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会步日本后尘吗?

2005-06-24

调整字号:

经济走势跟踪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Trends

2005年第45期(总第578期)                        2005年6月24日(星期五)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经济周期基本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组
            中国社会科学院B类重大课题《经济走势跟踪与研究》课题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与海通证券有限公司《经济走势跟踪》联合课题组


经济热点

美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对中国软硬兼施
        道琼斯在报导中指出,美国在与中国解决贸易和汇率问题过程中采用软硬兼施的手段已成了家常便饭。美国立法机构扮的是白脸,以贸易制裁相威胁,逼迫中国在关键问题上作出让步。布什政府的官员则扮起了红脸,他们口气坚定,但强调合作的益处。
        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Senate  Finance  Committee)6月23日就美中经济关系举行的听证会完美地展示了上述两派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参议员们描绘美国经济受到的损害,对有可能成为打响中美全面贸易战第一枪的立法表示强烈支持。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主席格林斯潘和财政部长斯诺则摆出一副安抚的姿态,称,中国应重估人民币币值,因从灵活的汇率制度受益的将不仅是美国,还有中国自己。但他们都警告说,带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立法和贸易战很可能将给美国和世界其它地区造成巨大损害。
        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政治化可能导致美国内部争论的升温,特别是在国会。但要判断这一切逼迫手段是否会将美国推向贸易战还为时尚早。美国国会当前倡议的目的是为了向中国施压,使其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作出让步,而非用关税来加以惩罚。
        纽约州民主党参议员查理斯·舒莫(Charles  Schumer)等人在人民币问题上的态度最为坚决。他和南卡罗来纳州共和党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提出了一项议案,该议案主张若中国不重估人民币币值,美国将向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征收27.5%的关税。预计该议案将在今夏结束前由参议院投票表决。但舒莫本人并不认为他的议案将成为一场贸易大战的开端。
        舒莫在6月8日于华盛顿召开的美国外交协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会议上预测说,美国永远也不会走到实施上述关税的这一步,但却会达到促使中国实现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的目的。据舒莫讲,就连布什政府的官员也私下对他的努力表示鼓励,要他继续努力,称这是能够使此事取得进展的唯一途径。
        这样看来,舒莫-格雷厄姆议案以及宾夕法尼亚州共和党众议员费尔·英格里希(Phil  English)和其在众议院的共和党同僚日前宣布的措施可被视为美国有失和谐的对华攻势的组成部分。布什政府似乎在告诫中国领导人,要么作出令美国满意的让步,要么将面临国会的发难。
        迄今为止,面对美国国会剑拔弩张的态势,中国领导人似乎仍不为所动。中国政府官员从上到下均强调,中国不会屈从于外界的压力。据22日的报导,中国财政部国际司司长朱光耀称,在外部的巨大压力下,在投机势力窥测投机机会的情况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对汇率制度进行调整。朱光耀在通过网络直播的问答会上说,他的言论是对总理温家宝今年早些时候发言内容的重申,即汇率政策是个主权问题。他说,这是一个基本原则,美国对此应该清楚,也应当认同。他补充说,外部压力只会减缓中国汇率制度的改革步伐。
        中国外交部23日宣布,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愿意在下个月举行的八大工业国领导人会议上讨论中国的汇率问题。胡锦涛将作为客人出席7月6日-8日在苏格兰格伦伊格尔斯举行的八大工业国峰会。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称,胡锦涛计划在会议上发表有关中国能源需求、气候变化、贸易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讲话。刘建超称,胡锦涛也愿意讨论中国的汇率问题。他说,如果有关国家关心人民币汇率的话,双方也会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不过,没有理由认为胡锦涛准备屈从于外界的压力。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独立自主一直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这是一些美国国会议员难以把握的一个现实。
        显然,中国日益增强的经济影响力和在世界舞台上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与美国毫无节制的欲望发生了碰撞。正如参议院23日的听证会所表明的那样,美国的担心并不单单局限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蒙大拿州民主党参议员马克斯·鲍卡斯(Max  Baucus)在听证会的开场陈述中称,美国社会各界都对中国有种不安的心理。美国制造业就业流失、知识产权遭窃取、中国政府对出口产业实施补贴、中国政府控股的石油公司中海石油竞购美国能源集团加州联合石油公司,这些问题在听证会上均有提及。所有这些担心及其它忧虑不一定专门针对中国,而是缘自人们对经济全球化将给美国带来的变化的根本担忧。
        即便美国和中国政府能够在未来几个月内就汇率政策达成一定共识,但两国间在众多问题上仍存在争议。美国针对部分全球化效应做出贸易保护主义性质反应的欲望似乎不会很快消退。
(DJ,2005.06.24)
国际经济

