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贸易谈判破裂危及WTO前途

2006-08-04

调整字号:
                                      经济走势跟踪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Trends

            2006年第57期(总第687期)                2006年8月4日(星期五)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经济周期基本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组
            中国社会科学院B类重大课题《经济走势跟踪与研究》课题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与海通证券有限公司《经济走势跟踪》联合课题组


经济热点

全球贸易谈判破裂危及WTO前途
    据 《华尔街日报》报道,在全球贸易谈判上周破裂后,世界最大的几个经济体被迫寻找降低贸易壁垒的新途径,而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否已准备好肩负起这项重 任还远是个未知数。这个拥有149个成员的组织一直充当着举行全球贸易谈判的论坛。全球贸易谈判上周陷入了僵局,原因是谈判各方在削减农产品关税和农业补 贴的幅度问题上产生了争执。由于无法弥合这些分歧,WTO同时进行的服务贸易和工业品贸易谈判也陷于停顿。这种持续了近5年的混乱局面迫使WTO总干事帕 斯卡尔·拉米决定暂停相关谈判。
    曾在布什总统首个任期内担任负责国际贸易的商务部副部长的格兰特·阿尔杜那斯说:“WTO真的正处在十字路口。”他说,多哈回合全球贸易谈判除非能够恢复,否则该谈判的破裂“将会持续侵蚀WTO作为讨论贸易问题以及更广泛的全球化进程问题主要论坛的地位。”
    当 WTO的前身关税及贸易总协议(GATT)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之时,它主要是被美国(一定程度上还有西欧各主要经济体)统治的。只要他们相互间达成共 识,就能够迫使其它国家就范。因此那时候该组织内部比较容易形成一致。从1948年起经过8轮贸易谈判,国际间的关税和贸易壁垒逐步降低。到20世纪末 时,以跨境交易的货物价值来衡量的国际贸易额已经达到了1950年时的22倍。
    但这种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贸易壁垒不再能像以往那样迅 速降低。随着其它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他们纷纷要求在制定贸易规则方面获得发言权。与大国拥有否决权或更多投票权的联合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不 同,WTO的每个成员都可以阻挠任何一个贸易协议的达成。美国贸易代表苏珊·施瓦布说:“要在149个成员国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开展工作,这真是件让人伤脑 筋的事,WTO的组织结构十分错综复杂。”
    令局面更加复杂的是,WTO不仅仅是制定国际贸易规则的机构,它还是执行国际贸易规则的法庭, 它在扮演执法者角色方面已经获得了一些成功。根据1994年成立WTO时所达成的协议,关税及贸易总协议以往那种较少对抗性的执法方式被废弃,因为这一方 式使成员国可以无视国际贸易规则。WTO的成员国目前必须遵守该组织的规定。
    但这就产生了问题。在关税及贸易总协议时代,成员国间的争端经常是些无关紧要的小问题。但在WTO时代,农业补贴和知识产权等颇具争议性的问题也开始成为各方争议的焦点。美国国会对WTO的支持一直都很勉强。
    国 会的核心成员总是将WTO视为一个支持法治的国际性象征,国会议员们正是因此才支持由WTO推动的一系列全球谈判的。但WTO却在一些美国人口中投下了一 枚苦果:在欧盟的投诉下,它推翻了美国给予有大量出口业务的美国公司税收减免待遇的一项国内立法,要求美国遵守WTO的相关裁决。而国会是永远不乐于见到 它自己或美国的权力受到外国人压制的。
    多哈回合贸易谈判的破裂可能意味着,当WTO试图涉及一些更棘手的争执时它正在陷入麻烦。这些争执 是WTO自身的争端解决机制所无力消除的,WTO希望多哈回合的外交斡旋能够解决它们。以巴西为例,它正考虑是否要求WTO允许其向美国征收10亿美元损 害赔偿,以补偿美国已被WTO裁定为非法的玉米出口补贴给巴西造成的损害。由于前段时间各方都将关注点放在了议题更广泛的全球贸易谈判上,巴西一直没有采 取相应的惩罚行动。针对美国的玉米、水稻和高粮出口补贴,还有一些国家也准备对美国采取惩罚行动。而欧盟对西红柿、葡萄酒和黄油等产品的补贴也已成为其它 国家抱怨的对象。
    一旦WTO的规则逼近国家主权的核心问题,对该机构的支持度就会下降,相应地人们对WTO实现其促进增长、消除贫困这一 使命的支持也会下降。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的主席约翰·英格勒说:“无疑,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美国从未加入过国际联盟。它眼睁睁看着这一机构逐渐变得 无关紧要,无法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益加大的外交和军事挑战。直到目前,世界仍将WTO视为全球贸易中唯一诚实的仲裁人,美国也坚持认为,这一机构仍然 是全球经济中的重要一环。
    全球贸易谈判破裂的光明一面可能是,在贸易上相互依赖的各国可能会因此而警醒,从而通过加倍努力来达成妥协。这可能足以挽救WTO的命运,并使各主要经济体再度致力于降低贸易壁垒并消除为经济全球化投下阴影的各种紧张关系。  
(WSJ,2006.7.31)  

