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通胀压力有抬头趋势

2006-03-10

调整字号:
                                       经济走势跟踪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Trends

                    2006年第17期(总第647期)  2006年3月10日(星期五)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经济周期基本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组
            中国社会科学院B类重大课题《经济走势跟踪与研究》课题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与海通证券有限公司《经济走势跟踪》联合课题组


                                      经济热点

媒体关注中国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据《华尔街日报》2006年3月6日报道,温家宝总理在3月5日开幕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发表讲话,重点强调了改善农村贫困人口,以及在城市打工的外地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和煤矿工人的生活水平。并表示要为所有农村儿童提供免费义务教育,废除农业税。
    报 道说,中国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平衡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以及环保问题。温家宝在全国人大会议上的讲话提出了一系列缩小贫富差距的措施,其中的许 多措施都已经宣布或实施。此举显示出中国政府开始将工作重点向收入不到城市三分之一的农村转移。中国政府把农村视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通过8亿农民收入的 增加,政府希望拉动国内消费,使中国降低对依靠投资和出口推动经济增长的依赖。
    报道指出,温家宝报告中的重点是改善农村的状况。中国已经开始向最贫穷的西部省份提供免费九年制义务教育。温家宝称,将这一计划在明年年底前扩大到全国的决定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温 家宝说,中国将提高对农民的粮食补贴,在五年内国家财政将投入200多亿元,对乡镇卫生院和部分县医院房屋和设备进行改造,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参加合作医疗 农民的补助标准由20元提高到40元。他还说,今年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标志着实行了长达2600年的这个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 的重大变革。
    从中央财政为农村医疗和教育提供额外资金的承诺具有深远的意义。迄今为止,中国政府不断将社会福利的负担推向现金捉襟见肘的 当地政府,使他们不断提高向农民征收的各项税费。高盛驻香港经济学家梁红说,降低当地政府支出和增收的权力会遏制导致农村地区动荡的滥用权力现象。但她 说,政府关注农村地区不见得会导致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减速,因为那里的投资主要是由当地政府提供的,中央政府的基础设施支出长期以来主要是向内地倾斜。
    而 英国《金融时报》在社评中提出,中国农业:出路在农外。《金融时报》社评指出,让数亿人脱贫,是中国最了不起的一大经济成就。但是,这一成就没有阻止贫富 差距的日益扩大。25年前,中国的收入分配曾是世界上最平等的,如今却在最不平等之列。这一问题及其对经济稳定增长造成的威胁,是中国下一发展阶段面临的 最大挑战之一。
    中国收入不均最令人担忧的特征,不是其水平,而是其增长速度。其它一些发展中国家已超过了中国的收入不均水平。中国收入不均的增长速度,已产生了令人不安的冲击。
    本周,中国的领导层对此做出了回应,推出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和举措。其中的主要措施是,增加农村教育卫生支出,提高农业补贴,取消农村人口的农业税。农村人口的平均收入只有城市居民的三分之一。
    就目前来看,大多措施都是明智的。原则上,社会服务的改进不应仅仅提高生活水平,还应减少预防性储蓄的需要,从而巩固中国政府值得表扬的扩大内需措施。不过,中国需要更进一步。
