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油价下跌可能不大

2005-12-16

调整字号:
                                       经济走势跟踪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Trends

                    2005年第93期(总第626期)2005年12月16日(星期五)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经济周期基本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组
            中国社会科学院B类重大课题《经济走势跟踪与研究》课题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与海通证券有限公司《经济走势跟踪》联合课题组


                                    经济热点

亚洲巨人正在改变世界
    马 丁·沃尔夫(Martin  Wolf)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的文章 “The  world  begins  to  feel  the  dragon's  breath  on  its  back”中指出, 世界经济正经历一场革命,在中国的率领下,亚洲回到全球事务中心的历史地位。
    文章指出,东亚和南亚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总数超过33亿,是当今高收入国家的3倍多。当今全球化背后的两大驱动力——通信成本大幅下降和全球市场开放,使这些人口数量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倍增。
    大 量廉价而勤奋的劳动力进入世界经济后,在经济学看来可能会产生何种后果呢?答案包括:劳动密集型商品和服务的相对价格,将在全球范围内下降;大宗商品的相 对价格上升,尤其是在大宗商品的需求受工业化影响最大的地区;相对于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非熟练工的价格将下降;全球竞争加剧。
    伴随着相对价格的巨大变化,全球的收入分配也会产生巨大转变——从消费国转向储蓄国。这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全球的储蓄过剩、外部“失衡”的加剧,以及格林斯潘著名的利率之谜。
    从这个角度看,世界经济有六大奇特的特征。
    第 一,萨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学院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的拉斐尔·开普林斯基 (Raphael  Kaplinsky)在其饶有趣味的著作中表示:“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出口增长的飙升,伴随着中国贸易条件的显著恶化,程度约 为25%。”(《全球化、贫穷和不平等》(Globalisation,  Poverty  and  Inequality,Polity,2005 年))在与日本、欧盟和美国的贸易中,中国的出口相对价格下降最大,因为中国转向了低技术含量的成品出口。提供廉价产品,是中国对世界其它国家的最大好 处。但中国也在产量上弥补了价格上的损失。
    第二,大宗商品价格在长时间不景气之后大幅飙升。经高收入国家的出口价格平减后,油价达到了 26年前第二次石油危机时的最高水平。据国际能源署(IEA)称,2002至2005年,43%的石油需求增长来自亚洲,其中28%来自中国,这一增幅本 身比整个北美更重要。同样,金属的实际价格达到了1989年的水平。连食品的实际价格,也在长期下跌后稳定了下来。
    第三,在许多高收入国家,企业部门的附加值利润比例达到了罕见的水平。同样,几乎毫无例外地是,这些国家的非熟练工的相对工资,长期以来一直下降,而在有法规和福利制度阻止工资下降的国家,失业率则往往偏高。无论如何,富裕国家非熟练工的工作机会已经恶化。
    第 四,在向国际竞争开放的部门中,竞争激烈程度加剧,这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何几乎所有国家都能更加轻松地实现低通胀。哈佛大学的肯尼思·罗格夫 (Kenneth  Rogoff)曾指出:“随着各经济体变得更具竞争力,价格也变得更灵活,减少了意料之外的通胀对产量的影响……结果,中央银行的反 通胀可信度提高,而趋势通胀率下降。”(《全球化和全球通胀》 (Globalisation  and  Global  Inflation),2003年8月,http://www.imf.org)
    第 五,高预期储蓄造成了极低的实际利率。收入向三大高储蓄群体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储蓄。这三大群体是:在亚洲出口驱动型经济体中,那些以节俭著称的 人;企业利润拥有人;以及依赖石油输出国的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亚洲和石油出口国的经常账户盈余总额,今年将接近7000亿美元。假如 没有亚洲经济的迅猛增长,企业利润和石油价格会比现在低(或许会低很多),而全球经常账户盈余和赤字也会相应较小。
    第六,新的调整挑战已 出现。但这些挑战的性质取决于各经济体与崛起的中国是互补关系,还是竞争关系。德国等在技术密集型出口上有相对优势的经济体,从亚洲新兴强国的崛起中获得 好处,大宗商品出口国(尤其是能源出口国)亦然。历史上在劳动密集型、中低科技含量产品上有相对优势的经济体,则蒙受损失,比如墨西哥以及南欧和东南亚的 许多国家。但在这场正在发生的巨变中,即使那些必定会受益的国家,也要有足够的灵活性维持高就业率,才能从中获益。在做不到这一点的国家,随着被边缘化的 局外人要表达不满,则可能有更多的城市遭(骚乱者)纵火焚烧。
    作者指出,并不是说目前的变化主要是中国崛起的后果。例如,许多证据表明,对熟练工需求的上升,更多的是受到技术、而非贸易的推动。同样,中国的需求也并非造成石油需求猛增的唯一原因。
    作 出上述限定是必要的。然而,一些极为重大的事情正在发生。大约500年前,欧洲开始了长期的兴起过程,达到了卓越的地位。过去200年,欧洲和它最成功的 殖民地美国主宰了世界。直到二三十年前,日本单独挑战了它们的地位。随后,香港、新加坡、台湾、韩国都取得了繁荣。现在,巨人们行动了。这些大国持续、快 速的经济增长将改变世界。实际上,它们已在改变世界。虽然冲击仍然不大,但不会一直如此。世界其它国家面临的挑战不仅是要去适应这种变化,而且还要利用全 球巨变所带来的机会。
                                                      (FT,2005.12.14)

