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指出全球化造成不均衡现象

2004-02-27

调整字号:
                         经济走势跟踪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Trends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与海通证券有限公司
                          《经济走势跟踪与研究》联合课题组编

                        2004年第14期(总第449期)  2004年2月27日(星期五)

                                          经济热点

    研究报告指出全球化造成不均衡现象  
    世界劳工组织(ILO)2月24日发表“公平的全球化”报告指出,“全球化”创造了更密切结合的世界,但也同时带来了国与国间及国内的不均衡结果,“太多个国家及人民没有享受到其好处。”
    全球化对人类文明已造成巨大冲击,也引发了不同评价与辩论,ILO的报告指出,全球化对创造人类福祉的潜力是巨大的,不过也凸显了要实践这一潜力仍有很大的距离。
    最令人关切的是,财富已被创造,但太多国家没有享受其好处,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很小、甚至没有发言权,许多人仍在贫穷中挣扎。如在个人平均所得方面,就以1995年的美元为标准,在1960-62年间,全世界最富有的20个国家的个人平均所得为11417美元,最穷困的20国则为212美元;到了2000-2002年,最富有的20个国家的平均所得增加为32339美元,而最贫穷国家只略增为267美元。
    报告表示,从1985到2000,只有16个发展中国家的个人平均所得有超过3%的年增长率,55国不到2%,更有23国是负增长。换而言之,全球化并未惠及所有国家,提升全人类福祉,提高贫穷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减少世界贫穷的理想并未达到。
    报告进一步指出,全球化的社会冲击并不仅限于在全球化过程中被“边陲化”,无法有效整合进入全球经济的国家,即使相对较为成功的国家也付出了相当社会成本。如中国,即使有持续的高增长率,也面临的转型失业的问题。许多过去经济表现纪录堪称典范的国家在亚洲金融风暴时也遭逢惨重社会成本损失。
    一般认为,中国及印度是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中最显著的成功例证,但ILO表示,全球化刺激了中国经济增长及工业生产力,但也同时破坏了传统农业生计,改变了传统社会安全制度,及增加农村与都市、区域间的差距。一些跨国投资使加速环境退化,为保持竞争力,只有对廉价及弹性劳工施压,报告指出,虽然中国的消费者受惠于廉价及高品质的货物与服务,但工人只能渴望较好及稳定的工作机会。
    ILO报告强调,他们确定问题并不是在全球化本身,而是由于全球化管理的缺失;另一个问题则是当前的国际政策未能充分因应全球化的挑战。由于每个国家的背景及情况不同,ILO的专家无法提出具体的建议,但发表了原则性、宏观的看法,其中包括,基于民主政治制度、尊重人权、法制与社会公平的良好管理;一个被赋与结社与言论自由的活跃公民社会;具有代表性的雇主组织及工人组织对具有功效的社会对话是至关重要的。
    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在一篇题为“全球化的社会成本”中评论说,全球委员会本周发布全球化对社会影响的报告,展现了近年来有关全球化的争论发生的巨大变化。该委员会于两年前由国际劳工组织发起成立,委员会的24名成员(我是其中之一)来自不同的利益集团,思想派别不同,国籍也不同。委员会的任务是仔细考察全球化对社会层面的影响,这个问题在过去的政策讨论中常常被忽视。
    在委员会报告所表达的意见中,有些若在不久前可能还会有争议,诸如采取更好的方式进行债务重组的必要性等。而如今,这些观点要么已成为主流,要么正逐渐被人接受。而报告的主题是:我们需要关注全球化的社会后果。对这一点,我们怎么强调也不过分。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在缓解快速经济变革对个人和社会的冲击上,国家政府应当发挥作用。但是,全球化的管理方式已削弱了政府扮演其合适角色的能力。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全球政治体系”(如果可以这样称呼的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之类的机构必须提高透明度,而且它们的投票体系必须改革,以便反映当今全球经济力量的分布(与1945年截然不同),更别说基本的民主原则了。
    该报告承认,社会进步离不开经济发展,对最贫困的国家而言更是如此。但报告有几个观点不同于常见的全球化理论。报告称,首先,一国本身的经济发展未必能推动社会进步;其次,国际经济组织提倡的经济政策,特别是资本市场自由化和不平衡的贸易自由化日程表,不一定能让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并保持稳定。
    报告还承认,尽管发展中国家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国际社会也需承担责任。对很多贫困国家来说,如果国际社会不帮它们达到一种自我持续发展的程度,那么即使假设全球化世界是个平等的竞技场,它们也无法在其中竞争。因此,委员会强调了富裕国家履行其承诺的重要性。富裕国家曾经承诺,要把对海外贫困国家的发展援助金额提高到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0.7%(而实际上目前的平均比例只有0.23%)、减免贫困国家的债务,并采取其它措施来加快资本流动和技术转移的速度。只要有政治意愿,这些承诺一夜间就能兑现,而且还能阻止那些鼓吹自由贸易的富裕国家,不让它们对贫困国家有竞争力的产品实行蛮横的歧视行动。
    然而,增加资金援助并实行更公平的贸易只是答案的一部分。全球化造成的许多破坏都是制度性和政策性缺陷所致。在许多情况下,全球化的现行方式侵蚀了国家提供宏观经济稳定性及社会保护的能力。为吸引企业展开的税收优惠竞争削弱了税基,并把更多的纳税负担转嫁到了工人头上。吸引投资的竞争侵蚀了国家保护环境免受污染及工人免受剥削的意愿。
    如今,在先进的工业化国家,被辞退的工人(即那些由于外包或竞争性进口品而失去工作的人)呼吁得到更多的保护,而民主政府当然应该做出回应。但是,发达国家失业率较低,稳固的社会保障网络已经形成,教育水平也很高,如果连这些国家的失业者也要向政府求助,那么在那些发展中国家,失业者岂非更有必要得到援助?
    与全球化相关的经济及金融动荡,以及由此造成的不安全性,都是由利益和意识形态而导致的结果。我们都知道它造成了多大的破坏,尤其是对亚洲和拉丁美洲的中等收入国家,而且我们知道,它不仅导致贫困,而且还导致了许多国家中产阶级的毁灭。就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现在也承认,资本市场的自由化并未对经济增长与稳定有所贡献。
    如果能更好地推行全球化,世界各国也许会变得更团结、更繁荣。如果继续以不良方式推行全球化,那人们将会对全球化愈加不满。对于如何更好地推行全球化,委员会报告提供了具体的建议。然而,不管人们对这些建议怎么看,有一点非常明确:我们需要就全球化问题展开更广泛的辩论;在辩论中,我们要对全球化造成的社会影响赋予应有的重视。
                                                                    (综合消息)

