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GDP数量还是质量,中国改革开放必须做出的选择

2006-03-17

调整字号:
                                经济走势跟踪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Trends
            2006年第19期(总第649期)                        2006年3月17日(星期五)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经济周期基本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组
            中国社会科学院B类重大课题《经济走势跟踪与研究》课题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与海通证券有限公司《经济走势跟踪》联合课题组


                                经济热点
外电评论:中国将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2006年3月14日报道,在学界和政界一些人士对中国市场化改革负面效应的批评声日益增多之际,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3月14日在中国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今天闭幕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虽然改革面临诸多困难,但仍应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
    虽 然没有人认为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会出现严重倒退,但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出现的腐败、贫富差距日益拉大、国有资产流失等重大问题引起了一些 学者和决策人士的批评。在农民和其他被经济发展大潮抛在后面的群体中间,不满情绪日益加剧。在为期10天的人大会议期间,代表们就中国应该如何继续推进市 场改革的争论非常激烈。
    与会的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几乎一致地通过了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制定了今年的政府工作重点及2006-2010年的五年规划。温家宝在报告中将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目标定在8%,这个目标低于去年9.9%的增幅,而经济学家们认为,这个目标很容易实现。
    温家宝的报告和最新的“十一五规划”都强调实现社会更加均衡、高效的发展,这反映了中国领导层在优先发展目标上的转变,而这一转变的现实背景是,中国在25年来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环境严重污染、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新问题。
    而 英国《金融时报》2006年3月16日的社评认为中国需要更多改革。社评称,如今,外界想当然地认为,中国必定会走上一条经济改革日益深化的道路,以此支 撑中国的必然崛起,数十年后成为超级经济大国。但在中国内部,情况看上去相当不同。反对经济改革的阻力已经上升,改革开放的理由正受到挑战。
    外人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城市繁荣惊叹不已,但国内批评者指责市场改革,称这些改革使不平等现象进一步恶化,加剧了社会动荡。他们要求人们关注中国发展模式的缺陷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种矛盾。这无可非议。但他们为解决问题而开的药方错了。
    在当今的中国,尽管经济取得了进步,但仍存在许多严重问题。农村地区的社会不安现象很多,去年就有8.7万件“扰乱公共秩序”案。不平等状况愈演愈烈,农村居民收入不及城市居民的三分之一。环境急剧恶化,在国内大部分地区,医疗卫生、教育和其它社会服务已经瘫痪。
    但 反对改革的人没有提供任何解决办法。他们也拿不出什么办法,因为他们的诊断是完全错误的。这些人是一个鱼龙混杂的联合体,有老式左派、知名学者,也有从国 家的资本分配中得益的内部人士和因未能得益而愤愤不平的外部人士。中国的问题是因政府失效,而非市场失效造成的。这些问题要求推行进一步市场改革,也要求 政府本身进行改革。
    经济改革的确加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这一差距因中国的制度而恶化,这种制度将劳动者分成城镇和农村居民,妨碍了农村劳动者自由迁往城市并充分享受城市的各种权利。
    同时,农村的动荡与其说是由收入差距引起,不如归咎于地方官员的腐败及随心所欲的“领导”。建立更有力的私有产权体系,保护农村土地不会为了开发而被强行征用,将能稳定农村。增加新闻自由也是如此,这样做能挑战腐败并起到安全阀的作用,让公众排遣不满情绪。
    政府确实需要采取更多措施,保障基本的公共服务,包括医疗卫生、教育和养老金。中央政府有财力为更多的地方公共服务提供资金,减少地方政府通过任意征收税费,或与私人开发商共谋获取资金的需求。但要有效实行这些政策,就需要对地方政府进行改革。
    令人鼓舞的是,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表示,中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但领导层也强化了有关不允许外资在国有银行持有多数股权的承诺,还延迟了物权法草案的通过。在某种程度上,中国改革进程已进入自动飞行状态,但领导还是需要的。
(综合消息)

