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上调06年增长预期

2006-11-10

调整字号:
                                        经济走势跟踪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Trends

                    2006年第83期(总第713期)  2006年11月10日(星期五)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经济周期基本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组
            中国社会科学院B类重大课题《经济走势跟踪与研究》课题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与海通证券有限公司《经济走势跟踪》联合课题组


                                          经济热点

央行货币政策再度收紧
    11月3日央行宣布,从11月15日起,再次上调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人民银行在今年年内第三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这个举措引起了各界的重视。
    《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报道称,出口利润激增正在推动中国经济迅猛增长,出口收入已推动中国外汇储备达到接近1万亿美元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决策者正在想方设法控制经济增长。他们担心经济体系内资金过多可能会导致盲目投资,而一旦投资失败,则会殃及金融体系及整个国民经济。中国央行在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声明中承认了这种风险,并表示,当前国际收支顺差矛盾仍较突出,银行体系新的过剩流动性仍在产生。
    中国今年前9个月贸易顺差达到 1100亿美元,已然超过去年全年的1020亿美元。这一决定凸现出中国政府对贸易顺差激增的担忧以及这种担忧在央行货币政策上的体现--贸易顺差问题已成为美国以及其它贸易伙伴指责中国的重要理由。当然,尽管很多经济学家表示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让人民币升值,中国央行并未表现出可能采取这一举措的任何迹象。相反,央行表示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旨在巩固流动性调控成效。央行还称,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批评人士指出,目前人民币被严重低估使得中国的出口价格被人为压低。虽然自2005年中国采取以市场为导向的更为灵活汇率体制以来人民币屡创新高,但总体升值步伐依旧缓慢。自去年7月以来美元兑人民币贬值4.9%。上调存款准备金令某些经济学家大吃一惊,他们说,近几个月来北京通过一系列紧缩政策给经济降温,目前已初见成效。
    中国前9个月国内生产总值较上年同期增长10.7%--增速迅猛,但已低于上半年10.9%的增幅。自2003年以来中国已经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该政策一向被视为效果不是很明显的金融工具。部分经济学家也并不认为上调存款准备金会对经济产生持久效力,并给金融市场带来重大影响。高盛经济学家梁红的报告指出,过去3年的经验表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效力通常很快就会减退。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发表了陈旭敏的文章《泡沫经济幽灵在中国徘徊》。文章称,泡沫经济的幽灵正在中国徘徊。虽然这个幽灵稀迹依旧难辩,但她急促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自去年11月起步的中国股市,一路攻城拔寨,日前将五年的失地尽收囊中,虽然其间也有两次装模装样的回调,但几乎地球人都知道,中国牛市的主升浪或许才刚刚开始。中国的汇率,也在中国央行增强弹性中高歌猛进,本周三(11月8日)在中国银行间外汇询价系统收于日高7.8661元,再创汇改来新高,距去年7月汇改以来,升值已近5%,而这或许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饱受诟病的中国楼市,也继续在人人喊打中自弹自唱,虽然调控的令牌一道接着一道,但高企的房价仍在“烈火中永生”。
    资产价格的这种泡沫化倾向,中国似乎有点无可奈何:一边是实体经济中居高不下的固定资产投资和贷款规模,以及蠢蠢欲动的通货膨胀,而另一边却是涨得正欢的资产价格。按下平衡木的任何一头,另一头都将高高跷起。很显然,中国资产价格正在平衡木上跷起,主要是目前中国当局都在全力以赴地致力于宏观经济调控,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和贷款规模,而实体经济的抑制,实际上就是为资产价格留下上涨的空间。
    一个重要的迹象是,从货币供应量看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6.8%,持续四个月下滑,而狭义货币供应量M1却从6月份开始同步上升。按照往常经验,贷款规模的下降,M1的增幅也应跟着下调。奇怪的是,M1不降却反升。一个可能的解释是,随着中国股市的膨胀和摇新股的恢复,大量准货币中的定期存款,都转向了活期存款,从而推高了M1,而这种现象正在愈演愈烈。
    而中国资产价格的上涨也可能正在强化:一方面中国的外汇占款迭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中国却在抑制商业银行贷款和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虽然央行可以通过调高法定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直接改变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但是却不能改变银行、企业和居民的资产负债表,最后的结果可能是资金直接或间接流进股市或其它资产市场。
    值得警惕的是,目前中国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以及银行和企业海外上市,可能会加剧这种现象。本身属于银行存款的居民和企业储蓄,现在都在财富效应的吸引下,转为上市融资的企业资金,而这些资金显然将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束缚,而由企业自由支配。而银行和企业的海外上市,更是给目前中国的流动性火上浇油,大量的资金流进国内结汇,加大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同时,又给市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而这些钱进入银行却因宏观调控而不能随心所欲地进入实体经济。
    偶合的是,几乎在中国银行和中国工行上市的同时,中国央行都挥起了准备金率大棒,而且冻结的资金和他们在境外IPO的资金相差无几。
    中国资产价格的上涨,以及实体经济的趋热,从表面看都可归咎于泛滥的流动性,或目前的汇率制度,但是从根源看,主要是中国消费-投资失衡导致的内外经济失衡。但在这种失衡下,中国还需同时注意调节实体经济和资产价格的平衡,否则按下了葫芦必然浮起瓢,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日本病和中国的泡沫经济就是前车之鉴。
                                                                (综合信息)

