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央行一次性加息0.25%

2005-12-02

调整字号:
                                       经济走势跟踪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Trends

                    2005年第89期(总第622期)  2005年12月2日(星期五)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经济周期基本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组
            中国社会科学院B类重大课题《经济走势跟踪与研究》课题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与海通证券有限公司《经济走势跟踪》联合课题组


                                        经济热点

美联储未来政策对两岸四地的影响
    黄康显在一篇文章中对美联储候任主席伯南克未来的政策取向,尤其是其对于中国两岸四地的政策取向进行了分析,认为将不利于两岸四地。
    黄 康显认为,伯南克的观点可从他2005年3月10日的一篇演辞和10月底接受《伦敦时报》的访问中得出端倪。他的演辞题为“全球储蓄过盛与美国财赤”,他 对储蓄过盛,英文用了Saving  Slut,是有负面含意的,对财赤情况,却不以为意。主要论点有三:其一是后进国家受了金融风暴教训,由过去的大举 外债变成鼓励国民储蓄,及积存大量外汇储备,先进国家如日本、德国等亦跟随。如是过多的资金便涌入美国证券市场,形成国际收支不平衡。其二是为了扭转这种 偏差,美国需要促使后进国家成为美国的借贷国,去促进经济的发展。其三是美国亦需要帮助后进国家去完善银行监管,增加金融市场的透明度,方便美国资金的流 入,如是便等同后进国家需要开放金融市场。因此伯南克的经济理论,完全是一种美国本位,和布什的大美国主义并没有差别。
    在另一次的专访 中,伯南克明确地表示,美国目前的双赤,并未到失控的程度,亦等于说情况并不严重:第一,过去两年,美国的经济增长平均仍然高达4%;第二,油价急升,引 致整体通胀上升,但并无迹象显示升势会导致更广泛的通胀,通胀情况仍然受控;第三,美国的公共开支,未有和过去存在着差异。这类说法,不无道理。就举英国 为例,过去100年,何尝不是差不多每一年都出现财赤,到了今天,经济上不是一样超越德法。去年美国的财赤,不是高达6680亿美元,但美国人的海外投 资,却升值了17000亿美元,何况到了今年,财赤可能只占全国生产总值的2%稍多。和格林斯潘一样,他亦支持布什的减税政策。因此,整体而言,他在金融 政策的取向,并没有大幅度偏离格林斯潘,只是比格林斯潘更加注重“利率目标”,亦等于较为贴近其它先进国家的路线。
    黄康显认为,从以上的 一些理论观察,伯南克的财经政策,有两个明显的取向:第一是相当的进取,以刺激经济增长为目标,无视财赤与贸赤,虽然他承诺会在2009年,将财赤减半; 第二是极度的外展性,以促进资金为要务,亦即是美国资金流向后进国家,亦即是以美国的基本利益为大前提,以发展中国家为大市场,只不过这个大市场,会由货 品转为金融,影响到亚洲地区,两岸四地当然包括在内,特别是中国大陆。在伯南克时期,美国会要求中国大陆加速开放市场,当然亦会同时要求人民币再次升值。 长远来说,两岸四地,将会受到更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会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因此不容忽视,亦不得不及早作出一些心理准备及适时部署。
    第一 是美元的利率走向与汇价强弱,会多少影响到两岸四地的金融。利率若继续向上,和美元挂钩的港元,自会跟随,中国大陆、台湾与澳门总多少受到影响。人民币虽 然和一篮子货币挂钩,但美元的比重,仍然是相当大,因此仍然受到美元的利率升跌与汇价强弱所影响,和美元挂钩的港元不用说,澳门元和港元挂钩,因此亦会被 美元牵着鼻子走。要走出困局,港元应当仿照人民币,实行和一篮子货币挂钩。至于台币,实际上仍和美元处于半挂钩状态,美国因素亦在台湾的金融中,起了相当 的作用。
    第二是伯南克的“通胀目标”指针会否贯彻。似乎他较着重对抗通缩,如是他会放宽银根,甚至刺激通胀,在这种情况下,两岸四地与美国之间的双边贸易与资金流动,很自然带来“输入通胀”的效应。两岸四地的政府,应及早作出防范。
    第三是由于伯南克的新取向,美国的经济能否持续增长,仍然是一个谜。由于美国是两岸四地的重要贸易伙伴,万一经济情况有变,自会受到冲击。就算正如伯南克所言,要增加美国资金的流入,万一这种流入是侵略性、垄断性的,就未必带来正面的影响。
    最重要的还是新上任的伯南克,究竟心态方面是亲华抑是反华。他的前任格林斯潘较为中性,对布什有时会是阳奉阴违,万一伯南克对着布什,会变得萧规曹随,那么对两岸四地来说,就未必是福了。
                                              (大公报,2005.11.28)