国际经济

IMF:美国经济有望实现软着陆,但通胀压力可能加剧
    据 路透社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28日表示,随着经济增长放缓至可持续的水准,美国经济有望实现“软着陆”。不过有迹象显示物价压力在上升。 IMF的美国经济年度报告指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需要视实际情况制定政策,在确保通胀预期受控的同时,抑制经济活动的下档风险,包括抵御油价 上涨、房屋市场降温以及储蓄率偏低等。IMF在声明中称,“近期核心通胀和通胀预期加速上升,伴随着失业率进一步下滑,暗示物价压力面临的风险正在凝 聚。”
        IMF官员指出,基于上述因素,之前FED曾恰当的发出警告,称或需进一步收紧信贷以遏制物价上涨。他们还说,FED委员 在讨论中也表示核心通胀上升“令人失望”,并预计未来一年薪资压力可能会加剧,但这些因素料不会影响到整体通胀。IMF官员称,FED委员意识到商品价格 高涨意味着短期通胀面临上档风险。部分IMF官员表示,设定可接受通胀水平的具体目标将会令FED受益。不过另一些人则认为,制定货币政策时使用通胀目 标,未必会增强FED的可信度。
    IMF称,良好的税收可能令美国今年联邦赤字低于初估值,并使赤字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处 于约2.25%的较低水准。IMF报告中称,美国有可能将在2009财年之前提前实现联邦预算赤字减半的目标。由于税收收入对削减赤字构成支撑,多数 IMF官员敦促美国采行更为积极的中期财政目标,即每年将赤字相当于GDP的比例削减约0.75个百分点。IMF亦表示,呼吁控制支出是正确的,但不能排 除增税的需求。IMF称,未来五年若扣除社会保障盈余后的政府预算能达到平衡,将有助于恢复长期财政稳定,但同时还要伴以政府医疗和退休制度的改革。
    美国官员认为,尽管欧洲和日本经济在加速增长,但美国经常账赤字未来可能进一步扩大.2005年美国经常账赤字总额相当GDP的6.25%,比重达到历史最高水准,主要是因为油价高涨和美国进口需求非常强劲。
    IMF表示,美国官员对全球经济可能陷入无序调整的看法“相对乐观”。IMF警告称,除非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勉力合作解决失衡问题,否则全球经济可能在混乱中快速自动向平衡过渡,这会引发金融危机,并可能导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
(Reuters,2006.7.31)

