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企业为何投资不足?

2005-10-28

调整字号:
                                       经济走势跟踪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Trends

                    2005年第79期(总第612期)  2005年10月28日(星期五)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经济周期基本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组
            中国社会科学院B类重大课题《经济走势跟踪与研究》课题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与海通证券有限公司《经济走势跟踪》联合课题组


经济热点

中日经贸关系破浪前进
    道琼斯在一篇报道中写到:最近数年中日之间外交与商业摩擦不断,但不能由此而认为中日间全是冲突与负面消息。日本商界人士对两国最近加强在部分能源领域的合作感到鼓舞。
    近来,两国商业关系有所改善的一个表现是,上个月(9月)日本多家能源公用事业机构及钢铁生产商与中方达成协议,延长目前为期27年的能源贸易合约的有效期。这种商业关系的改善与大量报导的日中负面消息相背道而驰。
    具 体来说,日中长期贸易委员会(Japan-China  Long-Term  Trade  Committee)主席 Akira  Chihaya  9月21日在北京与中方有关负责人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将双方间的贸易合约有效期延长5年。这一贸易合约始于1978年, 最初旨在推动中国向日本出口煤炭与原油,现在转而推动日本向中国出口工程技术与科技技术。
    许多日本公司目前致力于调整双方间旧有的这一贸易框架,以适应两国较为引人注目的能源政策,即节约利用能源、限制石油、天然气及煤炭消费,增强亚洲地区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日 中经济协会(Japan-China  Economic  Association)的Manabu  Takamisawa在谈到上述贸易合约时表 示,近30年来,长期贸易在日中关系中扮演的角色犹如一座桥梁。双方间的长期贸易关系非常简单,即日本持续从中国获得煤炭供应,中国则获得出口收入,从日 本手中购买能源节约技术。
    Takamisawa也出席了9月21日的会议。他表示,双方在签署谅解备忘录时均强调,有必要推动两国间能源 节约技术贸易的增长,继续保持两国在能源、主要是煤炭领域的贸易关系,而不受其它因素干扰。双方希望在今年年底之前签署新的贸易合约。新合约将涵盖未来3 年中国对日本的煤炭出口量,及日本向中国转让能源节约技术的详细计划。
    目前的中日长期贸易合约显然需要进行调整和更新。尽管发展核能是日本长期能源战略的重心所在,然而,鉴于核电站漫长的规划过程和建设工作,煤炭目前是,而且以后仍将是日本的电力公司用于发电的重要燃料,同时还是钢铁生产所需的核心产品。
    Japan  Coal  Development 旗下中国煤炭部门经理Atsushi  Gokayama表示,确保煤炭的长期供应是目前的当务之急。Gokayama还强调指出,一份长期供应合同将能 发挥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保证日本下游客户从中国获得稳定、持久的煤炭供应。
    而一些人却持相反观点,他们认为电力和煤气公司、贸易公司和冶 炼厂应该摆脱对长期合同的依赖,从而以现货交易形式进口煤炭,以求降低成本及增强市场竞争力。由24家企业共同组成,包括10家主要电力公司在内的 Japan  Coal  Development目前正根据上述长期供应协议,与中国生产商就煤炭数量及价格进行谈判。
    回溯到1960 年,日本当时国内的煤炭年产量达到5500万吨。然而这个一度辉煌的行业后来却几乎遭遇灭顶之灾,目前国内煤矿仅有一家留存,位于北海道地区。日本 2004年煤炭进口量为1.83亿吨,其中55%运往电厂,45%应用于钢铁生产。来自中国的进口煤炭为2800万吨,占日本煤炭进口总量的15%。日本 50%的煤炭需求由澳大利亚供应。
    日本的一名高级贸易官员表示,中国的煤炭出口对于保持日本能源供应的稳健发展至关重要。换句话说,如果中国的煤炭供应中断,亚洲地区的能源供应将遭受冲击。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国。去年中国的煤炭产量为19.6亿吨,其中煤炭出口总量为8670万吨。
    《中 国日报》(China  Daily)本周报导,中国将在未来两年内起草一部法案,促进能源节约及对清洁能源的利用,确保稳定的能源供应。这与日本政府内 阁在本月早些时候提出的一些能源观点不谋而合,他们认为应鼓励人们逐渐摆脱对石油的依赖,使用一些替代能源,工业部门需要推出更多的能源节约措施,加强能 源供应,通过政府力量确保从海外获取能源资源。
    日本石油协会主席Fumiaki  Watari表示,日本在能源节约方面的成就远远超过了其它国家,他们对自己先进的能源节约技术感到自豪,同时也认为应该在亚洲的能源节约方面起到领头羊作用。
                                                                (DJ,2005.10.26)