全球化是西方的唯一希望
        凤凰卫视6月24日消息:据“德国之声”根据瓦尔特·尼德贝格尔的采访录编写的一篇文章说,最近中国企业大买西方企业的潮流涌入了西方的茶余饭后。美国最著名的金融学家之一西格尔忽然也谈起了这个事件。他的结论颇有些惊人:只有依靠中国和印度等国的人来大量采购股票即企业,此间的退休者才能保持生活水平;2050年中印经济规模将远超美欧日;籍时90%的诺贝尔奖也归中印。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沃顿商学院的金融学教授杰瑞米·西格尔(Jeremy  Siegel)是美国最著名的金融学家之一。话题是从所谓“婴儿繁荣期人”2、3年后即将进入退休圈说起的。仅仅在美国,这个人群就达8000万之众。这些人以为靠他们工作时期内投资的退休金,尤其是投在股票基金里面的钱,可以在退休后象以前的美国人一样舒舒服服地过日子,西格尔指出,这个希望将化为失望。他认为,这一代人将是生活在股票债券供大于求的时代的第一代人。
        著名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观点跟西格尔相反。弗里德曼认为,退休者根本不需要售出太多的股票就可以过好日子,因为股票有着很高的红利。对此,西格尔指出,高红利股票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1980至2000年间,股票平均红利确实达到了近15%。但这个现象不会再度出现。大多数靠股票基金养老的这一代人必须清空他们的股票,还必须节省着用。也就是说,生活水平将会下降。
        随着“婴儿繁荣期人”进入退休年龄,西方开始进入老龄化新阶段。要相对维持原来的生活水平,一个方法是推迟退休年龄。现在,美国的退休年龄已经悄悄地增加到了67岁左右。西格尔认为,美国人的退休年龄将不得不推迟到73岁,而这一点在35至40年间就必须做到。这意味着:退休年龄进一步接近期待寿命,人们在退休后将平均只有9年时间可颐养天年。
        西格尔认为,只有积极的、生产性的投资才能带动经济发展。存款(包括投资于股票)起的是一种消极作用。他以日本为例,“这是一个非常保守的社会。他们宁可存款,而不愿投资。结局是:日本陷入停滞。”
        谁来积极投资呢?西格尔说:“我认为全球化给西方世界提供了唯一的机会。”因为,“未来若干代的年轻人80%来自发展中国家。”假如没有第三世界的人来收购,“我们的股票市场会象日本一样崩溃。”退休者们不能靠“吃工厂”过日子,而是必须把所占有的股权即股票抛出去。至于股票的价值,他的观点是,不存在一些人认为的“股票的内存持续价值”,购买者愿意付多少钱,这个股票就值多少钱。
        有人说,如果说期待中国人来购买西方股票,但中国自己不也处于一个老龄化过程中吗?西格尔就此指出,中国将不得不改变它的一胎政策,将来55岁退休也会变得不可能。可仅仅从这两点看,中国的潜力就是非常之大的。更何况,中国还有3亿人在生产力低下的国有企业工作,他们中绝大多数在20至30岁之间。私有经济在今后20年内将从这个潜力圈里汲取大量的养分。
