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继续增长 通胀风险加大

2006-10-13

调整字号:
                                       经济走势跟踪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Trends

                    2006年第75期(总第705期)  2006年10月13日(星期五)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经济周期基本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组
            中国社会科学院B类重大课题《经济走势跟踪与研究》课题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与海通证券有限公司《经济走势跟踪》联合课题组


                                        经济热点

人民币还升不升
    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文章说到: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分析人士不断声称,中国再也无力吸收美元,以阻止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升值了。但中国做到了。
    对一些人而言,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市场似乎是一个有些晦涩的领域。它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中国压制活跃的人民币交易。“无本金交割”意味着,在这种合约到期时,人民币买家只能得到与人民币等值的美元,而这一价值是由中国“境内市场”确定的参考价格决定的。
    不 过,这个市场规模很大。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显示,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合约每日的交易规模约为7亿美元,具备流通的双向市场,交易规模为 1000万美元,差价为3至5个基点。这是一个真实的市场,交易员、专业投资者和进出口商都可以通过自己的银行进入该市场。
    投机者会阅读 媒体上频繁出现的关于美国政客、工业家和工会官员的报道,这些人希望中国让人民币升值20%、30%或更多……否则就会采取措施之类。投机者相信这点。那 些满足于经营赌场、而非拿自己的钱去赌博的银行,愿意向投机者出售人民币远期合约。不过,人民币远期合约体现出的升值幅度,总是高于合约到期时的实际结 果;看涨人民币的人士总是不得不在合约到期时补足差价。
    然而,人民币形势现已发生变化。是该买入人民币远期外汇合约的时候了。我相信,这 些合约即将开始有利可图了。这与参议员或财政部长们的威胁没有关系,与中国听从黄金看涨或美元看跌人士的看法也没有多大关系(这些看涨黄金或是看跌美元的 人认为,中国增加美元储备不是管理资产组合的好方法)。这完全是因为中国对国内政策的考量。
    这个市场的回报会有多高?对于人民币的升值幅度,活跃的交易员设定了一系列目标区间,但消息更加灵通的人士似乎认为,实际升幅将超出远期合约价格所体现出的升值幅度。
    美 国银行(Bank  of  America)驻香港外汇策略师王庆表示:“观察一下2007年底到期的合约价格,你会发现,市场的定价是1美元兑 7.85元人民币。我们的估计是,届时的汇率将为7.65元人民币兑1美元。”为何看法会发生改变?王庆认为:“中国政府外汇政策造成的流动性过剩是关键 所在。如果你试图保持兑美元的稳定,你就会造成流动性过剩。”
    过去,中国政府不愿允许人民币较快升值。其中的一个关键原因,在于它可能对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产生影响。目前,中国农产品价格接近国际市场价格;美国政界人士要求的20%至30%的升值,将会导致农村收入按比例下降。这进而会导致 流向城市的农村人口数量显著增长,失业水平上升,并可能造成社会动荡。然而现在,正如王庆所言:“中国政府不仅取消了农业税,而且正在削减教育收费,并增 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这使农民更容易适应人民币的升值。
    巴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香港固定收入部门的分析师黄 海洲指出,中国央行允许人民币更快升值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黄海洲表示:“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篮子中,食品所占权重非常大,而汽油的权重极小。因 此,虽然总体消费者价格指数保持在1.3%至1.5%,但通胀风险实际上更为严峻。”“每个月2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增长,产生了大量流动资金,如果不进 一步改革人民币汇率机制,这一问题将难以解决。”
    在伦敦为美国国际集团金融产品公司 (AIG  Financial  Products)追踪中国政策的史蒂夫•吉尔摩认为,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和鼓励对外投资,已开始减少国内的流动资 金。吉尔摩表示:“如今,资金外流已开始抵消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影响,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但他仍然认为,未来的升值速度会更快,“美 元兑人民币汇率到年底时应为1:7.70,也就是说,人民币将升值约2.5%。”
    鉴于外汇头寸固有的高杠杆作用,对渴求创意和利润的对冲基金而言,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似乎属于少数几种有潜力的头寸之一。我想,对冲基金要等多久才会大举入市并套现利润?