    首 先,中国应该认识到,让4.5亿人留在农村务农,无法解决收入不均。中国的可耕地太少,无法养活这么多人,而补贴传统农作物产量效率极低。无论是农民进城 寻找薪酬更高的工作,还是工作岗位下乡去找他们,农民的未来大多都不在农业上。政策应当促进这一转变,而不应试图阻止它。
    此外,今年计划 用于农村支出的430亿美元特别拨款,几乎不会缓解这一问题。持续扩大的财富差距,不仅是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现象。沿海省份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地区间差距拉 大,甚至造成了这些地区农民间的差距拉大。江苏省的人均收入,是贵州的四倍。大城市的不平等现象也在加剧。这两股趋势都需要系统、持续的国家政策,而不只 是旨在安抚一部分人群的零星措施。
    中国需要制定长期的社会福利战略,并更慷慨地给予资金支持。预算收入的强劲增长,意味着政府对此可以承担。中国应该重新部署用于基建工程的大规模支出,因为其中一些只是好大喜功的形象工程。
    然而,仅仅增加经费并不能提供更好的社会服务。除非中国进行大胆的机构改革,否则大部分资金将被浪费,成为地方官员腐败成风、组织不善、管理欠佳和结构性衰败的牺牲品;这些问题正困扰着中国曾广受赞赏的卫生和大众教育体系。
    这是一个庞大的任务。政府已经认识到必须进行改革,而本周提出的措施仅仅标志着这一过程的开始。完成这项任务可能需要一代人的时间。
                                                                    (综合消息)
                                        国际经济

美国通胀压力有抬头趋势
    据 美国《侨报》报道,2005年最后三个月,由于薪资压力加大,美国工人的工作效率实际上有所下降。4年多来,这种情况还是头一次发生。劳动生产率是提高生 活标准的一个关键因素。劳工部星期二公布的报告显示,按年率计算,2005年第四季度美国人的劳动生产率下降了0.5%,而工资却上升了3.3%,增长速 度之快为1年之最。
    这两个数字都有所修正,与原先的估计略有差异。一个月前,劳工部的预测报告说,2005年10月至12月,美国人的劳 动生产率实际上下跌了0.6%,而单位劳动力成本却上升了3.5%。劳动生产率是指每个工人平均每个工时的产出。去年第四季度劳动生产率下降0.5%,是 2001年第一季度下降0.6%以来出现滑落的首个季度。当时,美国出现了经济衰退。
    不过,分析家们说,这种下降主要反映了飓风灾害和能源价格飞涨导致整体经济成长暂时减速,倒不一定是什么不好的兆头。经济学家们原先预估,2005年第四季度劳动生产率将向上大幅修正为下降0.2%,单位劳动力成本则向下修正为增长3.1%。
    根 据劳工部的最新报告,过去四个季度,美国劳动生产率累计增长了2.5%,单位劳动力成本上升了1.3%。与2004年相比,2005年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2.9%,是2001年来增长幅度最小的1年;单位劳动力成本上升了2.6%,是2000年以来增长幅度最大的1年。
    由于没有达到预期,这份劳动生产率报告可能给联储会带来控制通膨、继续加息的压力。一些分析家估计,联储会可能在夏季到来之前至少加息两次,把联邦基准利率调升至5%。
    单 位劳动力成本上升3.3%,预示通货膨胀压力有抬头的趋势。劳动生产率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经济变量。高劳动生产率一方面可以使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而不会导 致通货膨胀加剧;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公司在不增加雇工的情况下增加产出,但不利于扩大就业。单位劳动力成本则是衡量通货膨胀压力的重要指标。劳动生产率提高 意味着利润率、薪金和生活水平提高,并将通货膨胀压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这一概念难以衡量,在“单位”产出概念非常模糊的金融服务领域更是如此。
    2005 年第四季度非金融领域劳动生产率的初步预估数字将在5月4日出炉。这一数字的季度变化非常剧烈,所以经济学家喜欢从更长一段时间来考察该数字的发展趋势。 过去4年,美国劳动生产率出现了10年来的最高增长水平,平均增幅为3.5%,超过了2.2%的长期成长水平。
    2005年第四季度非农商 业领域产出增长了1.5%,是3年来增幅最小的1个季度。可是,工作时间却增加了2%。不过,2005年第四季度,经过通货膨胀调整的实际时薪下降了 0.4%;单位劳动力成本下降了2.8%;制造业产出增加了9.3%,是8年来增幅最大的1个季度。