        西格尔指出,中国有个很奇怪的现象:经济在最近10年里巨快增长,而股票市场却疲软不堪。他把这个现象称为“增长陷阱”。他对这个“陷阱”的解释是:中国人不可以到国外投资,购买股票,而他们为迅猛增长的国内经济所迷惑,大量投钱,把股价抬到了天上去。抬得过猛过高的股价是今天中国股市不振的主要原因。他认为这与前几年全世界的新技术股猛涨有一比。
        中国的证券市场已经名声不佳。因此,西格尔认为:“假如中国人将来看到国外一个出售的企业价格合理,又是好品牌,他们就会购买。”西格尔在此说出了一番耸人听闻的话:“而这正是我们和西方的退休者们所需要的。将来大多数大型跨国公司的所有者将来自印度,中国,韩国或印尼,而不再是欧洲人或美国人。西方需要中国或印度年轻人发出的能量。”
        似乎还嫌份量不够,他又加了一句:“今天诺贝尔奖得主90%是美国人和欧洲人。50年后,90%将是印度人,中国人和韩国人。”
        西格尔看到,东方在西方的购买潮已经涌来了,他以中国联想购买IBM的电脑领域和印度米塔尔公司买下美国钢铁工业很大一部分为例。然后,再度出惊人语:“我估计,2050年时,世界资本的一半以上将掌握在门槛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手里。中国和印度将大于美国、欧洲和日本的经济体组合。”
        针对在老龄化情况下美国是否需要大量吸收移民这个问题,西格尔说,在今后40年内,美国需要4亿移民,而美国本身人口只有3亿,所以这在政治上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而且时过境迁,即使要吸收那么多移民,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他再次以中国为例:“19世纪,欧洲和美国建设起第一批工业。它们拥有资本,吸引了移民。情况已经彻底改变了。今天中国建设工厂,出口到西方。移民到美国已经没有必要。”
        西格尔认为,现在西方建筑贸易壁垒的倾向是“核心问题”。不仅担心中国的商品涌入太多,也担心失去传统企业的国籍。他以瑞士为例指出,瑞士对世界没有大影响,但瑞士人生活得挺舒服。除了金融中心办得好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诸如雀巢或一系列药品公司这些非瑞士籍的公司成就突出。“谁拥有企业的资本这个问题有什么意义吗?不,管理人员还可以大半是瑞士人。”
        西格尔就全球化的厉害举了个例子:日本1941年轰炸珍珠港,意在占领夏威夷,但没有成功。40年后,日本人占领了夏威夷,用的办法是大规模的投资。
(凤凰网,2005.06.24)

