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为何没有更快增长

2005-04-15

调整字号:
经济走势跟踪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Trends

2005年第27期(总第560期)                        2005年4月15日(星期五)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经济周期基本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组
            中国社会科学院B类重大课题《经济走势跟踪与研究》课题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与海通证券有限公司《经济走势跟踪》联合课题组


经济热点
制造全球化  贸易数字渐失意义
        曾浩然在《明报》上发表的文章说,最近美国公布2月份贸易数字,近年持续加大的中美贸易赤字,再成为争论的焦点。随着国际企业的跨国投资与工序外包,国际贸易流向已由双边贸易走向国际分工网络及多边贸易。从90年代尾开始,美国与个别国家的双边贸易数字已逐渐失去意义,例如风靡全球的iPod便是“加州设计、亚洲零件、中国装配、行销美国”,究竟是美国货、日本货、新加坡货、还是中国货?
        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是全球化的产物,也是中国成为亚洲装配中心的结果。80、90年代欧美日资大举在东南亚投资设厂,再直接出口欧美日市场。但随着中国加入国际分工体系,国际贸易流已由过往“亚洲→欧美”的双边贸易关系,演变成“亚洲→中国→欧美”的多边贸易关系。
        美国500强企业及欧日跨国企业集中在附加值最大的两端──设计和销售,然后由亚洲小龙生产技术较高的零件,亚洲及拉美资源国家出口原料,最后再由中国装配出口。而iPod正是这种新“三角关系”的产品。
        其实,亚洲(包括中国)占美国进口的比例一直十分稳定,只是随着装配中心向中国转移,过往的亚洲货变成了今日的“中国货”。这种贸易结构转移,美国白宫及经济智囊是完全了解的。美国总统经济委员会的“2005年总统经济报告”也明确指出,中国向美国出口上升,是“中国作为亚洲制造业最后装配中心”带来的结果。
        虽然全球化贸易对依赖个别行业的国家会造成竞争及转型压力,但整体而言它对亚洲、拉丁美洲国家、欧美及中国也是利多于弊。目前中国已成为亚洲各国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也成为日韩经济增长的动力。另据笔者从多个美国经济智囊所了解,美国500强企业作为当前贸易循环的最大得益者,政治上他们对维护现状也不遗余力。
        这可以从一双在美国卖150美元的最新款名牌球鞋解释。球鞋由美国总公司设计,再交由大陆厂商生产,然后再由总公司做市场推广,经美国大型连锁店销售。大陆厂商由购入原料,再以劳工密集生产,连工包料出厂价才区区数美元,消费者付出的150美元有140多美元由流程中其它参与者赚取。事实上,沃尔玛、星巴克、苹果、戴尔等美国企业,索尼、三星、诺基亚等欧日韩企业都是把握全球化新趋势的赢家。曾浩然认为,“中国制造”已失去往日的意义,单单把焦点放在中美贸易,而忽略国际多边贸易的现实,只是把中国当成跨国企业的代罪羔羊。
(明报,2005.04.13)
国际经济
IMF预计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月13日发表了《世界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春季报告,IMF预测,2005年全球经济将稳步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主要是受到油价高企的影响。
        IMF再次预期世界各地的经济表现将会参差不齐,美国和中国经济将出现强劲增长,而欧洲和日本经济则会表现疲软。该组织称,今年亚洲地区经济增长前景较7个月前更为积极,主要得益于中国和印度的强劲增长以及强大的当地需求。
        IMF预测,今年全球总体经济增长率为4.3%,低于2004年的5.1%。美国经济增长率将为3.6%,低于2004年的4.4%,但略高于IMF在去年9月份预期的3.5%。IMF表示,希望看到美国经济持续强劲表现,由于多数前瞻性指标依然向好,因此美国经济在2005年定能实现增长。另外,亚洲新兴经济体2005年的经济增长率将达到7%。IMF在去年9月份发布的前一份《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的增长率为6.5%。
