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今年将仅仅增长3%

2005-07-01

调整字号:

经济走势跟踪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Trends

2005年第47期(总第580期)                        2005年7月1日(星期五)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经济周期基本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组
            中国社会科学院B类重大课题《经济走势跟踪与研究》课题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与海通证券有限公司《经济走势跟踪》联合课题组


经济热点
全球投资吸引力谁最强?
        据《金融时报》报道,安永(Ernst  Young)咨询公司6月29日发布的一份调查说,西欧尽管成本高昂,但仍击退了美国和中国的竞争,继续保持全球最重要投资目的地的地位。这项研究指出,造成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企业通过投资西欧地区,能将产品打入工商业特定利基市场(其发展快于西欧总体经济),从而找到商机。世界各地投资西欧的公司一般涉足的领域包括:金融服务等商业服务,以及制造业的专门领域。
        根据该调查,中国在过去12个月里成为比美国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其中很大原因,是人们认为在今后20年里,中国快速扩张的经济将为货物与服务销售提供巨大机会,而中国比美国更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另一个原因是中国劳动力成本低,这有力地鼓励了制造商将其生产基地放到中国并出口商品。此次调查基于与全球650家企业管理者的讨论。讨论时,这些管理者被要求从投资吸引力角度对不同国家进行评价。
        安永董事长詹姆斯·特利说,对西欧的投资中,相当一部分投资因素是该地区许多市场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此外,企业也喜欢这样的观点,那就是能在该地区招募到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工人。但特利先生指出,今后5年,各新兴经济体的相对投资吸引力将增大,尤其是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此类国家“将变得越来越具创新力,并将对更发达市场带来真正挑战”。
        有52%的企业认为中国是最理想投资场所,相比之下45%的企业偏向美国和加拿大。但过去一年,中国得分上升特别快,从而有可能在不久后赶超西欧,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地区。在安永2004年类似调查中,中国得分是37%。
        该报的另一份报道则说,来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数据显示,美国企业2004年的海外投资额近乎翻倍,流向海外的外国直接投资额从前一年的1410亿美元跳升至2520亿美元。数据还显示,中国继续成为投资者的吸铁石,而法国和德国则失去了吸引力。
        虽然美国公司大规模购买外国资产,但没有迹象表明美国作为投资目的地已不太受欢迎。2004年,进入美国的直接投资从670亿美元增至1070亿美元。咨询集团Economy.com首席策略师马克·赞迪(Mark  Zandi)说,数据显示,美国企业正将创纪录的现金储备主要用于亚洲的投资项目。“美国企业被吸引到亚洲,部分原因在于当地货币仍具有竞争力,另外也因为这里是低成本生产基地,本身也是个增长的市场,”他说,“欧洲几乎与之完全相反。”
        德国和法国是欧洲大陆最大的两个经济体,而流入两国的投资去年急剧下降。在法国,对内投资从430亿美元减至240亿美元,几乎减半。在德国,外国投资者实际撤回了390亿美元,2003年则投资了270亿美元。
        富国整体上加大了对发展中国家投资的力度。2004年,经合组织成员国的总体现金外流从5930亿美元攀升至6680亿美元。投资银行瑞银(UBS)高级经济顾问乔治·马格纳斯说:“全球化一直在加速。”“富国的企业正在对相对不先进的经济体进行大举投资。”中国是发展中国家里最大的直接投资接收国,2004年流入的投资资金创下历史新高,从2003年的470亿美元升至550亿美元。