                                        国际经济

美联储加息态度发生变化
    12 月13日,美联储(Fed)如人们预期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4.25%,这是Fed自2004年6月以来的第13次加息,当时的利率是1%。尽 管美联储再次调整了利率,但其政策声明基调却有所变化。尽管市场仍坚信未来Fed还将有更多加息动作,但这一变化使Fed未来数月在加息方面有了更大的灵 活性,并给其政策前景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道琼斯认为,Fed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已经完成了其开始加息时设定的大部分任务。Fed负 责制定利率政策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政策声明中,在对当前货币政策的关键性描述中放弃了“适应性”(accommodative)一词,而 很长一段时期以来,这一措辞是表示FOMC相信利率需要上调的代名词。去掉这一用词的FOMC实际上变得更直接了。它在声明中表示,为使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和价格稳定可能面对的风险大体保持平衡,有可能需要更进一步采取有分寸的政策强化措施。
    雷曼兄弟首席美国经济学家伊森·哈里斯 (Ethan  Harris)估计,下一个会从FOMC政策声明中消失的将是其对“有分寸”(measured)的加息这一表述的明显偏好。在实际操作 中,这意味着加息将以每次25个基点的步伐进行。去除声明中这些已存在很长时间的用词将给伯南克在利率决策上以更大的裁量空间。决策者们的意图是赋予伯南 克一定的灵活性,而不是不加考虑地让他继续收紧货币。
    分析家们预测,从Fed在其声明中的表述来看,至少还会有一次加息。此后决定是否加息的主要力量将取决于Fed官员是否认为需要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来调整经济增长步伐。
                                                (DJ,2005.12.14)
欧洲央行有可能继续上调利率
    据道琼斯报道,欧洲央行上周的加息决定唤醒了央行观察人士沉寂许久的本能,重又开始在字里行间寻找线索,以期找到特里谢讲话之外的更深一层含义。
    特 里谢在讲话中表示出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没有着手进行一系列加息的打算,管理委员会的其他成员德国央行行长韦伯(Axel  Weber)、欧洲央行首席经 济学家伊辛(Otmar  Issing)和副行长帕帕季莫斯(Lucas  Papademos)等也都在不同场合表示了这个意思,以向市场表达不要认 为这是欧洲央行更宽泛加息开端到意图。
    然而,特里谢及其同事发表的关于欧洲央行将在物价风险达到应调整利率水平时付诸行动的讲话,助长了 市场对更深政策含义或欧元区加息周期开始的猜测。韦伯12月8日称,欧洲央行目前并未着手进行预定的加息周期。但他承认自己预计的加息幅度要大于欧洲央行 25个基点的决定。希腊央行行长加尔刚纳斯(Nicholas  Garganas)在9日也暗示利率将进一步上调,尽管他再次强调欧洲央行并没有进行系 列加息的决定。他在雅典表示,虽然欧元区正在进入利率上行周期,但这并不代表欧洲央行将在每次会议上都作出加息决定。
    Forecast  Ltd. 驻伦敦的首席欧洲经济学家韦伯斯特认为,虽然特里谢表示上周的加息并非预定系列加息的开端,但它可能将成为一系列加息活动的首次,原因是经济健康发展且欧 元区流动资金充足。他预计明年3月份利率将被上调25个基点,到2006年年底时将达到3%或更高水平。