                                  国际经济

欧洲央行一次性加息0.25%
    据 《华尔街日报》报道,在人们的强烈反对声中,欧洲央行还是如预期般在5年中首次提高了基准利率,欧洲央行将其基准利率由2%温和上调至2.25%,这也是 欧洲央行2003年6月以来的首次利率政策调整。此前欧洲央行预计,通货膨胀率将加速上扬、经济增长也将提速。不过,它暗示将谨慎从事,不打算进一步加 息。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在宣布利率决定后表示,“我们在信誉方面已经有所收获,……我们还未打算要激活一连串的加息举动。”
    尽管欧洲央行暗示将维持现有利率,但许多经济学家预计,它会考虑在明年第一季度再次小幅加息,并在下半年进一步加息,到年底时把利率提高到2.75%的水平。
    欧洲央行预计2006年通货膨胀率将为2.1%,比3个月前1.9%的预期有所上调,它还预计2007年的通胀率为2%。如果这些预期成为现实,就将意味着欧洲央行将连续8年达不到低于2%的通货膨胀目标。特里谢也表示,通货膨胀率仍有进一步上升的风险。
    欧洲央行还预计,2006年欧元区经济将增长1.9%,高于3个月前预期的1.8%。它重申,2007年的经济增长率为1.9%  。欧洲央行副行长帕普德莫斯说,加息不会对增长产生重大影响。但是,欧洲央行仍认为,经济增长率可能低于预期。
    此次加息对特里谢和欧洲央行来说都是一个考验。如果像很多尖锐的批评人士担心的那样出现增长放缓的情况,欧洲央行可能会成为替罪羊,人们可能对其管理经济和通货膨胀的能力失去信心。此次加息之后,政界和商界人士对欧洲央行的批评之声仍不绝于耳。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最近表示,欧洲央行应当等到明年底再加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发言人在欧洲央行加息之后称,此举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进一步举动应当等到经济复苏萌芽演变成可持续趋势的稳固迹象出现之后。
    通货膨胀迹象已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升温,主要原因是今年以来能源价格上涨了50%。各国央行都开始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货膨胀,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已经连续12次上调了利率。欧洲央行此举表明,这种趋势目前已经蔓延到了欧洲。
    尽 管政界人士存在担忧,经济数据总体而言一直趋于强劲,虽然部分数据令人喜忧参半。12月1日,人们密切关注的欧元区采购经理人指数显示,占经济近三分之一 的制造业出现14个月来的最强劲增长。由NTC  Research和苏格兰皇家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该指数11月份由上月的52.7上升至52.8,为 连续第三个月上升。欧洲失业率也在逐渐下降。
                                          (WSJ,2005.12.02)

