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什政府对华贸易立场有所软化

2003-10-10

调整字号:
                              经济走势跟踪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Trends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与海通证券有限公司
                                《经济走势跟踪与研究》联合课题组编

                        2003年第72期(总第412期)  2003年10月10日(星期五)

    经济热点
    布什政府对华贸易立场有所软化  
    据道琼斯报道,美国财政部负责国际事务的副部长约翰·泰勒10月1日向议员说,中国已经表现出进行经济改革的明确意图,并敦促他们不要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任意提高征收的关税。泰勒敦促国会对政府与中国间的“金融外交”策略保持耐心,并称鼓励中国改革的策略要比强制性的战略更能取得效果。他说,中国正在为放松固定汇率体系进行“准备活动”。
    泰勒在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House  Financial  Services  Committee)的一个下属委员会上说,根据他个人的观点,他们业已采取的策略比提高关税更富有成效。一些议员已经提出一项立法,向从中国进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最高达40%的关税,以对他们所说的中国坚持低估人民币价值的政策进行报复。泰勒的立场相对于布什政府其他官员近期在国会前采取的立场要更为温和。此前,商务部高级官员列文对议员说,布什政府在与中国的贸易问题上将遵循“更激进、多方面”的策略。
    不过,商务部一位高级官员加入泰勒的行列。这位官员10月1日敦促对美国制造商抱怨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的状况保持谨慎的态度。美国制造商认为,中国低估人民币汇率,阻碍了美国商品的出口。2002年,美国与中国的贸易逆差大幅上升至1030亿美元,较2001年增长了25%。一些议员表示,美中贸易逆差扩大导致美国制造业失去了100多万个工作机会。商务部负责国际贸易的副部长艾多纳斯表示,他认为,应该对使用“操纵”一词非常谨慎。他说,中国维持人民币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他说,自1995年以来,中国就将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定为人民币8.3元兑1美元,允许人民币在上下不到1%的窄幅区间内波动。为将人民币汇率维持在这一区间内,中国政府大量买进美元,自2001年已买进了1,500多亿美元。
    泰勒和艾多纳斯均表示,迫使中国提高人民币汇率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微乎其微。艾多纳斯说,美国出口商能否从人民币购买力上升中获益是很值得怀疑的,因为重估人民币价值将导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泰勒说,如果人民币的价值上升,美国的进口将会转向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的“替代品”。泰勒还打消了人们对重估人民币价值将打乱美国国债市场的担忧。人们担心的原因是中国大量购买美国国债。泰勒说,美国国债市场是有弹性、有深度和流动的。他说,据他们最乐观的估计,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不到总量的4%,因此,他们认为这不成问题。
    泰勒表示,中国已经开始采取“准备活动”,来放松僵硬的人民币汇率体系。许多经济学家表示,中国不会在一夜之间放弃其外汇汇率体系,原因是中国银行系统内的不良贷款堆积如山。但是,泰勒说,中国政府正开始放松对资本流动的限制,其中包括该国公民可以持有外汇。
    泰勒说,他们注意到,中国表现出了在将来某个时刻实行灵活外汇汇率体制的明确意图,只是没有设定最后期限。不过,他感觉到,中国的这一意图已存在了一段时间。他的直觉就是,如果没有发生911事件和世界经济出现的不确定性因素,也许中国会更早表现出这一意图。
(DJ,2003.10.02)
    俄罗斯仍在考察中俄输油管项目的可行性  