国际经济

今年全球经济成长令人振奋,增速可望超越4.3%
    据 道琼斯2006年3月13日报道,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与预期一致,10大工业国(简称:G10)央行行长会议主席特里谢3月13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 1月份召开的会议上,特里谢曾表示全球经济增速可能超过2005年水平。特里谢补充称,与上次会议召开时一样,目前的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依然振奋人心。
    特 里谢进一步表示,一些主要工业国家收紧货币政策的举动是为了保持物价的稳定,从而为经济的持续增长铺平道路。特里谢表示,美国、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近期所 采取的货币举措得到了市场的充分理解。他指出,欧洲央行认为全球金融市场已充分消化了所有货币政策信息。特里谢特别提到了日本央行上周有关结束定量宽松货 币政策的决策声明,他称,声明向市场传递了极为详尽的信息。
    日本央行表示,计划减少金融系统中的流动资金,将商业银行在央行中的往来账户 余额从目前的30万亿-35万亿日元下调至6万亿日元。央行还指出,将努力把通货膨胀率保持在0%-2%之间,但同时强调这不是央行设定的一个目标。日本 央行行长福井俊彦上周末和周一重申,日本经济正处于缓慢但稳步回升的途中。
    特里谢称,央行行长们都谈到了油价高涨、全球总体金融市场的风 险被低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问题,认为全球经济所面临的这些风险依然存在。他表示,央行行长们一致认为,开放的市场有利于实现低通货膨胀环境下的经济增 长,这对全球经济和单个经济体而言都是一样。特里谢还重申,油价上涨的第二轮效应(如导致工资上升)尚未成为现实,但一旦当其成为事实,继续控制通货膨胀 预期将为时已晚。
    而据美国《国际日报》2006年3月16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会(IMF)主席拉多在赤道几内亚的巴塔市出席中非洲领袖 会议时表示,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可望超越IMF去年9月份预估的4.3%,但他不愿透露IMF最新增长预估。IMF预定4月公布最新预估值。拉多14日指 出,全球经济受惠欧洲与日本经济增长优于预期,且大多数地区相较去年均出现增长动能。
    拉多受访时表示,“全球经济将加速增长,因为经济增 长的国家将持续增长,经济未见增长的国家也重拾增长力道。”论及全球经济时,拉多警告说已开发国家仍存在着风险。拉多指出,美若不削减预算与贸易双赤字, 美国经济仍面临高利率风险。他表示,随着房价冷却,美国政府必需鼓励民众储蓄以避免通货膨胀。
    拉多还指出,中国应由市场决定人民币汇率与投资等,而内需、家计支出与投资是攸关中国经济未来成功与否的关键。
(综合消息)