欧央行加息25个基点
    欧洲央行8月1日晚决定加息25个基点,利率加至3%的四年多新高,为8个月内第四次调升息率。而英伦银行则出乎预期加息25个基点而至4.75%,以遏抑通胀势头,是两年以来首度调升息率,央行加息举动利好欧洲货币表现。
    英 国加息后,每英镑兑美元应声升穿1.89水平,高见1.8914,创下逾两个月新高。欧元走势亦因加息受到支持,每欧元兑美元升穿1.28,见 1.2834。欧央行行长特里谢议息会后表示,就中长线而言,央行会继续予以严密监察,以免通胀肆虐,确保物价稳定,不排除未来再度加息。他预期,今年下 半年以至明年的通胀率,很大机会维持于2%以上,亦很视乎未来能源价格的走势。
    英伦银行在声明中表示,英国经济在过去数月步伐加速,通胀仍高于目标水平,因此有必要上调息率,以对抗通胀。然而,分析员普遍认为英伦银行下次议息会加息的机会不大。
    英国股市急挫1.57%英伦银行加息的决定令市场一片哗然,伦敦富时100指数一度急挫1.57%,见5838点,英国利率上调,势将拖低企业盈利。另外,九月份短期英镑利率期货更录得去年七月伦敦炸弹袭击以来最大跌幅。
    然而,面对遏抑物价上涨和确保维持区内经济稳定增长的两大前提,的确令欧央行行长特里谢决策时大伤脑筋。目前,相比经济增长放缓,欧央行似乎较侧重于通胀风险。
    经济师对欧元区经济前景普遍持悲观态度,摩根士丹利伦敦首席经济师钱尼表示高息口、高税率,连同欧元风险增加等多个因素下,很可能拖累欧元区经济步入衰退状态,不排除衰退之势最快在明年初降临。摩根大通的麦奇亦对此深表同意,建议央行要趁早加息。
    早前由于巿场早已消化欧洲加息预期,议息结果公布前,每欧元兑美元低见1.2743。意大利央行表示去年增持英镑储备,由原先零储备增至24%,带动英镑在周三美巿一度高见两周高位。
    另外,有见及各大巿场波动不定,美国经济逐步放缓,据高盛资料所得,全球企业领袖对第三季前景信心指数三年来首度下跌,反映企业家忧虑经商未来环境转坏。
    全 球企业前景指数由次季71急降至42,若指数低于50水平,意即预期未来前景将会恶化。其中,欧洲企业前景指数由75跌至仅43,美国方面更降至39,为 四年来最低水平。受到巿场憧憬美国加息周期将近尾声,以及当地明年增加拍卖三十年期长债次数,刺激国库债券价格上升,十年期国债孳息8月3日晚跌至 4.953%,创六周新低。
(大公报,2006.8.4)

日本房地产价格14年来首次上涨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2005年,日本土地价格14年来首次上涨,标志着持续已久的资产价格缩水现象宣告结束。上世纪90年代初,资产价格缩水问题导致该国陷入经济衰退。
    日 本国税厅(National  Tax  Agency)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东京以及千叶、爱知、京都、大阪四城市的土地价格普遍回升,凸显经济复苏的 力度,并减轻了市场对价格回升仅限于首都少量地皮的担忧。2004年,东京是唯一一个土地价格上涨的地区。日本国税厅调查的是主干道两边土地的平均价格。 调查结果显示,去年,全国土地价格平均上涨0.9%,而2004年下跌3.4%。东京的土地均价上涨5.4%,高于上年0.4%的涨幅。
    上 世纪90年代的土地价格骤降,严重破坏了日本经济,很多房地产公司无力偿还债务,导致银行坏账大幅增加。日本房地产经济研究会 (Real  Estate  Economic  Institute)和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3 月,日本住宅用地的平均价值在15年里下跌了33%。包括东京在内。日本6个大城市的住宅用地价格平均下跌65%,而商用土地价格则暴跌87%。
(FT,2006.8.2)