        另据日本财务省数据,在截至2005年4月的一年,外国在日本的直接投资翻倍,达创纪录的375亿美元,而投资流入日本的金额自有记录以来首次超过流出金额。这些数据显示,来自美国的资本流入增长逾7倍,使美国轻而易举地成为最大对日投资国,占对日投资总额的近三分之二。数据还显示,日本全年流出金额为355亿美元,中国在2004年上半年吸引了14.6%,美国吸引了11.5%。
        这些被日本外贸组织称为“历史性的”数据,有助于日本政府抵挡外界的批评。批评人士认为,日本的外国直接投资环境不好。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已保证,在截至2006年底的5年内,将外国直接投资总量翻倍。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称,到2004年末,外国直接投资已达10.455万亿日元(合950亿美元),13.2万亿日元的目标已然在望。但这一数字仅略多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相比之下,美国的比例为22%,英国为37%。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理事长渡边修(Osamu  Watanabe)表示,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对外投资超过外国对日投资,两者比例为10比1,自那以来,日本已取得了显着进步。他说,2004年投资增加额中的大多数是投资基金为主的机构做出的,但波动性较小的领域也在吸引投资。
        日本美国商会外国直接投资委员会主席尼古拉斯·贝内斯表示,数字可能不完全像它们表面上看上去的那样。“你得考虑资金回流。许多企业进入日本,接着发现日本是一个监管非常严格、成本很高的环境,于是它们离去,或扩张规模没有计划的那样大。”
(综合消息)
国际经济
全球经济今年将仅仅增长3%
        全球利率趋升、英国及澳纽等地房屋市道热潮降温,皆影响到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联合国报告预期,今年全球经济仅会增长3%,低于去年4.1%增长。然而,《经济学家》信息部预测较为乐观,预期今年全球增长4.2%,明年放慢至增长4%。
        据路透社联合国29日消息: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发表的半年经济预测报告警告说,利率上升、以及美国经常项目收支赤字扩大,对全球经济增长构成风险。报告预期,全球经济增长将从2004年的4.1%,降至2005年的3%。但是这份《2005年世界经济状况及前景》报告说,一些国家的央行为了消除通胀压力而加息,这可能会进一步扼杀经济增长。
        报告指出,美国贸易赤字如果恶化,造成投资者对美元债券失去胃口,可能会对世界各地经济构成震荡。美国贸易赤字今年首季达到创纪录的1951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4%。而美元转弱不足以纠正贸易赤字。贸易赤字是美国经济与世界其它国家经济的最广泛衡量标准,因为它包括投资资金流向。
        报告预期,经济增长放缓将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相反,发展中国家经济在2005年和2006年将会增长5%。“所有发展中地区按它们过去数十年的标准,都将有良好表现。”报告预期中国经济年度增长率将达约9%,主要是由出口和高水平投资推动;非洲地区经济2005年增长将在5%以上,主要得益石油出口和对其他商品的殷切需求。
        报告指出,高油价使众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得益。但警告说,油价上涨可能会伤害到世界其它地区的增长,以及令需求下降。报告建议说,石油出口国应利用大量收益来保护它们的经济免遭能源价格摇摆不定的影响。期油价格于2004年因需求强烈而上升了将近三分之一,27日,油价更上升至创纪录高位,接近每桶61美元。来自工业化国家的财长们认为,能源成本上涨是经济增长拖慢的原因。