        报告称,中国经济上升的势头依然强劲,但从长期看中国将无法维持目前这种投资水平。IMF预计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速将达到8.5%,明年为8%,均低于2004年高达9.5%的增速。不过IMF表示,也不排除中国今年经济增速高于预期的可能,特别是中国开始更多地将目标从增加投资数量转移到提高投资质量上。另据中新社报导,IMF高级经济学家拉詹在华盛顿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去年投资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非比寻常”的45%,IMF关注中国的投资质量,认为金融体系和公共企业的改革对改善投资质量至关重要。
        尽管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仍保持在低位,但IMF的报告认为,中国的成本压力逐渐增加,包括工资增长和能源短缺,特别是电力短缺值得关注。IMF警告称,中国来自薪酬和公用事业成本等方面的价格上行压力正在进一步扩大,不过中国目前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增幅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预计今年增幅为3%,明年为2.5%。报告认为,中国应当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以防投资过热;而更加宽松的汇率政策也有助于控制投资;中国也应当保持从紧的财政政策,控制需求的压力。报告强调,中国深化金融体系和公共企业的改革至关重要,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也应当更加灵活。报告进一步指出,发达国家对中国纺织品设限将扭曲世界市场,而中国纺织品减少后的空间很快也会被南亚国家填补。
        IMF也对全球经济很难实现同步增长表示了关注,IMF表示,这种不平衡在去年被进一步扩大,从而增加了汇率出现意外波动的风险。油价飙升以及金融市场大幅收紧可能会极大地拖累全球经济的增长。而欧洲和日本将被落在其它国家后面。IMF称,(信息技术)行业消化过剩产能的时间可能较预期的更长,从而将危及到预期中本地需求的增长,特别是日本和欧洲的需求更有可能弱于预期。
        西欧经济增长势头在2004年下半年开始放缓,IMF预计欧元区2005的经济增长率只有1.6%,但明年将反弹至2.3%。日本经济增速将更为缓慢,2005年预计只有0.8%,低于去年2.6%的增幅,不过到2006年增速可能将回复到1.9%。
        报告称,在经历了2004年第一季度经济的强劲增长后,日本经济逐步陷入停滞,在当年剩余时间内经济增速接近零。虽然近年来日本通货紧缩压力得到减缓,但日元升值或是经济更长时间滑坡将进一步加大价格的下行压力,因此,在通货紧缩状况彻底解决之前,日本央行应维持适应性的货币政策。因此,IMF认为设定明确的通货膨胀目标将有助于稳定价格。IMF预计日本的消费者价格今年将下降0.2%。
        报告对新兴亚洲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表示赞赏,称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去年的经济增速为5.8%,今年将略微放缓至5.4%,到2006年将再次升至5.8%。受强劲的国内需求支撑,这四个国家将逐渐摆脱去年下半年的经济颓势。报告认为印度经济也将有良好的表现,预计其2005年经济增速将为6.7%,略低于2004年的7.3%。
        IMF表示,除了日本和中国外,亚洲地区其它许多国家需要通过解决金融领域和公司内部存在的问题来改善投资环境。IMF表示,公共债务高筑仍在影响亚洲的经济发展,尤其是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但是亚洲地区的通货膨胀仍在控制之中,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和泰国等部分国家受益于大量的油价补贴。IMF预计,继去年增长4.0%之后,亚洲新兴国家的平均消费者价格今年将增长3.7%,2006年将增长3.2%。
(综合消息)
能源组织降低全球原油需求预测
        据《明报》报道,4月12日,国际能源组织(IEA)发表最新月度报告,调低了今年原油每日预期需求量,这是今年4个月以来的第一次,其中一个原因是过去数年一直主导着全球原油需求增长的中国,现时的原油需求增长与去年比较大幅放缓。IEA表示,美国原油库存逐步回升、中国需求增长放缓,加上中东逐步增产,油价有望自高位回落。昨日油价变动不大,纽约期油在电子交易时段在每桶约54美元水平徘徊。
