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价值实际被高估

2005-07-08

调整字号:
经济走势跟踪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Trends

2005年第49期(总第582期)                        2005年7月8日(星期五)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经济周期基本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组
            中国社会科学院B类重大课题《经济走势跟踪与研究》课题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与海通证券有限公司《经济走势跟踪》联合课题组


经济热点

中国部分输美纺织品已超过美国设定的配额
        据《亚洲华尔街日报》报导,中国一些纺织品的对美出口已经超过或者接近了美国设定的限额,这使得中国政府更迫切地希望在贸易谈判中解决美中纺织品纠纷。美国商务部纺织业政策部门负责人莱昂纳即将抵达北京,与中国官员讨论纺织品贸易事宜。纺织品谈判将为美中商贸联委会(JCCT)的高级会晤拉开序幕。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和其它几个国家对来自中国的纺织品重新实施了进口配额限制,原因是全球纺织品配额体系在去年年底终止后中国的纺织品出口显着增加。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时签署的协议,一旦中国的纺织品出口给其贸易伙伴国的纺织业造成了冲击,后者就有权对进口自中国的纺织品采取保护性配额措施。
        在今年6月份就纺织品出口与欧盟达成友好协议后,北京希望与华盛顿也能签订一个类似的纺织品贸易协议。与欧盟达成的协议规定,在2007年之前,中国对部分纺织品每年的对欧出口设置增长上限,最高增幅从8%-12.5%不等。与这个出口增幅上限相比,美国在今年早些时候对几种中国产纺织品设定的最高年进口增幅较低,为7.5%。
        行业观察家表示,现在距离年底还有5个多月的时间,但中国一些纺织品的对美出口已经超出了美国规定的限额,因此许多中国纺织和成衣企业都面临着停产或者裁员的命运。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估计,如果北京和华盛顿无法就纺织品贸易达成协议,中国1900万纺织业从业者中将有超过30%的员工失去工作。曹新宇称,“目前的形势非常严峻”。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表示,包括棉制裤子、棉制内衣在内的四大类对美出口纺织品都已经超过了配额限制。而包括人造纤维裤子和针织衬衫在内的对美出口纺织品也可能在本月或者8月初达到配额限制。在其它市场上,中国纺织业的出口前景也是阴云密布。而今年以来中国纺织企业一直在加大投入、提高产能来迎接全球纺织品配额体系终结这个大好时机的到来。海关的数据显示,尽管欧盟为中国纺织品设定的配额高于美国,但中国对欧盟的纺织品出口看起来也会在年底到来之前就早早地用光配额。
        曹新宇表示,过去2个月里,中国制袜业已有数千员工失去了工作,原因是华盛顿于今年5月禁止从中国进口袜子。美国在2004年10月时对中国袜子采取了配额限制,但在距离配额于今年10月到期还有5个月时中国的袜子出口就已经达到了配额。曹新宇指出,从中国制袜业的痛苦遭遇中可以看出中国纺织业将来的处境。
        分析师们表示,在纺织品谈判过程中华盛顿不大可能像欧盟那样灵活,因为中国对美国的纺织品出口高于对欧盟的出口,而且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及北京始终拒绝重估人民币汇率等一系列贸易问题导致中美两国贸易摩擦正在加剧。美国官员认为,人民币币值被人为地低估了,致使中国出口商品获得了不公正的竞争优势。此外,刚刚走马上任的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可能会避免给人留下这样一种感觉,即他会像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一样也对中国采取怀柔政策。中国政府曾对曼德尔森在6月份中欧协商纺织品贸易时的温和立场予以称赞。
        伦敦经济学院的高级讲师卡斯表示,中国在纺织品贸易问题上没有多少回旋的余地。中国面临的难度很大,因为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接受了限制性协议,因此现在只能遵守这些协议。
(AWSJ,2005.07.08)  

