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贸易赤字是中国造成的吗?

2003-11-28

调整字号:
                             经济走势跟踪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Trends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与海通证券有限公司
                                《经济走势跟踪与研究》联合课题组编

                        2003年第86期(总第426期)    2003年11月28日(星期五)

                                          经济热点

    美国贸易赤字是中国造成的吗?
    美国踏入总统选举年,损人不利己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最近,美国宣布对中国三种纺织产品采取临时配额限制。但事实上,中国出口美国的主要是衣服、鞋、玩具、体育用品等,并非美国失业率最严重的几个行业,因此美国的失业问题不能与中国扯上关系。
    美国商务部长埃文斯表示,这次三种纺织品的临时配额,仅影响到整体中美贸易中“非常非常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十分明显,美国的态度是审慎的,并希望把中国拉到谈判桌上,一来制造连串“布什政府关心工人”的新闻,二来借势要求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
    余省三在《明报》上发表文章说,美国占中国出口总额约25%,今年截至8月,中国已成为美国仅次于加拿大的第二大进口国。无可否认,在1995年至2000年间,中美贸易赤字已倍升,今年以来贸赤也达到1250亿美元,是美国单一最大贸赤对手。
    其实同一时期,美国对中国以外的国家之贸赤亦同样大幅上升,并超过4000亿美元,是美中贸赤的四倍。真相是:近年中国占美国总贸赤的比例,不升反跌,由28%下降至约22%。
    换句话说,美国贸赤有近八成与中国无关,中国只是“错”在人太多、经济规模太庞大,太显眼了。过去10年,中国不单出口大幅飙升,进口也同样倍升。中国的进口占国民生产总值(GDP)之比例约25%,较美国和日本的10%更高。无庸置疑,中国对世界各国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其实,今年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便达18.5%,相比之下,美国对世界其它地区的出口增长只有2.1%。由2000年至今,美国对华出口增长达55%。
    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曼昆(Mankiw)最近客观地指出,中国并未推高美国整体进口,因为美国只是取消其它国家订单,转而向中国采购。例如鞋、玩具、体育用品、收音机、相机等类别,随着工厂迁移,近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长,便正好抵消了原来亚洲各国的出口下降。又例如,自从90年代中,香港码头的货柜便转由深圳码头出口。这使原来由香港出口的成衣制品,拨入了中国条数。
    自2000年7月起计,美国失业最高的五大制造业为:1.计算机及电子产品(占制造业失业人数16%)、2.机械(10.8%)、3.运输工具(10.7%)、4.钢铁(10.7%)、5.半导体及电子零件(7.5%)。这些都不是中国出口的产品。美国由中国进口的产品约60%是消费品,机械之类的资本性货品只占28%。相反,中国由美国进口的产品,多是高技术产品,47%是资本性货品,35%是工业零件,10%是食品。
    曼昆指出,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失业问题,一是由于商业设备投资持续放缓,二是制造业高度自动化,生产力大幅提升。美国制造业产出在1970年至2000年之间倍升,但制造业就业人数占全美劳动人口比例,却由25%下降至13%。他认为,要解决制造业工人失业问题,应该是提供训练、转业支持,帮助失业工人转型。