    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欧洲央行在继 续上调利率前,会首先让欧元区经济适应上周的加息。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驻伦敦的经济学家科多格诺在研究报告中表示,假设经济 至少会保持扩张趋势,那么欧洲央行会在某个时刻全力以赴抑制通货膨胀。他预计基准利率到2007年年中将最终涨至3.5%。韦伯斯特认为,2006年欧元 区的经济增长率很可能会高于欧洲央行官员1.4%-2.4%的预期,特别是在德国经济展现出活力的情况下。
    德国政府的5位经济顾问表示, 他们很可能上调德国明年经济增长1%的预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德国2006年经济增长率的预期为1.8%。韦伯斯特称,从现在开始的增长 很可能会使欧元区超水平发挥。虽然产值预期通常较为模糊,但欧元区经济增长潜力不会大幅超过1.5%。另外,欧元区或许会侧重于在2006年上半年加息, 下半年逐步减弱力度,因为预计2007年经济增长将放缓。
    在最近接受道琼斯调查的44位经济学家中,绝大多数都预计明年3月底前会加息。其中仅有6人认为基准再融资最低投标利率将维持在2.25%,2人不确定。
    不 过,在众多分析家纷纷猜测欧洲央行下一步加息动作的时候。欧洲央行统计办公室的数据显示,欧元区11月份的通货膨胀率增长幅度出人意料地放缓,从10月到 11月,欧元区12国的消费物价下降了0.3%,这使全年通货膨胀率下降到2.3%,而10月的通胀率数字是2.5%。而据分析家预测,欧元区的通货膨胀 会继续走低,年通货膨胀率会在12月份达到央行的2%的目标贝尔斯登的分析家布朗还认为,更低的油价会使2006年的通货膨胀低于2%。这样一来,欧洲央 行刚刚进行的加息都开始受到质疑,如果今后经济数据没有更大的趋势变化,欧洲央行还会继续加息吗?
                                                          (综合信息)
未来油价下跌可能不大
    据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欧佩克)12月11日在科威特城会议前表示,2006年强劲的全球经济增长将推动石油需求,价格应保持 在每桶50美元以上。即便欧佩克继续将产量保持在每天3000万桶(25年来的最高水平),油价仍将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最近,几位颇具影响力的分析师曾预言,2006年对于欧佩克而言将较为艰难,由于需求下降(特别是第二季度),将促使该组织减产。但欧佩克的代表及经济学家们表示,由于2006年需求的降幅可能低于以往,因此或许无须减产。
    而 关于油价的长期趋势,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能源部(Energy  Department)下属的能源情报署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12月12日发表的《2006年年度能源展望》 (2006  Annual  Energy  Outlook)将美国长期石油价格预期比此前上调了64%。报告将2025年的一篮子原油参考价调高到 每桶54美元,比2005年展望中的预期高出了21美元。EIA称,这主要是由于来自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需求的强劲增长以及投资不足造成的供应短缺。而分析 家认为,此举可能导致政府从2011年开始对汽车制造商实行比三个月前的建议更高的燃油经济性标准。
                                                          (综合信息)