                                                              (FT,2006.10.11)
                                    国际经济

美国经济继续增长  通胀风险加大
    据 道琼斯报导,美联储(Fed)在周四(10月12日)公布的黄皮书(Beige  Book)报告中表示,美国经济在9月份继续扩张,4个辖区报告经济增 长加快,而其余大多数辖区报告经济增长温和或者好坏参半。最新一期黄皮书是由里士满联邦储备银行编纂的,反映的是10月2日之前所收集的信息。
    Fed 称,尽管住房市场进一步走软,同时住房相关产品以及汽车销售不振,但几个辖区消费者支出增幅加快,只有两个辖区(费城和达拉斯)报告经济增长降温或放慢。 尽管劳动力市场进一步趋紧,总体价格压力和劳动力成本压力似乎有所减弱。黄皮书总结了美国近期经济形势,它是为Fed在10月24日至25日召开的下一次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而准备的。
    Fed表示,大多数辖区报告称,几乎没有价格压力在最近几周增强的迹象,一些辖区报告能源 价格出现下降。另外,3个辖区报告原材料价格上升,明尼阿波利斯辖区则表示建筑材料价格上涨。报告称,全国范围内工资增长普遍温和,但一些辖区称技术工种 薪资增长加快。Fed称,最新调查期内劳动力市场依然紧张,5个辖区报告劳动力市场普遍紧张,而其它辖区则报告就业增长稳定甚至更为强劲。
    在 9月6日公布的黄皮书报告中,Fed表示,从7月中旬至8月份,美国经济继续增长,但5个辖区报告经济增长放慢。在上一次的FOMC货币政策会议上,大多 数委员表示,随着经济降温预计通货膨胀率也将逐步下降,但他们对这一前景并没有十足把握。在当时会议上,FOMC连续第二次将短期利率维持在5.25%不 变。金融市场目前预计,FOMC在下一次会议将继续按兵不动。
    伯南克上周强调了住房市场降温可能会拖累美国经济增长的风险。他表示,住房市场正在经历大幅回调,可能会拖累今年下半年的经济增长率达一个百分点,并在明年继续对经济增长造成不利影响。
    另据报导,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周三公布的9月20日会议纪要显示,Fed大多数决策人士仍预计,通货膨胀率将随着经济降温而逐步下降,但这一预期的确定性下降,并面临着通货膨胀率上升的风险。
    会议纪要称,近期能源价格下降、其它迹象显示经济活动放慢以及核心通货膨胀率小幅走低均表明通货膨胀前景温和好转,使得作出此次会议的决策与8月份时相比容易了一些,当时各种意见基本上被认为势均力敌。
    Fed 在9月份会议上连续第二次将基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5.25%不变,称这是因为经济增长放缓将会带动通货膨胀率下行。目前,美国通货膨胀率仍远远高于 Fed认为满意的区间。会议纪要还显示,许多Fed官员表示,核心通货膨胀率已在较长期间内处于令人不安的高位。纪要显示,尽管大多数与会人士预计核心通 货膨胀率将逐步下降,但仍有大量的不确定性困扰这一预期。大多数出席会议的Fed官员指出,经济活动中的风险因素继续倾向于通货膨胀率将上升。
    纪要显示,许多与会官员强调,他们依然对通货膨胀前景感到十分担心。这些官员着重指出了确保通货膨胀压力处于适度水平的重要性。
    Fed 称,在9月份的会议中,委员们尤其关注住房市场形势的发展。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关住房领域的所有指针(价格、销售、开工许可和存量)都显示其增长放慢。但住 房市场的疲软看来并未扩散开来。Fed称,迄今为止,住房市场活动下降还未明显波及经济的其它领域。事实上,受收入增长、就业和股市的提振,消费者支出正 在不断增长。Fed称,与此同时,商业投资也在以较良好的速度扩张。
    但参加9月份会议的部分官员似乎对如何保护人们对Fed有能力遏制通 货膨胀的信心感到担忧,因核心通货膨胀率仍高于Fed认为适宜的1%-2%的区间。Fed表示,部分官员担心通货膨胀预期可能上升。如果成本和价格压力攀 升抑或核心通货膨胀没有缓解,那么Fed寻求价格稳定的意愿可能将召来质疑。