Fed黄皮书﹕美国企业雇佣人数增加,劳动力成本压力基本保持不变
    据道琼斯3月16日报道,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Fed)3月15日称,美联储属下12个地区中的大部分地区1月份和2月份的经济活动持续扩张,但劳动力成本和零售价格仍得到控制。
    根 据Fed最新发布的黄皮书(Beige  Book),大部分地区表示经济扩张“温和或稳定”。黄皮书是对Fed全部12个地区经济活动所作的概要。该份 报告是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于3月27-28日举行的下次会议而准备的。旧金山和达拉斯地区表示经济活动旺盛,而里士满和费城地区表示经济扩 张更为温和。Fed称,各地区普遍报告商业活动正面临投入成本压力,其中频繁提到能源价格。不过,这些压力似乎并没有传递至消费者价格。Fed称,零售价 格尽温和上涨。
    最新的报告是由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编制的,反映的是在3月6日之前所收集到的信息。
    黄皮书显示,大部分地区报告了企业雇佣人数普遍实现增长,同时,几乎所有地区都表示熟练技术工人存在短缺。美国劳工部上周称,美国2月份新增就业人数24.3万人,1月份为增长17万人;2月份失业率为4.8%,较1月份创下的4年半低点高出0.1个百分点。
    Fed 在12月份和1月份的政策声明中警告称,高资源利用率对通货膨胀构成威胁。失业率被视为衡量资源利用率的关键指标。然而,黄皮书显示,1月份和2月份的劳 动力成本压力基本没有变化,大部分地区表示,平均工资小幅增长。只有费城地区表示工资增长加速,尤其是在金融、建筑和制造业领域。
    关于住房领域,Fed称,大部分地区表示住房活动从高位回落,许多地区住房价格增速放缓。Fed称,与住房领域相反,2006年初商业建筑活动加快。根据Fed黄皮书,2006年年初制造业表现强劲,各行业工厂产品的需求普遍增长。
    不 过,Fed援引来自芝加哥、克利夫兰、亚特兰大以及堪萨斯城的报告表示,几个地区的国产汽车品牌正面临困境。黄皮书同时显示,1月份许多地区的消费者支出 实现稳步上升,部分原因是受温暖气候及假期礼品卡消费的推动。但Fed称,随着上述因素作用的消退,纽约、费城、里士满、芝加哥以及达拉斯等地区2月份销 售状况走软。其它地区,如亚特兰大、圣路易斯、堪萨斯城以及旧金山显然维持了大部分增长动力。Fed称,汽车销售“迟滞”或“异常缓慢”,汽车库存高于理 想水平。零售业总体库存基本上处于理想水平。Fed指出,2006年年初消费信贷走软,商业信贷适度扩张。
    此外,黄皮书中有关家庭和企业信贷质量的评论基本是积极的,尚没有地区公布信贷标准变动。
(DJ,2006.3.16)