                                            国际经济

欧盟委员会上调06年增长预期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欧盟委员会再度上调经济增长预期。预计欧元区12国增长率将达到2.6%,远高于2005年的1.4%;预计欧盟25国整体增长率达到2.8%,也高于2005年的1.7%。欧盟经济及货币事务专员阿尔穆尼亚表示,“经历了几年不尽人意的表现后,欧盟经济有望在今年呈现出本世纪以来的最快增幅。”欧盟9月份对欧元区及整个欧盟作出的预期分别为增长2.5%和2.7%。
    欧盟报告称,今年年初经济扩张步伐发生了重大转变。该组织预计,良好的经济增长和税收收入的提高有望推动今年的欧元区预算赤字从2005年占GDP的2.4%降至2%。报告称,欧元区两个最大经济体德国和法国的赤字均有望处于欧盟设定的3%的上限之下,意大利赤字也有望在2007年降至这一水平之下。欧盟委员会预计欧元区明年增长率将为2.1%,到 2008年随着消费者信心的增长将升至2.2%。对于整个欧盟,该委员会预计明、后的增长率均为2.4%。欧盟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的加剧表示担忧,他们警告称,工资上涨幅度可能超出预期,并推动物价上扬,进而迫使央行提高利率。利率提高很可能打击几个国家的住房市场,并造成建筑及消费者支出锐减。
    在欧盟以外,美国经济比预期更为严重的放缓状况可能对全球贸易造成打击,与此同时,世界贸易组织谈判可能重燃贸易保护主义风潮,鼓励双边贸易,这也将对全球贸易带来威胁。美国经济“硬着陆”导致美元兑欧元走软,也可能导致美国投资及消费大大萎缩。不过该委员会预计这次美国经济放缓对欧洲的影响将小于 2001-2002年美国经济衰退时。
    阿尔穆尼亚预计2006至2008年间欧盟将产生700万个就业岗位,增长步伐几乎相当于之前3年间的两倍。2004年欧盟失业率一度达到9%,预计到今年年底将下降整整一个百分点。9月份,欧元区失业率降至7.8%,为欧盟1998年开始统计这一数字以来的最低水平。
                                                          (WSJ,2006.11.7)
国际能源署大幅上调油价预测
    国际能源署(IEA)在前日发表今年的《全球能源展望》报告中,大幅上调油价预测。该组织预期未来能源需求急剧上升,加上供应短缺的情况下,估计油价在2030年之前暴涨50%。而全球各地为应付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日后需要投放金额高达20万亿美元。
    该机构指出,随着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迅速,将带动全球石油需求在2030年之前由目前每日8400万桶急升至1.16亿桶,届时石油供应主要来自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和伊朗。而非石油输出国家组织的石油供应将于2010年代初见顶,所构成的供应危机料可推高油价高达每桶130美元。期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锐增超过55%,恶化天气剧变的现象。一改早前预测,IEA估计在天然气成本高昂,以及美国、中国和印度拥有庞大的煤储备下,煤未来会再次成为受欢迎的燃料。IEA首席经济师比罗尔表示,以煤作为燃料估计会在众能源取得最大增长,带来的其中影响是由于煤的用量上升,而使用核能就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之快将超越能源需求。
    该机构在报告提出未来两个结局以供参考。其一,各国继续倚赖日益减少的天然气和石油,导致能源供不应求,执行总监芒迪指出这个局面不只无法持续下去,而且最终会悲惨收场。另一个结局便是提高原子能、再生能源和节能资源的使用量,可望带动全球能源需求在未来23年内削减 10%,石油需求到时亦只达至每日1.03亿,而欧佩克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约在2015年触及顶点,因为如果未来能更有效地生产、使用能源,可减少 80%不必要的排放量。
    芒迪续称,替代能源政策的确需要预先投资一笔可观的成本,但长期而言却甚具成本效益。这次是IEA首度提倡核能作为替代能源的选择之一,但表示除非各地政府积极推动私人投资,核能才得以普及。
    另外,雷曼兄弟首席能源经济师莫斯表示,欧佩克将会进一步削减石油产量,预料油价今年底前或由目前59美元上涨至66美元,涨幅达10%,明年再平均上升8美元。莫斯指出,全球需求高企得令人难以致信,美国对轻柴油产品的渴求程度更是惊人。
                                                        (大公报,2006.11.09)