国内与港台经济

中国迎来大蓝筹时代?
    英 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发表的特约撰稿人陈旭敏的文章称,随着这批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行业“巨无霸”陆续登陆A股,中国A股市场将会脱胎换骨:市场规模将进一步 扩大、投资理念将从筹码投机转向价值投资、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将加速A股“大锅饭”的最后晚餐。从四川长虹、深发展,到宝钢、联通、中石化、长电,以及现 在的中国银行、大秦铁路,和即将上市的工行,中国A股蓝筹标志的每一次亮相,都带来市场博弈规则的改变。而这次蓝筹股登陆A股的速度和规模,均非以往可 比。很显然,随着越来越多的蓝筹公司崛起A股,中国A股市晴雨表功能将昂首回归,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庄股时代将逐步告退。
    长期以来,受制于A股市场的定位、制度缺陷、规模承受能力以及中国国企改革的节奏,大多数行业巨头多衔恨远赴海外,而中国A股却更多成为多数国企的“养老院”。在一些企业包装上市的伪装下,一年绩优、二年绩平、三年绩差成为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特色。
    许 小年先生的一份研究报告就为中国宏观经济和中国A股划清了界限。在分别比较上证综合指数和香港上市的H股公司股票价格指数与中国GDP增长之间的关系 后,  他得出结论——上证综合指数和GDP增长不存在显着的相关性;如果一定要说相关的话,两者似乎是负相关,而H股指数和GDP增长率则呈紧密的正相 关。
    事实证明,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中国A股难堪其任。从2001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上升周期,2001-2005四年 间GDP分别增长7.3%、8.3%、9.3%、9.5%和9。9%,而对应的上海A股综合指数的回报率是-20.62%、-17.52%、 10.27%、-15.4%,和-8.20%。
    中国A股背离宏观经济,导致投机盛行,就是没有大蓝筹的典型“软骨综合症”。由于A股长期缺少真正具有良好盈利能力和稳定成长前景的上市公司,投机就成了博傻的共识,前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庄股投机时代,就是没有大盘蓝筹股的软骨症。
    很 显然,这一轮的大蓝筹扩容,将使中国A股有着更多的定海神针。以中行为例,其周四收盘流通市值虽为115.23亿左右,但所占指数的权重却高达18%左 右,据测算,中国银行的股价上涨1%,上证指数将上涨0.208%,即中国银行股价上涨1分钱,将直接带动上证指数1.08点。随着越来越多的类中行定海 神针的进驻,多数投机资金即使赚到了钱,也很难赚指数。
    从资金面来看,大蓝筹登陆中国A股也是水到渠成,从2001年新一轮经济周期以 来,中国经济一路高歌,无论是财政收入、企业存款还是居民储蓄也都水涨船高,流动性过剩使银行的风险累积,因此以蓝筹股的扩容发展直接融资,也是中国分化 银行风险的、理顺投资渠道的重要选择。
    相对于其它发达国家的股市,目前中国股市的规模远远配不上全球第四大经济体的地位,如果按当前汇率 换算,目前A股仅相当于美国股市市值的3%左右。随着人民币逐步可自由兑换和金融市场的开放,中国A股的战略地位也日益凸现,毫无疑问,增加长期性投资价 值的蓝筹股上市,直接关系着中国金融资产定价的国际话语权。
    不过,对于中国证券市场管理层来说,在大蓝筹上市公司的供给上,也要注意品种和行业的调节和上市节奏,不要将证券市场的权重过度集中于某个行业,否则,大蓝筹的初衷可能适得其反:单边市可能会造成指数的大起大落,如中行和即将上市的工行。
(FT,2006.8.4)