                                                  (美国侨报,2006.3.8)
货币政策调整预示日本经济步入新阶段
    据《亚洲华尔街日报》报道,日本央行进行了五年来首次重大的政策调整,这标志着日本持续20年的经济动荡正式终结,并预示着日本将步入经济稳定增长的新阶段。
    日本央行3月9日结束了应急性的货币政策,首次设定了希望看到的通货膨胀目标范围。央行将放弃定量宽松政策:该政策通过向金融系统注入大量资金,希望银行能利用这些资金增加借贷,从而刺激经济活动。分析师预计,央行可能在2006年年底前仍将继续保持零利率。
    央 行表示将寻求“中长期价格稳定”,政策委员会成员认为,这至少意味着明年的通货膨胀目标将保持在“零到2%的合理范围内”。行长福井俊彦希望新政策有助于 明确央行的目标。他向记者表示,“我们很高兴看到调整后的政策容易被人们理解。从今以后,市场和日本央行间的交流将变得非常畅通。”
    向金 融系统注入大量资金的政策对于日本摆脱经济萧条非常必要。持续多年的经济不振最终导致价格下跌,这就是所谓的通货紧缩──消费者由于预期商品和服务价格下 跌而推迟消费,而公司则因预计销量下滑而推迟投资。通缩阻碍了日本的经济增长,世界经济也因此少了一个需求大国。随着日本经济在过去4年的逐渐复苏,日本 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出国旅行和投资海外股市方面的消费都出现了增长。
    另外,虽然十几年来人们一直批评日本领导人在解决日本重大问题上建 树不多,但日本的经济政策似乎还比较成功。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去年9月再次当选证明其改革经济的做法赢得了广泛支持。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如今的日本央行 有很大进步,从前它的经济政策有时让人觉得飘忽不定。不过也有经济学家呼吁日本央行制定明确的通货膨胀目标,并高于政策委员会3月9日表示的零到2%。
    1999 年,央行将银行间的贷款利率,即隔夜拆款利率的目标下调至零。2000年,时任央行行长的速水优上调了该目标利率,不过由于经济形势随之恶化,他再度将隔 夜拆款利率下调至零。2001年,由于物价持续下跌,他认为只有采取激进的、空前的措施才能刺激借贷,定量宽松政策应运而生。
    这个政策似 乎促进了经济增长。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在2005年增长了2.8%,经济学家预计今年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还将达到这个水平。需求增加意味着公司可以提高产品 价格,因此消费者价格自2005年下半年开始上升。央行3月9日的举措表明,央行认为日本经济已经能够在正常的货币政策下实现充分的增长。
    日 本放弃超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对全球经济产生广泛影响。低利率促使握有大量资金的日本投资者在世界其它市场寻找更好的投资机会,从美国垃圾债券、以新西兰元计 价的定期存款,到投资印度股市的共同基金,日本投资者无处不在。另外,投机商还可以从日本以低利率借入资金,然后投资于其它市场高收益的资产,这就是所谓 的“结转交易”。
    如果利率上调,那么上述投资趋势可能发生巨大变化。这种预期在最近几周令日元兑美元的汇率上升。日本国内股市在过去两个 月也萎靡不振。市场担心上调利率将抑制个人的股票投资──这是近年来日本股市上扬的主要动力,因为个人投资者大约一半的资金来自借款。另外,日元上涨将令 出口产品的价格上升,这将导致出口商的盈利下降──重演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那一幕。
    经济学家和政治家认为,日本央行的新政策方向正确,不过有人抱怨说政策调整的幅度还不够。
    最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央行采用了通货膨胀目标,因为这使政策变得更透明,人们也可以了解未来可能的价格走势。不过欧元区和英国设定的通货膨胀目标──央行借以 控制价格──都是单一值。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将通货膨胀目标设定在或接近2%的水平。而日本央行3月9日并没有公布具体的通货膨胀目标,只是将通货膨胀范 围设定在零到2%之间,政策委员会委员“认为这能反映价格稳定。”
    除了表达模糊外,有些经济学家还批评央行新的通货膨胀范围设定过低。多数央行都倾向于将通货膨胀水平保持在1%至3%之间。这些经济学家认为,把物价升幅控制在接近零的水平,意味着日本有可能再次陷入通货紧缩。