    在9月份的会议中,FOMC以10比1的投票结果决定维持 5.25%的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不变,里士满联邦储备银行行长Jeffrey  Lacker连续第二次投反对票,他认为应该加息25个基点。会议纪要称, 到目前为止,现有证据显示,通货膨胀预期仍然得到控制,尤其是在能源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后者有助于抑制核心物价的上升。
    Fed也证实了其 有关经济继续降温的预期。与会官员指出,第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继续放缓,特别是住房市场的活动正在大幅降温。会议纪要称,基于经济前景考虑,大部分与会官 员认为最有可能的结果是通货膨胀压力减轻。Fed官员表示,他们继续认为美国经济将在2006年下半年继续放缓,明年逐步走强。据他们预测,经济增长放缓 有助于令通货膨胀率在今年晚些时候下降。美国政府上个月公布,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从第一季度的5.6%放慢至2.6%。
                                                            (综合信息)
东亚经济虎啸尚早
    英 国《金融时报》的一篇文章称,2007年是东亚经济危机10周年纪念,而各种庆祝该地区经济恢复健康状况的活动已早早展开。世界银行的一项最新研究将其称 之为一次“复兴”。各投资银行宣称,过去10年来,亚洲其它地区的光芒一直被中国所掩盖,而现在,它们将重新在发展中的亚洲占据一席之地。而就在这个时 候,北朝鲜宣称进行了核试验,搅乱了这场盛宴。
    然而,即使没有平壤来提醒我们,该地区在面临地缘政治风险时存在的弱点,也会有人怀疑这种 “亚洲复兴”的说法。当灾难初发引起的慌乱宣告解除之后,保持警惕是一种明智的做法。就在1997年危机的4年前,一份银行研究报告还称赞亚洲的“奇 迹”。大多数国际投资经理都坚信这一点,直到一切已为时太晚。
    那么,今天的乐观态度是否有着更充分的依据呢?乍看上去,该地区的复苏给人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2000年起,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7.6%,使得该地区以美元计算的名义收入至少已恢复到危机之前的水平。内部投资增长提速。在危 机中遭到严重破坏的银行体系已得到重建,资产负债状况得到改善,过剩产能被削减。同时,外汇储备急剧上升的局面,取代了对短期外国借款的依赖——这种依赖 是毁灭性的。从财务角度来说,东亚的状况远胜于10年之前。
    有关增长的问题十分重要。如果将中国排除在外,情况就远没有那么乐观。亚洲开 发银行(ADB)估计,发展中的东亚其它地区2000年到2006年的平均增长率为4.9%,低于1990年至1996年间的7.4%。而印度尼西亚、泰 国这些前“小虎”经济体——甚至连这个速度都无法达到。当然,就在那次危机前出现的疾速增长是源于经济过热。但按照除欧元区以外其它任何地方的标准衡量, 东亚地区近来的表现仍显乏力。相关的问题不是该地区增长如何恢复到先前的水平,而是它为什么没有比现在好得多。
    主要的原因是:除中国以 外,几乎所有地区都存在投资不足的情况,而中国面临的情况恰恰相反。瑞银集团(UBS)的乔纳森•安德森表示,即使将中国和印度包括在内,投资在亚洲国内 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例也处于40年来的低点。唯一的增长出现在出口驱动型活动。国内投资——其中最重要的建筑领域投资——仍然较为疲弱。加上人 为造成的低汇率,这一切意味着,该地区仍在将巨额储蓄中的大部分送到海外。
    认为该地区仍在逐步消除以往过度投资的观点正在逐渐消逝。实际 上,对新的大规模国内投资的需求,从未像现在这样急迫。亚行估计,为继续保持增长,发展中的亚洲地区未来10年必须在基础设施领域投入3万亿美元。然而, 除中国之外,很少有国家在这方面付出必要的努力。对于一个常常被称为未来全球增长引擎的地区而言,亚洲大部分地区似乎不愿意凭借自己的努力,这令人感到奇 怪。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各政府从金融危机中总结出了错误的教训。要么生死听天由命,要么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左右,这种痛苦的 记忆,使得各国政府不顾一切地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出现。其结果是采取了规避风险的政策和正统的财政措施,甚至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现在鼓吹的还要严格。
