优势在于国内购买力可以充当抵御全球经济震荡的缓冲器。”(完)
(摘编、责任编辑:王砚峰)
2008年第12期(总第836期)    2008年2月19日(星期二)

地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编:100836
电话:(010)68034160,68034412  传真:(010)6803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