                                      国内与港台经济

中国制定外资利用新规划
    据《亚洲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制定出了利用外资的新规划。国家发改委表示,将把利用外资的重点从“量”转向“质”,重点引入那些能带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投资上。发改委在周四(11月9日)发布的一份文件中详述了新的外资利用规划。此前,关于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外国投资者应该扮演何种角色的激烈争论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外商投资的首选地之一,它的低成本、制造实力以及巨大的国内市场吸引了大量外资的涌入,去年中国吸引外资超过700亿美元。但是,随着外资公司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当地的老百姓以及政府官员也开始感到些许不安,他们希望中国公司也能有上佳表现。
    根据新的利用外资规划,监管机构将加强对外资公司并购本土公司的审查和监管,并且将密切关注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其它问题。不过,这份新规划既不是要完全关闭中国经济的大门--与其它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贸易和投资领域要开放得多,但也不是新一轮经济自由化的开始。这个新规划提出的是中国利用外资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并不是一份具体的发展计划。
    国家发改委称,新规划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推动利用外资从“量”到“质”的根本转变。比如,新的外商投资必须符合更加严格的环境及土地使用标准,以剔除那些浪费资源、却不能为当地经济做出多少贡献的投资项目。另外,新规划还将鼓励跨国企业对研发中心、培训及采购项目等领域开展投资。
    国家发改委负责人在与新规划同时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将“努力实现外商投资从简单的加工、装配和低水平生产制造层次进一步向研究开发、高端设计、现代流通等新领域拓展,推动我国成为世界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基地之一。”根据新规划,中国将继续开放银行业及零售业等服务行业,不过除了对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外,它没有作出其它承诺。国家发改委还表示将减少政府行政审批事项、提高海关的办事效率并且将加强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以此为国内外企业提供一个更好的商业环境。
(WSJA,2006.11.10)
“三落一稳”只是短期成效
    易宪容撰文指出,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的话说,是“三落一稳”,即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回落,工业生产增速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及货币信贷增速高位趋稳。因此,今年以来的宏观经济调控初见成效,经济增长过热的局面已经缓解。
    其实,经济是否过热、经济增长是否过快,如果按照以往或一般的经济学原理,只要经济指标达到某一个区间,或某些经济指标处于高位运行,那么就是经济过热。比如说,如果我们以GDP增长速度为8%或10%为标准,若是前者,那么目前GDP增长10.4%,经济增长当然是十分过热。若是后者,目前GDP增长速度也就不会过热,而是如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所说,目前内地的经济处于偏热的情况下。
