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物价停滞不前可能危及经济

2007-04-27

调整字号:
                                          经济走势跟踪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Trends

                      2007年第31期(总第758期)  2007年4月27日(星期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走势跟踪》课题组

                                        经济热点

中国农业再次“合作化”?
    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文章说,中国农民正试图满足迅速扩张的连锁超市的需求,在此过程中,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正席卷中国农业。农业生产在10年前还以维持生计为目的,如今已慢慢受到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影响。瑞银集团(UBS)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表示:“目前中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还处于初生阶段,但未来10 年,它将成为一个亮点。”现代零售企业也对中国产生了持久的影响,甚至包括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农民。
    过去20年,从巴西中部的大草原,到埃及的尼罗河三角洲,产业化农业的发展席卷了所有发展中国家。但农业产业化在中国尤其敏感,因为它对中国最重要的两个政治问题之一具有潜在影响。胡锦涛领导下的中国政府已经承诺,提高农民收入,并缩小农村地区与沿海繁荣城市之间的巨大生活水平差距。目前中国13亿人口中,仍有9亿人居住在农村。对于任何旨在减少贫困的长期措施而言,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都至关重要。利用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机器和技术,是提高农场生产效率的途径之一。但若想大幅提高生产率,中国的农户生产形式需要扩大规模,并减少直接雇员人数。
    农业产业化的推行,使中国农村土地所有权难题浮出水面。近年来,由于地方政府大规模征用土地,为工厂和住宅让路,土地所有权已成为一个爆炸性问题。如果农民被迫出让土地,给规模更大的企业让路,那么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将加剧社会紧张,并加快农民向快速发展的城市迁移。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经济改革的初期,这种两难局面便已出现。邓小平最初采取的改革措施之一,便是打破农场集体所有制,将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户。农民并不拥有土地所有权,但一般都享有30年的租赁使用权。
    这一举措的初期效果十分明显。不仅农民收入快速增加,还避免了困扰许多任务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无地农民工的问题。然而,这种新土地制度也有相当大的局限性。它使中国出现了数以百万计的小规模、低效率的农业生产者——全国约有2亿农户,平均耕地只有1.5英亩(而且不可出售)。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沿海城市居民收入飞速增长的同时,农民收入增速要缓慢得多,部分原因在于中国农业生产的人均产出较低。
    这种陈旧的农村体制与中国快速成长的现代零售网络形成了鲜明反差。随着新一代中产阶级消费者寻求更高质量的食物和更加舒适的购物环境,中国的超市和大卖场数量正在快速增加。目前,中国有1.6万家中外资超市和大卖场,还有许多大型餐饮连锁企业。然而,超市和餐饮连锁企业与传统农贸市场的要求大不相同。它们需要特定的产品,需要可靠的质量,还希望能够追踪食品的来源。
    超市现在很少和小规模的农户直接打交道。相反,过去五年间,已经出现了一批专为它们供应食品的新公司。
    中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正开始发展成一个出口行业,尤其是在水果和蔬菜等劳动密集型作物方面。过去十年中,这些产品的出口量已经翻番,中国已经成为苹果汁和大蒜的供应大国。在美国的麦当劳餐厅,每一位品尝亚洲色拉的顾客都会吃到中国产的豌豆。农产品加工企业或许已经迅猛发展,但它仅仅刚开始触及中国庞大农业基础的边缘。在为数不多的这方面的学术调查中,去年一项针对北京地区200个乡镇的学术调查发现,为城市超市建立的供应链仅对农民产生了微小的影响。斯坦福大学学者、调查报告作者之一的斯考特•罗兹勒表示:“(供应链)的确产生了影响,但到目前为止影响还不大。”
    一些研究人员乐观地认为,现代零售业将为农业整合和提高设备投资规模创造相应条件,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率。他们希望这将提高农村收入水平。中国农业科学院的胡定寰表示:“发展大规模农业的机会越来越多了。超市将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推动力量。它们将对农户产生巨大影响。”然而,由于中国农地多数都分成小块,对于农产品加工企业给农村生活带来的影响,人们心存疑虑。专家认为,要想提高收入,农民必须扩大生产规模,但由于中国农村产权不明确,引入农产品加工企业可能导致对小农户权益的进一步侵害,从而加剧农村贫困和社会紧张。
    中国农民无权买卖土地,虽然理论上他们拥有土地租赁权,但很多权益从未在正式法律条文中明确。对地方官员来说,他们有巨大的空间进行任意决策,改变土地使用的条件,而无须提供足够的补偿。事实上,土地纠纷已成为中国近年来最具争议的问题,全国各地发生的成千上万起骚乱事件中,很多都起源于土地问题。来自中国国土资源部的资料显示,1998年到2005年间,全国共出现了100多万起非法占用耕地案件。在这些案件中,通常都是为建设工厂和住房而占地,农民们得到的补偿很少,甚至完全没有。
    研究人员表示,截至目前,几乎未发生将农民从土地上赶走、为商业性农产品加工企业和更大规模农场让位的案例。但中国农科院的另一位教授李先德表示,农产品加工企业正越来越多地与控制土地使用的村级官员谈判供应合同,而不是与农民直接谈判。他说:“如果官员们达成交易,而农民仅得到小部分补偿,那可能会酿成严重问题。”
    如果农民组建更多的合作组织,可能会获得另一个层面上的保护,因为这可以使他们集体和买家谈判,组织更大规模的生产。但斯坦福大学的罗兹勒表示,虽然法律允许设立农业合作组织,但采取这种做法的村庄仅有7%。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兴起,将考验中国政府是否真能照顾普通农民的权益。
                                                          (2007.4.24)