                                  国际经济

美国低利率未助推房产市场
    据道琼斯报道,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的最新报告显示,虽然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美国近几年房屋价格的强劲增长并非只是某些地方的个别现象,不过联邦储备委员会(Fed)异乎寻常的低利率在房价的这一上涨过程中却没有发挥重大作用。
    经 济学家马可·德·内格罗(Marco  Del  Negro)和克里斯托弗·奥特罗克(Christopher  Otrok)在该行发表的报告中表达 了与格林斯潘等很多Fed高级官员相同的看法,他们表示,虽然美国确实有一些地方面临房价过度上涨的局面,但全国市场本身并没有向“泡沫状态”发展。
    他们写道,2001至2004年间,房价的整体上扬是“一个全国性现象”,并非只存在于几个热点地区。但他们发现,当时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房价升幅的贡献率并不很大。
    报告认为,确定火爆的房地产市场是因全国性因素所致还是受地区性因素驱使,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如果是前者,则大幅改变货币政策所能产生的影响就值得进一步探讨了。
    多数人认为,在近几年经济低迷时期,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帮助维系了消费者的支出热情。但他们担心的是,随着去年6月以来Fed逐步收紧货币政策,在抵押贷款利率上扬并使家庭从房屋中抽出资产的再融资活动受到抑制的情况下,人们的消费热情可能会受到损害。
    目 前为止,消费者仍在一如既往地踊跃购房,债券市场不情愿推高长期利率的事实为他们减轻了紧缩货币政策所带来痛苦。反过来,这也帮助保持了住房市场的兴旺势 头,以致于有人甚至已经担心这一市场有些过热。因此Fed在推动住房市场升温中所扮演的角色仍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研究人员发现,经过一 个调整过程,他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虽然在某些州本地因素仍然不容忽视,但对很多经历着房价大幅上涨的州而言,这种上涨主要受全国因素影响。他们指出, 住房市场的表现已与过去大不相同,2001年前,本地房价的强劲上扬会更明显地反映出本地因素而非全国性因素的作用。
    不过,报告指出,虽然Fed从2001年开始降息并在很长时间内保持低利率水平,但这并不是房价大幅上扬的主要动因。
    在 这些分析师看来,货币政策冲击才是首要问题,当货币政策变得异常宽松时就会发生货币政策冲击。近期人们看到的货币政策冲击对房地产价格只产生了“微小”影 响,即使这样,这些分析师依然表示,他们的研究结果并未显示“美国经济经历的低利率环境对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毫无影响。”
                                                  (DJ,2005.10.26)
亚洲企业为何投资不足?
    《金融时报》发表容凯尔的文章说,在资金持续流入亚洲的时候,亚洲企业似乎在袖手旁观。
    亚洲金融危机已过去8年,预计今明两年亚洲将稳步增长。人们会认为,企业将进行大量资本支出,以利用这种上升趋势。但除中国外,亚洲企业还没有这样做。
    作 者认为,除中国以外的所有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内,私人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还未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这种谨慎的原因或许很多,但肯定不 是因为缺乏资金。几乎各处,规模较大的企业都拥有充裕的资金,结果私人部门储蓄大幅上升。据最新得到的数据显示,私人部门储蓄超过了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一些批评人士谴责亚洲储蓄过多,产生了经常账户盈余过剩。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近期报告中主张,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投资不足”。
    在此背景下,组合投资者和企业的态度似乎不再背道而驰。前者可能并没有投资于亚洲的经济增长,只是对财务比较健康的企业进行了重新评级;后者不进行大笔投资,其短期吸引力反而能够提高。比较难理解的是:它们为什么退缩不前。
    原因之一可能是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中国的投资增长,折射出其它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投资下降。但研究发现,几乎没有证据显示,中国将邻国的外国直接投资转移到了本国。
    另一个理论是,官方数据夸大了企业的财务实力,因为它忽略了许多仍在艰难修复资产负债状况的较小企业。同样,金融危机前新建却未售出的积压房产,可能拖延了建筑业的复苏。但并非所有国家都在90年代经历了房地产泡沫。
    最后,危机以来的非典恐慌,2001年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全球电子产品业周期性低迷等挫折,都可能削弱了企业信心。但这些都是推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承认感到困惑。私人部门经济学家也被难倒了。
    但多数人仍相信投资会复苏。有一些乐观的迹象:资本支出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日本近期的经济增长;政治气候的改善和严重的产能短缺,正开始刺激印尼的投资;韩国和泰国的投资可能正在增长。
    但更多投资未必是好事,中国的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就是例子。如果其它亚洲国家只是恢复旧习,投资于出口导向型增长,这将进一步抑制产品价格,助长西方的贸易保护主义。要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必须以更强劲的内需为基础。
    但正如瑞士联合银行(UBS)指出,除中国和印度外,亚洲家庭的储蓄已经在减少,借债已经在增加,所以别指望家庭能进一步推动消费。至于政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它们的财力有限,只能谨慎地增加支出。
    亚洲许多地方迫切需要改善交通、医疗、教育、水电供应,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称,需要在基础设施上投入1万亿美元。政府拿不出这么多钱,但更有创意的私有化途径,能填补资金缺口,并为私人投资创造新的商机,还可能减小腐败空间。
    其次,通过刺激国内市场,还有尚未开发的巨大潜力可以推动财富创造。服务业是首选,在亚洲许多地方,竞争不足和过度监管束缚了服务业。为服务业松绑将大幅提升劳动生产率与效率。
    无 论如何,亚洲要保持增长,此类改革迟早都是必需的。过去,亚洲的发展严重依赖大量廉价劳动力与资本,为出口市场进行生产。但正如经合组织(OECD)在最 近关于韩国的报告中所述,随着经济繁荣提高了劳动力成本,同时出生率不断下降(在东亚多数地区已很明显)导致劳动人口减少,这种模式已变得无法维持。亚洲 如何解决其投资困局,对其未来发展的格局十分关键。当该地区的下一波投资热潮到来时,对其评判标准不仅要包括规模,也要纳入质量。
                                                                  (FT,2005.10.25)