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增长强劲
    美 国商务部11月30日在关于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第二份报告中称,美国7-9月份的GDP经季节因素调整后折合成年率为增长4.3%,创年内 最高水平。修正后的GDP增长率不仅高于上月公布的3.8%的初步数据,而且还高于第二季度的3.3%及第一季度的3.8%。这是2004年第一季度以来 最大的GDP季度增幅,当时的增幅也是4.3%。推动增速上调的原因是个人非耐用品开支、住宅投资及企业设备和软件投资的增加。
    另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虽然美国部分市场住宅价格涨幅开始放缓,且飓风导致的失业人数在继续增加,但大量经济数据表明,美国经济正在健康发展。
    12 月1日发布的大量数据中包括供应管理学会(ISM)的一份报告,该报告显示,11月份美国制造业活动势头强劲,增长速度足以吸纳更多就业人数。虽然当月制 造业活动指数从9月份的59.4和10月份的59.1微降至58.1,但经济学家表示,该报告仍显示制造业活动及更宏观的整体经济依然稳健。(该指数高于 50表示在增长;低于50则意味着经收缩。)
    Global  Insight的美国经济学家布赖恩·贝休恩表示,美国经济“发展非常健康 均衡,人们对经济更有信心了,这表现为商业投资在增加。”考虑到包括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在内的一些美国最大的制造商都在裁员,供应管理学会的数据就显得更 引人注目了。不过也有经济学家们表示,这些公司并不具有代表性。Commerce  Bancorp首席经济学家约尔·纳罗夫说,“不错,有些公司的确步 履维艰坠,但制造业的整体情况并非如此。”
    另据美国劳工部的报告,11月26日当周由飓风卡特里娜、丽塔和威尔玛引起的失业救济人数达 9600人,自9月初以来因飓风导致的失业救济人数累计达到了592000人。不过报告称失业救济总人数在减少。11月26日当周失业救济人数经季节因素 调整后降至320000人,比上周经调整后的337000人减少了17000人。
    与此同时,美国联邦住房企业监督局 (Office  of  Federal  Housing  Enterprise  Oversight)对住宅价格的最新报告显示,第三季度住宅 价格涨势依旧活跃,但速度已开始放缓,在新英格兰地区和西海岸尤其如此。周四针对房地产机构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大部分地区11月的住房市场都表现疲软。
    联 邦住房企业监督局负责监管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Fannie  Mae  简称:房利美)和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Freddie  Mac)这两家抵 押融资公司。该局表示,第三季度住宅价格较上年同期平均上涨12%,这个数字低于第二季度14%的涨幅。在截至9月30日的一年中,住宅价格涨幅最大的城 市地区包括菲尼克斯(涨幅34%)、佛罗里达州的珊瑚角-迈尔斯堡(涨幅33%)以及佛罗里达州的那不勒斯-马可岛(涨幅32%)。
    但是 大多数主要住宅市场的价格涨幅都有所减缓。在截至6月30日的12个月中,波士顿地区的住宅涨幅从12%降到了7.2%;圣地亚哥从21%降至11%;洛 杉矶从25%降至19%;旧金山从20%降至16%;华盛顿从26%降至21%;纽约从17%降至14%;拉斯维加斯从27%降至14%;迈阿密从24% 降至23%。
    不过从历史数据看,目前的住宅价格涨势仍非常强劲。过去30年,住宅价格的年均涨幅大约是6%。不过随着利率上调,会有更多美国人对每月的房屋贷款负担感到吃力。许多经济学家表示,这将大大抑制未来几年住宅价格的上涨幅度,某些地区甚至会出现下降。
    美 银证券(Banc  of  America  Securities)对房地产机构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0个住房市场中,有14个市场价格出现持平或下 降。接受调查的300家房地产机构中有58%表示待售住宅数量在增多,80%认为住宅售出所需要的时间更长了。
    而美联储最新发布的黄皮书 (Beige  Book,10月20日-11月20日相关调查)也显示,美国多数地区的经济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期间继续增长。其中,大部分地区的 制造业活动和零售增长,许多地区的住宅和汽车销售降温。许多地区的就业增加,一些地区的就业市场略微吃紧。
    通货膨胀方面,大多数地区继续面临投入价格压力,与能源相关的产品、建筑和原材料以及运输更是如此,而一些企业得以将上涨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在劳动力价格方面则总体面临温和上涨压力,一些地区某些行业的上涨压力较大。
                                                    (综合信息)