中国经济并未过热
    《华 尔街日报》8月1日发表瑞银亚洲首席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的文章<中国经济并未过热>。文章称, 一夜之间,中国经济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月公布的令人瞠目的经济增长数据让投资者担心:如果这种高速增长步伐不能在短期内得到遏制,中国政府可能被 迫采取更强硬的措施,从而导致经济出现另一轮下跌。所幸,目前的情况还未糟糕到那种程度。
    首先,在数字方面:根据本周公布的官方数 据,2006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经通货膨胀因素调整后较上年同期增长近11%。同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30%以上。与此同时,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这显示 对信贷的需求增强了,潜在的投资压力加大了。部分高端房地产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对此,中国政府加大了调控力度以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政府 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次上调利率,并对房地产等行业采取了行政控制措施。上周,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国务院会议上警告说,经济增长“过热”,要采取“有力 措施”抑制房地产等固定资产的泡沫化增长。
    但投资者可能会从这些行动中获得错误的信息。在中国经济2002-2003年的高速增长时期, 根据最可靠的数据,我们估计经通货膨胀因素调整后的GDP增幅超过了12%,远远高于官方公布的9.1%。在2006年上半年,我们的方法显示GDP增幅 约为10.7%,同上周公布的官方数据基本一致。官方数据显示,自2003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提高了两个百分点,而我们的数据则显示,同期的增长速度总 共下降了一个百分点。
    这中间的差异主要应归因于中国官方统计方式的改变。在过去两年间,中国政府鼓励国家统计局提供更加准确的经济报告, 增长速度明显提高只是说明了这些数据更为真实──尽管非常强劲,但仍低于几年前时过热的水平。同样的推断也适用于中国的月度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一旦把在总 额中比重日益加大的资产出售和交易额去除掉,我们估计的增长率应为15%──只有官方公布的30%增幅的一半。这一数据再度说明,经济在快速增长,但还没 有达到过热的危险水平。
    几乎所有能获得的统计数据都支持这个结论。中国目前的银行信贷增幅接近15%,但2003年年中时这个数字更高。 中国的进口增长率高达20%,但在2003年初时最高增幅曾达到近50%。利润、库存、能源消耗和建筑数据等等都显示目前的经济较3年前发展更平衡,增长 更温和。
    事实上,我们认为中国当前最大的不平衡在于其不断增长的贸易顺差──这通常是国内需求疲软的信号,也是工业产能过剩的反映。贸易 顺差的增长会让中国政府更迫切地希望增加国内支出,以避免国内出现流动资金过剩的局面,政府为维持汇率稳定而不断加大外汇干预力度是导致这种局面的诱因。
    对 中国的决策者来说,目前担心的另一个问题是高端住宅市场的投机行为:以前是上海和天津,现在是北京、深圳和大连。这些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扬,并在很大 程度上是靠银行贷款来支撑的。但这些大城市只占中国大陆房地产市场的一小部分,豪宅也只占这些城市总建筑的很小一部分。全国住宅及商业地产的价格比去年上 涨了6%。这个速度大大低于家庭年收入的增幅,更不用说实际的GDP增幅了,这说明中国人对房价的承受能力在不断增加──决策者对此不必过于担忧。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显而易见的,政府希望遏制经济继续高速增长的决心也无庸置疑。但在我们预测是否需要采取更多行动前,应该先观察中国政府最近采取的经济紧缩措施的效果如何。不过,最近的经济数据并未显示中国经济正在失去控制。
(WSJ,2006.8.1)

台湾将放松对中国大陆贸易的限制
    据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台湾政府8月1日宣布若干措施,解除对半导体技术投资的关键限制,与此同时,也取消对大陆公民赴台湾商务旅游的重要限制,为海峡两 岸经济往来松绑。这些将在一个月内实施的措施,符合本地及外国公司长期以来的要求,而且是在上周的一场经济改革会议后出台的。上周的会议似乎未能就解除管 制做出有力授权。台湾政府表示,“经济部”将允许台湾芯片制造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中包括0.18微米技术,这种主流生产技术已经为多数中国半导体企业获 得,不过台湾企业一直遭到禁令,不准在大陆使用这种技术。台湾陆委会主委吴钊燮表示,对中国大陆公民赴台商务旅游的限制将“极大放宽”,跨国公司将获准带 中国大陆雇员赴台工作或培训。目前,有意赴台商务旅游的中国大陆公民组团人数不能超过30人,而且有关当局要花数月时间才能批准签证。外国公司表示,这些 繁琐的程序是导致外国公司在台湾数量减少的原因之一。吴钊燮表示,美国软件巨头微软正考虑在台湾召开地区会议,涉及到多达300名中国大陆公民。他表示, 台湾政府会放宽规定,以满足此类要求。吴钊燮表示,改革台湾对大陆投资的总体限制还需要更多时间,不过也已在计划之中。台湾政府将台湾企业对大陆的投资限 制在企业净值的20%到40%之间。这种限制已经成为台湾企业最沉重的负担之一。
(FT,2006.8.2)

(以上信息均采自公开媒体报道或研究报告,不代表本课题组意见,仅供读者研究参考。)

2006年第57期(总第687期)                    2006年8月4日(星期五)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68034412        传  真:(010)6803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