    由于担心财政赤字的日益扩大会立即受到市场的惩罚,各国政府不考虑大幅增加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但是,这种忧虑看起来是不对的。市场担心政府借款出现不可控制的增长,但更担心缺乏有效使用资金的信心。
    由 于项目已然失宠,对于那些涉及私人资本的方案而言,初期的热情已逐渐消退。由于未能建立健全的监管框架,或足以应对长期风险的本地债券市场,投资者的兴趣 有所减退。在印度尼西亚和其它一些地方,政府受到了僵硬和碍事的官僚体制的束缚。世行最新的一份研究有力地指出,该地区普遍存在的腐败仍未得到控制。
    许 多缺陷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弥补,这需要有深深植根于政治文化之中的强有力的机构。但亚洲的努力仍然不够一致,存在一些不足。随着金融危机的记忆渐渐淡去,不 仅市场改革的步伐放缓;而且在许多国家,旨在提高公共部门治理和效率的改革尚未真正启动。在此之前,各经济体将始终无法发挥出它们的潜力。
    对 于又一次与1997年类似的危机而言,持续的惯性并非对策。相反,它相当于丧失一次机会。东亚的复苏得益于一个好得非同寻常的国际背景。世界经济已经受了 一次又一次的挫折,这要感谢美国的扩张政策,以及充沛的全球流动性。在寻求艰难的改革时,这是近乎理想的条件。然而,这一时机并未被完全抓住。
    住 宅市场疲软引发的美国经济低迷所带来的威胁,意味着好时候可能已经快到头了。这将考验东亚地区的恢复能力。尽管其对出口西方的依赖程度正逐渐下降,但这仍 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需求来源。在该地区打下更为牢固的增长基础之前,谈论亚洲经济“复兴”或“猛虎”再度出笼咆哮,都还为时尚早。
                                                      (FT,2006.10.13)
菲尔普斯改变学术界对宏观经济看法
    美国经济学家、73岁的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埃德蒙·菲尔普斯(Edmund  S.Phelps)摘下今年诺贝尔经济学桂冠。
    传 统经济学对通货膨胀的著名解释,莫过于“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根据该理论,失业与通胀之间存在着一种稳定的关系——就业水 平越高,价格上涨越快。或者说通胀及失业率成反比关系,政策制定者没有可能同时解决这两个经济问题。上世纪60年代的政治家以此作为政策工具,他们认为, 可以从曲线上选择一个可接受的失业与通胀水平。如果出现偏差,他们可以像操纵汽车一样,通过调整税收、公共支出或利率等对经济进行微调。
    但 是,菲尔普斯和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一起挑战“可以对经济进行微调”的观念。菲尔普斯提出:通胀不仅取决于失业水平,而且取决 于企业和家庭对价格与工资上涨速度的预期。他提出名为“附加预期因素的菲利普斯曲线”(expectations- augmented  Phillips  curve),以解释通胀及失业率的关系。菲尔普斯指出,通胀预期每上升一个百分点,通胀率也会上升一个百分 点。另一方面,长期失业率是由就业市场决定,与通胀率没有关系。因此,如果政府通过增加通胀提升就业,对于长期就业率并没有帮助,却会增加未来的通胀预 期。诺贝尔委员会赞扬说,菲尔普斯的理论改变学术界对宏观经济运作的看法,也有助解释上世纪70年代高通胀及高失业率同时出现情况。
                                                  (联合早报,2006.10.11)

国内与港台经济

中国股市“升势难挡”?