国际经济

亚洲经济开始稳健增长
        据《联合早报》报导,大多数的亚洲经济体在今年第一季度显著放缓后,第二季度的亚洲经济表现却取得出人意表的良好,并预料下半年可以获得进一步的复苏。
        JP摩根亚洲研究组主任费尔南斯说,亚洲经济增长自去年放缓后,在国内需求及科技业反弹的带动下,已经开始稳健增长。这家美国投资银行的一项报告指出,它预期亚洲的国内生产总值在今年会达到6.6%,比2004年的7.4%为低。如果不包括中国和印度,JP摩根预测亚洲今年的增长,将从去年的5.9%下降至4.1%。JP摩根今年初曾预测亚洲今年的增长会达到4.4%,不过,费尔南斯表示这个预测受新加坡和泰国今年1月至3月的萎缩所影响。它也调低韩国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测,从4%至3.5%。
        费尔南斯认为,美国与亚洲将持续茁壮增长,他预料,日本和美国公司的业绩表现将会好转,并支持经济增长。不过,没有迹象显示中国经济会放缓。JP摩根表示,稳固的亚洲劳动市场和就业增长是增长预测的关键因素,而制造业也正在调整中。“我们认为这只是所时性的,而且是狭窄的放缓,只集中在制造业而不会波及其他行业。”
        油价在上星期冲高至每桶60美元,JP摩根预料油价仍将居高不下,今年接下来的几个月会保持在50至55美元的价格。费尔南斯表示,全球的高油价无疑是影响亚洲经济的因素,但这不是主要的威胁。而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谢国忠则在油价越过60美元一桶后发布报告预测,如果原油维持目前的高价位,亚洲经济有陷入衰退的危机。谢国忠在报告中表示,之所以做出上述预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经济增长正在放缓。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造成对石油和其它原料商品的强劲需求,去年中国经济增长达到9.5%。
        他表示:“中国经济开始放缓,如果没有中国因素的抵销作用,目前的石油高价格将导致许多亚洲国家的经济很快步入衰退。”但是他没有说明哪些亚洲国家面临风险。他认为,石油价格上涨的投机性需求将因为石油价格泡沫破灭而受到抑制,对石油价格的实际需求将大幅度下降。他说:“在我看来,亚洲的石油需求正在疲软,石油价格泡沫不久将破灭,当需求大幅度减少,使过剩的石油生产能力压过投机性需求的时候,石油价格泡沫就要破灭了。”亚太地区石油消费占全球的29%。
        另据报道,香港星展银行财资市场环球金融市场部副总裁温灼培日前表示,虽然石油生产并没有出现短缺,但由于供不应求,将会继续推高油价,预期油价有机会升至每桶65美元高位。温灼培指出,两股飓风正吹向墨西哥湾及加勒比海,担心会影响当地炼油生产,进一步加剧石油供应紧张的问题,导致油价进一步攀升,加上美国最近一星期原油存量再减少110万桶,显示市场对用油的迫切未见减退。他又说,石油组织本应承诺由本月初开始会额外增产50万桶,但由于遭部份成员国否决,最后没有执行承诺。受到上述种种因素刺激,导致前晚油价在纽约每桶升至61.28美元。
(综合消息)
美国经济将温和增长但问题仍多
        据道琼斯报导,美国经济即将进入恢复稳健扩张以来的第五个年头,但是,仍有一长串烦人的问题让经济学家们大伤脑筋。
        首当其冲的就是:联邦储备委员会(Fed)何时会停止加息?6月30日,Fed将广受关注的政策指标──联邦基金利率上调了25个基点,达到3.25%。这是Fed一年来为抑制通货膨胀进一步上升而进行的连续第九次加息。
        在《华尔街日报》前不久进行的年中经济形势调查中,56位接受调查并在6月10日至17日间作出答复的经济学家认为,Fed的加息周期仍未结束,不过今后的加息步伐可能会放慢。他们预计,Fed会在未来12个月内再加息三次,使联邦基金利率升至4%。
        美国全国地产经纪商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的首席经济学家里瑞说,Fed今后需要更加谨慎。已经出现了正反两方面的迹象……不管作出什么决定,对经济来说都会是喜忧参半的。
        调查显示,人们普遍认为未来12个月美国经济将以略为缓和的速度温和增长。调查同时还呼吁人们注意通货膨胀风险──目前的通胀水平虽然尚属温和,但已接近Fed控制区间的边线。Fed面临的一个棘手任务就是适度加息,一方面足以将通货膨胀保持在适度范围内,另一方面又不至于妨碍经济继续增长。预计今年余下时间里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将略低于3.5%,明年上半年将增长3.3%。而在过去的8个季度里,有7个季度的增幅超过3.5%。