                                                    (WSJA,2006.3.10)
欧洲经济外迁趋势远未结束
    据法国《欧洲时报》报道,伊克西斯(Ixis)事务所经济学家阿图斯认为,欧元区向新兴国家迁移公司、转移业务或就业岗位的趋势远未结束。主要原因是人力成本差距很大,这使新兴国家特别具有吸引力。
    阿图斯指出,眼下从制造业或工业生产就业曲线图趋势看,“欧元区成员国向新兴国家外迁的平均数量少于美国和日本。”但他认为,仔细观察这些较早外迁国家的形势,令人想到欧元区生产活动和就业岗位的丧失“还仅仅才开始”。
    根 据这个假设,阿图斯提到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欧元区与新兴国家的“成本差距太大”。新兴国家劳力丰富,使工资不可能大幅提升,这赋予它们长久的竞争优势。他还 注意到,新兴国家不满足于专门从事非尖端产品的生产,如纺织品,而是生产越来越多的尖端工业产品。这类产品(电器、电脑等)2004年占了中国出口总量的 43%。另一个令人不安的理由是:“世界生产正在向需求大幅增长的地区迁移”,换言之,主要向新兴国家迁移。最后一个重要原因是欧元区国家与中欧和东欧国 家之间的税务竞争非常激烈。中东欧的税率对企业明显有利得多。这方面的竞争也加速了企业外迁以及公司总部向税务压力较小国家转移的趋势。
    为了抵挡低成本国家的竞争,阿图斯认为,继续发展不受新兴国家竞争威胁的部门的就业势在必行,也就是说制造业以外的部门。但同时也需要发展与新兴国家生产有别的专业化生产,无论在质量、创新系列产品及先进性方面都高于它们的生产。
                                                          (欧洲时报,2006.3.7)
                                        国内与港台经济

中国减少硬性经济增长指标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国正在放弃数十年计划体制中的大部分数字化经济指标,这是中国改变以社会和环境为代价、过度关注经济增长的部分努力。
    国 家发改委表示,3月8日公布的最新“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已减少了经济指标,以便“让市场力量发挥更大作用”。新的五年计划仅包括了两个经济目标:继 续承诺在到2010年的10年里,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翻倍,承诺在至2010年末的5年里降低单位GDP能耗。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全国人大会 议上表示:“我们不能因为今天增长了,明天要为今天的增长付出更大的代价。”纲要中的所有其它“约束性”指标将重点放在社会支出、教育卫生和环境上,包括 废物和污染物的处理。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表示,改革的目的是分清“哪些领域是政府的责任,哪些应留给市场来决定”。范剑平表示:“通过制定‘非约束性’指标,政府将不再需要公布钢铁与汽车等行业的具体增长数据。”
    发 改委近年的指标预测不准,尤其是在发电和煤炭生产上的预测不准,令人对计划体系产生质疑。这是作出上述改变的另一个基本上未阐明的原因。在中国错综复杂的 经济中,旧的数字指标已变得不那么跟得上时代了。中国经济包括充满活力的私人部门,迫使发改委重新调整它的职能。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说:“为了改变‘规划 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观念,应该说下了很大的工夫。”
    这个缩小的计划体系还旨在强调政府的一项重点,即不再忽视环境,唯GDP而GDP。然而,这个政策在基层一直难以执行。在基层,中央政府对当地官员的评价,是根据他们所在地方的经济增长率。
    《中 国经济季刊》(China  Economic  Quarterly)的阿瑟•克劳博表示,五年计划中的这些变化是“重新制定体系中的激励措施这一过程 的一部分”。“问题是,目前不清楚这如何与现有业绩评估标准相协调。现在的标准中,除计划生育外,所有标准都是关于经济的。”他表示。2000年上一个五 年计划开始时,中国预测,2005年之前的年平均增长率为7%,煤炭产量和发电量大幅增长。但这些预测很不准。中国的年经济增长率平均超过9%,煤炭产量 几乎是发改委预测的两倍,发电量则高出约20%。
    马凯表示,政府现在的职能是“创造有利的环境”,以使中央政府的一些约束性指标能得以实现。
                                                      (FT,2006.3.7)  
中国能源业突出重围