    《华尔街日报》报道,俄罗斯总理卡西亚诺夫最近在会见中国总理温家宝时发表讲话称赞了中俄两国之间日益加强的经济合作关系,但同时表示,现在就对是否修建连接中俄两国的石油管线作出决定还为时尚早。卡西亚诺夫说,俄罗斯政府有关部门仍在研究日本和中国两国分别提出的石油管道方案。
    虽然俄罗斯认为修建管道是将其石油输至中国的最佳方式,但有关部门正在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在约5个月后提交这些数据,以便进行环保可行性评估。
    俄罗斯最大的石油生产商尤科斯石油公司已经与中国国有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签署了长期供应协议,从西伯利亚东部的油田向中国输送原油。尤科斯石油公司希望铺设一条从西伯利亚安加尔斯克至中国东北部城市大庆的输油管道,但其对手公司则向政府施压,要求修建另外一条通往俄罗斯太平洋港口城市纳霍德卡的输油管道。
    尽管俄罗斯、中国及日本的多家石油公司纷纷游说俄罗斯政府,但俄罗斯政府仍决定延缓作出最终选择。尽管俄罗斯石油公司以及它们在中国和日本的合作伙伴都在为各自的项目进行游说,但俄罗斯政府还是暂时推迟了对输油管道走向做出最终决定。今年6月,卡西亚诺夫曾表示,俄罗斯将在9月份之前对输油管路线和施工日期做出最后决定。
    随着中国原油进口量刷新历史纪录,中国正积极争取这条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输油管道工程。中国迫切希望能与俄罗斯达成交易,从而获得稳定的石油供应。但能源紧缺的日本也看中了这条输油管道项目,中国要想达成这笔交易仍面临诸多困难。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石油供不应求,因此不得不寻找新的石油供应渠道。中国海关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石油进口量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6%,至5,742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预计今年的总进口量将达到创纪录的8,000万吨,超过2002年的7,000万吨。由于中东局势动荡,北京方面希望减少从该地区的石油进口,这样俄罗斯就成为中国的第七大石油供应国。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数量今年前8个月大幅增长80%至310万吨。
    这个输油管道项目是中俄能源伙伴关系的核心,但达成交易的希望现在已开始减弱。今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已就这个价值25亿美元的项目签署了协议。但据知情人士透露,低层官员在之后举行的多次会谈中,无法就管道建设和石油价格等问题达成一致,有时甚至出现激烈争吵的局面。与此同时,俄罗斯对日本的提议兴趣渐浓,使东京方面乐观情绪大增。日本和俄罗斯下周将就建造安加尔斯克至那霍德卡输油管道计划进行两个月来的第三轮谈判。
    和中国一样,日本也一直严重依赖中东的石油进口。为了吸引俄罗斯,日本提出了颇为丰厚的条件,不仅承诺从俄罗斯进口本国市场所需的石油,还答应帮助俄罗斯将其石油通过那霍德卡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这样,俄罗斯就不需要指望中国这个唯一的客户了。东京方面还同意承担大部分管道建设成本。
(WSJ,2003.09.24)
国际经济
美国股市资本外流
    最新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内,美国投资者买入的外国股票数量超过了外国投资者买入的美国股票数量。瑞士投资银行瑞银(UBS)和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显示,在截至7月份的12个月内,美国股市流出资金410亿美元,这是1997年后美国股市首次出现资本外流。这与全球股市的上升恰巧吻合。对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刺激了全球股市的上涨。
    虽然外国投资者仍在投资于美国,但多数资金用于购买美国国债。投资者对美国公司的信心下挫,引发股市资金的流向发生逆转。分析师认为,美国股市的形象受到了打击。事实证明,所谓的“新典范”令人难以把握,而安然(Enron)等企业丑闻则加剧了人们对“新典范”的幻灭感。德利佳华证券的全球策略师阿尔伯特·爱德华兹表示:“投资者再也不相信这种说法了。”