                                          国际经济

标普:亚洲银行体系财务稳定性进一步改善
    标准普尔信用评级在最近发表的银行业报告专辑中指出,亚洲区银行体系受惠于强劲的经济增长与结构改革,财务稳定性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标准普尔亦在报告内把亚太区内十个银行体系归类为“干预型”体系,意味着有关政府或监管机关在体系内的银行陷入困境时,很可能会直接干预并施以援手。此外,标准普尔首次公布其对区内干预型经济体的重要银行,因外部支持而获得调高评级级别的情况。  
    该专辑的主题为“亚洲银行业前瞻2007-2008”,其中包含三个分析报告,分别为“银行业风险分析:亚洲银行体系”、“亚洲银行体系向前迈进但隐含风险”和“亚太区银行评级与外部支持在评级中的角色”。在“亚洲银行体系向前迈进但隐含风险”一文中,标准普尔指出改革措施使区内整体状况普遍得到改善,银行体系的素质也有所提升。标准普尔分析师马耀庭称,“亚洲银行业的信用状况得到了根本的改善,它们目前较有实力应对潜在的挑战。”  
    标准普尔董事总经理兼专责大中华区、东南亚和印度企业及政府评级主管周彬指出,“过去几年全球性的增长使区内经济体的银行改革更能发挥效益。亚洲银行业受惠于良好的企业利润、相对稳定的货币状况、健康的经济增长以及产业重整,业务表现和资产质量都有所提升。但不能忽略的是,经济和行业风险、难以预料的外来冲击以及不能避免的周期性经济放缓可能出现。”  
    中期的风险仍然值得关注。随着信贷周期接近顶峰,亚洲银行体系可能会面临美国消费需求转弱的挑战。此外,区内银行业面对较高的经济及行业风险以及难以预料的外来冲击。再者,利率上升、通胀恶化、资产价格飙升以及禽流感疫情扩散等都可能会带来即时的威胁。虽然与亚洲金融风暴时期比较,区内的风险管理运作和监管环境已大致得到强化,而且区内大部分经济体都应该有能力应付这些考验,可是,经济一旦放缓,将会对银行体系的结构与银行本身的实力构成严峻考验。  
    在分析区内银行体系时,标准普尔根据亚太区政府提供支持的可能性、形式和力度,把有关政府分为“干预型”、“支持型”和“不确定型”三个类别。标准普尔对银行进行评级时,主要以受评级银行本身和整个银行体系的基本分析为依据,外部支持也是评估因素之一。
    标准普尔亚太区评级准则主管曾永兴表示,“我们在银行评级的过程中首先考虑银行本身的信用状况,从而决定其银行基本实力评级。对于“干预型”体系内重要的银行,由于预期它们会得到外部支持,我们会在其银行基本实力评级的基础上调升一个或以上级别,作为它们的银行评级。”  
    标准普尔把澳洲、香港、新加坡和巴基斯坦的银行体系归入“支持型”。新西兰则为“不确定型”,意味着其政府有可能对银行施以援手,但实际上会否采取行动则较难预料,因为这些体系倾向于由市场自行解决问题。对于“支持型”和“不确定型”体系,即使是对该系统十分重要的银行也不会在银行基本实力评级的基础上获得评级级别的调升。  
    在“亚太区银行评级与外部支持在评级中的角色”一文中,标准普尔首次公布其对区内干预型经济体,如中国、日本、南韩、台湾、泰国和越南等的重要银行,因外部支持而获得调高评级级别的情况。
                                                          (WSJ,2007.4.26)
美国经济首季增速降至1.3%  
    4 月27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先期数据,经过季节性调整后,第一季度GDP折合成年率的增幅为1.3%,低于去年第四季度 2.5%,为2003年第一季度以来GDP的最低增幅水平。2003年第一季度美国GDP增长1.2%。《华尔街日报》指出,美国经济增长步伐在2007 年年初大幅放缓,住房市场的拖累令经济增速放慢至4年来最低水平,与此同时通货膨胀却在加剧。