    余省三指出,纯粹客观分析双方手上的“筹码”,中国有实力摆出更坚定的态度,反客为主,政治上争取主动,提升“中国自由贸易”国际形象,加强与欧盟和亚太区各国的合作。中国已成为亚洲生产链的最后一站,亚洲各国生产的零件、巴西和智利等国的原材料,源源出口到中国生产及加工。过去七年,中国进口的工业制品和原材料已倍升,大大刺激亚洲各国及原材料出口国的经济。而近年中国进口的增长,也使中国对德国、瑞典出现贸易赤字。中国应把握时机,争取依世贸协议开放市场,并加强向欧盟采购高科技产品(尤其是美国禁止向华出口的科技)。
                                                  (明报,2003.11.23)

                                        国际经济

    OECD发布经济展望半年报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最近在每半年发布一次的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全球经济明年将加速增长,预计增幅为3%,高于今年的2%。虽然由美国掀起的全球贸易战有恶化的趋势,但经济发展合作组织(OECD)仍然认为,在美国经济增长带动及失业率普遍降低的情况下,未来两年全球的贸易将会增加,通货膨胀会继续下降。
    经合组织首席经济学家让·菲利普·科蒂斯(Jean-Philippe  Cotis)在该组织的经济展望半年报告中表示,基于上述考虑,决定调高该组织内30个成员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测,由4月时估计的1.9%,上调至2%。而明年的增长率仍然维持在3%,2005年为3.1%。科蒂斯指出,美国的企业投资增长由本身的生产力提升带动,其盈利增长,最终会刺激消费增加。美国经济在未来两年内预期可维持目前增长步伐,而欧洲和日本亦会持续复苏。但由于欧元和日元兑美元持续升值,减低欧元区和日本之出口竞争力,就业市场、企业投资和内部消费增长速度将会落后于美国。经合组织预期,在2004及2005年的环球贸易增长率分别为7.8%和9.1%,今年增长率为4%。其中来自非经合组织的亚洲国家需求,是推动经合国出口的原动力。
    OECD在报告中表示,由于美国经济将回暖,该组织30个成员国的经济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有迹象显示,美国经济将摆脱长达3年的疲弱增长和衰退。由于欧元区内部需求疲软,欧元区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将主要通过其出口实现。
    不过,OECD警告称,欧元区和美国对公共财政过于宽松。科蒂斯说,坦率而言,财政的前景将令人困扰。他说,在经济持续增长的时期,挑战将是如何制订恰如其分的财政,以摆脱过去20年反复的失败。
    OECD将其批评的矛头对准了美国的政策制订者,称他们每每刷新美国巨额预算赤字的新纪录,对美国经济毫无益处。报告称,美国预算和经常账户赤字日益膨胀,可能引发美元汇率大幅快速下跌,而这是不受欢迎的;并将导致美国长期利率大幅上升,这样的趋势可能蔓延至其它国家。这可能破坏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复苏,重演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那一幕。
    科蒂斯还对欧洲各国政府缺乏财政自律提出批评。他说,他希望欧洲各国财政部长决定的暂时中止稳定与增长公约所持续的时间尽可能的短。他补充说,稳定公约并不完美,但事实是,这一公约的存在是个积极的因素,它避免了最为糟糕的情况出现。
    OECD预计德国和法国2005年都将打破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3%上限的规定,尽管这与它们的承诺背道而驰。它表示,意大利2005年也将突破这一上限。科蒂斯说,如果背负巨额公共财政赤字的各国政府希望维持利率在较低的水平,就应当尽早采取修正举措,因为老龄人口将使得政府财政更趋紧张。他说,这将要求各国政府节约比现行政策计划更多的财政支出。
    OECD预计欧元区经济明年加速至增长1.8%,2005年增长2.5%。欧元区经济今年增长了不到0.5%。不过,OECD说,欧元汇率进一步升值将妨碍欧元区经济的复苏。今年,强劲的欧元抑制了投资、出口和企业利润。
    对于英国,OECD说,英国明后两年强劲的经济增长将遭到房屋价格突然下跌的冲击。它还表示,英国央行将不得不进一步提高利率,以为房屋市场降温。房屋市场继今年早些时候显示减缓的迹象后业已反弹。OECD预计欧洲央行将在2005年提高利率,而美国将在明年第二季度开始提高利率。