国内与港台经济

中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成本上升  
        道琼斯报道,中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努力正开始结出果实,这一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于未来几周完成,但该项目的重要一环似乎还没有着落,那就是石油。
        由于全球油价极有可能长期维持在高位,对中国政府来说,何时开始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原油供应中断而向战略石油储备库填注石油,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难以作出的决定。作为亚洲的头号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中国在其沿海城市镇海兴建的大规模原油存储设施将在今年8月完工。这一设施的储油罐具备存储200多万吨原油的能力。这是中国朝实现其构建总量达1400万吨战略石油储备的计划迈出的坚实一步。这一储备量按目前消费水平计算可满足中国30天的原油需求。
        虽然储油设施已兴建完成,但现在看来还不是开库存油的合适时机。美国能源咨询公司Purvin  &  Gertz  Inc.驻新加坡的高级合伙人维克特·沙姆认为,在油价处于目前高位的情况下开始存储石油是愚蠢之举,即使中国此时启动战略石油储备的存储工作,存储量也未必会很大。
        对中国和其它雄心勃勃地新建和扩建战略石油储备的亚洲国家来说,可能没有比今年更不适合启动这一储油计划的年份了。日前,纽约商品交易所基准原油期货的价格逼近了每桶60美元的历史高位,自年初以来油价已经跃升了近39%,与两年前相比油价更是上涨了一倍以上。
        全球石油市场一直在密切观察着,看中国政府何时允许其国有石油公司开仓储油。虽然东盟也一直说要开创自己的战略石油储备,但市场对此却并未太过注意,而中国一旦采取行动充实其战略石油储备,则一定会成为引人瞩目之事。油价有可能应声而涨,这使得中国政府何时下达开库储油的命令也成了件复杂的事情。
        成本上涨的还不仅是石油。由于全球钢材价格上涨,中国为战略石油储备建造储油设施的费用也势必超过人民币60亿元的预算。除此之外,中国为建设战略石油储备设施还出台了一系列税收减免措施,如暂停征收印花税和农田使用税等,建立战略石油储备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对政府财政的影响看来是巨大的。但对中国来说,建立战略石油储备是一根必须要啃的硬骨头。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各炼油商目前持有的石油库存只能满足国内20多天的消费需求。由于国内的石油需求持续攀升而国内的石油产量却停滞不前,中国这一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正越来越依赖进口石油,而中国目前的石油库存水平显然不足以应对供应环节出现问题所引发的冲击。据保守的估计,中国今年的石油需求量预计将增长7.1%,达到每天689万桶。分析师们说,离开了石油这个轨道润滑剂,中国红红火火的经济可能只有踩急剎车了。
        中国计划在浙江省兴建两处战略石油储备设施,镇海是其中一处。与世界最大能源消费国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设施相比,镇海的储油设施是小巫见大巫了。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存放在得克萨斯州和刘易斯安娜州沿海的地下储油库里,目前较其7.27亿桶的目标储量尚存约3000万桶的缺口。
        中国计划兴建四座储油设施,另外两座分别位于大连和山东省,它们将在2010年年底前完工。这四座储油设施都位于中国重要的炼油中心附近,它们可以充当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这两家国有企业的辅助性库存。
        日本和韩国这两个亚洲的石油消费大国各持有至少可满足国内90天需求的原油和成品油库存,它们的石油储备已经达到了国际能源署建议的水平。在亚洲其它地方,石油进口日增的印度也在考虑建立自己的战略石油储备,这有助于它在谈判长期石油供应合同时讨价还价。因此,如果中国(可能还有印度)开始向战略石油储备库填注石油,石油市场对此作出热烈反应就不会令人感到惊讶了。
(DJ,2005.06.23)
中国企业会步日本后尘吗?
        《华尔街日报》在一篇报道中说,4年前,高盛集团曾担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戴文能源公司(Devon  Energy  Corp.,DVN)印度尼西亚资产的顾问。“那时候,几乎没有人相信我们是认真的,”高盛驻香港的并购部门负责人莱文回忆说。而现如今,在竞购方名单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中国企业。
        一周来,随着两家中国企业先后对美国一家制造商及一家能源企业发出收购要约,人们开始认真看待中国企业的收购兴趣。随后还可能有更多收购意向接踵而至。这与九十年代日本企业的并购潮似乎有几分相似之处,然而中国在美国乃至全球的并购规模将会更大、也更复杂。