    英 国《金融时报》刊登的一篇文章说,似乎没有什么东西能使中国股市脱离上升轨道,即便朝鲜核试也不例外。周一,当朝鲜核试验的震波传遍全世界之际,上证综合 指数创下5年高点,成为一个新的重大里程碑。该指数当日收于2001年9月以来的最高点位。这是一轮上涨行情的结果,此轮行情已持续逾一年。自去年7月份 以来,上证综合指数累计上涨76.3%,今年迄今的涨幅为53.7%。规模略逊一筹的深圳综合指数目前正接近自2004年4月以来的最高点位,该指数今年 的走势甚至更好,累计上涨60.7%。一直到去年年中,如饥似渴的中国经济成功地推动了几乎所有领域的增长,但显然未能给中国上市公司的股东们带来回报。 如今,这种令人沮丧的现象似乎正在终结。这是如何发生的呢?技术层面的改革,比如重启首次公开发行(IPO)和放松对外国投资者的限制,显然有助于推动中 国股市的复苏。同样,经济增长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今年的经济增长一直比许多人所预计的更为迅速。
    近来大宗商品(中国企业是主要的需求方) 价格的下跌,应该有利于中国企业的利润。同时,投资者们认为,中国繁荣的国内经济,应能帮助它抵挡全球增长放缓。因此,目前新兴市场基金流入中国的资金 量,超出中国股市的权重。根据波士顿新兴投资组合基金研究公司(Emerging  Portfolio  Fund  Research)的数据,9月 份最后一周,有3.77亿美元资金净流入中国和印度的股票基金,而将金砖四国(BRIC,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这一整体作为投资目标的基金,则遭遇 了连续第三周的净赎回。
    中国的增长并非一场零和游戏。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的乔•昆兰指出,今年第二季度,美国企业在华附属公司的收益达到了1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0%。在漫长的征程之后,美国和中国的企业都在通过中国获利。
                                                              (FT,2006.10.11)
香港模式夭折了吗?
    《华 尔街日报》10月6日刊登了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的一篇文章<Hong  Kong  Wrong>,文章 中说,香港的“积极不干预政策”太好了,以至于无法持续下去。它同政府官员支出他人金钱和干预他人事务的所有本能背道而驰。香港现任行政长官曾荫权 (Donald  Tsang)在上个月宣布放弃推动香港走向繁荣的积极不干预政策也就是意料之中的悲哀了。
    真正令人吃惊的现象在于,半 个世纪以来,他的前任一直在抵制征税或干预的诱惑。尽管英国的经济制度曾颇具社会主义色彩,但作为英国殖民地的香港却实行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政策,这在 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英国人郭伯伟(John  Cowperthwaite)。郭伯伟于1945年被派往香港从事财经工作,并在1961-71年期间出任 香港的财政司,他已于今年1月21日去世。郭伯伟支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是出了名的,他甚至拒绝收集经济统计数据,担心这会给政府官员以增加干预的借口。 他的继任者夏鼎基(Philip  Haddon-Cave)提出了“积极不干预”一说,用以描述郭伯伟的做法。他的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香港是个非常贫穷的小岛,人均收入仅为英国的四分之一左右。到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时,香港的人均收入已同英国基本持平,尽管英国在同期也经历了 高速的增长。这充分证明了自由的巨大生产力,证明了当人们能自由追逐自己的利益时他们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
    香港自由放任政策的成功是鼓励 中国大陆和其他国家放弃中央集权控制、更多依靠私有企业和自由市场的重要因素。其结果是,这些国家也都尝到了经济高速增长的甜头。我认为,中国的最终命运 取决于大陆向香港路线靠拢的速度是否比香港向大陆路线靠拢的速度更快。曾荫权坚持说,他只是希望政府在“市场机制明显失调时”不会袖手旁观。这里忽略了一 个事实,就是如果存在“明显的失调”,市场将会在曾荫权采取措施之前很久就把它们消除了。更重要的是,过于积极的政府反而会带来明显的或不太明显的“失 调”。
    半个世纪的“积极不干预”使香港的富裕程度足以消化大多政府滥用权力的不当干预。仅仅是惯性就会使干预的影响依然有限。虽然改变了这个政策,香港在今后多年里仍将保持富裕繁荣。不过,尽管香港经济将继续增长,但它却不会再是经济自由的象征了。
    10 月12日,香港《明报》刊登了易宪容的文章:<港开始与市场经济法则渐行渐远>。作者指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在《华尔街日报》撰文 批评特区政府放弃“积极不干预”是“香港模式的夭折”。此文一出,行政长官办公室就响应,认为香港始终坚守自由经济政策,只不过“积极不干预”这字眼较为 含糊,本身有点矛盾。所以用“大市场小政府”更能准确形容政府长远以来的取态。
    其实,弗里德曼对港府的批评并非无的放矢,也不是港府经济政策所认为概念使用上的歧义,而是指最近的港府政策和行为与自由经济市场法则渐行渐远。如果港府及民众没有意识这点,香港的市场经济法则也将在时间中消失。
    香港的市场经济法则是什么?为何说它是半个世纪以来香港得以成功之经验?为何它也成了鼓励大陆和其它国家放弃中央集权控制、更多依靠私有企业和自由市场的重要因素?