亚洲应重视国内服务业的发展
    麦肯锡环球研究所的黛安娜·法蕾尔在《亚洲华尔街日报》上撰文分析说,亚洲国家应重视促进国内服务业的发展。
    国 内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在中等收入国家和发达国家中,服务业占所有就业岗位的60%以上,而且几乎所有净增新岗位都集中在这一行业。随着节约劳动力 的新技术的使用,制造业在所有国家都已不是创造就业增长的稳固来源。即使在号称“全球工厂”的中国,自1995年以来,制造业中的工作岗位已经减少了 1500多万个。
    问题在于,亚洲政策制定者长期以来更倾向于推动高科技行业、制造业出口,还有现在的服务业贸易。对他们来说,国内服务业 留下的印象就是规模小、工资低的鞋摊或快餐点这样的小店。但此类工作并不是服务业的全部:国内服务业也包含了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大量行业,其中包括供 电、运输、零售、建筑和电信,以及众多高技能、高工资的职位,如会计师、广告人员和影星等。
    国内服务业的庞大规模使其成为总体GDP增长 的强大动力,随着国家的发展,其在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也不断提升。在印度和菲律宾,服务业约占GDP的一半,但在日本和美国却分别占到68%和75%。这些 服务业的质量影响到了其它行业的增长率,因为每个企业都必须同服务业打交道。高效优质的国内服务业也有助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比如,印度的海外服务业就是 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电信改革后才飞速发展的。
    然而,几乎在所有亚洲经济体,国内服务业的生产率都远远滞后于出口业,部分原因是目前在亚洲政策制定者和一些媒体宣传中存在着四个误区。
    误区一是国内服务业改革不会大幅提高生产率,因为它们的创新空间太小。可历史情况恰恰相反。比如,90年代后期美国生产率的提高就主要是源于零售、批发和金融服务业等服务业,而不仅仅是高科技行业的创新。
    误 区二是制造业工作需要的技能和得到的报酬比服务业工作更高。情况正相反,服务业比制造业创造了更多的高技能岗位。比如,在美国,30%以上的服务业岗位属 于需要最高技能的职位范畴内,其中包括经理、研究人员、工程师,而制造业岗位中的这一比例仅为12%。美国服务业和制造业领域的的工资分布情况基本相同。
    第 三个误区是制造业工作比服务业工作更加稳定。这是错误的,因为制造业就业人数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减少。实际上,服务业的人员流动比率高于制造业。不过总体而 言,服务业新创造的岗位要超过失去的岗位。因此,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服务业能够保证所有人的终生就业机会,尽管可能不是一份工作。
    最后一 个误区是改革服务业将带来更多的失业。这种担心主要集中在零售领域,现代化的大商店可能导致传统小商店的倒闭。但这实际上是正常的经济发展过程,带来了人 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和总体就业率的提高。这种担心忽视了一个事实,即大商店带来了更低的价格和更好的服务,这将推动需求,使商店聘用更多员工。这也正是具有 较高零售业生产率的美国在该领域的员工数量按人口比例计算超过传统商店盛行的其它国家的原因。
    存在这些误区可能会阻碍一个国家的增长。以 日本为例,2000年前,其世界级的出口制造商虽然享有盛名,但索尼公司和丰田汽车等这类企业的产值仅占GDP的10%。经济其它领域──主要是国内服务 业──的生产率仅为美国的63%。这也是日本经济自90年代初停步不前的原因之一。
    为了促进国内服务业的发展,政策制定者需要做三件事情:统一经济监管、减轻力度、公平有力地执行。
    统一监管意味着在财政、金融和发展政策方面对所有行业一视同仁,即对青睐的工业项目不再实施低息贷款或税收减免;不对国内服务业征收惩罚性税项;取消竞争壁垒,比如限制外资进入服务业,等等。
    减 轻监管压力意味着将税率制定在所有企业认为公平且能够接受的水平上。这意味着减少行政干预,简化企业注册、所有权和破产程序,使创新者能够进入市场获得发 展,失败者也能迅速退出。这还意味着修改劳工法,使雇主能够根据行业周期聘用和解雇人员,增加工人的可选就业岗位。
    加强执行是指确保企业依法经营。在许多亚洲国家,零售和建筑等服务经常是由在灰色经济中经营的企业提供。这类企业会阻碍更具效率的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只有保证所有企业纳税和保护工人,政策制定者才能鼓励公平竞争,创造更多更好的工作机会。
    如果获得良好的竞争环境,国内服务业能够成为亚洲经济体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重要渠道,比服务业出口更加有效。
                                                          (WSJA,2005.11.30)