                                          国际经济

    2004年全球化指数公布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等2月25日发表2004年全球化指数,爱尔兰连续第三年排得第一名。这项由《外交政策》杂志和A.T.  Kearney公司联合制作的全球化指数显示,今年在全球化指数中排在前十名的依序为爱尔兰、新加坡、瑞士、荷兰、芬兰、加拿大、美国、新西兰、奥地利和丹麦。
    东亚的国家和地区中,除新加坡外,马来西亚排在最前面,为20名;其次是日本,29名;韩国,32名;菲律宾,33名;台湾排36名,较去年下降两名;泰国,48名;中国,57名。主办单位一时无法提供历史资料,因此无从分析排名起落原因。
    主办单位在说明中指出,编制全球化指数是尝试了解各国的国际整合程度,与国家竞争力无关,而且在全球化指数中排名高低,也不代表好或是不好,因为这项指数也没有将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和坏处分开计算。由于小国较依赖国际贸易和跨国往来,通常在排名上也占到优势;大国比较不需要依赖外国,因此全球化程度通常较低。
    不过这项调查仍发现,全球化程度越高者,所得分配倾向于较为平均、人民寿命较长、政府贪污程度越低、妇女权益较获保障。今年是第四年发表的全球化指数是依据经济整合、个人接触、科技和政治参与等四大指标编制;四大指标下再区分为贸易、直接投资、国际旅游、网际网络用户、参与国际组织等14项小指标。由于资料取得的限制,全球只有62国列入排名。虽然号称是2004年指数,但主办单位表示,由于资料取得时间的落差,今年的排名依据的其实是2002年的资料。
                                                                (中央社,2004.02.25)
    美国庞大赤字可能引发全球经济大调整
    路透社报道,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理事格雷林奇2月25日在英国伦敦的一次会议上警告称,庞大且挥之不去的美国预算和贸易赤字可能引发全球“经济大调整”,暗示紧缩财政预算措施是适当的。他指出,从政策立场来看,上述赤字短期内都可能不会产生巨大害处。他指的是预算和经常帐创纪录水平的赤字情况。然而,长期看来,上述双赤字可能会变得更加令人感到忧虑。格雷林奇指出,在某种程度上,持续大规模贸易赤字可能引发平衡问题,可能会导致价格、利率和汇率的混乱和变化。而持续预算赤字……也可能引发无序变化。他表示,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率上升最终将推动利率升高,尽管可能存在有限的“信贷区间”,拖延这种情况的出现。格雷林奇表示,亚洲央行买入美国政府公债可能会明显扩大信贷区间。但他谨慎表示,情况可能不会永远如此,因为外国央行需要增加购买美债所需的资金。
    而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也在2月25日对众议院预算委员会的一次谈话中表示,国会应考虑提高就业者退休年龄和调低退休者福利,以抑制未来社保支出。格林斯潘呼吁应针对预算赤字不断上升迅速采取行动,美国今年预算赤字料将达纪录水准5210亿美元。要实现未来(控制预算赤字)的承诺,最佳的办法是抑制支出,而非提高税收乃至阻碍经济发展。他警告称,有数以千万计二战后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开始有资格享受退休待遇,这意味着最早在2008年就可能出现重大预算短缺危机。
                                                                    (Reuters,2004.02.26)
    IMF支持日本干涉外汇市场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霍斯特·科勒2月25日在同日本官员会晤后表示,日本大规模干预外汇市场的做法是正确的,这种“务实的”政策有助于日本经济增长和对付通货紧缩。日本政府对汇率的干预规模空前并引起争议,科勒的评论可能激化这种争论。他表示:“日本的这种做法是务实的,它有助于稳定金融系统和对付通货紧缩。”
    科勒表示:“对于日本选择干预汇市,我的看法是,要避免通货紧缩螺旋形上升,并确保金融体系的完整,可供选择的措施是有限的,而干预汇市却能起作用。与日本财政大臣的会谈证实了我的看法。”
    为了支撑美元并遏止日元升值,日本去年耗费了1850亿美元干预汇市,动用资金规模约为其贸易顺差的两倍、历史最高记录的三倍。由于日本经济复苏是由出口带动,所以日本干预汇市的目的,市场认为主要是出于支持出口商。然而科勒暗示说,在货币政策中,干预政策也有很重要的作用。为此日本持续发行货币购买外币债券。日本大规模干预汇市得到国内大企业的支持,尤其是汽车制造商,但却遭到一些政府高官的批评。他们私下表示,购买那些正在贬值的巨额美元资产,或许将为日本增添麻烦。
    对政府直言不讳地提出批评的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干预汇市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美国,而不是日本。一些学者也认为,日本大规模购买美国国债的做法,在美国维持低利率水平,以及为双赤字融资中起了很大作用。石原慎太郎称,“日本是美国的金融奴隶。”
                                                                          (英国金融时报,2004.02.26)