经济特区承载俄罗斯经济振兴的希望
    经 过长时间酝酿,俄罗斯首批六个经济特区最终所在地终于浮出水面。外资流入不足被认为是阻碍俄罗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据统计,俄罗斯十几年来累计吸引外资 还不及中国近两年来的数额。但另一方面,俄罗斯上下普遍存在对外资既爱又怕的情况,既希望外资大量进入,为我所用,又对外资进入排挤和控制民族产业、利益 外溢忧心忡忡。
    上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曾经批准了十几个城市和州区为自由经济区。但由于没有制定相关法律,在给予特区内外资优惠政策上 又争论不休,结果各种优惠政策的颁布处于混乱甚至半非法状态,使这些所谓特区名不副实,名存实亡,最终成为了偷税漏税者的天堂。至2000年底,俄政府已 将大部分自由经济区撤销,仅存加里宁格勒和马加丹两个自由经济区。
    因此,去年7月酝酿多年的《经济特区法》出台后,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俄国内主张不同经济发展路线的各派力量和利益集团长期相互斗争、相互妥协的结果,它昭示了俄将继续奉行开放和自由的市场经济政策。
    设 立经济特区意味着国家投资兴建基础设施、享受优惠引资政策、新增大量就业岗位等等,这些无疑关乎地区未来的发展,因此《经济特区法》一经颁布,立即在俄各 联邦主体中掀起了争相申请建立经济特区的热潮。据俄联邦经济发展与贸易部部长格列夫介绍,此次共收到43个地区政府递交的72份申请,由各界代表组成两个 评选委员会对其进行了评估,最终确定了两个工业加工特区和四个技术推广特区。两个工业加工特区是以生产家用电器和家具为主的利佩茨克州及以生产汽车零部件 和石化产品为主的鞑靼斯坦共和国叶拉布加市,技术推广型经济特区包括莫斯科市管辖的卫星城“绿城”——发展微电子业,隶属莫斯科州的杜布纳市——发展核物 理技术,圣彼得堡市——发展信息技术,以及托木斯克市——发展新材料技术。
    特区评选委员会负责人表示,俄政府在确定经济特区位置时,主要 考虑各地建立经济特区计划的可行性和实施前景,首批经济特区的共同特点是现有的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大多设在经济本已相对发达的地区。首 批6个经济特区中,除托木斯克市位于西西伯利亚东部外,其余5个均位于俄欧洲部分,特区的设立对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而言可谓锦上添花。而急需吸引资金、推 进经济转型、改善就业状况的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等欠发达地区却被挡在了门外。对此,俄经贸部部长格列夫解释说,尽管他本人非常希望能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 提交的申请中找到一份满意的,但它们都“不够成熟、不够具体”。在今后的评选中,政府将考虑帮助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编写申请文件,使其有机会获得建立经济 特区的资格。
    事实上,俄罗斯的所谓“经济特区”与中国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概念不同,它是指在城市划定的一个区域,更加类似于中国的各类工业 园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不同的是,俄将经济特区严格区分为工业加工区和科技推广区,两种特区产业侧重、占地面积、企业入驻条件均有所不同,并规定经济特区设 立期限为20年,不得延长。
    俄联邦特区管理署署长日丹诺夫表示,中央将从特区建立之初即严格依法对其进行管理,为今后打好基础、积累经 验,防止重蹈过去自由经济区的覆辙。经济特区由联邦政府、所在省州及所在城市政府三方共同拨款建设。联邦特区署在每个特区设立直属机构,实行垂直管理,特 区署地方派驻机构具有相当大的自主权。特区内还将依法设立监管委员会,负责监督特区的运行情况,如经济特区在建立三年内未能签署任何引资协议,或引资协议 未能执行,将被取消特区地位等。
    为达到吸引外资的目的,俄《经济特区法》明确规定了入驻企业享有的各项优惠政策,包括:统一社会税由 26%降至14%,项目投产前5年免征联邦财产税和土地税;经济特区内实行自由关税区制度,进口免征关税和增值税,区内产品免税出口等。特区还将借鉴中国 经济特区“一个窗口”  的服务模式,成立特区管理公司,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简化注册手续,减少行政壁垒。为增强投资者信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经济特区法》还规定投资协议有效期内发生的不利于投资者的俄联邦及地方法律变更,一律不适用于特区入驻企业。当然,享受上述优惠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如 入驻工业加工特区的企业必须在10年内投资1000万欧元,且第一年不得少于100万欧元;入驻技术推广特区对投资额没有要求,但必须开展相关领域的科技 创新及其产业化活动。
    俄官方测算,建立一个工业加工型特区可吸引国内外投资3.3亿美元,多创造约1.4万个就业岗位。据悉,俄首批经济 特区将在2007年正式开始运作,预计在2-3年内初见成效。2006年上半年俄还拟定一批新的经济特区,俄官方人士还透露,2006年俄还拟出台《经济 特区法》修正案,增设两种新的经济特区类型:旅游特区及港口特区。
(俄罗斯《龙报》,2006.3.14)