        IEA的报告指出,今次是过去两年来,原油需求量的风险首次出现减退迹象。IEA在报告中预期今年的每日原油消耗量约为8427万桶,较上一份报告调低了5万桶。过去一段时期,亚洲国家对原油的需求急速增长,导致油价多次创出新高,其中以中国的影响力为最大。不过,观乎今年首两个月,中国的需求量增长只有5.4%,较去年平均的20.8%急速放缓。
        虽然如此,IEA仍表示目前未是时候作最终定论,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依然强劲,因此,IEA维持中国今年每日原油需求较去年增长50万桶或7.9%的预期。但市场对于中国第二季度需求会急增的担忧,却已开始减退。
        除了中国,亚洲另一个主要耗油国印度的需求增长亦放缓。印度2月份每日原油需求只增长3万桶,比1月份的10万桶大幅减少。
        IEA表示,2月份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的每日原油需求,因为天气寒冷而较去年增长128万桶。今年人口稠密的国家的原油需求增长,应该不会如去年上半年般强劲。供应方面,在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带动增产下,IEA预计3月份油组每日产量会较2月增加29万桶,至每日2910万桶。IEA表示,油组今年底的石油产能,可以提高至每日约3200万桶,肯定足够满足需求。至2010年为止,油组和非油组国家的原油产能,将会每年增长175万桶,较历来最高的年度需求增长还要高。
(明报,2005.04.13)
Fed有可能加快升息步伐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刚刚公布的3月22日政策会议纪要显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有可能加快上调利率的幅度和频率。
        Fed官员在4月12日公布的这份会议纪要中表示,鉴于通货膨胀压力的加大和当前更趋稳定的经济增长形势,“累进式货币政策紧缩所需力度或已有所增加。”在这次会议上,Fed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由2.5%上调至2.75%,并在随后发布的声明中称,像去年5月以来每次会议所作出的决定一样,它可能会继续“有分寸”地上调利率。“有分寸”一词现已具有了一个相当明确的含义,那就是:每次加息幅度不超过25个基点。这份声明中也提到了对通货膨胀压力的担忧。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共有19名委员,其中12名拥有投票权的委员在这次会议上最终达成的意见是:加速加息步伐──即将每次加息幅度从25个基点上调到50个基点──“此时看上去尚无必要。”但是中间确有一些委员提出删去“有分寸”一词,理由是它“会使未来的政策举动受到不适当的约束;虽说已非新虑,但本委员会加快升息步伐的几率既已被认为有所增加,这个问题现在便也显得更加迫切。”然而,委员中的绝代多数还是认为“有分寸”一词具有明显的应势而定的含义,“并未排除”加快升息步伐或必要时暂时停止加息的可能性。
        官员们还表示,“美国经济显现出比先前预想的更强的增长动能,通货膨胀压力可能也在日渐加剧”,企业投资相当强劲,“这在一定程度上或应归因于非常有利的金融环境,”──宽松的信贷条件,美元汇率的下跌和股市的节节攀升。
        这些观点在过去三周中可能已有所弱化,因为美国经济显现出了降温迹象:3月份就业增长低于预期,油价的飙升似乎也使消费者信心受到了不小的打击。昨日公布的贸易数据显示2月份贸易逆差创出历史新高,一些经济学家因此而下调了其对一季度经济增长的预期。
        股市和债市投资者先前还担心这份会议纪要会传递出Fed进一步倾向于加快升息步伐的信号,但实际上,纪要公布后并没有改变人们对Fed政策的预期,市场先前的走势因而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逆转。10年期国债收益率由先前的4.434%跌到了4.364%的一个月低点。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则由会议纪要公布前的跌势中反弹,最终上涨59.41点,以10507.97点报收。

        其它一些表明Fed认为有必要加大加息力度的信号伴随这份会议纪要的公布而有所增强。Fed主席格林斯潘今年2月份在国会听证会上曾将长期国债的低收益率水平称作“难解的谜题”,暗示市场对于短期利率上调的前景过于乐观。
        在3月的会议上,Fed官员们对近期消费者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以及石油价格的攀升,还有越来越普遍的关于企业上调产品价格能力的种种传闻表现出忧虑。但他们同时也提到商品和能源价格今年有望回落,说企业的利润率水平足以应付成本的上涨,无需靠提高产品价格来消化成本涨价因素,而生产率的增长势头也保持强劲,使得企业可以利用营运效率来抵消成本投入的增加。