    据信,美元疲软已加速了这一结果。今年,美元兑一篮子其他货币的汇率已下跌近9%。爱德华兹表示,美元下跌时,美国人往往抛售股票、转向其他投资。汇丰全球策略师杰森·詹姆斯表示,投资者之所以做出此番反应,“是预期美元还会出现一轮下跌”。
    分析师表示,日本股市是这种投资转向的主要受益者。德意志银行的阿克伯·卡恩称:“美国投资者认为日本经济将真正复苏——看一看东京股市,就能发现这一点。”日经225种股票平均指数今年已上涨19.2%,而相比之下,Eurotop  300指数仅上涨2.3%。汤普森先生说:“在未来12个月里,美联储有可能开始紧缩货币政策,这对股票市场来说是个坏消息。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资本就有可能从周期性更强的市场流回美国这个安全的避风港。”
(英国金融时报,2003.09.30)
    《商业周刊》说美失业率高不能怪罪中国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人民币汇率太低,造成美国制造业不振、工人失业过多,成为美国政坛热门话题,《商业周刊》在10月3日出版的最新一期的社论中说,美国失业率高,不能怪罪中国。
    这篇社论强调,中国是美国之外,唯一可以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以政治理由来诊断经济问题,可能会招致恶果。社论说,美国制造业的困境有其结构性背景,不能拿中国当替罪羔羊。举例而言,进口货便宜,对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界都有利。再说,中国本身也是增长最快的美国出口市场——美国输出中国数额每年增长21%,对其他国家的出口增长只有2%。美国通用汽车卖给中国的数量比卖到欧洲的还多。中国的进口量已超过日本。
    社论说,美国制造业移到中国去,和汇率没什么关系:90年代,人民币和美元的币值,和日元、欧元比起来还相当强的时候,美国的公司就把生产线迁到中国大陆,如今,人民币和美元汇率都低,美国公司照样把生产线搬到中大陆。“真有人相信,让人民币贬值30%,就能把玩具制造业吸引回美国吗?”
    《商业周刊》指出,企业和金融日渐连结下,“融为一体的中美经济”正在浮现,这是事实。中国是“美利坚股份有限公司”的供应炼。没有中国的话,美国的公司效率会更低,获利能力将降低,美国工人的薪资也会更低。
    社论说,此外,没有中国投入的资金,美国将无法支撑巨额的预算赤字,因为美国人不储蓄,美国就有必要向外大量举债,从外国输入巨额的资金。其它国家购买美国股票和债券的金额减少,中国的央行趁机补空,大买特买美国的国库债,让美国得以维持低利率。社论说,“美国的复苏,中国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样地,美国也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
    《商业周刊》另外一篇分析报导中还说,从贸易和外资观点看,中国的经济比“旧日本”更开放。报导引述通用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摩哈特伦的话说,中国让美国公司参与其成长,这是中国和日本不同的地方。美国和中国经济日渐紧密的关系,意味着即使北京改变其汇率政策,这也不是“修理中国论”者所寻求的灵丹妙药。比如,人民币币值大涨固然可以提高美国出口品的竞争力,可是对美国的进口可能没什么大影响。报导引述摩托罗拉公司的全球企业关系部门主管布瑞契尔的话说,中国货币升值,只会对美中贸易不平衡以及美国国内的就业市场,造成微不足道的影响。反过来说,搅乱美中关系,对双方都很不利。报导强调,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就逐渐开放它的市场,让外国公司竞争。“鼓励中国往这条路上走,要看华府。为了互利的双边贸易而攻击北京,绝对不是办法。”
(中央社,2003.10.04)
    欧美出现迄今为止最严重的贸易纠纷  
    道琼斯报道,欧盟10月2日对美国有利于国防承包商的《美国国货法》(Buy  American)立法提出警告,并称如果美国国会同意将对出口商的贸易税收减免再延长3年,欧盟将对美国处以40亿美元的贸易制裁。
    这是欧盟与美国之间最大的贸易纠纷,程度远远超过双方在钢铁、激素牛肉和转基因作物上的争端。世界贸易组织(WTO)在2000年发现美国实行非法税收补贴后,授权欧盟对美国出口的大量商品实行制裁。欧盟贸易委员帕斯卡尔·拉米要求美国在2003年12月31日前取消税收减免。
