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突然加息,牵动世界经济神经

2004-11-01

调整字号:
                                  经济走势跟踪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Trends

                    2004年第80期(总第515期)  2004年10月29日(星期五)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经济周期基本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组
            中国社会科学院B类重大课题《经济走势跟踪与研究》课题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与海通证券有限公司《经济走势跟踪》联合课题组


                                        经济热点

中国央行突然加息,牵动世界经济神经
    10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加息,消息之突然和时机之选择引起不少国内外经济观察家的种种猜测。中国经济正在成为拉动世界经济的引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上的微调已经足以对世界经济产生实际上的和心理上的影响。
    作为中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到2.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则上调到5.58%。
    这是中国央行9年来首次加息。上一次加息还是在1995年,那时中国的通货膨胀率高达20%;也是在同一年,中国将人民币与美元挂钩,将汇率固定在8.3比1。
    央行的突然加息在国外,特别是美国引起了很大反响。布什政府的一些财政官员认为这是美国对中国的汇率政策施压初见效果,虽然中国央行的官员强调加息是为了为过热的经济降温。美国财长斯诺说:“我认为,这一措施符合中国对金融机构的管理更加精细的趋势和他们的宏观经济目标。”斯诺还说:“我个人认为这是中国正在走向经济的市场化管理,是件好事。”
    美国副财长泰勒虽然也承认中国的央行加息是为了对付通货膨胀,但是认为这是朝人民币升值的方向迈进了一步。他说:“这是中国采取的克服通货膨胀的系列措施之一,但是这也迈向放松货币汇率的一步,中国已经表示要这样做。”
    不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员提醒说,中国的加息不一定预示着放松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管制,而仅仅可能是对今年八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中国防范通货膨胀风险的回应措施。
    长年对中国经济进行跟踪观察的美国司达盛(Straszheim)全球咨询责任有限公司警告客户不要对中国的加息作出更多的猜测,并指出中国此举可能仅仅是对付通货膨胀,而不是下决心放慢经济发展速度,因为中国需要这样的经济发展高速度来避免大量人口失业。该公司的专家说:“我们不认为这是中国调整汇率的先兆,我们预期中国仍然会把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固定在1比8.28。”
    中国政府去年以来致力于经济的“软着陆”,但是尽管采取了一系列控制经济发展规模的措施,中国今年第三季度经济发展的速度仍然高达9.1%,通货膨胀的压力丝毫没有减少。
    德意志银行驻香港的金融专家马军认为,中国央行明年还会有两到三次的加息动作。总幅度会达到0.5到0.75个百分点。他说:“现在的确是开始从行政手段(管理金融市场)过渡到到利用利息这样的市场工具的好时机。”新加坡的一位经济分析师也持相同观点,认为“只要通货膨胀不能得到抑制,中国很有可能还会再次加息,譬如说在2005年初。”
    司达盛公司的专家则指出,此次加息的幅度甚小,因此更应该把它看成是一次象征性举动,表明中国决心改革它的经济管理体制。
                                                              (德国之声,2004.10.29)