    对于经济形势判断的标准还有多种多样,由于标准不同,所得出的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但是,为什么采用这种标准,这些标准是否适应中国,是否适用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及不同的地区,特别是对于一个大经济体的中国来说,其区域间的差异性很大,如果用一个全国的统一指标来衡量,那么其得出结论有多少科学性及合理性,这些都是十分令人质疑的。
    易宪容指出,经济增长的速度有多快为好,其判断的指标是什么?这些都不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中,看一个地区或国家经济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最为根本的就在于企业及个人经济行为是否自主决策。如果企业与个人的经济行为基本是自主决策,那么企业及个人完全能够根据市场价格机制发出的资讯作一个好判决与决策,社会资源也就能够有效配置。但在政府为主导的经济环境里,情况就不一样了。目前经济增长之所以过热,基本上是不少地方政府主导的结果,所以不少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处于高位运行,并非仅是用某一个标准可衡量,并非仅是用偏热可说明,而是应从体制上找原因。
    从全国的经济形势来看,也正因为内地绝大多数地方的经济是政府在主导,而且所公布出来的资料又是处于高位,从中就向我们透露出不少资讯,即实际的经济状况可能比所公布出来的要严峻得多。因为,社会经济活动既由地方政府为主导,地方政府就容易按照宏观经济的要求来改变实际的经济行为。比如说,如果地方政府觉得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就容易通过审批的方式压缩要上的投资项目;如果觉得固定资产投资还有快速上升的余地,就可以促使更多的投资项目上马。国家统计局所指的“三落一稳”,很大程度上是地方政府迎合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目标之结果。中央一宏观调控,相关的资料就手起刀落。
    既然相关的资料手起刀落,那么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肯定是一种短期行为。只要宏观调控之风一过,各地方经济的大上快上又会随之而来。别看固定资产投资近两个月快速下降,但是作为推动这一轮经济增长动力的房地产业增长,并没有由于几年来的宏观调控而有所收缩,相反,仍然是快速增长。例如,1至8月份的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为24%,比2005年的 19.8%高4.2%,而且在中部地区及西部地区,1至8月份的增长速度都超过30%以上。也就是说,几年来内地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并没有因为宏观调控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还有,从银行信贷增长的变化情况来看,尽管广义货币增长速度是放缓了,但银行信贷的增长速度仍然处于高位运行。而且,从银行信贷的贷款结构来看,变化最大的是以票据为主的短期融资迅速下降,而中长期贷款仍然是高速增长。也就是说,各家商业为了应对政府的宏观调控,正在运用改变贷款期限结构的方式。随着中行、建行、工行等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及上市的完成,其手上流动性加强,随时都可能成为各家商业银行信贷快速扩张的动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内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要想慢下来是不可能的。
    总之,地方政府借助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冲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后的信贷快速扩张、内地城市化进程加速,构成内地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如果这些条件不改变,快速增长的经济要想得到缓解是不容易的。至于内地经济增长速度怎样为好,并不重要,最为重要的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推动,是市场为主导还是政府为主导。如果是后者,中国经济面临的潜在风险就大了。