        虽然对通货膨胀压力的担忧并未消退,但很少有人预计通货膨胀会升至失控的地步。调查预计,在截至11月底的12个月时间里,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将上升2.8%;在截至2006年5月底的12个月里上涨2.5%。预测人士认为,在未来12个月时间里,美国就业人数将增加18万人,由此,美国的失业率将在明年5月底之前从眼下的5.1%微降至5%。让经济学家忧心忡忡的问题还有很多,从高油价到房地产泡沫、再到创纪录的贸易赤字,这些问题有可能导致经济前景迅速转向。
        另外,还有一些令他们困惑并有可能影响预测的问题。比如,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的崛起会给他们在预测经济形势时偏爱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带来怎样的影响?一旦成功执掌Fed近20年的格林斯潘明年初解甲归田,世界经济会作出怎样的反应?为什么在格老先生执着地多次上调短期利率的同时,长期利率却不升反降?Wachovia  Securities首席经济学家席尔瓦说,“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确实有些什么在迅速发生变化。”
        在上述56位经济学家中,有11人表示火热的住房市场是他们最担心的。眼下,这种繁荣给消费开支带来了极大的提振。巴克莱资本首席经济学家麦基指出,在过去一年里,美国家庭的净资产增加了近4万亿美元,一定程度上来自于房产价值的上升。
        同时,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美国人的收入水平仍有强劲增长。就此麦基表示,这将确保年底前美国的消费开支将保持相对强劲的状态。但是,住房在美国家庭的财富中占有很大比例,一旦住房市场有风吹草动,势必会出现经济学家所谓的负资产效应,即家庭资产贬值导致消费者紧缩开支。不过,经济学家总体上认为住房市场全面崩溃的可能性不大。有34位受访者表示,如果住房市场真的走软,其影响也会局限在几个市场,而不至于殃及整个美国经济。不过,他们在这方面的担心正在加重。经济分析学会的斯特恩说,人们在消费时使用了大量以房产作抵押的贷款,随着短期利率的上升,许多家庭的利息负担将加重,并抑制他们的开支,她预计明年美国经济将增长3%,这一数字低于人们的普遍预期。
        有10位经济学家表示,他们对美国创纪录的贸易赤字感到不安,高额赤字主要是(来自中国等地的商品)进口剧增和(对日本等经济增长放慢国家)出口疲软的结果。另外11位经济学家表示,高油价令人担忧。CNBC电视频道评论员卡德罗说,经济放慢的势头正在酝酿之中,放慢的原因一方面是高油价的拖累,另一方面是货币政策的拖累。今年初的时候,卡德罗对经济前景还比较乐观,当时他预计2005年经济增幅可达4%以上。不过现在他认为,在未来12个月里,增幅不会超过3%。
        独立的企业研究机构世界大企业联合会的经济学家们今年初的时候比卡德罗还乐观,他们预计今年上半年增幅可达5.4%左右,下半年不到4%。但现在也认为今年余下时间的增幅只会有3%左右。大企业联合会发布的领先指数有所下滑,人们担心消费开支将难以保持坚挺。该联合会经济学家戈登斯坦表示,预计消费开支不会继续上升。
        如果Fed如经济学家所期放慢加息步伐,那对股市将是个利好。有31位经济学家说,预计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年底前将突破11000点。企业盈利前景良好也应有利于股市。2005年美国企业总体利润增幅有望达到11.8%;2006年有望达到6.1%。
        不过,对于企业未来数月如何处理利润率和劳动成本方面的问题,经济学家表示还有待观察。今年一季度,非农企业的单位劳动成本(即企业为单位产值向劳动者支付的报酬)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3%,是5年来的最大涨幅。通常而言,在劳动成本增幅达到这样一种水平的时候,为维持利润,企业通常会考虑提高产品价格。这个数据或许只是偶然现象,不足以说明问题。但有35位受访经济学家担心,劳动成本上升或许意味着较大范围的通货膨胀压力正在积聚,这或许会促使Fed继续加息。联邦快递首席经济学家黄赓说,已经可以看到通胀正在向供应环节传递。
        不确定因素的另一个发源地是长期利率走势。经济学家预计,年底前10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将从目前的4%升至4.6%,到明年这个时候将升至4.8%。不过,过去几年经济学家对长期利率的预测跟实际走势一直都有很大差距,他们预计的收益率上涨迟迟没有出现。
        如果长期利率出乎这些经济学家的预料而不升反降,Fed的处境将比较尴尬。长期利率偏低将导致按揭贷款利率进一步下降,从而给住房市场火上浇油,而这种情况正是Fed官员明确表示过希望避免的。长期利率下降还将使Fed面对短期利率低于长期利率的反常局面,即华尔街人士所谓“利率曲线反转”。过去这种情况预示着衰退,这当然也是Fed希望避免的,特别是在格林斯潘执政的最后日子里,Fed的这种愿望势必更加强烈。
(DJ,2005.07.01)