                                        国际经济

后配额时代谁主沉浮
    《亚洲华尔街日报》报道,从12月31日起全球纺织服装配额将退出历史舞台,而大量的廉价服装将如潮水般涌入世界市场。这会引发多个领域竞争格局的改变,所涉及的领域不仅包括亚洲的纺织和服装界,还包括采购中间商,港口运营商以及集装箱制造商。
    如果投资者愿意承担初期局势不明朗所带来的风险,就有可能在避开那些短期风险较高的股票的同时,找到一些买入机会。美国纺织品生产者研究院(American  Textile  Manufacturing  Institute)预计,在全球服装配额取消后,将有高达420亿美元的订单从竞争力较差的一些国家转向中国等纺织大国。
    里昂证券(CLSA)亚太市场消费者零售分析师保罗·麦肯孜预计像洪都拉斯和柬埔寨这些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可能会出现两位数的下降。即使是中国负债累累的国有纺织生产商,随着竞争的升温也不会感到轻松。麦肯孜表示:“长期来说,将有人被淘汰出局,也会有一些大赢家。市场竞争格局将有很大的转变。”
    从近期来说,美国明年年初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可能性日益上升,可能会抑制中国公司的短期得益。此类担忧早已反映在了股市中:过去6个月,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纺织指数下跌1/5,从350点跌至280点。同期,基准的深圳成分指数跌幅仅8%。
    但分析师们认为,任何保护主义措施对市场产生的扭曲效应都只会是暂时的。“需求在那儿,你不可能永远地抑制住它,”澳大利亚Macquarie  Securities的小型股研究主管安德鲁·库特表示,“当经济力量发挥作用时,服装公司的销售必将增长。”
    至于目前,投资核心纺织公司,如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魏桥纺织、福田实业、德永佳集团以及印度的Arvind  Mills,应比投资中国的服装公司更为安全。分析师们解释称,纺织公司将不仅能受益于后配额时代中国订单的猛增,而且即使美国针对中国的服装生产商实施保护主义政策,他们也还能继续将纺织面料卖给外国服装公司。
    此外,这些纺织公司也没有遇到服装行业普遍存在的激烈竞争。开办纺织企业需要有重型机械,需要接受严格的环境监管和遵守诸多规定,这使得纺织行业的进入门坎很高。在后配额时代,“大纺织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可能会得到加强,”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莫仁瑛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
    长期来讲,在后配额时代,预计思捷环球(Esprit  Holdings)和佐丹奴国际等从中国采购的服装公司将运营良好,采购成本的降低将转化为产品价格竞争力的提高。美林分析师杰宁·安格尔重申对思捷环球的评级为买进,并预计2005年思捷环球的零售利润率应能从7%至少提升至10%,而作为弱项的亚洲销售额预计将加速增长。
    其它可能受益的行业还有活跃在中国市场上的船运公司。纺织品和服装已经占到了中国出口船运量的5%至15%。未来5年,深圳等中国主要制造中心附近的港口的吞吐量预计将扩大60%至100%。配额取消后的潜在受益者是在香港上市的船运公司中远太平洋、上海振华港口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和被里昂证券称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生产商中集集团。
    并不是所有与中国相关的业务都可能成为赢家。里昂证券的麦肯孜就指出,香港的集装箱码头公司招商局国际就可能处于不利境地,其28%的利润来自香港码头,一旦配额取消它就可能失去大量的中国贸易运输订单。据行业分析师称,许多服装生产商为规避现行的配额限制,通常的做法就是把中国制造的商品先运往香港,稍做改动后再动用香港的配额出口。
    香港的利丰和林麦集团这些帮助其它公司在复杂的配额体系下进行服装采购的中间商,其未来的地位也处于不确定中。配额的取消将显着降低服装的价格,这意味着采购公司的佣金将下降。此外,后配额时代供应链预计也会缩短,零售商将从屈指可数的几家工厂进行采购。里昂证券表示,相比利丰,林麦集团的处境更不利,因为其仍然十分依赖服装采购业务,大约有50%至60%的收入将受配额取消的影响。恒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关永盛表示,无论是利丰,还是林麦集团两家公司都在试图通过提供产品设计等附加值服务,将风险降到最低,但估计它们难以保持两位数的业绩增长。
                                                              (AWSJ,2004.10.28)
日本五年通缩期将结束
    据路透社报道:日本银行(央行)10月29日预测,日本消费者物价明年会开始上涨。政府数据显示物价上升,反映日本五年的通缩或接近完结。日本央行密切注视中国加息对日本货品需求的影响,以及抑止日本以出口带动经济的复苏。
日本央行报告内的全国核心消费物价指数中位数预测为上升0.1%,这是由4月开始的财政年度的货币政策主要基准。报告对2005年至06年国内生产总值中位数预测为增长2.5%,核心指数预测介乎2.2%至2.6%。法国国家巴黎银行经济员嘉藤指出,数字符合预测。嘉藤估计通胀率约于2005年第二季出现。
    日本央行承诺维持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变,直至按年计的消费物价指数维持于零水平以上。数据公布显示全国核心消费物费指数,撇除新鲜食品价格波动,于9月持平,略为高于经济分析员预测的0.1%跌幅。但东京地区核心消费物价指数显示,10月份跌0.3%。
    日本政府还宣布,9月份的工薪家庭开支经通胀调整后按年增加0.3%,是第6个月上升。受薪工人家庭开支8月按年实际下跌0.2%,至于9月年升率为2%。家庭收入9月份增加2.3%,可动用收入增加2.4%。同时,日本失业率9月份跌至4.6%,较上月跌0.2%。失业人数较去年减少37万人,跌至309万人,是连续第16个月下跌。9月的数字反映,每100名求职者,有84个职位可提供。
                                                                    (大公报,2004.10.30)