                                        国内与港台经济

    社保基金投资海外为资本输出开路
    路透社报道,中国社会保障基金已获准投资海外市场,将为中国外汇资本合法输出打开闸门。分析师指出,社保基金的海外首选市场自然是香港,随着今后机构投资海外规模扩大,促进资本的双向互动,将加速中港股价接轨的进程。
    但他们认为,社保基金的海外投资短期内摊子不会扩得太大。据估计,初期的投资规模可能仅有社保基金总资产1330亿元人民币的3-4%,约40-50亿元。大鹏证券资深分析师祝朝安指出,中港股价的接轨将因此而提速。近来大量的大盘蓝筹股在香港上市,香港占海外机构的资本配置比重将来会越来越突出,这将导致资金在A股,B股和港股三个市场的流动趋向上产生大的变化。三个市场间的比价效应,将会使市场价格体系接近。
    分析师称,继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可享受“水陆三栖”的便利条件后,接着是社保基金,下一步可能是保险基金和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制度),逐步发展到更多的投资者。
    招商证券研究员表示,当初社保基金进入A股市场,被投资者视为利多,因为大家相信今后将有源源不断的资金进来。但实际上,目前社保基金通过基金投入A股还不足100亿元,相对于沪深两市1.4万亿元的流通市值,实质影响微小。他说,社保基金获准投资海外,对国内证券市场的影响主要是心理上的……(将来)海外市场闸门一开,相当多资金可能会外流。
    A股,B股和港股三市场股价接轨,被认为是大势所趋,祝朝安说,近期传出建行IPO三地同价上市的消息,可以说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北京一权威业内人士介绍称,社会保障基金与平时居民和单位缴付的社会保险基金不同。它是中央为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而专门设置的战略储备资金,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投资来增值。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金融专家指出,社保基金是把安全性放在首位的,国内投资品种不多,避险工具较少,不利于基金的保值增值。而国外市场发展比较健全,基金可在比较小的风险下,获得较高的回报。祝朝安认为,社保基金手中本就有一些外汇资产,如果将来需扩大海外投资规模,其可在征得有关部门的批准后,将手中人民币资产换成外汇。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亦可削减央行手中的外汇占款,减轻通膨和汇率升值压力。上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专家指出,这样就相当于给中国的外汇资本输出开了一个合规的畅通渠道。不过事关人民币汇率稳定,相信管理层在实施初期会相当谨慎。荷银证券中国研究部副主管范卓云稍早曾表示,社保基金由审批至真正进入海外市场的时间,要半年到一年。
                                                                (Reuters,2004.02.25)


(以上信息均采自公开媒体报道,不代表本课题组意见,仅供读者研究参考。)
2004年第14期(总第449期)  2004年2月27日(星期五)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68034412    传  真:(010)6803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