        联合国报告预期,西欧的经济增长将会从2004年的2.2%,下降至2005年的2%。美国经济增长将从2004年的4.4%,放缓至2005年的3%。报告说,虽然美国经济决策者似乎要继续加息,但是,高利率可会促使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报告认为,大多数国家应当实行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以防经济增长进一步放慢。
        另外,据《经济学家》信息部的最新经济预测报告显示,全球经济今年估计只会增长4.2%,明年更会进一步放缓到增长4%。报告指出,全球多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出现放缓情况,全球经济增长结构亦出现转变,内部需求占经济比重日益重要,由于法国及荷兰的公投否决接纳欧盟宪法,恐怕欧元区商业情绪受损,因此调低欧元区今年经济增长预测至1.2%。
(大公报,2005.06.30)
美联航凸现全球养老金危机
        近日,位于芝加哥的美国破产法院作出裁决,同意美联航终止它的4个雇员养老金计划,把这个财务负担转移给联邦养老救济金保障公司(PBGC)。这个决定使得美联航在今后5年里不再需要向雇员的养老金计划注入32亿美元的资金,而根据政府的计算,美联航整个养老金的缺口接近98亿美元。这是自从美国政府开始对养老金进行保障以来最大的一次倒账。
        对于美联航的雇员来说,这一裁决证实公司将不履行对他们作出的承诺,而是以养老金保障公司的形式来兑现部分承诺。美联航的雇员将会因此而遭受损失。这一裁决不仅事关美联航的雇员,而且也影响到所有美国人今后的养老金。因为这是很大一笔倒账。人们不禁要问,其它公司是否也会朝这个方向走,雇员是否能依赖公司对他们作出的养老金承诺?这一裁决也使得在任何一个经营不好的公司或是有长期结构性问题行业工作的人们怀疑,自己得到的承诺是否会被兑现,并不得不开始考虑今后的退休问题。
        美联航是1989年以来接受破产保护最久的航空公司,使它得以藉此大刀阔斧削减工资与福利,并重新议约,最重大的措施是结束4个雇员养老金方案。现在美联航的竞争力,比起申请破产保护时强多了。目前的机遇对它来说是再好不过的,因为破产保护使美联航免于航空业有史以来最残酷的竞争压力。而美联航的员工,他们以前被视为公司的核心与灵魂,现在却被弃如敝屣。其它航空业者最后可能被迫模仿联合航空的模式,甚至申请破产保护、终结养老金计划,才能在成本上和美联航一比高低。目前的航空公司间的竞争如此激烈,一旦某家公司获得某种成本优势,其它公司会觉得非跟进不可。法院的这个决定开创了一个令人担忧的先例,因为它可能会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很明显,这可能会鼓励其它航空公司也把他们的负债推给PBGC。
        事实上,美国不少航空公司目前都处于困境之中。自从2002年以来第二次处于破产保护的“美国航空公司”已经终止了他们的养老金计划,政府不得不承担支付该公司目前和今后退休工人30亿美元的福利。德尔塔航空公司(DELTA)也曾表示,如果不能够重新对6亿美元贷款的条件或是减少现金储备进行谈判的话,他们可能寻求破产保护。
        美国养老金储备的急剧下降是股市动荡以及低利息等综合因素造成的,也受到全球化和政府政策的影响。这些因素导致一开始看起来可以支付得起的退休福利,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变得难以承担。尽管人们担心自己的养老金计划,但是一些人认为,PBGC所面临的局面和前景更令人担忧。
        当前,美国政府正在采取措施改变这一局面。布什政府提出了改变PBGC资金来源的方式以及改变对所有提供固定收益养老金计划的公司作出的规定,来减少类似事件在今后发生的风险。这些改变将影响到目前和今后的公司,他们将向PBGC支付更高的保险费来得到他们所得的保险。与此同时,他们还得增加他们的养老金计划的资金。
        英国《泰晤士报》也就此撰文表示,美国联邦破产法院对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终结员工养老金计划的裁决可能对全球范围的养老金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对于英国来说,这个决定可能会加大要求英国政府给最近成立的养老金保护基金提供更多资金的呼声。
        针对这一系列的养老金危机问题,世界银行警告,除非各国全面修改养老金制度,否则恐怕将爆发全球性的养老金危机,同时世界银行也建议采纳公私混合的退休储蓄方案。
