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中国经济增长:我们应关注什么?

2003-12-09

调整字号:
                                  经济走势跟踪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Trends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与海通证券有限公司
                                《经济走势跟踪与研究》联合课题组编

                          2003年第89期(总第429期)  2003年12月9日(星期二)

                                            经济热点分析

2004中国经济增长:我们应关注什么?

关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11月27至29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明年我国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稳定政策、适度调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握全局、解决矛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思路,做好各项工作。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切实把工作重点转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强调,贯彻这个总体要求,重要的是牢固确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既是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要进一步统一认识,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健运行,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坚持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中央经济会议的这个表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央在经济发展思路上的变化。日本《产经新闻》报道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协调发展路线”以及“重视解决因快速市场经济化而导致矛盾的基本方针”。日本时事社在一篇题为《中国改变“增长至上”的经济方针》的新闻分析中说,“这次会议改变了以往经济增长至上的方针,更加鲜明地表现出新领导机构重视地区间、城乡间以及经济与社会其他领域之间协调发展的政策方向。”
    具体来看,坚持协调发展,一是要注重协调城乡发展。不仅要着眼于城镇,而且要着眼于农村,要更多关注“三农”问题,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严格保护耕地和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重视维护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利益,重视增加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的收入。二是要注重协调区域发展。今年以来,各地经济都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但由于原有基础、客观条件以及改革开放步伐和力度的不同,地区差距目前仍呈继续扩大之势。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难点不在东部而在中西部特别是西部经济落后地区,要把握两个“有利于”的原则,一是要有利于经济发达地区继续发挥优势,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一是要有利于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发展,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的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有条件的东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逐步形成东、中、西部经济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三是要注重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经济是基础,但经济增长并不等同于社会全面进步。切实关注和解决就业、教育、生态、医疗、公共卫生以及社会公正等社会问题,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发展,切实解决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关注经济周期上升阶段经济的平稳运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我们一定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信心,稳定大局;一定要更加重视总量调控和结构优化,正确把握调控的时机和力度,引导经济平稳运行。”从这个表述中可以看出,“平稳运行”是主基调。
    12月1日,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提出,中国将明年的增长目标设定在7%的适度水平,并缩减了年度财政刺激计划的规模。他说,“稳定政策,适度调整”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防止出现大的波动至关重要。这说明,“经济发展并非一切”,经济增长有必要与卫生保健、教育、环境保护及社会福利方面的进步相协调。据报道,中国明年国债发行量将从今年的人民币1400亿元下调到1100亿元,使用重点将转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基础教育等建设。同时,还将继续向西部大开发倾斜,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快淮河治理等重大水利设施建设,保证续建国债项目,特别是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等重大项目建设。
    尽管2004年的增长率有可能大大超过7%,很可能仍然达到或超过今年8.5%左右的水平,但经济“平稳运行”仍是经济调控的中心目标。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有观点认为,中国2004年的增长率将几乎与2003年持平,而7%的目标与其说是真实预期值或目标值,不如说是中国政府在重申一个信念,即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率为7%。这与政府设定的2001年至2005年平均7%的年增长率目标也相符。还有海外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有利于引导各级政府将注意力转向经济增长的质量,防止各地层层加码,盲目攀比速度。
    根据《金融时报》的报道,越来越多的独立经济学家用一系列替代性指标,指出中国今年的实际增长率将远高于8.5%,他们表示,今年前9个月,GDP的实际增长率可能达到10%或11%左右。
    但是,正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所说,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很好,中国经济仍然具备较快发展的条件,但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困难、问题和隐忧:
    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今年农民纯收入实际增幅低于去年,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拉大。从1998年至今的5年来,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粮食平均亩产、人均粮食占有量和全国国有粮食系统总库存均连年下降。中国现有的粮食库存,可以弥补供求缺口,保证当前粮食供应,但如果上述趋势继续发展下去,就会危及国家粮食安全。
    2.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倾向有所加剧。今年以来,在市场需求拉动下,钢铁、汽车、电解铝、水泥等行业快速增长,存在着在建规模过大、结构矛盾突出、粗放经营严重等问题。例如,2007年汽车在建和规划项目产能将超过1000万辆,而预测需求只有700万辆。再例如,中国的吨钢综合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15%到30%,耗新水量是世界先进水平的2.7倍,粉尘排放量是世界先进水平的10倍。目前,这些问题还是局部性的,但如不加以合理的调控和引导,任其发展下去,必然会加剧生产能力过剩,延缓中国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步伐,甚至可能使局部问题演变为全局问题,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3.资源约束矛盾日益突出。今年以来,电、煤、钢材等主要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增长迅猛,消费量增长更快,有19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拉闸限电。由于国内资源供应存在明显的缺口,进口数量大幅增加,价格大幅上涨,国内铁路运输和港口紧张。前三季度,13种主要能源和初级产品的进口金额近500亿美元,同比增长49.1%。目前中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等世界第一消费大国和石油、电力第二消费大国。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主要能源和初级产品的供求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大。
    4.货币信贷投放偏快。预计全年广义货币M2比去年增长21%左右,新增贷款将达3万亿元左右,远高于去年1.8万亿元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某些行业过度投资中很大部分依赖银行贷款,这为将来不良贷款的增加埋下了隐患,加大了金融风险。
    5.就业压力加大。今年底下岗和失业人员仍有1400万人左右,预计明年还将新增城镇劳动力1000万人左右,就业矛盾相当突出。
    6.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
    马凯说,以上这些问题有些是多年积累形成的,要立足长远,着力当前,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加以解决。有些是苗头性和局部性的,需要统一认识,未雨绸缪,采取有利措施,坚决防止其演变为全局性问题。