    第一季度用于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的价格指数却大幅升高。例如,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上升3.4%,而去年第四季度为下降1.0%。不包括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PCE上升2.2%,去年第四季度为增长1.8%。
    GDP 通过衡量一段时期内的产品和服务来判断该时期的经济状况。GDP中权重最大的一项是消费者支出,约占GDP的70%。第一季度消费者支出增长了3.8%,去年第四季度增长了4.2%。第一季度耐用品支出增长7.3%,去年第四季度增长了4.4%;第一季度非耐用品支出增长2.9%。服务支出增长3.7%。总体而言,消费支出为GDP增长贡献了2.66个百分点,而去年第四季度则贡献了2.93个百分点。  
    GDP中的另外一个构成要素—— 住房市场大大拖累了GDP的增长水平。第一季度住宅固定投资下降17.0%,拖累整体GDP增速下降0.97个百分点。不过,相比去年第四季度,第一季度住宅固定投资情况仍略有改善,去年第四季度住宅固定投资下降了19.8%,导致GDP增幅下降了1.21个百分点。
    国际贸易也拖累了第一季度的GDP,使其下降0.52个百分点。美国第一季度出口下降1.2%,进口增长2.3%。去年第四季度,贸易对GDP增长贡献了1.59个百分点,当时出口增长10.6%,进口下降2.6%。
    第一季度企业支出增长2.0%;结构性支出增长2.2%;设备及软件支出增长1.9%。去年第四季度企业相关支出下降3.1%。第一季度库存增幅再次下降。当季库存增长了148亿美元,去年第四季度增长了224亿美元,第三季度增长了554亿美元。第一季度库存增长放缓导致GDP增幅下降0.30个百分点。
    第一季度国内产品的实际最终销售额(即GDP减去私人库存变动)折合成年率增长1.6%。第四季度最终销售额增长3.7%。
    第一季度联邦政府支出下降3.0%,去年第四季度增长4.6%。各州和地方政府支出增长3.3%,第四季度增长2.7%。衡量美国居民支付价格的国内采购总值价格指数上升3.6%,第四季度为上升0.2%。连锁加权GDP价格指数上升4.0%,第四季度上升1.7%。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除了预期中住宅建设领域对经济增长造成严重拖累外,净出口和政府支出意外表现疲软,也拖累了经济增长速度。企业支出同样减少。但消费支出依然非常强劲,实际个人消费折合成年率的增幅达到3.8%。国内最终销售额增长2%,与2006年第三和第四季度基本持平。国内最终销售额数据剔除了净出口和库存的大幅波动。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多数经济学家表示,第一季度净出口及政府支出意外表现疲软没有明显的宏观经济解释,这种疲软局面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得到扭转。Jefferies  &  Co首席市场分析师阿特·霍根表示:“我们预计第一季度将是今年增长最慢的时期,投资者期待着经济的反弹。”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戴维·格林劳表示,摩根士丹利正在“将对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追踪估计从2%调高至2.4%”。