                                        国内与港台经济

中国的外资是否过多?
    外资有可能过多吗?这样一个问题在中国国内引起了热烈的辩论。
    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以后,它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就节节上升,2000年是407亿美元,2001年468亿美元,2002更猛增到527亿美元,去年为535亿美元。今年以来,中国吸收外资的速度还在进一步加快,前三季度,实际到位的外商直接投资达到487亿美元,今年全年达到去年的水平已经肯定没有问题,突破600亿美元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一些学者开始呼吁当局注意外资持续高速增长所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今年7月份,中国国家发改委下属智囊机构的学者杨中侠在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国际金融报》撰文,提出“外资引进‘拉美化’之忧”,更让这场本来局限在“业内”的讨论成为公共课题。
    外资大增未必是好事
    杨中侠等人主要从几个方面说明目前外资的大量增长不一定是好事。首先,外资大增可能是中国现行税制歧视本土企业的一种表现。目前,中国的企业所得税名义税率是33%,外资企业却因为享受到税务优惠,实际税率一般只有15%或24%。这意味着中国本土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经常处于不利的竞争位置。另外,中国一些行业已开始出现被外资垄断的苗头。根据中国商务部《2004年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在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跨国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已超过三分之一。
    过于依赖外资来吸收新技术,也可能导致政府和企业不重视自身的技术创造环境。从东亚许多国家的经验来看,落后经济体要缩短与发达经济体的技术差距,引进外资是最经济和最有效的办法。
    不过,中国国际行政学院副教授张孝德却在《中国经济时报》指出,向外资出让市场可以换来技术,却无法换来创造技术的能力和制度。如果中国一味依赖外资的投入来推动经济增长,不去培育创造技术的能力和环境,那幺将来它可能会像1990年代下半期的东南亚国家一样,在经济发展到某个阶段后,突然无以为继,甚至陷入危机。
    然而,持相反意见的学者仍占主流。一名世界银行经济师私下指出,中国目前虽然是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但一年500亿除以13亿中国人,人均还不到50美元,比许多国家都低(相比之下,新加坡每年人均吸收外资超过1500美元)。中国商务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马宇还相信,外资给中国引进了外部的改革推动力。他指出,在今天的中国,外资进入越深的行业,制度建设越好,行业管理也越规范,反之,对外资限制越多的行业,管理越谨慎,问题也越多。
    制定《反垄断法》来约束外资
    至于外商垄断的问题,包括马宇在内的一些学者都认为,中国政府完全可以通过制定《反垄断法》来约束外资,不必因噎废食,因为担心垄断而排斥外资。
    为了避免这场辩论让外商产生他们在中国已不受欢迎的想法,中国官方这一个多月来已几次重申,中国鼓励外资的政策不变。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在9月8日的厦门投资洽谈会上强调,中国政府将继续保持各项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目前的所得税和外资准入政策都不会改变。两周后,商务部副部长廖晓淇也在联合国贸发会的一场活动中重申,中国将“坚定贯彻扩大开放的方针,继续有效地吸引外资”。
    官方表态后,这场辩论相信已经暂时告一段落。无论结果如何,争议双方的你来我往,让人们对外资在中国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带来的机会及挑战,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概念。
                                                                (联合早报,2004.10.29)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尚未成气候
    英国《金融时报》转载《中国经济季刊》主编阿瑟·克劳博的文章分析说,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跨出国门寻求发展。他们能否与他国同类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相抗衡呢?许多中国企业表示,出境发展是他们别无选择的选择,因为它们必须学会如何在国际大环境中竞争,否则他们有可能因不敌来势汹汹、资金非常雄厚的跨国企业而丢了本土市场。但是,出境发展的中国企业面临的是高难度的挑战。