        纪要中说,“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与会者表示,他们对于通货膨胀压力的不确定程度因为近来的形势发展而有所增强,尤其是通货膨胀可能造成影响的波及范围眼下已显现出一些增大的趋势。”
        一些委员还督促在会后声明中去除所谓风险平衡的字眼。声明中的这一部分说的是Fed认为在今后几个季度中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水平可能会上升还是会下降。一些官员说,“对于不断变化发展的形势而言,这样说太缺乏灵活性。”
        最终Fed在声明中说,和一段时间来的情况一样,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方面的风险相互保持着平衡,但是这里另外加了一个限定条件,那就是Fed采取适当的行动。一些Fed官员因而表示,这一限定条件使得风险平衡失去了它应有的含义,因为无论经济前景如何,Fed总是要采取适当的相应措施的。
(WSJ,2005.04.13)
国内与港台经济
中国经济为何没有更快增长
        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在《金融时报》上撰文说,中国的快速增长还能持续多长时间?这是个明显、甚至有些陈腐的问题。但是,这么问就意味着,在过去25年间,中国这个亚洲巨人的增长有些不同寻常之处。而中国经济增长的唯一不寻常之处在于其规模庞大。若非如此,它目前仅仅处于快速趋同道路的初期阶段,而此前日本、台湾和韩国都走过这条道路。
        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逊(Angus  Maddison)提供的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04年间,中国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上升了370%,年趋势增长率为6.1%。而在1950年至1973年间,日本的人均GDP增长了460%,趋势增长率为8.2%。在1962年至1990年间,韩国的人均GDP增长了680%,趋势增长率达7.6%,而台湾在1958至1987年间增长了600%,趋势增长率为7.1%。
        以较小的亚洲邻近国家和地区的标准来衡量,中国的经济增长还远远算不上惊人。但有理由相信,中国的表现能够超过所有这些国家和地区。
        首先,一个国家所能达到的经济增长速度,视它与全球最发达经济体生产力水平之间的差距而定。这就是为什么每一代赶超他人的经济体,其增长往往快于上一代同类经济体。当中国的经济开始猛增时,以购买力平价衡量,其人均GDP仅是美国的二十分之一。即使现在,在经历25年的快速增长后,中国的人均产出仍然只有美国的约六分之一。而1950年,即使当时日本无与伦比的迅猛增长尚未开始,它的人均GDP达到美国的五分之一。
        第二,与日本、韩国和台湾以前一样,中国也拥有快速增长需要的所有要素:勤劳且起初便宜的劳动力、将大量工人从低生产力的农业转移至高生产力的制造业的能力、一个适宜的外部环境、政局稳定,以及一个以发展为导向的政府。
        第三,中国的总固定投资率显然高得出奇,相当于GDP的40%以上。而中国的投资率之所以高得出奇,是因为其人均GDP水平非常低。现在,(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人均GDP同1982年的韩国、1976年的台湾,以及1961年的日本相同。在那些年,韩国和台湾的总固定投资占GDP的比率都低于30%,而日本为32%。
        考虑到中国享有的机遇及其投资力度,它本该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它之所以没能做到这点,是因为投资缺乏效率。投资效率的一个简单衡量指标是“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即投资与增量产出之比。这个比率越低,投入资金的效益就越大。中国增量资本产出率的5年移动平均值现已升至5。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的快速增长时期,其增量资本产出率接近3。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韩国和台湾的这个指标在2至3之间。
        中国的增长模式缺乏效率,若干证据进一步支持了这个观点。一是银行系统的坏账水平很高。如果一个每年增长近10%的经济体产生如此大规模的坏账,那么资本配置不当状况就必定很严重。