        中国企业对自然资源、制造专利、品牌、分销渠道以及技术的需求有国内银行特别是国家开发银行大规模的低成本信贷资金的支持,资金显然不是问题。这一点很可能会在某些行业掀起一轮比人们设想的更加激烈的竞购战,从中海石油对加州联合石油(Unocal)  185亿美元的出价上就可见一斑。
        “中国的资金太充足了,”高盛集团驻香港的董事胡祖六表示。“不仅是中国进出口银行或开发银行,所有商业银行都有能力为此类交易提供资金,并且对此很感兴趣,希望以此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对中国收购方而言,一旦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这些美国的收购目标将变得更加便宜。
        90年代末,日本在美国的并购狂潮很快在两国之间引起强烈争议。而认识到自己经验不足的中国企业正在向精于此道的各方机构寻求帮助,其中包括很多美国公司。Texas  Pacific  Group、Bain  Capital和Blackstone  Group等美国私人资本运营基金就被许多中国企业聘请经办收购交易并参与收购后的管理。
        在华尔街看来,最近的两项交易--海尔集团对Maytag以及中海石油对加州联合石油的竞购--只是中国并购大潮的开始。中国领先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正在考虑竞购英国马可尼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收购韩国双龙汽车之后可能会在意大利和德国收购汽车设计部门,以扩大其在国内及海外的竞争实力。
        在国家开发银行近10亿美元贷款的支持下,中信资源正在争取控股泰国石化工业公司。与此同时,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则从中国进出口银行获得了10亿美元的授信用于并购海外资产。
        在中国之后,资金实力略显逊色但同样拥有全球广泛联盟的印度企业也本着同样的策略及需求进军海外。凭借新加坡政府辖下淡马锡控股以及美国私人资本运营公司华平创业投资公司等投资方的支持,印度企业正在争取或已经把触角伸向了从陷入困境的美国纺织企业到西班牙的汽车公司等多个领域。
        虽然资源行业比较特殊,有国家专项政策管制,所有交易都要得到政府批准,但就此认为北京在统一指挥着中国企业迈向全球的步伐就不免要犯错了。
        中国企业的收购行动与国家保证长期供应的政策是一致的。但中国市场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很难说有一个中央协调机构在起作用。胡祖六说,中国没有一个像日本的经济产业省那样的机构来统一协调。现在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是自下而上发起的,公司在股东的压力下不得不寻求更大发展,再加上现金充裕,股东也要求这些现金能实现更大效益。
        直到不久前,中国公司收购国际资产的动作还和现在截然不同,规模也小得多。莱文说,以前中国公司并不突出,对价格也不这么敏感。他们的目标都是些不怎么起眼的资产和企业。一旦参与竞购,他们就不得不比其它竞购方支付更高的价格,因为外界普遍认为中国企业缺乏信誉。
        Paul,Weiss,Rifkind,Wharton  &  Garrison律师事务所香港办事处律师兰格说,跨国公司往往会把不能盈利的业务出售,很多情况下中国公司是唯一愿意的买家。虽然原来的主人无法从中盈利,但中国公司可以借机跨入国际市场。
        目前的市场条件已经不需要中国公司支付特别的溢价了,同时中国公司也找到了同盟军,大大增强了自己的信誉。实际上,笼罩在中国公司身上的阴云正在迅速消散。现在他们有更强大的实力,可以提出比竞购对手更优厚的价格。刚开始,他们可以收购美国工业企业,以国内银行提供的低成本资金支付收购资金,然后把生产发展业务转到中国的低成本生产基地,甚至可以把收购到的业务引入不断扩大的中国市场,通过规模效应更好地实现收购效益。中国公司正在向增值链条的上游移动。德普律师事务所(Debevoise  &  Plimpton)驻香港的证券事务律师布里特说,服务业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与印度同行一样,中国信息技术服务公司也纷纷放眼海外。就以中国的中华网公司(CDC.,CHINA)为例,它先后收购了亚特兰大软件公司Ross  Systems和温哥华上市软件公司Pivotal。它的部分高层管理人员都是从美国回去的,布里特就是董事会成员之一。他说,在这些公司里,这些归国人员本身就积累了丰富的美国市场经验,可以发挥桥梁的作用。
        当然,中国公司并不总能打赢竞购战。中国五矿集团公司竞购加拿大金属企业Noranda就以失败告终,现在两家公司正在协商合作的可能。
(WSJ,2005.06.24)
(以上信息均采自公开媒体报道,不代表本课题组意见,仅供读者研究参考。)

2005年第45期(总第578期)                          2005年6月24日(星期五)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68034412                  传  真:(010)6803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