    对于俄罗斯,OECD说,最近逮捕尤科斯石油公司前任首席执行长霍多尔科夫斯基的事件将延缓海外投资流入俄罗斯。OECD说,最近发生的事件再次促使人们对私有财产权安全的担忧。这将对在俄罗斯投资和俄罗斯经济增长造成负面的影响。OECD预计俄罗斯经济2004年和2005年均将增长5%,略低于今年的增长。预计今年增长6.3%。
                                                      (综合消息)
    美国第三季度GDP向上修正至8.2%
    据报道,美国经济的复苏步伐,比原先预期还要快。第三季度的国民生产总值(GDP)的修订值为增长8.2%,比早前公布的初步数字7.2%还要高。这个经济增长速度,是自1984年第一季度(当时为9%)以来最快的。
    美国经济增长重回复苏轨道,主要是由个人消费推动。在今年第三季度,消费增长达6.4%,是过去6年以来最大的增长。美国推行的减税方案,在第三季度开始发挥效力。此外,利息维持在低水平,吸引很多美国人为住房按揭贷款进行转按,这些因素均令美国人消费意欲大增。虽然如此,经过第三季度的肆意购物后,预计消费者口袋里的现金将减少,第四季度的消费增长势头将比第三季度慢。但整体来说,明年的经济气候相信仍然不俗。分析家认为,美国企业预料会继续增加设备投资,这将会是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原动力。第三季度的商业投资,经修订后为14%,而原先公布的初步数据为11.1%。
                                                        (综合消息)
    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面临执行危机
    欧盟财政部长会议11月24日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发表的一份声明,同意在目前情况下,“暂不执行”对德国和法国的制裁机制。这意味着欧盟将法国和德国违反欧盟《稳定和增长公约》的制裁机制将不会执行。欧盟委员会25日发表声明表示,对欧盟(EU)各国财长们做出暂停欧盟稳定和增长公约制裁机制的决定感到愤慨。
    《稳定与增长公约》于1996年由欧盟各成员国共同签署,目的是防止某些国家通过扩大财政赤字来刺激经济,并保证欧元的坚挺和稳定。根据该公约,成员国每年的财政赤字不得超过GDP的3%,否则可处以最高占GDP0.5%的罚款。然而,虽然这个规定当年由德国所定,但德法两国的财赤自2002年已超越此水平。
    欧盟委员会此前认为,德法两国的财政赤字已经突破了欧盟制定的《稳定与增长公约》所规定的上限,但目前法国一直没有采取必要措施来控制财政赤字,德国虽然采取了措施,但很不充分。欧盟委员会就此向德法两国提出了有关建议,敦促德法两国尽快削减财政赤字,否则欧盟将依照《稳定与增长公约》对德法两国进行经济制裁。
    英国《金融时报》称,德国将在2004年连续第三年违背公约的规定。而几个月以来,柏林和巴黎在赤字问题上一直协同一致,呼吁欧盟灵活地掌握“稳定与增长公约”。根据财长们达成的妥协,德国将被要求在2004年把基础赤字降低0.6%,以便在2005年达到稳定和增长公约中,对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3%的上限要求。法国则被要求在2004年把它的结构性赤字减少0.8%,这一额度略高于原先的计划。欧盟将要求两国定期报告赤字削减进度,但将允许它们从容完成其改革计划,不用担心一旦未完成目标便可能遭到罚款。欧盟委员会经济货币事务专员佩德罗·索尔韦斯表示,欧盟财长们的决定可能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
    部长们的决定惹恼了芬兰、奥地利、荷兰、瑞典以及丹麦等经济规模较小的国家。这些国家希望,这些规则能同样严格地适用于法德这两大经济强国。欧盟委员会希望法德两国明年都能额外削减60亿欧元的预算,降低赤字。欧盟委员会正考虑向欧洲法院起诉部长们的决定。它还发布了一项声明,表示“欧元集团没有遵循条约与稳定和增长公约的精神和规则,它对此深表遗憾”。
    不过,《稳定与增长公约》是否具有存在的必要性,也存在着不同意见。鲁文大学(University  of  Leuven)经济学教授保罗·德·格劳威日前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指出,事实上,“稳定与增长公约已经死亡。”他指出,对于那些认为公约和条约应当得到尊重的人们来说,这是坏消息。但是,该公约走向死亡也说明,协议应当是合理的,并且让人们觉得是符合各国利益的。但稳定与增长公约并非如此。他指出,稳定与增长公约有一个严重的问题:不可维持的政府债务水平会导致债务危机,特别是这种危机会破坏货币联盟。有三个国家的债务比例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的100%,接近于无法持续的水平。这三个国家是比利时、意大利和希腊。对于这些国家来说,为了降低债务水平,使用猛药是有道理的。公约所开的药方是,在商业循环周期维持平衡预算,如超过重要的3%赤字规则便会受到惩罚,该规则对这些国家来说合适的。