国内与港台经济

关注GDP数量还是质量,中国改革开放必须做出的选择
    据路透社3月13日报道,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经济取得辉煌成就。但面对发展过程中过分依赖外资、缺乏自主创新等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长久以来单纯为国内生产总值(GDP)数量增长而陶醉的中国人,不得不发出对这种GDP增长方式是否可持续的置疑声。
    这 次参加两会的委员及代表们也纷纷各抒己见,反思过去2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与失败,尽管争论十分尖锐,但总体已明确无误传递出这样的讯号:改革开放不动 摇,但必须改变过分依赖外资,为经济发展不惜牺牲资源以及缺乏创新能力等妨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即从关注GDP数量转换成关注GDP质量。
    “缺 乏核心技术,中国只能充当国际产业分工中的打工者。”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政协委员李德水称,“在这种发展模式下,看起来GDP增长很快,但却是虚胖。” 据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商品贸易出口共计7620亿美元,仅外资企业就占了其中的58.29%。而在华外资企业更在高科技出口领域占主导优势。
    专家们指出,改革开放20多年来,外资充分利用了中国劳动力价格低廉、土地、税收政策上的优惠,在中国设立了大量的加工贸易型企业,而加工贸易所挣的就仅有加工费而已。这种经济增长的方式没有为中国企业带来太多核心技术增长的裨益。
  “我们的工厂为耐克(NIKE)加工一双鞋子,才挣大约两美元。但这样一双鞋子却要在美国卖100多美元。”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称,“庞大的利润都让美国人拿走了,但美国人还不高兴,真不知中国人要怎么做他们才高兴?”
    去 年,中国实现贸易顺差近1,020亿美元,但加工贸易顺差就为1,425亿美元,是进出口贸易顺差的1.4倍。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就指出,中国的 加工贸易已占进出口贸易的48.6%,占出口贸易的54.7%,这是美国、日本及欧盟国家所不具有的特点。而加工贸易的实质就是挣取加工过程中的加工费, 这一贸易方式的结果在正常情况下一定会是出口大于进口,这正是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
    而各级政府将吸引外资的多少作为政绩考核标准,更为两会期间众多政协委员及人大代表所诟病。
    “我 要投资4000万在当地建一个项目,但当地政府却要我投美金,原因就是当年他们吸引外资的指标没有完成,会影响政绩。”一—来自中国南部的企业老板把这个 当作笑话来讲。“但为了换成美金,我却要找国外的公司,让他们投入美元,再把人民币还给他们在中国的企业。真是荒谬啊!”他称。
    专家们指出,由于中国过多地依赖外国投资,中国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日益扩大。而中国开发、发展和传播本土科技的能力却有限,这造成大多数企业只能在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挣扎,依靠赚取微薄的利润生存。
    长 谷川庆太郎曾指出,尽管中国经济增长迅速,但这种增长的特点严重依赖低端产品和外资企业产品出口,严重依赖购买外国专利和外国技术,而一旦这些通道出现问 题,中国的经济增长就难以为继。他甚至指出,“中国的未来掌握在美国和日本的手中”。如此言论,不得不令人产生强烈的紧迫感。
    目前,外资 企业在中国的平均税率为12%左右,而中国企业平均税率则在25%左右;此外,外商在固定资产折旧、使用土地等方面还享有中资企业不能比拟的优惠。经济学 家张曙光就曾对外资享有的过度优惠政策拍案而起,他甚至建议本届人大启动质询制,质询政府在统一所得税问题上长期的不作为,使中国企业已处于竞争的劣势, 逐渐失去对市场、对价格的话语权。
    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专家们指出,从经济增长上看,中国的改革发展可以说是成功的,甚至可以说是创造了奇迹,但也必须重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有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真正的崛起才不是梦。
(Reuters,2006.3.13)

港府:香港并未出现通胀压力
    据香港《大公报》3月12日报道,香港政府经济顾问郭国全接受电台访问时表示,政府预计香港经济在未来五年每年平均增长为4%,预测数字并不算保守,另外,香港通胀压力并未出现,现时仍属于可接受水平,料失业率会持续回落,但大幅回落的机会不大。
    郭国全表示,市场预计美国及日本等国家会持续加息,在不明朗因素增加下,政府无论在理财或经济预测上,亦要倾向较审慎态度。
    他 说,市场估计香港自然失业率约4%,经济持续改善,失业率会持续回落,但不能期望失业率回落得太多,因为失业率一旦大幅低于自然失业率,通胀会加速,在全 球经济转型下,难以避免内地及印度大量廉价劳工涌现,但只要香港高增值行业不断增长,相信亦可带动低技术工序增加。
    另外,他又预期,人民币升值速度不会太快,而人民币升值对香港影响有利有弊,负面影响如港商在内地设厂的生产成本会上升,但人民币升值同时意味内地居民的购买力增加,将对香港不少行业,尤其是旅游业有利。
(大公报,2006.3.12)

(以上信息均采自公开媒体报道或研究报告,不代表本课题组意见,仅供读者研究参考。)
2006年第19期(总第649期)                    2006年3月17日(星期五)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68034412                  传  真:(010)6803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