                                      国内与港台经济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速度将放缓
    11 月2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首次发表了2005年上半年度《中国国际收支报告》,该报告表示,“全年中国国际收支顺差仍将保持较大规模,外汇储备较快增 长。”至2005年9月底,外汇储备已经达到7690亿美元,而年底将突破8000亿美元,在明年很有可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中国的外汇储备在2004-2005年短短的两年中就从4000亿增长到8000亿美元,这样的增长速度引起了广泛关注。
    FT 中文网撰稿人文榕对中国外汇储备的来源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并不完全是由贸易顺差造成了储备激增。自2004年至2005年9月,累计1000亿美元的贸易 顺差虽然使中国成为亚洲出口增长最快的经济,但并不足以解释同期约3500亿美元的储备增长。他认为《收支报告》尽管也预期经常项目顺差年内将延续升势, 但表示下一步政策取向则是削减贸易顺差。
    文榕认为储备增长的主要来源在于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另一部分:资本项目。正是持续的资本流入造 成了储备激增。瑞银(UBS)亚洲首席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的研究发现,自2001年开始,中国成为亚洲唯一 一个经历了持续而且加速的资本流入的国家,而自2003年以来,人民币升值预期一直持续至今,在今年7月对美元小幅升值后,资本流入也仅稍稍减缓。
    而 储备增长的根源在于人民币的“结售汇制”安排。2005年开始,其他亚洲经济买入美元的步伐都开始减缓,只有中国成为该地区外汇储备增长的主力。为维持人 民币对美元事实上的固定汇率,中国货币当局通过这一安排不得不持续买入外币资产,而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更多的外币愿意转换成人民币。
    文 榕认为,《收支报告》含蓄地承认,这给储备和货币管理都带来了困难:“外汇储备增长较快,应注意由此对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等方面的影响。”中国 削减贸易顺差与调整人民币汇率的压力直接反映在储备激增上。但在中国储备被动的增加链条上,外汇管理局只是最后一环。不过,他也注意到,外汇管理局的报告 已经期望“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调节国际收支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同时,根据《中国证券报》11月30日刊登的由人民银行编写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问答——市场影响篇》的分析,受今年7月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中国的外汇储备增长速度会有所减缓。
    英 国《金融时报》分析这条消息时指出,中国外汇储备水平是最受各界关注的、反应中国经济和汇率体系结构性变化的指标之一。文章认为,中国外汇储备水平具有全 球影响,因为其中大量资金在海外用于投资美国国债。今年7月,中国放弃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并将人民币升值2.1%,这种小幅调整,以及人民币短期内不会 进一步大幅升值的可能性,令一些分析师得出如下结论,即因投机人民币升值而流入中国的资本将有所减少。分析指出,央行的上述声明加大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即 今年第四季度的资本流入可能不像去年同期那么高。
                                                        (综合信息)
中国油品价格改革不会很快进行
    据道琼斯报道,中国对能源的渴求、尤其是对昂贵的进口能源需求的与日俱增更彰显了解除国内油价管制的需要,而只有解除能源管制才能确保国内能源价格能较目前更充分地体现国际市场动态。