    政 府职能就是界定产权、保证市场合约的有效履行、保护个人的财富不为他人及政府所掠夺、防止政府滥用权力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也就是说,市场经济法则就是个人 产权的界定与保护、就是有效的市场价格机制、就是个人的分散化决策,就是政府来履行基本的职能。可以说,积极不干预,其中就包括了其中这些内容,而最重要 的就是市场经济的法则与政府职能。这也是半个世纪来香港经济得以成功根本所在。在这意义上,我十分同意弗里德曼教授的观点,即市场经济的法则不仅让香港经 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也是上个世纪70至80年代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经济上成功上的关键。
    弗里德曼说对了?早些时候,学界一直争论, 认为上世纪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转轨,中国成功而俄罗斯失败,问题就在于一个是渐进式改革,一个是激进式改革。但是,在我看来,80年代中国经济改革的成 功,香港市场经济的影响最为关键。正因为有香港的市场经济体制、观念及组织在深圳及广东生根开花,才会有90年代后市场经济在中国全面扩张与发展。而市场 经济是中国经济得以成功的关键。
    不过,香港回归后,尽管成长了近200年的市场经济并非可在一夜之间摧毁,它仍然有强大生命力,但港府在 面临97亚洲金融危机的困难之际,开始借助于政府力量来摆脱这种危机,特别是希望通过中央政府的经济政策来重整香港的经济。事实上,中央政府确实对香港推 出了一些政策来促进香港经济发展。由于中央政府政策的立竿见影之效,港府开始以为可以依赖于政府政策来发展当地经济,港府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与干预也就自然 而然了。
    最突出的表现有,中央政府制定十一五规划时,港府也千方百计希望中央政府的十一五规划把香港经济未来发展纳入到中央的规划之中。 我记得在那段时间,总是有不少香港媒体就此要我谈自己的看法。而且中央的十一五规划一公布,港府就组织种种以中央官员为主体的十一五规划宣讲论坛,以便让 十一五规划深入到香港民众。还有,港府与中央政府关系或交流,不是从市场规则的确立入手,而更多的是从利益争取与利益输送作为。这样,必然使得香港与国内 经济的融合不是让中国经济更多地向市场化方向发展,反之港府希望如何融入到中国这种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中。
    以此观之,香港的经济岂不与市场经济法则渐行渐远。可以说,弗里德曼的批评应该给了香港人以警钟长鸣。港府应该认真检讨与反思近几年在这些方面做了什么。
    10 月13日的《联合早报》报导了香港特首曾荫权对于易宪容等人批评的回应,曾荫权呼吁,不要纠缠于务虚的口号争拗之中。报导说,曾荫权10月12日在立法会 答问大会上,再次被质询有关争议时强调,港府应避免主导市场,任何介入市场行动,应先作出公开讨论,并达到共识。而港府是否介入市场,将视乎实际情况而 定。例如,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风暴,港府有需要于1998年入市进行干预,因此,难以订下简单的标准。
    他重申,当前最大变局是全球化 与中国崛起,香港同样需要务实、具体地讨论港府在不同经济领域的角色。他希望香港各方人士在“大市场、小政府”,和公共开支不超过本地生产总值20%的前 提下,具体讨论政府扮演的不同角色,应否介入市场及介入的时间和程度。他说,“最重要的是,政府不做商界的主导者,而是做追随者。”
    港交所主席夏佳理也不认同易宪容的批评。他指出,香港并非向中国“乞讨”,香港商界在珠三角地区有大量投资,个人游政策也对中国经济及居民有好处。港大最新的调查显示,满意曾荫权最新一份施政报告的受访者有34%,比上一份施政报告少14%。
                                                        (综合信息)
(以上信息均采自公开媒体报道或研究报告,不代表本课题组意见,仅供读者研究参考。)
(摘编:李彦松、王砚峰;责任编辑:王砚峰)

2006年第75期(总第705期)  2006年10月13日(星期五)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68034412    传  真:(010)6803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