国内与港台经济

人民币价值实际被高估
        单伟健日前在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站上撰文说,美国在人民币问题上加大了对中国的施压力度,美国财政部长斯诺要求中国政府必须在10月份前重估人民币币值,否则就有可能被贴上“汇率操纵者”的标签,并遭到美国的贸易报复。
        施加这些压力的理由是,中国的人民币被人为低估了,这使得中国出口商品享受了不公平的竞争优势,并剥夺了许多美国人的就业机会。这一观点得到了金融市场的广泛认同。人民币远期汇率相对于现货汇率存在升水,这表明人们普遍认为人民币汇率将会重估。在这一市场预期的作用下,外国资金一直在大量流入中国,这既给中国造成了要加大货币供应的压力,也导致了中国房地产价格的大幅上涨。鉴于中国政府手中有数量可观的外汇储备,以及最近几年中国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持续出现盈余,市场有理由相信,实现了自由兑换的人民币其兑美元汇率将会上扬。
        但这却忽略了一个事实,即人民币虽然已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尽管汇率是被中国央行所固定的),但资本项目下的兑换依然受到严格控制。交易员们可自由地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或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而中国和外国游客大体上也可以出于旅行需要而买卖人民币。在华运营的外国公司基本上可不受限制地将其在中国获得的利润兑换成外币汇到境外。但所有资本项目下的交易仍必须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来结算。虽然中国对在华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将合法外商直接投资在华获得的利润汇到境外没有什么限制,但外国人投资中国的资本市场目前仍受到广泛限制。更重要的是,中国公民投资海外目前也受到很大限制。
        这些资本控制措施是很正常的。许多国家在其经济发展的某一阶段都曾实施过资本控制。英国直到1979年才全部取消外汇控制。韩国到1996年时才部分取消了资本控制,而台湾目前仍限制外资投资本地股市。印度和马来西亚也依然实施严格的资本控制。
        不管人们喜欢与否,资本控制对处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中国绝对是必要的,因为固定资产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已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中国2004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5%,如此高的比例是其它主要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未曾经历过的。例如,美国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从未明显高出过20%,即使在1889-1913年工业化高潮期间以及1946-55年的二战后重建阶段也不例外。日本的这一比值在上世纪60和70年代最高达到过32%左右。而德国的这一比值只在1891-1913年以及1952-58年的大投资时期才达到过21%左右。
        中国之所以能够达到如此高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除了得益于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外,更要归功于国内极高的储蓄率,中国2004年的储蓄率达到了43%。由于中国对资本项目实施控制,因此中国的储户除了将钱投资国内市场外几乎别无选择,他们无法为了获得更高回报而将资金投向海外。以几乎所有指标来衡量,中国的经济增长都是效率低下和浪费严重的。有数据显示,创造1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国平均需要投入5-7美元,而多数发达国家平均只需投入1-2美元。中国创造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也要比其它国家高许多。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来自银行贷款,而中国银行体系的坏帐额是反映该国资本利用低效率的一个很好指标。只要投入足够的资金,缺乏效率的经济也能创造高增长率,中国就是这样。但这需要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通过资本控制手段阻止国内资金到海外去寻求更高的投资回报。
        中国依赖固定资产投资的独特增长模式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两个显着影响。一方面,中国作为原材料和大宗商品的净进口国,它在这方面的无止境需求推动此类产品的全球价格不断上涨。另一方面,无情的产能扩张又导致生产能力过剩,从而压低了制成品的价格。中国是工业制成品的净出口国。中国实际上就以这种贵买贱卖的方式在对世界其它国家提供补贴。但原材料和制成品价格的这种一涨一跌却挤榨了中国制造商的现金流和利润。因此,像中国这种经济高增长、但企业利润和投资回报却处于低水平的现象在历史上是未曾有过的。在任何其它国家,股市表现与经济的总体状况总是一致的,而中国的情况却是尽管经济持续增长,而投资回报却处于极低水平甚至为负。中国企业在国内上市股票的本益比要大大高于其在海外上市的股票,这表明中国的投资回报率低于海外。