关注实际经济增长到底会有多高?
    2003年底,各经济机构和经济研究学者纷纷发表看法,提出了对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
    央行今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预计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左右。  报告预计,全年广义货币增长20%左右,全部金融机构贷款增加3万亿元左右;2004年,我国经济将基本保持2003年的发展态势,初步预测,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左右。
    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3年秋季版)》预计说,2003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大体可保持前三季度的水平,全年经济增长率将在8-8.5%之间。2004年上半年GDP增长率仍将稳步上升,将达到8%以上。下半年经济增长有可能略低于这一水平,2004全年经济增长速度将在7%左右。
    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预测,如果2004年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不发生有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国内不出现大范围的严重自然灾害和其他重大问题,GDP增长率仍可以保持在8%左右。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日前推出的专家特别调查表明,2004年中国经济增幅将稳中有升,其中,35%的专家认为比2003年高;40%的专家认为持平;25%的专家认为可能低于2003年。预计增长8—8.5%的比例较高,最高预测值为9%左右,也有少部分认为增幅为6—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部长刘世锦日前在“2003中国产业发展论坛”上展望2004中国产业发展时认为,2004年这一轮经济周期将处于快速上升稳定增长期,工业增加值可望增长13-15%,GDP可望增长8.5%,物价基本稳定。
    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主任张仲梁在展望2004年的中国经济时则预测,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会增长15%左右,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出口将实现15%左右的较快增长,贸易顺差持平或略有结余,经济增长在8%以上。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中心主任钟伟预测:2004年的中国经济虽然仍可保持8%以上的增速,当将比今年稍显平淡。而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近日接受《证券市场周刊》采访时则指出,未来三年中国经济的平均增长率会达到9%,2004年可能高一点,主要是因为今年SARS的影响将二季度数字压得很低,明年二季度增长会很高。两三年后经济即使出现调整,也只会是微调。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海兵从周期、体制、中期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后得出结论:中国GDP年度增长率今后5年(或以上)可以实现7-9%,2004年则在9%左右,将保持继续走高态势。
    而从10月下旬开始,世界各大著名投资银行纷纷发表对中国经济的今年表现和明年前景的看法,结果各大行几乎都看好今年的中国经济,但对于2004年走势的预期,除了高盛亚洲和花旗集团等几家投资银行之外,其他机构几乎都预测明年中国经济的表现将逊于今年。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兼亚太区经济学家谢国忠甚至预测,由于政府的紧缩政策逐渐见效,中国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引擎——出口和固定投资——的增长率在2004年将减半,其结果是2004年的GDP增长率从今年预期的8.5%下降到7.8%。而且,一些机构还预期中国2004年将出现通货膨胀,其中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即已将中国2004年和2005年的通胀预期分别从1.4%和1.7%提高到2.5%和3.2%。

    关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社会特点
    12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五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学家李培林预测了2004年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可能出现的十大社会特点。  
    第一,统筹、协调的新发展观和新发展战略将进入具体的实施、落实过程,并将对经济、政治、社会资源的配置产生全局性影响,但经济发展本身已经进入主要由市场推动和调节的轨道。  
    第二,经济增长进入新一轮高潮,增长率可能会超过近几年来保持的7%至8%的平均水平,消费市场有望走出近年来的低迷和通缩,个别领域甚至会出现过热现象,从而导致原材料、能源和资金市场的紧张。为防止经济增长出现新的不平衡和生产过剩状况,政府会采取一些新措施来防止经济过热。  
    第三,投资向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集聚的势头将更加明显,在东西区域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基础上,南北区域发展差距也将进一步扩大。  
    第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状况,在新一轮增长高潮中将进一步加剧,经济增长与股市行情、就业状况、低收入人群体收入增长脱节甚至背离的情况,将成为如何分享改革成果的棘手问题,但消费市场的多年低迷有望得到扭转。  
    第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将成为一个新的亮点,并与东南地区的加快发展、西部大开发形成三足鼎立的发展战略。  
    第六,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2004年将更加突出,就业的紧张将使大学生的初职收入预期进一步降低,并由此迫使高校改革专业和课程设置。  
    第七,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以及土地价格上涨的预期,将引发新一轮的“圈地运动”,并有可能带来各种纠纷增多。  
    第八,城市水资源紧张状况将越来越明显,城市的普遍缺水将成为城市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农村中的一些传染病以及地表饮用水污染,会成为公共健康安全的潜在威胁。  
    第九,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人力资本建设的重要性变得更加突出,人才工程和能力建设将成为一个新的重要议题。  
    第十,粮食等农产品价格近期出现上涨,虽引起广泛关注,但粮食安全不会成为影响全局的重要问题。(完)
                                                  (责任编辑:王砚峰)
2003年第89期(总第429期)          2003年12月9日(星期二)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  jjstsg@economic.cass.net.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68034412      传  真:(010)6803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