                                                            (综合信息)
日本物价停滞不前可能危及经济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今年2月份,日本基准的核心消费物价指数回落了0.1%,主要原因在于油价的下跌。尽管预计油价的下跌只是暂时的,但其它物价不断下滑,沉重压制了通货膨胀率。分析师普遍预计,日本央行对截至2008年3月31日财年消费物价指数的预期将是仅增长0.2%或0.3%。这低于去年10月份时0.5%和去年4月时0.8%的预期。
    物价涨幅如此微弱将带来几方面的问题。首先,接近于零的通货膨胀率将使日本面临重新陷入通货紧缩的风险。尽管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这种情况不大可能出现,但它所带来的危害却会非常大。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温和的通货膨胀会使经济运行更加平稳,因为公司预计收入会稳定增加,而工资等成本常常多年保持不变。这也是许多国家的央行希望将年物价涨幅保持在1%或2%左右的原因。
    日本央行认为物价涨幅过低。去年日本央行表示,如果年物价涨幅能从零提高到2%,它会认为物价是稳定的。为此,日本央行将短期利率目标设定在了0.5%,而Fed设定的利率目标为5.25%,欧洲央行为欧元区设定的利率为3.75%。
    通货膨胀率过低意味着利率可能仍将维持在低位。大和研究所特别理事、日本央行前政策委员会成员田谷祯三说,在物价低于日本央行定义的稳定区间之下时,它将很难上调利率。日本通胀率过低令人深感迷惑,原因之一是日本经济增幅超过了美国,而经济增速更快通常会导致物价涨幅更高。在去年第四季度,日本经济折合成年率增长了4.8%,高于美国2.5%的增幅。
    不过,谜底可能在于人口变化,以及长期以来日本企业的转变,因为竞争的加剧影响了从劳动力市场到小零售铺等方方面面。
    日本长期价格跌幅最大的是技术类产品和服务(如手机和互联网支出)以及电子产品(如电脑和平板电视)。过去常在价格更高的小商店购物的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到大型折扣店或网上购物。这种变化让日本去年的电脑和外设价格下跌了29%,而美国的跌幅为16%。
    此外,日本的服务和住房成本也一直保持稳定。与去年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保持一致,2006年美国的平均租金上涨了3.6%。而在日本,租金已经连续两年持平。低利率鼓励了大城市及周边的土地所有者建设公寓对外出租。在基本没有新增需求的情况下,这无形中增加了供应量。与此同时,日本年轻人的数量不断减少,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单身或是不要孩子,这推动了低价小户型房屋的需求量,也导致了平均价格的下跌。
    遏制物价上涨的另一个因素是:企业一直在控制加薪幅度。工人用于支出的现金减少,而这意味着生产商需要更严格地控制价格。企业采取的一个策略是更多地聘用兼职和临时员工。去年,非正式员工的比例达到了33%,高于2002年时的29%。
                                                      (WSJ,2007.4.25)
                                          国内与港台经济