        如果中国取消资本控制,允许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在投资者套利交易的作用下,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股市所发行股票存在的本益比不同现象将会消失。这引发的资本外流有可能导致人民币贬值,而不是升值,这无疑要令美国许多政治领袖失望了。如果没有资本控制,中国的经济增长将会停滞,因为资本外流届时将导致固定资产投资这一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难为无米之炊。而鉴于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日益增大的重要性,中国经济停止增长将对世界经济产生灾难性影响。
        如果中国决定重估人民币币值(这样做或许是为了对美国政府施加的压力有个交待),为了维持人民币目前承受的升值压力,中国将不得不保留其目前的资本控制措施,甚至还要在这方面加大“操控”力度。人民币汇率的任何浮动都必须在包括资本控制的现行外汇控制体系下进行。虽然这一策略确实能够收到某些益处,如使央行得以将货币供应量增长和过热的经济有效控制住,但却会对贸易和投资构成重大打击,从而严重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因为以外贸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来衡量,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几乎是美国和日本的两倍。虽然交易商和投资者可通过对冲方式大体上避免遭受一种完全可兑换货币的汇率波动造成的损害,但如果是一种仍实行资本控制的货币,由于这种货币不具备真正的市场交易环境,因此交易商和投资者无法做到以较低成本避免受到该货币汇率波动的伤害。
        当然,中国也可以选择使人民币汇率继续钉住美元,只是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调高些。但小幅调高人民币汇率只会鼓励更多投机性资本流入中国,加大中国承受的货币供应压力,因为这种钉住汇率一旦作出调整,该制度的可信度就将丧失,从而为更猛烈的投机性交易打开大门。这样做也无法起到消除政治压力的作用。如果中国在继续使人民币汇率钉住美元的同时大幅调高人民币汇率,中国经济的增长将大幅减缓,这对全球经济增长将产生巨大影响。
        这样,如果中国决定对外界要其改变汇率制度的压力低头,它只剩下了一种选择,那就是在维持现行外汇制度的前提下允许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在一个受控制的区间内浮动,此时中国对人民币的兑换仍将维持经常项目下放开、资本项目下控制的做法。允许人民币兑一篮子可兑换货币的汇率在一个固定区间内浮动可确保贸易和投资的稳定性,因为交易员和投资者可针对这一揽子可兑换货币采取对冲操作,从而降低自己因持有人民币而承受的风险。这样做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定会上扬,特别是在美元汇率最近走强的情况下。
        如果让真正的市场因素发挥作用,人民币被低估的情况实际并不十分严重。因此,从经济角度看,没有什么过硬的理由要中国重估人民币币值或调整人民币兑美元的钉住汇率。过去10年中中国使人民币汇率钉住美元的做法给它带来了很大益处。这种做法也十分有利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因为它维持了世界经济的稳定,并通过中国大量投资美国国债的方式帮助维持了美国人的高消费水平。
        从长远看,最好的解决之道是中国逐步放开对人民币资本项目的控制。但这一进程必须是缓慢的,因为取消对资本项目的控制将有可能迫使中国与资本使用效率更高的经济体争夺资本,从而抑制中国的经济增长。因此,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的说法是正确的。他说,中国必须首先改革银行体系,使自己的经济更有效率,在这之后才能取消外汇控制。只有那时中国才能提高其资本回报率,从而使中国的经济增长更加均衡,不像现在这样过于依赖固定资产投资。相应地,这也会为人民币实现完全可兑换创造条件。
(DJ,2005.07.05)
日本年度通商白皮书警告日企:投资中国有风险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这是在日本近几年的中国投资热中,首次以文件针对中国对日本企业敲响警钟。因此,也被认为将进一步影响日本企业今后考虑投资中国的热诚。
        白皮书重点分析了中国投资热所带来的一些副作用,包括将带来严重的电源的不足;资源,能源价格会将提高,以及房地产,租金的上升等。日本企业投资中国,多以中国是世界的大工厂作为考虑的大前提。新发布的通商白皮书明显对这一点进行了负面的评估。与此同时,在分析中国投资热潮时,通商白皮书也对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问题泼冷水。如白皮书中指出:中国虽然取得显著的经济增长,但是贫富悬殊,乡村与都市的经济差异也越来越明显。目前,已经浮现了失业、坏账等问题。
        在另一层面上,日本却也注意到中国企业正在国际市场上发挥影响力。日本经济产业部也提醒日企:“为了日本企业今后的竞争能力,必须密切留意中国的产品研究开发以及收购外企的情况。”
(中国新闻网2005.07.03)
(以上信息均采自公开媒体报道,不代表本课题组意见,仅供读者研究参考。)

2005年第48期(总第582期)                          2005年7月8日(星期五)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68034412                  传  真:(010)6803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