    自从中国制造能力大幅度增强后,每次中国企业的对外行动都得到了媒体亦步亦趋的跟踪报道。这些报道都急于在第一时间抢先预告中国将在海外掀起一轮投资热潮。
    中国对外投资额肯定会增加,因为现在的投资额还很低。官方数据显示,2004年上半年,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额为12亿美元,与去年相比,约上升25%,但这只占同期海外企业在中国的投资额的三十分之一。
    在对外投资的新动作中,大多数为涉足上游产业的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大多现金充裕,能够购买国外资源。但这并不预示,生产名牌成品、具有超强竞争力的中国企业的出现。
    国有企业投资海外的例子有不少,其中较为引人注目的有: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投资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水域的石油和天然气;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了澳大利亚的一家煤矿;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投资了澳大利亚的一家铁矿,并有可能在巴西投资一家钢铁厂;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投资了一家澳大利亚的发电公司。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是一家国有大型矿业贸易企业,眼下,该集团正在进行谈判,准备买下一家加拿大的矿业公司。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也买下了经营状况不佳的韩国双龙汽车约一半的股份,此外,该公司还在进行谈判,准备接手破产的大宇汽车在波兰的子公司以及英国罗孚集团。
    另一组出境发展的是生产名牌日用消费品的创业企业。比如,生产大型家用电器的海尔集团已在南卡罗莱纳州建厂;生产日用电器的TCL集团与法国汤姆逊合资组建并由TCL控股生产彩电。
    大型国有企业所处的市场都有“保护伞”:或者处于半垄断地位,如石油公司,或者所在行业的“门槛”很高,即建一家企业需办各类繁琐的证件,如汽车业。这就意味着这类国有企业能获得丰厚的利润。他们经过多年的经营,积累了大量资金,如今,他们可以用其购买海外资产。在许多情况下,他们出价过高,正如20世纪80年代,许多日本公司在国外大量收购资产和好莱坞电影制片厂时的情形。
    与此同时,生产名牌日用消费品的创业企业却发现自己进退两难。本土市场上,有数十家国内外的同类企业同台抗衡,他们面对的是残酷无情的竞争。他们没有能力买下地方上大大小小的竞争对手,也无法让他们关门歇业,因为这些企业受到当地政府的保护,政府靠这些企业提供就业岗位,也不希望看到这些企业落在他省企业的手中。
    由于本土市场的利润单薄,于是这些家电名牌企业转向出口贸易和海外投资以增加盈利。他们认为,自己有廉价的劳动力,比海外企业更了解中国分割的销售系统,所以就有竞争优势。但他们很快就发现,一旦到了国外,这些优势毫无价值。由于他们的品牌缺乏影响力,所以要在国际市场上找到立足之地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例如,TCL集团先在北美市场尝试出售自己品牌的电视机,出师不利之后,才买下了法国汤姆逊旗下两大“行将就木”的电视机品牌──Thomson和RCA。TCL集团想联手印度当地一家企业打入印度电视机市场的努力也没有成功。再如,康佳集团是一家颇具竞争力的电视机生产厂家。2000年,该集团在墨西哥建了一家厂,生产高清晰度彩电,希望借此在新兴的美洲高清晰度彩电市场上分得一大杯羹。但一年半之后,该厂便关门大吉。现在,没有迹象表明,海尔集团在南卡罗莱纳州的厂家能发挥出比“展台”更多的效用。
    在以上提到的所有企业中,只有一家企业很有可能成为真正具备竞争实力的跨国企业,即在本土市场外拥有大比重的投资和销售。这家企业就是宝钢集团。该集团也受一定保护,它利用这种有利条件大力投资新技术,使用世界顶级设备。它为其它公司生产初级和中间材料,而不是为消费者生产成品,所以其产品的品牌是否具有影响力便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了。
    宝钢是拿技术和效率,而非廉价劳动力与人竞争,所以它有机会在他国成功办厂。宝钢已和其它两家公司一起参与竞标,想在巴西建一家钢铁合资厂,为巴西汽车市场提供原材料。这是一家令人印象深刻的企业,但在所有出境发展的中国企业中,它只是一个例外,并不具有普遍性。
                                                                  (FT,2004.10.28)

(以上信息均采自公开媒体报道,不代表本课题组意见,仅供读者研究参考。)
2004年第80期(总第515期)    2004年10月29日(星期五)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68034412        传  真:(010)6803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