        世界银行的养老金专家们在《21世纪老年人收入支持》报告中说,当前养老金结构早已过时,人口急速老化及经济压力,对养老金制度造成冲击,也使得养老金制度的改革更为迫切。目前养老金体系的实际预算成本多半未采取标准的“精算”原则,而预算赤字居高不下又会损害国家的经济前景。巴西是近来最明显的例子。1998年巴西的财政赤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最后演变成金融危机,其财政赤字有2/3(约GDP的4%)是因为养老金支出暴增所致。
        报告虽然警告养老金问题没有一套普遍适用的解决办法,但建议最好的解决方式是采取多样化的“多重支柱”养老金体系,因为这样的设计更能灵活应变,也可以控制风险。美国与欧洲的养老金体系因正值退休潮而濒临瓦解,如何改革养老金制度已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勉强维持当前的养老金体系,常常会产生庞大的预算赤字,拖累经济发展。为维持现行体系,政府要么削减开支,要么大幅缩减养老金。修改养老金体系需要透明且彻底的分析,报告建议各国养老金要有多样化的投资组合,及官方与民间的管理与支持。
        养老金改革意味着艰难的选择与权衡。世界银行曾参与逾80个国家的养老金改革,并提供补助经费给60个国家改革养老金制度。美国在社会安全退休体系改革时,坦率的态度值得嘉许。美国对这些议题开诚布公为世界立下良好的典范。
(大公报,2005.06.24)
国内与港台经济
中国经济和亚洲并肩成长
        “中国是亚洲经济发展中能量巨大的引擎。它正在和整个亚洲经济一同成长。”亚洲开发银行行长黑田东彦这样形容中国在亚洲的经济地位。曾经有过一个时期,人们喜欢用“美国打个喷嚏,亚洲就会感冒”来形容亚洲对西方经济局势的依赖。80年代末,亚洲向美国出口及亚洲内部贸易分别占亚洲各国外贸总额的25%。但如今,亚洲内部贸易已占亚洲外贸总额的40%,对美出口则滑落到20%左右。
        “中国在亚洲经济的一体化中,为该地区扶贫出了一把力。”美国全球发展中心(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的高级研究员彼得·提莫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现在彼此开放边境,建立了稳定统一的‘大米市场’,这是解决贫困人口‘吃饭’问题的有效途径。”
        但是经济上的走近并不意味着亚洲有政治上的一体化趋势,提莫认为:“东盟和欧盟不一样,它对于政治一体化没有兴趣。亚洲国家间的政治、文化认同各不相同,它们希望能保持自己的国家独立性。”
        2005年2月刚刚到亚洲开发银行走马上任的黑田东彦对亚洲经济的蓬勃发展充满了信心:“亚洲经济有三只领头羊:日本仍为在本地区提供资本和高质量的产品;印度在高科技产业方面的优势亦能使亚洲获益;再加上中国迅速成长的经济实力。如何有效结合这三者的经济优势是促进亚洲经济一体化的关键。”为此,亚洲开发银行业已在向印度和中国提供各500万美金的贷款,为它们的发展再加一道东风。
        “在讨论亚洲和中国经济关系时,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中国的快速发展是否意味着亚洲经济增长的缓慢?”提莫分析到:“应该说,中国和亚洲其它国家间存在经济互补和竞争的双重关系。至于哪种关系是主流,完全取决于你从哪一个领域来看问题。”
        提莫向《华盛顿观察》周刊解释道,“在加工制造业中,亚洲国家对中国多有抱怨,觉得中国主导了劳动型密集工业的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但是,在原材料、能源、和食品农业贸易中,中国所需要的正是亚洲一些国家所盛产的。比如,印度尼西亚的橡胶、石油、木材产业主就非常高兴看到中国的大量进口。就像美国的大豆种植业主看好对华贸易一样。另外,亚洲在服务业中用的经济互补也是人们经常忽视的领域。比如,新加坡就把很多金融服务领域转到上海。这种趋势在亚洲越来越普遍。”
        “中国在亚洲――尤其在多边贸易中――是在不断融入的结合者,这对亚洲的冲击是非常大。”华盛顿资深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尼古拉斯·拉迪将问题一分为二,“好的方面是,中国从亚洲国家的进口让双边贸易额日益提高;负面的影响是,中国已逐渐从双边贸易中的贡献者变成汲取者,吸收了亚洲各国的资源,使大部分的亚洲国家在贸易和经济上越发依赖中国。”
        相较于拉迪,提莫并没有把贸易依附看得如此严重:“这种情况是目前国际能源价格过高引起的。但我相信市场能自行调节这一问题,让能源和原材料价格降下来,解决这个矛盾。”