    美 国《华盛顿观察》周刊在一篇文章中引述美国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高级研究员亚里尔·科恩的话说,“现在俄罗斯正竭力组 建一个类似欧佩克(OPEC)的卡特尔机构来控制在独联体内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对中国这样的石油进口国来说,这是个坏消息。有了垄断,在交易时买方要 讨价还价就太困难了。”
    文章说,也许正因为体会到这一点,有迹象表明,中国已开始实施能源安全的新策略。2006年1月和2月,中国同印 度和欧盟在能源合作领域进行了对话,并达成一系列协议,包括中印能源合作谅解备忘录。该备忘录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印在海外石油资产上进行恶性竞争的局面。此 外,中国和巴基斯坦及中亚国家在能源问题上也达成了协议,最近中国还提议在上海合作组织内讨论能源问题,表明她一改过去能源“独行侠”风格,对通过国际协 作及市场机制解决石油供应比以前更感兴趣。
    “通过多边框架协议,扩大石油来源,中国能以更低的价格,获得更稳定的能源,”美国陆军战争学 院战略研究所教授斯蒂芬·布兰克告诉《华盛顿观测》周刊说,新能源策略既可让中国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讨价还价,也削减了俄罗斯成立卡特尔后的负面影 响。然而,如果中国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降低,那么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性也可能跟着降低。
    布兰克教授指出,“中国通常的作法是避开市 场,直赴油田,通过双边谈判收购外国石油公司的股份,签订长期供油合同,获得石油开采权。这样做可以保证石油供应稳定,不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石油是战 略商品,与中国的能源安全、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息息相关。中国认为靠市场供应石油风险太大。但中国通过这种独特的“反市场”或“单边机制”获取石油的方式 也有缺陷,收购外国石油公司的股权价格不菲,而且投资的油井产量并不确定。
    中国能源新思维的产生主要“归功”于与俄罗斯打交道时遇到的种种挫折。
    “中 俄虽然结成了政治和军事战略伙伴关系,对抗美国在东亚和中亚的势力扩张。但在能源领域,俄罗斯只将中国当成一个买主,有时他们甚至还是对手。”布兰克教授 指出,“为了能源,中俄经常在中亚和东亚争执不下。有时中俄之间不仅在经济领域内明争,在战略上也进行暗斗。
    最能说明中俄在能源领域内的 复杂关系的,莫过于远东输油管道计划。1994年,俄罗斯提出修建中俄石油管道的设想,2003年确定了修建“安大线”,即从俄罗斯的安加尔斯克直通到中 国大庆。但不久,日本加入了竞争,俄罗斯于是改变注意,同意修“安纳线”――即从安加尔斯克至俄罗斯在远东的太平洋港口纳霍德卡,再转运到日本。后经一系 列中、日、俄三方磋商妥协,最终线路定为“泰纳线”,即从东西伯利亚的泰舍至纳霍德卡,途经距中俄边境仅60公里的斯科沃罗季诺时分流出一支到中国的大 庆。泰纳线的设计输送能力最终将达到每年8000万吨。
    “在2005年9月,我会见了普京总统。他引用各种数字和事实,非常详细地讨论了 俄中、俄日输油管道的问题,包括输油管道的方向问题。与2005年3月的立场相比,俄罗斯2005年9月的立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3月,俄罗斯的立场是 通过西伯利亚输油管道一年向远东出口8000万吨油,5000万吨给日本,3000万吨给中国;在2005年9月,普京改变了立场,决定5000万吨给中 国,3000万吨给日本,”科恩回忆到。
    虽然俄罗斯政府说至斯科沃罗季诺的管道在2008年会修通,但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石油的变数仍然很 多:输油管道所经地区基础设施薄弱,地质探测还没有完成,气候寒冷,地形复杂;俄罗斯劳动力成本高;俄罗斯原油含硫量高。“因此,俄罗斯向中国提供的石油 可能价格贵,数量也满足不了中国的需求。”布兰克说。“同样,远东输油管道原本说去年开工,但到现在还没有动静。石油输送到日本,至少要等到2012年, 日本等不起,因此短期内日本也指望不上俄罗斯的石油,”布兰克教授预测到。
    面对这种形势,中国石油公司开始将目光投向中亚和波斯湾等其它地区,建立全球范围的能源供应网,并通过多边框架协议,获得能源供应的双重保险。布兰克建议说,对中国身影在波斯湾地区的存在和壮大,美国要学会适应并接受这个现实。
    “在输油管道上的摇摆不定表明俄罗斯对中国的矛盾态度。”科恩博士解释到,“俄罗斯一方面想安抚(placate)中国,因此向中国出口石油;但又担心养虎成患,怕中国壮大后威胁俄罗斯。”