    但是,同样的方法对其他国家如法国和德国却是不恰当的。这些国家的债务水平适中,用公约的规则对它们进行约束并将强迫它们的债务比例趋于零,而且当赤字超过3%时,威胁对它们予以重罚,这是没有道理的。
    公约不合理还有另一个原因。现代国家对自己的公民承担有许多责任。在经济衰退期间,市民期望社会保障机制发挥作用,但国家的财力则比较紧张。不灵活的公约对此却没有考虑。如果不采取行动,让该公约原封不动存在,这对于欧洲相当不利。该公约将来还会无可避免地遇到问题,导致新的对抗和相互指责。
    格劳威认为,新的公约应该是:首先,由于各国的债务水平悬殊很大,因此各国应当区别对待。这意味着,那些债务水平超过国内生产总值100%的国家和那些债务水平可持续的国家,应当遵循不同的预算政策规则。不管有病或是健康,原来的稳定公约对所有国家用同样的药,这样的方法应当摒弃。第二,公约应当更为灵活。要求各国在经济衰退期间降低社会保障支出责任的规则是难以维持的,即因为加入货币联盟,各国政府已经失去了一种政策工具。
    格劳威指出,在新公约中,各国将界定它们认为是合理的债务水平。这种水平将不会使它们陷入债务危机。虽然这应当留给成员国自己决定,但是,新公约将设定一个上限,像在《马约》中规定的那样,也许可以定为国内生产总值的60%。在商业周期循环中,每个国家将以这个债务水平为目标,上下允许一些灵活性。格劳威举例说,假定参加新公约的一个国家把债务与GDP比例定为50%。这与稳定公约当前设定的零目标完全不同。本例子的计算表明,该国可以每年平均维持2%的预算赤字(假设GDP名义年增长率为4%),将不会危险地接近50%的目标。
    在这个公约中,3%的赤字上限规则是不适用的。这个规定过于灵活。每次经济衰退,各国都可能触及上限,导致危机。一般说来,应当避免使用预算赤字的数字规定。一个民主选举产生的政府面临来自其市民的许多申请和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数字规则缺乏可信度。
    在新公约中,不会发生严重罚款和惩罚。如同数字规定一样,罚款和惩罚没有可信度。相反,应当通过权威机构的压力来实行相互控制。有的经济学家建议,建立一个独立的官方监督机构,按照宣布的预算目标,对各国的预算政策进行评估。这看来是个好主意。
    格劳威最后指出,现在是放弃旧公约的时候了,我们需要制定一个新的公约,该公约兼顾债务可持续性和现代国家灵活地对经济波动作出反应的需要。我们有机会创造一个新的公约。我们再也不能继续让旧公约主导我们的生活,如果不对它进行更新,它将会屡屡成为我们未来冲突的根源。
                                                        (综合消息)
    格林斯潘称美国可出售政府资产消灭赤字
    据《明报》报道,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表示,美国可透过出售政府资产或向外国投资者借贷来解决经常账赤字,这样做不会引发通胀。另外,德国总理施罗德表示,强势美元有助收窄美国财政和贸易赤字,但会损害其出口竞争力。格林斯潘认为,美国可透过出售政府资产灭赤。
    格林斯潘11月20日在华盛顿出席第21届货币年会演说时说,他对美国目前经常账赤字(每日15亿美元或占GDP5%)抱乐观态度。解决财赤,可出售政府资产或向外国投资者借贷。
    早前有分析员认为依赖外国投资者来消灭财赤,在最坏的情况下,外国投资者突然停止购入或出售美国国债,美息因此会被迫调升来吸引投资重投美元资产。格林斯潘对此并不苟同,他认为弱美元不会构成通胀,通胀是由长期息口走势导致,保持低息与弱美元并无关系。
    日前法国经济学家科蒂斯认为,美国财政与经常账赤字对全球经济复苏构成风险。他接受法国报纸《Le  Monde》访问时表示,美国需要尽快回复财政平衡,减低对外资帮助灭赤的依赖。他指出,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央行大手购入美国国债,为维持其货币汇价于低水平,来刺激出口。他警告美国,亚洲央行可能会反过来拋售美国国债。届时美元出现的波动必定巨大。旧金山市联储银行行长帕里(Robert  Parry)日前在澳洲悉尼一经济论坛上表示,美国的“无工增长”显示美国仍有强劲增长的空间。通胀问题对美国而言并不急切。