        造成这种高损失的主要原因是,银行向难以餍足的国有企业大量倾注信贷。1993年至2000年间,企业贷款总额中60%以上流入了国有企业。据IMF的两位经济学家称,1991年至1997年间,总投资中私人投资只占15%至27%,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私营企业几乎不能求助于银行贷款。然而,私营部门创造的就业占总就业创造的56%(克里斯托弗·丁瓦尔德(Christopher  Duenwald)和贾汉吉尔·阿齐茨(Jahangir  Aziz),《增长与金融发展》(The  Growth-Financial  Development  Nexus),见《中国: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更令人瞩目的是,上世纪90年代的前5年中,外国直接投资只占中国GDP的4%  左右,后5年只占5%。然而,据另两位IMF的经济学家称,几乎一切有效收益都是由外国直接投资产生的。(曾旺达(Wanda  Tseng)和哲布克(Harm  Zebregs),《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可供他国借鉴的经验教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外资企业在总出口中所占比例接近50%。上世纪80年代初,外资企业在工业企业总产出中所占比例为零,而1995年升至12%,2002年已升至29%。
        对于中国本可更快增长这一观点,一些人表示反对。他们或许会称,与较小的邻国相比,像中国这么大的国家需要更多基础设施投资。但这种高投资可能要在数年后才会见效。有些人还声称,中国的GDP被低估了,而投资率被夸大了。但如果投资率确实低于官方的估计数字,那么今后数年内就会上升到更高水平。此外,按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它需要25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达到日本目前的人均GDP水平,需要30多年,才能达到如今韩国人均GDP相对于美国人均GDP的比例,追赶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不要以为中国的快速增长是非同寻常的昙花一现。那既不是非同寻常,也不是昙花一现。要实现快速、持续的增长,在社会和经济方面还有很大障碍。然而,赶超的机会依然是巨大的。中国经济快速赶超的时代也许正处于中期,而非末期。
(FT,2005.04.14)
中国利率政策的新风格
        程实撰文说,3月2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对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的专访文章。周小川行长对加息、人民币汇率、房价等经济热点问题的解答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在加息问题上,周小川行长的言论更是耐人寻味:还不能说现在已经进入了“加息周期”,利率政策并不是说一定要保证在任何时候存款利率都是正利率。
        毫无疑问,周小川行长一席话给本就争论不休的加息问题增添了更多的变量。之前舆论的焦点一直集中在需不需要继续加息,以及何时加息上。如今,“不能说已经进入加息周期”的表态让人对利率政策的方向性也产生了些许怀疑。
        所谓周期就是指一段时间内保持利率政策方向性不变,以频率和幅度调整为主,就像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所惯用的“信号明显,动作谨慎,小步微调”手法。周小川行长对中国利率政策周期性的否认本质上意味着利率调整将更多的以“相机抉择”为主、“单一规则”为辅。在如此利率环境之下,在加息预期的同时保有减息预期无疑是市场主体理性的选择。
        然而,真的会有减息的可能吗?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近日摩根大通预计,中国首季GDP将继续加速,增幅可能超10%;发展改革委投资所最新研究报告也认为,当前投资扩张的冲动仍然较为强烈,控制投资过快扩张的闸门尚不能放松。宏观经济在2005年初又重新显现出了些许“过热”的痕迹,通货膨胀的苗头也再次引起市场警觉。
        而且,从全球视角审视,通货膨胀已经成为各国央行关注的焦点。美联储3月22日连续第七次加息25个基点之后明确表示了“对通货膨胀的担忧”,就连一向坚如盘石的欧洲央行也由于通胀压力的增大在加息问题上出现了动摇。在通货膨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国际金融环境下,中国货币当局不可能与通胀压力绝缘,利率调整的主旋律绝对应该是加息。