    “俄 罗斯强调国家对能源的垄断,因此政府对能源交易的干扰非常大。俄罗斯禁止本国石油公司直接将原油销售给中国,并且限制中国拥有俄罗斯石油公司的股权份额, 避免中国坐大,”布兰克教授指出,并列出了一系列例子证明他的观点:俄罗斯天然气集团(Gazprom)反对中国在尤甘斯坦 (Yuganskneftgaz)公司拥有资产,这些官员也阻止中国于2002年收购俄罗斯斯拉夫石油公司(Slavneft)公司,搞垮了支持“安大 线”建设的尤科斯石油公司(Yukos)。
    中国在远东输油管道的交易中频频碰壁后,转向中亚,但俄罗斯的石油交易政治化不仅在远东常见, 在中亚也同样明显。俄罗斯的卢克石油公司(Lukoil)竭力反对中国在中亚收购如哈萨克石油公司(petrokaz),以及位于哈萨克斯坦的北布扎奇 (North  Buzachi)油田。
    “俄罗斯至今还在阻挠中国取得中亚能源开采权的努力,不愿意放弃任何遭俄罗斯垄断的油气和输油管,也不让非国有企业和外国公司独立运作。通过垄断,操控油价,获取最大的利益,”布兰克指出。
    此 外,俄罗斯还强迫利用中亚国家的管道将俄罗斯的石油以高价卖给中国,同时让中亚国家将他们的石油和天然气低价供应俄罗斯国内市场。通过利用国内和国际原油 差价,盘剥(ransack)独联体国家,让中亚国家永久依赖俄罗斯,成为落后的殖民地。“现在俄罗斯的政府结构,与沙皇政权非常相似,”布兰克直言道。
    “中国需要俄罗斯,远胜于俄罗斯需要中国。出于战略考虑,中国对俄罗斯的种种阻挠行动忍了下来。相对于中俄战略合作的主旋律,他们之间在能源领域内的摩擦只能是插曲。”布兰克教授说。
    “影 响俄罗斯的能源决策不是市场逻辑,而是政治因素,包括外交、地缘政治和官僚主义。”布兰克教授从俄罗斯国内的政治的角度分析了俄罗斯的能源外交政策,“在 过去三、四年中,俄罗斯政府部门有关远东输油管道的决策,丝毫没有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没有考虑到西伯利亚地区的石油储量有多大,没有考虑俄罗斯的内需有 多大,修管道的钱从何处来,管道的成本相对于运输能力是否太高等等。”
    布兰克并指出,在向东亚国家提供石油和天然气的问题上,俄罗斯的外交政策摇摆不定,这和俄罗斯的官僚主义盛行,政府各部钩心斗角有直接关系。俄罗斯一些公司支持与日本交易,一些支持与中国交易,这些公司之间经常相互扯皮。
    哈 佛大学俄罗斯和欧亚研究中心(Davis  Center  for  Russian  and  Eurasian  Studies)研究员玛格丽 特·巴尔玛希达也指出,俄罗斯经常将能源当政治武器使用。对与自己政治关系密切的白俄罗斯,俄罗斯在做商业交易时非常照顾,而对乌克兰则相反。巴尔玛希达 提醒,“其他国家应该要提防俄罗斯再次将能源当成外交武器使用。”巴尔玛希达指出,在作商业决定时,俄罗斯公司主管的优先考虑是个人的利益,而不是公司的 利益。最近,一家俄罗斯石油公司的高级官员坚持让石油运输管道途经他所拥有的土地,好让他的土地大幅度升值。

    俄罗斯的官僚机构对俄罗斯的石油业影响这么大,甚至到影响邦交的地步,是否说明普京总统的软弱呢?布兰克教授认为这是俄罗斯结构性的问题,只说明俄罗斯软弱,不是普京领导才能的问题。
    对 俄罗斯来说,将能源当成政治工具也冒了很大的风险。布兰克指出,在远东输油管的交易中,俄罗斯经常耍弄(swindle)买家,让俄罗斯的国家诚信大打折 扣。另外,在经济和政治上,俄罗斯也为石油垄断政策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布兰克教授指出。俄罗斯天然气集团(Gazprom)产量在下降,俄罗斯的国有石油 产业的增长率也在放慢。因为通往东亚的输油管道遥遥无期,近期内俄罗斯从东亚石油贸易的获利将有限;而现在俄罗斯继续高额补贴国内能源消费,实施的经济政 策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浪费严重,如果不改弦更张,俄罗斯政府自己预测,在2010年,俄罗斯将面临能源危机。
    “如果俄罗斯不能有效利用能源杠杆,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其外交政策目标,那么俄罗斯必将面临内部冲突和危机,”布兰克最后警告道。
                            (《华盛顿观察》周刊,第9期,2006.03.08)
(以上信息均采自公开媒体报道或研究报告,不代表本课题组意见,仅供读者研究参考。)

2006年第17期(总第647期)2006年3月10日(星期五)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68034412  传  真:(010)6803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