                                      国内与港台经济

“自主创新”需要更宽广的国际视角
    程实撰文指出,“十一五”规划将“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列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经济全球化日渐深入的背景之下,考察中国的自主创新需要更加宽广的国际视角。
    从 创新的经济学本质看,其具备了与生俱来的“外部性”。这种属性表明任何的“自主创新”都不可能是闭门造车或是敝帚自珍。一方面,国际市场是检验“自主创 新”有效性的最具活力和最有挑战性的场所;另一方面,国际交流给“自主创新”提供了取长补短的灵感来源和技术支持,并为“自主创新”促进全人类科学繁荣、 生活富裕和文明昌盛提供了广阔舞台。
    因此,“自主创新”同样需要国际合作和交流,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和技术进出口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市场化经济纽带。然而,这种经济纽带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之下正面临潜在隐忧,这将给中国自主创新的有效发展蒙上一层阴影。
    实 际上,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已经引起了国际市场的高度关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者也许正在悄然酝酿一场针对中国创新的反击战。2005年12月11 日,《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名为“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信息技术产品的最大供应者 (China  Overtakes  U.S.  as  Supplier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oods)” 的重要文章,文中引用  OECD  12月5日公布的最新研究报告,表达了对中国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些许担忧。
    根据OECD的研究报 告,经过10年的高速前进,中国信息技术出口2004年首次跑到了美国的前面,中国以笔记本计算机、数码相机、移动电话为主的信息技术产品出口在2004 年增长了46%,产值达到1800亿美元,同期美国产值为1490亿美元,增长12%。这种变化意味着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已经让中国贸易在国际产 业链中的位置不断上移。
    而这种利益格局的改变显然触动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者敏感的神经,面对大步流星的中国创新,发达国家增强贸易壁垒的 倾向正在潜在加大。应该说,对中国民事、军事两用技术产品的贸易壁垒业已存在,但这种贸易壁垒本身存在着很多争议性和模糊性,如果保护主义者在这个问题上 大做文章,那么中国“自主创新”在国际市场中势必将遭遇不容小视的政治风险。
    无论如何,从全球视角审视中国“自主创新”,中国力量的崛起引致了国际市场的暗潮涌动,对此保有防微杜渐的审慎心态无疑是未雨绸缪的理性选择。
                                          (大公报,2005.12.13)
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可能放缓
    国 家统计局12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1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同期增长29%,增幅超过了10月份的27.2%。2005年1-11月份期 间,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同期增长27.8%,达人民币6.33万亿元。其中,1-11月,城镇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同期增长22.2%,达人 民币22.2%万亿元。1-10月增幅为21.6%;城镇黑色金属领域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同期增长25.8%,达人民币2,177亿元,增幅略低于 1-10月时的26.4%;1-11月城镇铁路运输领域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同期增长38.3%,达人民币843亿元,1-10月的增幅为 44.1%;1-11月发电和供热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8%,达人民币6,105亿元,增幅低于1-10月份时的33.2%;1-11月煤炭开采领 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5%,达人民币908亿元,增幅略低于1-10月份时的76.3%。
    经济学家认为,尽管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回升,但增速可能在2006年放缓。他们指出,中国限制部分经济领域产能过剩的举措,以及产量过剩行业的利润增长的放缓可能使得未来几个月的投资增长得到控制。