        与学者们不同,作为地区发展组织的官员,黑田东彦的乐观态度来自他的宏观视野。他在美国全球发展中心6月23日的研讨会上承认,短期而言,中国的确在各个方面和其它亚洲国家都有竞争。但从长期看,他相信所有的经济关系都能达到双赢的结果。“当然,我们生活在实实在在的每一天,而不是只生活在美好的未来中。因此,我们要架构从短期竞争到长期双赢的桥梁――那就是各国间要保持良好的经济关系。”他说。
        “亚洲的巨大经济增长现在对美国经济是一种加分。”拉迪在研讨会上说,“当然,如果‘东盟10+3’不是完全的实行所谓的自由市场经济的话,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日益紧密长期来看对美国还是有些负面影响的。”“这个‘短期’效应是100年。”提莫接着拉迪的话锋,不无幽默地暗示,他对长远的“负面”影响并不十分担心。他反而提到,“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企业界对中国有非常大的兴趣。沃尔马不仅大部分商品从中国进口,而且开始在中国本土开办分店。美国人将因此而长期受益。”
        “但是,亚洲国家之间越来越紧密的是纯粹的贸易联系,我并没有看到它们有什么政治上的诉求。”提莫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即使是欧盟,法国、荷兰最近对《欧洲宪法》的否决中能看出,欧盟政治一体化的脚步走起来并不顺畅,更何况是‘东盟10+3’。亚洲国家中,日本就不为其它国家所信任,一直被认为是个军事威胁,即使美国将之视为自己在亚洲的坚定盟友。相对应的,中国是亚洲正在上升的一股力量,无论在经济和政治上影响都越来越大。”
        对印度尼西亚事务很有研究的提莫说:“在我看来,东盟大部分国家,就像印度尼西亚一样,并不希望美国完全撤出亚洲,但也不排斥中国的崛起。它们更愿意看到的是各种力量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达成一种力量平衡。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各国有独立而独特的国家认同,而这种国家意识也得到这种大环境的保护。”“即使是长远来看,我也没看到这样的发展方向。”他说,“当然,越来越紧密的经济关系会让它们和中国在政治上走近,但要知道,‘紧密的政治关系’并不代表‘政治一体化’。”
        当人们在讨论“崛起中的中国是好是坏,蓬勃成长的亚洲是好是坏”,或是中国威胁论的时候,往往会忽视一个事实:在亚洲迅速发展的同时,该地区的扶贫任务仍十分艰巨。“目前,地球上每10个喝不到安全饮用水的人中就有6个住在亚洲;南亚和东南亚更是艾滋病感染率极高的地区。”以中国为例,黑田东彦说对《华盛顿观察》周刊介绍了亚洲开发银行的经济扶贫项目:“我们在那里的投资主要是在交通运输业,比如帮助中国建设公路和高速公路。但我们正试图将在中国的投资多样化,甚至包括金融方面的资助。中国政府要求我们在社会建设方面多投入,尤其是教育、扶贫等方面。”
        谈到扶贫,专攻此项研究的提莫说:“虽然中国人吃很多面食,但中国南方和整个东南亚地区都是以大米为主食。因此,建立统一‘大米经济’是亚洲解决贫困问题所急需的。目前,中国和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缅甸、孟加拉国以及印度国家之间的大米贸易已经占到世界整个大米贸易的80%。”
        提莫分析说:“从经济理论讲,解决‘吃饭’问题有两个要点;稳定全世界的大米市场,让贫困人口有饭吃。我担心的是,稳定的世界大米市场将最终落地在哪里。这一点,随着中国和亚洲国家农业贸易一体化已不成问题,大米的市场价格已经没有太大起伏;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是扶贫的另一个要点。中国从东南亚国家大量进口零关税农产品能直接增加那里的经济收入,由此带来的原材料和能源对中国的大量出口也有利于地区扶贫。”
(《华盛顿观察》周刊,2005.06.29)
(以上信息均采自公开媒体报道,不代表本课题组意见,仅供读者研究参考。)

2005年第47期(总第580期)                          2005年7月1日(星期五)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68034412                  传  真:(010)6803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