                                                            (香港商报,2006.11.01)
上海楼市是否已陷崩盘?
    近日,受宏观调控影响的上海楼市又成为关注焦点。先是《华尔街日报》引用某房地产顾问的话说,自中央政府采取抑制外资进入中国楼市的措施以来,上海中心区的房价已经下跌了约25%。紧接着,中央电视台《经济信息联播》又报道说:“上海宏观调控后房价平均下降10%”。事实果真如此吗?在新一轮宏观调控持续发力的情况下,上海楼市会不会陷入崩盘危机?
    上海社科院房地产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顾建发在接受《早报》专访时,给出了一组来自上海房地产交易中心的数据:今年1-8月份,中环线至外环线之间的平均房价为8486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比上升16%;中环线至内环线之间的平均房价为11474元,同比上升4.6%;内环线以内的平均房价为17821元,同比上升了7.9%。外环线以外的房价是呈下跌趋势的。
    顾建发说,自去年5月新一轮宏观调控之后,上海房价最早下跌的区域是中环线至外环线之间,而在这18个月内,内环线以内房价的下跌程度是微乎其微的。他说,今年上海新房的成交水平不仅没有下滑,反而恢复了上升。
    至于新一轮宏观调控对上海楼市的影响,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华伟认为,事实上上海楼市受到此次调控的打压最甚,因为上海的海外购买力,以及二手房交易量都居全国之首。他认为上海楼市正在痛苦地消化这些政策,至少需要到明年春节后才可能有起色。
    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东)副院长陈晟也认为,任何政策出台后,都有一个消化、理解和观望的周期,这个周期约是5-6个月时间。另外,上海楼市也受到结构性调整的影响。这种结构性调整决定了上海楼市的整体走势将相对稳定。
    陈晟认为,内环线以内的房价(尤其是核心商圈)大多都已在触底后有所抬头,而内环线至中环线以内的区域需求大,供应量也大,将是决定未来上海楼市的风向标。目前在上海发展商中,遭遇资金困境的不在少数,也出现了发展商濒临崩盘边缘的个案。对此,陈晟认为,出现烂尾楼是有可能的,但这种现象决不是目前的主流,是在可控范围之内的楼市调整的表现。
    华伟也认为,上海再现烂尾楼,并不能说明上海楼市因宏观调控措施而陷入崩盘危机。因为上海的发展商尽管资金周转困难,但从整体上离崩盘还差得远,可能的情况是延缓开发进度或转让项目公司股权,而目前希望投资上海的境内外资金正缺少项目,所谓资金多项目少,“实在缺钱了就把项目卖掉”。因此,上海现有发展商的开发进度肯定会变慢,然而要烂尾却可能性不大!
    与此同时,市场对上海楼市的期望值并未降低。一位常常往返于境内外的上海商人分析称,上海的房价相比国外一些地方并不是很高,尤其是当它定位为面向世界的国际大都市时更是如此。这就意味着上海的楼市并非仅仅面向本国的一般自住客,也面向国外投资客。只不过,相应的购买能力和层次有所区分。至于现阶段对于外资的限制,也只是一时的缓兵之计。这扇大门,迟早是会打开的。
    至于未来发展的趋势,华伟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主体其实就是几个大城市,中央的调控政策对发展商已经产生了现实的影响,而对于消费者主要是影响了其消费预期,造成投机客出局,投资客转型,自住客观望的现状。他说:“以我对楼市的判断,我认为未来几个月的重点不在于出台新政策,而在于抓落实。尤其是房地产金融和房地产交易方面的政策需要各地切实落实到位。”陈晟认为,任何房地产市场都是以螺旋形发展的,“热了要调整,冷了要推动”,中央宏观调整不过是为市场调整提供舆论、政策支持。“只要城市化进程不减,上海的楼市注定是短期内调整、长期内看好的。”
                                                                (联合早报,2006.11.07)
(以上信息均采自公开媒体报道或研究报告,不代表本课题组意见,仅供读者研究参考。)
(摘编:李彦松;责任编辑:王砚峰)

2006年第83期(总第713期)  2006年11月10日(星期五)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68034412  传  真:(010)6803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