    JP 摩根15日电一份研究报告称,尽管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意外走强,但该公司认为未来不会出现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持续显著反弹的情况。巴克莱资本大中华区研 究主管黄海洲称,预计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将下降至25%,今年为大约27%。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预计,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增 幅将大幅降至16%,今年为25%。他指出,原因是预计钢铁、铝业、化学和汽车行业的利润增长减速,而煤炭等原瓶颈行业仍存在产能过剩的风险。
    2004年,包括城乡地区在内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额较上年同期增长25.8%,为人民币7.01万亿元。
                                                (DJ,2005.12.15)
中国经济趋冷通货紧缩迫近
    日 前,美国彭博新闻社(Bloomberg)专栏作家威廉姆·佩塞克(William  Pesek  Jr.)在11月30日发表的一篇分析文章《中国经 济逐渐转冷,通货紧缩迫近》(Deflation  Looms  as  China's  Economy  Cools  Off)中指出,不久 前,许多国外投资者都在谈论中国经济“过热”。但很快,人们对经济过热的恐惧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经济学家担心中国可能会突然陷入经济过热的相反面 ——通货紧缩。
    佩塞克在文中说,“过热”潮渐渐散去是由于中国官员对本国经济泡沫采取了一系列有序的紧缩措施,并卓有成效。他认为,包括2005年中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内的一系列举动都显示,中国领导层十分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文 章明确指出,中国的通货紧缩危机可能正在迫近,而这绝非危言耸听。摩根士丹利的谢国忠等经济学家正在关注这样一种可能发生的情景:中国可能会在明年出现物 价下跌,原因是生产能力过剩。当前,中国仍然在生产过多的水泥、铝、纺织品和其他货物,并且在修建过多的工厂、楼房和旅游景点。中国政府已经采用行政手段 减少过度投资,但是,生产能力增幅依然很高,造成即使是在中国超过9%的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情况下,供给依然过剩。
    降低利息率会进一步 鼓励企业提高产能,从而有可能加大通货紧缩压力。谢国忠解释说:“充足的资金使利息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使现有投资项目得以维持,使瓶颈项目获得新投资。” 同样,高储蓄率也能促使通货紧缩形成。美国人存钱存得太少,而中国人却在银行中存入了太多的钱。中国需要让消费者从口袋中掏出更多的钱来消费。
    通 过刺激在房地产业、汽车制造业、电力行业和其他领域的投资,中国终于在2004年结束了持续5年的通货紧缩。2005年上半年,通货膨胀率达到2.3%。 然而,这引发了一些经济学家的担忧。林毅夫认为,不能再用这种方法刺激经济了,因为这将不可避免地造成供给过剩,进而令中国再次出现通货紧缩情况。林毅夫 认为,中国很可能在2005年底或2006年初再次陷入通货紧缩的困境中。
    一些经济学家称,中国官员担心人民币升值“可能影响经济增长速 度”。此外,由于中国公司寻求扩大出口,中国的贸易顺差可能会进一步增加。一旦中国再次陷入通货紧缩,可能会使全球商品市场降温。谢国忠说,中国的钢铁工 业正面临着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只要继续炼钢,铁的价格就会保持坚挺。但如果有些钢铁生产企业因价格下跌而被迫关闭,那么铁的价格就会相应下降。
    佩 塞克说,中国的通货紧缩将会是一场危机吗?不一定,只要不失控就不会构成危机。况且,通货紧缩并不会在中国造成一系列问题,而只是表明中国没能建立起一个 健康的消费市场。当然,有可能出现一番可怕情景:在中国的投资骤降,暴露出工业生产能力的大量过剩问题;工人大批失业,导致消费崩溃;中国为了增加出口而 导致中美间贸易摩擦加剧;中国的银行无法在消费者、决策者和投资者心中重建信心。但,也可能会出现完全相反的情景:通货紧缩迫使中国改善经济状况、改善商 业环境、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换句话说,通货紧缩将推动积极变革,就像它曾经在日本推动积极变革一样。
                                                (综合信息)
(以上信息均采自公开媒体报道或研究报告,不代表本课题组意见,仅供读者研究参考。)

2005年第93期(总第626期)    2005年12月16日(星期五)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68034412  传  真:(010)6803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