                                      国内与港台经济

中国经济需整理调控思路
    赵令彬认为,目前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思路,对内一套对外一套,既混乱又自相矛盾,且不少是不符实情者,实有急切调校之必要。对外面施压更应在理论上抗争,切忌随波逐流被人牵着鼻子走。
    新 公布的头三季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继续稳定强劲增长,GDP增幅达9.4%,与去年同期相若,且每季度亦大致维持同一增幅。居民消费物价通胀则只有2%,比 去年同期显著下降了2.1个百分点。经济没有如一些人预期,出现软着陆或向下滑的拐点,亦不如欧美等有滞胀倾向。
    从增长动力结构上看,投 资、消费及净出口三头马车仍在强力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1%,同比稍减1.6个百分点;零售额实际增长12.5%,同比提高2.4个百分 点,而外贸顺差达683亿美元,同比增以倍计。故总体来看形势很好,但内地不少评论却认为问题多多,如消费不足、投资过大和进出口不平衡等,实在都是误 判。强劲而远高于GDP的零售增幅显示消费绝不疲弱,投资维持高增长也是在结构优化的情况下出现的:房地产的增幅下降而短缺部门如能源、铁路则大升。此 外,今年外贸顺差大升,乃宏观调控抑压需求而影响某些入口,并非由外贸或其它政策引致。其实中国正按入世协议逐步降低关税,并已减除了部分出口退税,故政 策的作用是在缩小顺差。何况也没有理论说进出口一定要时时平衡,日德等外贸大国便长期维持大额的顺差。
    由此看来,目前中国经济面对的主要 新问题,不在本身而在于卷入了国际经济不平衡的浑水,和地缘政经斗争中。欧美等一直在迫人民币升值,并加强对中国产品的进口限制。美国更特别在驻华使馆下 设置财经专员一职,以便加强财经事务上的沟通(实则加强监察中国动向),其职责范围涵盖货币及外汇政策、银行、资本市场和财经监管等方面。最近美国财长斯 诺及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等多个财经官员,藉参加G20会议访华,令对华施压进入了新阶段。斯诺还进行了实地考察,亲到农村看金融改革,吃油条问猪价,以便能 更好地掌握实际情况。
    近期美国国会还将讨论有关人民币的议案,若不升值则对中国货进口加收关税。但斯诺此次访华,同意了汇率政策是一个主 权决定,并指出虽然中国应建立更有弹性的汇率机制,但却不宜以加税手段威迫。事实上落实议案将引发中美间全面经贸战,亦未必符合世贸规章,令美国不会贸然 采取极端行动。故斯诺来访及表态,可算是对华施压的一个回合完结,而新回合行将开始。
    在上一回合美国以迫人民币升值为主,但在新回合将采 取三结合策略,除汇率问题外还加上推动中国把发展模式由出口导向为主转向更注重内需,和建设更成熟的金融体系。扩大内需,如降低储蓄提高消费,可助减少出 口增加进口,而更完备的金融体系则可助提高储蓄利用度,和由健全社会保险制度来促使人们减低预防性储蓄以增加消费。三结合策略显然比单看汇率更为全面和科 学,中国官方及学者亦多已作出正面响应,同意达致世界经济平衡不能单靠汇率调整,中国应更多以内需来引导发展和增加消费。一直以来,中国便有不少人认同内 需及消费不足的观点,改进金融体系亦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点之一。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中美就如何达致世界经济平衡似已有了一些共识,立场有所接近。
    但 新策略仍有一些值得注意的效果及问题。首先是美国对华施压的本质未变,仍是把达致国际平衡的责任推给中国,以便转移视线,掩盖其内部调控无力,及政经体制 僵化不能适应全球化等问题。真正的出路是美国先搞好自己的事,特别是要控制财赤及处理好房地产泡沫等隐患,并大力推行产业转型及经济结构调整。正如一位美 国评论员所说:斯诺应更多处理本国问题而非老是向北京施压;美国应如上世纪九十年代般,由平衡财政、鼓励发明和放宽移民政策等来增加竞争力。
    其 次,新策略将无可避免会更全面地干预中国经济事务。如果说汇率政策属主权决定,那么内需及金融体系等内部问题更是主权决定,而在消费与储蓄间作选择又属个 人取舍。最后,新策略亦未必能有效地改善中美贸易失衡问题。正如西方不少人士(包括格林斯潘)所指出,人民币升值未必能减少美国经常帐赤字和保住美国制造 业。中国多进少出也同样难有上述效果,因轻工消费品生产并非美国强项。至于催谷金融改革的真正目的,是要中国扩大开放市场让美国的投资及商业银行等更易进 入,但基于经济安全理由中国对此必将慎行。