中国经济喜见“良性失控”
    赵令彬撰文指出,增长超出预期或目标等现象可称为“良性失控”。中国通胀虽上升仍在合理水平,GDP增幅虽上升亦有实质条件承托,故稳定高增长的理想格局及其可持续性未变。对当前经济形势务必作出科学分析,以便真正了解表象下的实际情况,避免因错下结论而致错定调控政策。
    首季GDP实际增长 11.1%,比去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回顾近年GDP升幅有加快之势,由2003年的10%起突破一成后,便稳步上升至去年的10.7%。今年首季的强势,已为连续第五年增长超10%开了个好局。这却引起部分人士恐慌,认为经济已出现过热症状。但统计局对此却有科学分析,指不能单以增幅数字较高便断定是过快,而要看:1.制约因素。目前物价仍较稳定,而国内外物资供给充裕,故可承受增长的加速。2.客观基础。中国发展正当工业化、城镇化及国际化的上升历史时期,速度加快有客观需要。这种按根本因素的分析是一大进步,也就间接批判了把增长目标定在8%这完全与现实的水平脱节,和一些基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指标主义思维:如增长以低于10%、投资增幅以低于20%为宜等看法。
    近年中国GDP增长加速确有其发展阶段的根本因素: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提高了经济活力及效率,持续快速发展又强化了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这些都为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带来了更佳条件,再加上近年世界经济进入较高增长期,在内外有利因素一齐推动下,GDP增长上升并非偶然。同时,观乎目前中国的劳力、资金仍供应充足,不少国内自然资源尚待开发,可见增长潜力仍大,增速还有再稍加快的空间。值得注意者是,近期农产品的国际价格上扬,将有助推高中国农业生产;而工业生产方面效益极佳(如头二月上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大升近 44%),反映供不应求状况,而新一批增产亮点(尤其重工的汽车、造船及冶金等)正在形成,故维持经济高增长的客观条件确实存在,中国对上述各种良机亦应好好把握,让经济发展可快则快。
    首季经济状况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通胀上升。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上升2.7%,比去年同期及全年的涨幅均有所提高,其中三月升幅更高达3.3%,为近期鲜见。但若仔细察看具体情况,则未如表象所示恶劣:1.三月份CPI环比下降0.3%,反映物价已停止上升。以工业品出厂价格计,三月涨2.7%已低于首季平均的2.9%。2.扣除去年底食品尤其粮产涨价的“翘尾”因素,首季CPI只升1.2%,与去年同期相若。3.物价多升范围较窄。CPI分类中只有食品及居住价格上涨较多(分别为6.2%及3.8%),其余的与上年相比只有小涨、持平或甚至稍降。出厂价中亦只有原料及能源等价格涨幅较高,达4.1%而高于平均1.2个百分点。
    对于通胀同样不能单从物价升幅的数字看,还须细察其性质。目前全球能源、原产品价格坚挺并有上升之势,形成输入型通胀,如美国的核心通胀便扣除能源、食品等价格,使能更充分反映本国的情况。原产品涨价主要是基于短缺的成本推动型通胀,可视为通胀的一种背景声音,而缓解之道在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增加短缺产品生产。如采取针对投资过旺的收紧措施,反可能推高涨幅以致弄巧反拙。且在全球化下这已成了全球性问题,不断扩大开放的中国亦同样受影响。从长远看各国所受影响应有趋同之势,中国价格若采用国际平价为订定原则亦不例外,但这不会影响国际竞争力。因此,为使宏观调控有更清晰准确目标,措施更合理,中国也应分清通胀的核心部分。
    此外,订定通胀警戒线亦要科学客观并符合国情。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多以2%为基准,而中国据报为3%。实际上这或偏低,现时欧美通胀率均在2至3%间(美国最新为 2.8%)而与中国相若,但欧美增长率却与通胀率差不多而远低于中国。因此中国若把通胀警戒线定在5%实不为过,也较符合发展中国家追赶先进时的高速增长形势。
    总体来看,中国通胀虽上升仍在合理水平,GDP增幅虽上升亦有实质条件承托,故稳定高增长的理想格局及其可持续性未变。这表示经济也未有过热或增长过快,展望近期内这些情况也不似会出现,因此绝不宜盲目加强宏调收紧力度。在高速发展中,固然要时刻关注过热风险,但对此须以科学分析为判断基础,不要搞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更不宜在调控政策上滥施猛药。中国经济旺势固在预期之上,尤其是增长远超8%指标,但问题不在经济本身而在于不当的经济分析;错在8%而不在11.1%。有些人高叫宏调无效经济失控,要求加重收紧措施力度。实际上这种失控并非实在,增长超出预期或目标等现象可称为“良性失控”:由市场推动和有实质支持的高速发展,已超越了一些陈旧的计划经济思维框框。所谓“宏调无效”亦是好事:经济发展自行冲破了不应有的人为障碍,反映市场战胜了盲目政策,实国有幸焉、民有幸焉。