    国际清算银行执行董事耐特(Malcolm  Knight)接受《德国商报》访问时表示,透过世界各国汇率、收入和价格变动等指针,美国经常账逆差有逐渐下降的迹象。他认为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将减少,因为今年其内部需求增速快过生产。他认为美联储近期不会加息,因为通胀并不严重。
    另外,德国总理施罗德向彭博通讯社表示,美元强势有助刺激欧洲出口,同时可支持美国双赤,是欧美乐于见到。他不相信美国会奉行弱美元政策,因只有强美元始能吸引外资流入,支持双赤。而目前美国的经济增长势头与其货币汇价并不协调,因为美国不会以贬值来刺激出口。
                                                            (综合消息)

                                        国内与港台经济

    标普将八家中国大陆银行评为垃圾等级
    道琼斯报道,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11月26日依据公开信息对八家中国大陆银行予以评级,全部被定为垃圾等级。
    这批新的评级显著扩大了标准普尔对中国商业银行的评估范围。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仍然占据着商业银行领域的主导地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的中国农业银行、上海证交所上市的中国招商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基于公开信息的评级定为BBpi,较投资等级低两级。在评级中使用后缀“pi”是评级公司为了说明其评级结果基于非全面的“公开信息”,即评级仅仅基于公开的数据。
    中国光大银行被评为Bpi。其子公司中国光大控股在香港上市。在深交所上市的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华夏银行的评级也定为Bpi。广东发展银行的评级在这八家银行中最低,为CCCpi。
    标准普尔对那些不正式予以评级的公司提供基于公共信息的评级。该评级只参考公开发表的信息。标准普尔对中国农业银行评级较高是因为该行由中国政府全资拥有就意味着政府对其的全力支持。然而,标准普尔在声明中也指出,该评级也显示出中国农业银行的财务状况不佳,而准备金不足和预计坏账的高水平更加剧了这种状况。
    声明称,对中国招商银行的评级体现了该行适中的盈利能力,以及良好的流动资金状况。然而,该行资产质量仍然欠佳。而且如果该行继续保持当前的高速增长势头,其资本状况就很可能会面临压力。
    虽然中国民生银行是中国各商业银行中被认为运营较好的一家,但标准普尔仍给予较低评级。这是因为其低资本状况相对于业务的高速发展而言令人担忧。标准普尔在声明中称,虽然中国民生银行的资产质量好于行业平均水平,但是业务高度局限于少量大客户,且存在贷款高速增长的隐忧。
    对深发展的评级则体现了该行疲软的资产质量、资本状况以及盈利能力。但是,标准普尔也表示,作为深交所上市公司,深发展具有一定的财务灵活性。华夏银行得到Bpi评级的原因在于其业务规模较小、大量贷款流向少量大客户以及虽然不断改善,但仍然疲软的资本状况。中国光大银行计划最早于明年年初上市。标准普尔表示,Bpi评级表明该行资产质量尽管不断改善,但仍然疲软;盈利能力较差;且资本金不足。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资产质量好于各位国内同行,但向少量大客户集中放贷,以及贷款迅速增长的状况令人担忧。标准普尔表示,广东发展银行的坏账偏高,贷款损失准备金偏低,这是其评级定为CCCpi的主要原因。声明表示,广东发展银行急需注入大量资金,来改善其脆弱的资产负债状况。
                                                    (DJ,2003.11.27)

    穆迪调整对三家中国商业银行的评级
    《华尔街日报》报道,穆迪投资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  Inc.)宣布,上调浦发银行和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评级。同时,该公司下调了中信实业银行的财务状况评级。