    以上是实施层面的问题,同样重要的是理论层面的问题。在汇率上,固定与浮动都是可行政策,过去 国际上亦曾对固定汇率,特别是香港、阿根廷的货币局制度推崇备至。灵活汇制也不一定可防冲击,月前印尼的危机便说明一切,之后还有人建议印尼采用货币局政 策。所以中国可按国情需要搞灵活汇率,但却绝不能盲从西方观点。增长要转向内需推动的论点同样缺乏理据支持:正如前述现时中国投资消费俱旺,实无内需不足 情况,亦无推行以出口带动增长的政策,因此根本无需要搞增长模式转向。另一方面,中国正嫌投资过猛欲予压抑,但这亦将影响消费,结果是抑制内需而扩大外贸 顺差。头三季情况正是如此,与转向内需推动论相矛盾。
    总之,目前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思路,对内一套对外一套,既混乱又自相矛盾,且不少是 不符实情者,实有急切调校之必要。对外面施压更应在理论层面抗争,切忌随波逐流被人牵着鼻子走。事实上国际间对IMF及美国的经济政策建议批评甚多,指其 不合理亦不符发展中国家实情。这类论点值得中国参考。无疑,要搞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就要如“十一五”规划强调自主创新,在调控及发展理论上建立符国情 之主见。这样才符合科学施政及执政为民等原则,并能更有效地抗御经济遏制以保和平崛起。
                                                            (大公报,2005.10.25)
中国进口放缓殃及全球经济
    《亚洲华尔街日报》分析说,全球经济依赖中国作为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但最好也得适应它摇摇摆摆的前进步伐。
    2004 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要超过美国、日本和欧盟的总和,中国从世界各地大量进口,其中包括巴西的钢铁、美国的半导体、马来西亚的棕榈油和韩国的平板 电视屏。但在今年的多数时间里,从中国传来的消息却是进口增长率的大幅下滑。尽管铁、铜和铝的进口已开始回升,中国9月份的贸易顺差也从8月份的100亿 美元收窄至76亿美元,但很明显中国对进口的胃口已经开始萎缩。与此同时,出口却一派繁荣景象。由于2004年中国政府遏制投资等原因导致国内需求的放 缓,中国的工厂一直在向海外倾销过剩的产品──从水泥到汽车配件,无所不包,这也打击了世界其它地区的生产商。
    这种进出口趋势促使国际经济研究所驻华盛顿中国问题专家尼古拉斯·拉迪做出结论,称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正在转向负面。
    在这种进出口趋势的变化背后,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是中国生产策略的改变:中国正在生产越来越多的产品来满足国内经济的需求。这种情况可能会在今后几个月中带来更多的贸易摩擦。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说,目前两个因素主导着全球经济:中国的需求和美国的利率。在这两个因素中,中国的需求可能最难以预测。随着中国积极增加产能满足国内需求,其某些领域的投资已经达到了中国产品将冲击世界的程度。
    南 非纸业巨头Sappi  Ltd.预计,仅在去年一年,中国就增加了110万吨的铜版纸产能,相对于2800万吨的全球总产量而言增幅不小。因此,该公司 发现越来越难以提高价格。美国铝业公司的股价自2004年初以来已经下跌了近40%。其中一个不利因素是:中国的铝产量大幅提高,使得中国带来的机会不象 它原来预计的那样大。
    钢铁是中国可能改变其巨大进口需求的另一领域。今年,中国已经从全球最大的钢铁进口国变为净出口国。中国需求的变化导致全球钢铁价格自今年年初以来已经下跌了30%。
    今后可能还会出现更多的价格动荡。瑞银预计,由于过度投资,中国今年的钢铁产能将增加7300万吨,相当于韩国总产能的1.5倍,是美国总产能的四分之三。中国已经导致全球部分低等级钢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现在,新一轮的供应浪潮可能又要开始了。