        所以,基于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双重分析,“不能说已经进入加息周期”一话别有深意。联想到温家宝总理前段时间关于汇率政策的言论,中国利率政策调整似乎也有“出其不意”的可能。回想去年人民银行加息之前,货币当局也是讳之莫深,甚至不断有官员站出来辟谣,平息加息流言,就在市场的加息预期日趋模糊之时,央行出乎意料地突然加息,赢得了预期博弈的胜利。这种攻其不备的战略无疑取得了较好效果,加息后通胀率的一路下行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在利率政策方面,中国货币当局可能再次上演“出其不意”的好戏。现代金融博弈论的精美模型告诉我们,货币政策制定者在信息传递上的作为对货币政策效果影响颇大,通过传递更多的关于经济基本运行的信息,同时保留甚至模糊关于政策意图的信息,货币政策者可以更好地实现调控目标,为物价稳定提供政策保障。
        在通胀压力不断积聚的情况下,人民银行通过模糊利率政策方向透明度的方法,为下一步利率调整营造着合意的市场氛围。从透明度视角审视,周小川行长的加息言论内含玄机。也许,“出其不意”将成为利率政策新的风格关键词。
(大公报,2005.04.12)
香港公平竞争的问题再惹热议
        据道琼斯报道,作为亚洲自由经济重镇的香港,可能正准备对价格操纵和卡特尔(cartel)等垄断商业行为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
        十年来,香港的消费者团体和反对党人士一直在竭力呼吁政府制定严格的反垄断政策,一直对此置之不顾的政府如今终于同意设立一个独立委员会,重新评估其公平竞争体制。香港没有现行的反垄断法,也没有专门的反垄断机构,处理此类纠纷完全凭个案判决。重新评估公平竞争体制,也出现在香港政府与大企业间有目共睹的紧密关系正遭致越来越多公众批评的背景之下。同时,香港也日益承受贸易伙伴国和地区要求其(参照大多数发达经济体)实施更有力的反垄断法规而施加的压力。
        “港府已显现出让步的迹象,”香港著名的立法会委员汤家骅(Ronny  Tong)表示。汤家骅一直在推动竞争法的制定,并呼吁设立一个具有司法调查权的监管机构。虽然汤家骅力称,他提出的改革建议可能很快就会付诸实施,但近期内全面改革依然无望。未来两个月,香港政府将任命独立委员会的人选,并给予该委员会一年的时间来作出结论。
        不过,香港政府并不会受独立委员会结论的约束,1997年香港政府就曾否决上一份竞争政策报告的建议。但这次激活97年以来首次有关竞争政策的正式辩论,香港政府或许是希望自己能赢得辩论。公开讨论肯定会披露现行政策中存在的原则缺乏一致性的问题:在某些行业(如电信行业)中监管有力,而其它一些行业则基本监管缺位。
        批评人士或许马上会指出,限制性的商业行为并不局限于某个特定行业。在香港规模有限的当地经济中,几个家族控股的集团企业地位不容忽视,它们的触角广泛遍及房地产、公用事业、零售业等等。而旁观者,尤其是那些来自发达经济体的人士,所持的观点几乎千篇一律。欧盟官员们特别指出,香港缺乏竞争法律是阻碍实现和谐经济关系的障碍之一。世界贸易组织(WTO)也在这个问题上批评了香港,美国也表示支持制定反垄断法律。即使是亚洲地区的竞争对手新加坡在这种压力面前也不得不地头,2004年通过了一部反垄断法律,以兑现其与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议时所作的承诺。中国大陆也在计划制定这样一部法律,而台湾相关法律几年前就生效了。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香港称,区别对待各个行业的做法使其能制定法律时具有灵活性,不会对公司造成太大负担。但最近香港政府对一家公司加油站收费情况的调查,似乎显现出政府倾向于采取更标准化的做法。
        国际性大公司或许是倾向于香港的法律环境能类似于世界上其它地区,但对香港政府影响最大的当地企业或许并不认为这样的前景有利。观察人士称,以香港政府以往的行事方式,它似乎并不愿意触动这些神经。                                                                                                                        (DJ,2005.04.14)
(以上信息均采自公开媒体报道,不代表本课题组意见,仅供读者研究参考。)

2005年第27期(总第560期)                          2005年4月15日(星期五)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68034412                  传  真:(010)6803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