    穆迪将浦发银行的财务状况评级由D-上调至D,长期外币存款评级由Ba2上调至Ba1,评级前景列稳定档。此举标志穆迪从2003年10月3日开始的对浦发银行评级审核告一段落。此举是为体现浦发银行营业网点服务功能得到完善,盈利能力稳步增长,风险管理意识加强,以及与花旗银行的合作关系产生的积极效应。
    穆迪认为,花旗银行目前持有浦发银行5%的股权,这对于后者的长期发展有积极意义。近年来,浦发银行实现显著的有机增长,其规模已使该行能够通过与花旗银行的合作而创造显著的协同效应。尽管如此,作为股份制银行,浦发银行的发展仍受到资本规模的限制,同时需要重新确定业务重点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浦发银行近期的高速发展,也凸现出潜在的资产质量问题。这类问题可能会在今后出现。而一旦出现这类问题,它将给浦发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带来压力,如果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那就更是如此。
    穆迪此次上调浦发银行评级,还体现了穆迪的如下预期,即浦发银行的发展战略将更趋谨慎,平衡机会与风险将成为今后的重点。截至2002年底,浦发银行总资产为人民币2797亿元。
    另外,穆迪提高了招商银行的评级。调整后的结果如下:招商银行的财务实力评级从D-级上调至D级;其长期外币存款和长期债务评级从Ba2级调高至Ba1级;评级前景为稳定。穆迪是从2003年10月3日开始对招商银行进行评估后作出上述评级调整。
    此次提高评级反映出招商银行的盈利能力高于同行。通过增加特许经营、改进管理、建立更多银行营业网点,以及重点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招商银行提高了利润率。而通过将重点放在有竞争优势的关键地区和产品(尤其是个人银行业务)上,招商银行的特许经营得到加强。
    不过,增资难题及中国大陆对资本市场的管制将制约招商银行未来的增长。目前进入中国大陆资本市场有很多的限制。而且,招商银行最近的快速增长也突出了未来可能出现的潜在的资产质量问题。这将对招商银行的风险管理机制构成挑战,尤其是在中国经济增长由快趋缓的情况下。
    提高招商银行的评级还体现了穆迪的预期。穆迪预计,招商银行将寻求提高资产质量,并继续作为中国金融市场一个谨慎的改革者。截至2002年底,总部设在深圳的招商银行总资产达人民币3662亿元。
    与此同时,穆迪将中信实业银行的财务状况评级从D下调至D-,长期外币存款评级维持不变,依然是Baa3,评级前景列入负面档。将中信实业银行财务状况评级从D下调至D-的举动,体现出穆迪的如下看法:鉴于问题贷款规模依然相当可观,且增长速度较高,中信实业银行面临的资本金压力日增。该行曾考虑通过各种重组方式增加资本金,但鉴于问题的复杂性和规模,设计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还需时日。
    穆迪同时认为,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CITIC)仍将是中信实业银行的坚实后盾。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为国务院直属单位,财务状况评级为Baa2/D,评级前景为负面档。
    中信实业银行的筹资方式有限,这使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为新增资本金的主要来源,从而给后者造成更大压力。这有可能增加后者的债务水平,影响到后者今后支持中信实业银行的能力,穆迪因而将后者评级前景列入负面档。截至2002年底,中信实业银行总资产达人民币3352亿元。中信实业银行是中信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金融子公司。
                                          (WSJ,2003.11.27)
          (以上信息均采自公开媒体报道,不代表本课题组意见,仅供读者研究参考。)
2003年第86期(总第426期)                  2003年11月28日(星期五)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68034412                      传  真:(010)6803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