    韩国的浦项综合制铁公司也受到了冲击。据该公司管理人士称,受中国钢铁供应过剩的直接影响,Posco在9月份将旗下两个最大的韩国钢铁厂总计11种产品的价格下调了6%至9%。这是该公司3年来首次大规模降价。不过,中国在7、8月份再次成为了钢铁净进口国。
    另一个因素是:随着中国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将中国作为出口平台的跨国公司正在放弃邻国,越来越多地从中国采购零配件。这种趋势不会很快结束。
    批 评人士指责中国的重商主义──通过压制进口,增加出口来积累贸易顺差。曾作为克林顿政府贸易代表参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的沙琳·巴尔舍夫斯基 (Charlene  Barshefsky)不愿草率做出这种结论。她说,中国进口的减速可能只是暂时的,当然如果这是某种进口替代战略,那就另当别论 了,可能会带来不同的反应。瑞银驻香港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同意这种看法。他已经看到了进口复苏的迹象。他说,中国很快就会增加进口。安德森还表示,不 论中国增加多少产能,从长远来看都不足以满足国内巨大的需求。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10月的一篇文章中承认,贸易顺差的增加正在导致贸易摩擦。
    但 还没有削减出口的迅速有效的方法。中国目前是全球制造业生产链的最后一环。它从亚洲邻国进口零部件和原材料,然后利用其廉价的劳动力组装成笔记本计算机、 微波炉、碎纸机和电动马达出口到其它国家。亚洲受中国进口增长放缓的影响最大。中国目前是亚洲国家最大的出口市场:根据高盛的数据,日本海外销售总额的 19%流向了中国。中国一直是亚洲的钢铁、化工品、塑料和高科技零部件的消费大国。
                                                        (WSJA,20053.10.24)
外汇储备利于银行业改革
    巴曙松最近在接受采访时指出,9月份中国外汇储备增幅减缓,说明升值预期比汇改前减弱。不过,按目前的增速,今年之内中国有可能超过日本的外汇储备。
    至 2005年9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7690亿美元,同比增长49.5%。今年1-9月国家外汇储备增加1591亿美元,同比多增478亿美元。9月份 外汇储备增加158亿美元,同比少增26亿美元。2003年,中国的外汇储备是4033亿美元,到2004年增加到6099亿美元。
    反之,日本今年9月份的外汇储备较8月份的8435.6亿元减少了42亿美元至8394亿美元。
    促使中国外汇储备急速增加的主因是外贸盈余增加迅速。今年前9个月,中国外贸盈余就增加了683亿美元,创下新高纪录。巴曙松认为,中国外汇储备已经大量形成,需要探索外汇储备的高效率运用,不应仅是低效率购买债券等。
    恒生银行在最近一期的经济月报中也相信中国的外汇储备到2006年底前会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多外汇储备的国家。外汇储备增长对中国经济发展有莫大益处。
    月 报指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其中三家,改革时就获注资600亿美元,“正正显示了庞大的外汇储备为银行改革提供了莫大支持”。另外,国家在刚公布的第十一 个五年计划中表明,会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帐自由兑换。当本地企业及个人有更大的自由把资金调拨到海外,以及对短期投资资金的限制放宽后,跨境的资金流向或 会变得更为波动。“在这情况下,庞大的外汇储备可以扮演一个缓冲的角色,以稳定经济,增加市场信心,以及减低金融风险。”
                                                              (综合消息)
(以上信息均采自公开媒体报道,不代表本课题组意见,仅供读者研究参考。)

2005年第79期(总第612期)  2005年10月28日(星期五)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68034412    传  真:(010)6803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