    总之,在经济持续稳定高增的格局下,今后要更多注意的不是GDP总量的变化,而是其结构的转变,包括投资、消费及净出口等的拉动经济的三头马车中,三头之间的比例,和三头内部的结构优化进展等。这样才可引导经济更健康地发展,而不是拖发展后腿。
                                                            (大公报,2007.04.27)
中国通货膨胀率攀升,人民币升值呼声再起  
    据道琼斯报道,中国的通货膨胀率正不断加大,这暗示中国严格控制人民币汇率的举措可能正令国内经济遭受损害,美国希望这可以促使中国允许人民币升值。
    在中国上周公布通货膨胀数据后没几天,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就指出,中国目前是时候放松对人民币的紧密控制了。中国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一季度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了3.3%。鲍尔森上周末接受电视专访时表示,目前中国经济的规模和复杂性双双达到空前水平,因此兼用市场机制和行政手段来管理其经济的难度会越来越大。美国希望中国允许人民币升值,这将降低美国日益扩大的贸易逆差及经常项目赤字。不过中国是否会这样做仍需拭目以待,并且已有迹象显示中国将采取这样一种做法:即不需要马上采用西方模式的自由浮动汇率机制。
    为了买下国内出口商赚得的美元外汇,中国必须发行等值的人民币。这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充足的资金进行消费,不过由于出口商仍将目光投向利润丰厚的出口市场,因此国内产品供应不足,结果导致通货膨胀率加大。
    分析师表示,不断加剧的通货膨胀率及失控的经济增长率均暗示,中国经济已经到了必须进行调整的紧要关头。 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的全球贸易经济学家罗伯特·斯科特表示,这里存在一个根本性的矛盾,一方面中国正全力支撑美元以保证出口,另一方面,这样做的代价是仅仅第一季度中国就(在外汇市场上)买入了1250亿美元,这导致国内出现通货膨胀。斯科特认为中国有两个选择:一是坐视国内物价上涨并希望物价不要失控;另一个就是中国增加人民币的弹性并放弃主要依赖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不过若中国选择第二种做法,它可能需要努力促进国内消费,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放松劳动法规提高工资等。法国巴黎银行外汇策略师Naomi  Fink补充说,中国必须在制造业以外的行业(例如服务业)创造就业,从而为促进(非出口行业)的消费增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中国也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利用其庞大的外汇储备。中国央行副行长项俊波周二(4月24日)在上海某高校讲话时表示,他认为中国政府应该将部分外汇储备投资于石油及商品。项俊波表示,政府应该建立一个外汇投资机构管理部分外汇储备,但他没有作进一步阐述。
    法国巴黎银行的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随着中国不断收购原材料制造企业,上述举措将令中国成为日益重要的对外直接投资方。法国巴黎银行的报告指出,这将压制美元并提振商品货币走强。若中国这样做,可能会遭到加拿大或澳大利亚这类依赖商品出口的国家的冷遇。加元或澳元兑美元已经大幅升值了。 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的Scott表示,中国必须将人民币至少升值30%-40%才能扭转全球失衡的局面,若中国不这样做,则加元等其它货币“将不得不承担美元走软的全部成本”。
                                                            (DJ,2007.4.25)  

(以上信息均采自公开媒体报道或研究报告,不代表本课题组意见,仅供读者研究参考。)

(摘编:李彦松、王砚峰;责任编辑:王砚峰)

2007年第31期(总第758期)2007年4月27日(星期五)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68034412  传  真:(010)6803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