    但 是,价格机制的改革很有可能逐步缓行,因为中央政府对放松价格管制可能带来的政治和经济后果颇为担心。此外,只有在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显著回落之后,才谈得 上激活国内价格机制的改革。根据国有企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支持开通的中油网(Oil  News)网站最近刊载的报道,国务院下设能源办 (State  Energy  Bureau)预计将在年底完成石油产品价格管制条例的草案。
    中油网称,改革草案建议采用“逐步纠正” 的措施。这也是几位分析师认同的观点。德意志银行驻北京的亚洲石油和天然气研究部负责人大卫·赫德认为,未来两年内中国的能源政策都不会做出重大调整。如 果政府准备很快放松价格管制,加油站的燃油价格就会纷纷上涨,不会受到普通消费者的欢迎。美林公司亚太区驻新加坡的能源分析师Adrian  Loh也有 相同看法。他说,中国的石油市场改革不会“一蹴而就”,而将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2001年之前,中国以新加坡市场为基准制定国内汽 油和柴油价格。从2001年开始,参考价格范围又添加了鹿特丹和纽约市场。然而,事后看来对制度的修订并不充分,国内价格仍然滞后于国际价格波动,因为监 管机构往往要等上好几个月,才会批准价格调整。因此,中国的炼油企业今年遭受了重大打击。在严格管制的国内市场上,他们根本无法把高昂的原油成本转嫁出 去。为减少亏损,这些炼油企业纷纷出口炼油产品,造成中国部分地区供应的人为短缺,工业大省广东省的油品短缺形势尤为严峻。亚洲产能最高的中国石化今年第 三季度净利润较上年同期锐减20.4%。鉴于国内大型石化企业的困境,中国政府最近表示将改善三大国际石油市场数据的汇报处理过程,以便缩短价格调整所需 时间。这将有助于促进高油价时期对能源的节约,并防止炼油企业利润率继续恶化。
    国内市场人为压低的价格促使向利润丰厚的境外市场走私油品的活动更加猖獗,进而导致国内市场的供应短缺日益严重。此外,国内的油品产出也一直无法跟上需求增长的步伐。短短十几年时间,中国就从一个石油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目前40%的原油需求都依赖进口。
    其它有可能实施的改革措施还包括:提高针对国内上游石油巨头的资源税,并增加对下游企业的补贴。中国现行的资源税税率为原油每吨人民币14-30元,天然气每立方千米人民币7-15元。
    最近,国家改委副主任张国宝针对价格机制迅速与国际接轨一事发出提醒,削弱了对国家近期可能采取任何举措的预期。国有媒体最近有报道援引他的讲话称,“政府不应放松对能源价格的宏观调控。”
    德 意志银行的赫德说,政府担心的是“通货膨胀、农民问题,以及保持经济增长”。他说,如果中国允许燃油价格迅速上涨,就会增加通货膨胀压力。尽管国际市场石 油价格今年屡创新高,但尚未影响到中国的通货膨胀率,部分原因就在于国内石油价格的严格管制。赫德说,抬高国内油价将遭到农村地区和农业重点行业的反对, 这些行业和地区的柴油消费量相当高。迅速大幅提高国内油价的另一个负面因素是可能影响到经济增长,而政府希望在2010年之前都维持年均7.5%的增长速 度。
    他还说,针对能源领域的任何重大决策都需要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商,这个过程需要占用大量时间。不过,赫德估计短期内中国不会提高资 源税税率,税收体制近期也不会出现大动作。他说,如果油品价格上调5%的话,民众还是能够承受的。更大幅度的调整则取决于国家石油价格水平。“也许,仅仅 是也许,国际油价回落到每桶35-40美元附近时,政府可能会对政策进行调整。”今年8月以来,纽约商交所基准的轻质低硫原油期货价格每桶已经下跌了大约 15美元。
    美林分析师Loh则预计,未来6-12个月内中国将提高国内油品价格,以及针对上游石油企业的税率。他说,上述预测建立在如下 基础上,随着油价的回落,中国政府更有可能放松价格管制。美林预计,纽约商交所基准原油价格将在2007年从目前的每桶56.40美元跌至平均42美元左 右,同期迪拜原油的价格也将从目前的51.59美元降至38美元。但是,Loh表示,任何价格上调都不会一次性完成。
                                                            (DJ,2005.12.01)

(以上信息均采自公开媒体报道或研究报告,不代表本课题组意见,仅供读者研究参考。)

2005年第89期(总第622期)  2005年12月2日(星期五)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68034412    传  真:(010)6803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