    同日,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通过议案,同意减少美国制造商的纳税额,同时临时性降低美国跨国公司海外收入的所得税。欧盟贸易委员会发言人冈萨雷斯称,欧盟对于议案获得通过表示满意,希望美国总统布什能在2003年底之前将其签署成法律。她说,如果非法的税收减免不能在年底之前废止,欧盟将实施制裁行动。欧盟还对美国拟议中的国防采购立法表示不满,《美国国货法》关于五角大楼商品采购中,美国制造组件的比例将从50%提高到65%。欧盟委员会称,提案将其他国家的公司挡在了门外,有失公平,也违反了1994年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
(DJ,2003.10.03)
欧洲央行总裁否认将尽快调高利率  
    路透社报道,欧洲央行(ECB)总裁杜伊森贝赫10月3日否认了《金融时报》的一则报导,该报导指出,ECB首席经济学家易辛警告称,ECB会尽快调高利率,以防范货供额强劲增长推高物价。
    杜伊森贝赫在里斯本的ECB货币政策记者会上称,我想强调的是,不是有人错误地引用了易辛先生的话,就是他的话被曲解。易辛没在任何一个场合说过这样的话,而报纸暗示他昨日在苏黎世发表分析报告时是这样说的。
    《金融时报》没有直接引用易辛在苏黎世会议上的讲话,为ECB会尽快加息的结论作批注。当被问及货供额的高增长率时,易辛表示:数据能说明的问题非常少。当经济增长开始加速时,较高的M3货供额增长率对未来物价稳定构成威胁。但经济增长、新的投资组合变更和物价上升会将资金消化。而物价上升是们应该防范的目标。各央行对抗物价上涨的一个办法是加息,但易辛没有表明何时会加息,更别说这将“很快”发生。
    杜伊森贝赫在解释ECB利率决策的声明中称,“如果较高的M3货供额与经济活动强劲增长持续有关联,那么中期内将产生通胀压力。”
(Reuters,2003.10.03)
国内与港台经济
    美韩地产商称中国仍具发展空间
    路透社报道,出席中、美、韩房地产发展论坛的美韩两国地产业人士称,中国房地产市场受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和奥运会题材的带动,料未来仍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然而最令外国投资者担忧的是政策风险以及中国企业的信誉问题。
    韩国房地产业协会资深研究员朴仁告诉路透社,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以及2008年举办奥运会将带动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国房地产市场未来仍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美国房地产同业公会国际委员会主席詹姆士。阿斯库特则表示,"我们认为中国市场最大的风险在于政府的政策变更风险,以及中国地产商缺乏诚信。"他称,美方对投资中国地产市场主要的顾虑还包括投资的安全性,以及如何保证销售进展顺利。但他补充说,一旦中国政府改善市场法规环境,并向国内外各方公平开放市场,都将有助于美方更好的理解中国的市场规则。随着市场条件的成熟,西方国家将有更多的投资进入中国的地产市场。他说,“中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市场,各方面的需求都非常旺盛。”
    个人住房贷款的强劲增势,说明了中国房地产市场需求的旺盛。以中国最大的个人消费信贷提供行——工商银行为例,截至去年末,其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2580亿元人民币,截至9月初,该数字已经突破3000亿元。自2001年以来,该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连续三年突破1000亿元,2000亿元和3000亿元大关。
    阿斯库特说,“中国的地产政策调整应朝着市场开放的方向发展,包括放开外国投资,放开对市场产品的限制,以及放松对开发商的管制等等。”他还称,政府的政策导向应从保护生命和安全出发,侧重于制定建筑法规和标准,而不是从事土地规划,那些应该交给专家负责。他强调说,“如果政府能够主动接受变革,着眼未来,与开发商和公众合作,关注城市居住人口的实际需求,这样的政策不仅受到欢迎,而且行之有效。”
    今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房地产业政策在融资和土地供应方面都出现频繁调整。人行于6月13日出台房地产信贷政策,严格贷款条件,提高高档房地产开发商贷款利率,限制向购买第二套住房和高档房的个人提供个人消费信贷。国土资源部宣布将着手整顿土地市场秩序,要求控制别墅等高档商品房建设,加强房地产贷款监管。
    韩国房地产业协会主席金甫源同日也对路透社表示,“目前韩国大约有38万亿韩元(约合330.29亿美元)的地产富余资金,可能的话,这部分资金将流入中国。近年来韩国国内房地产业热潮涌起,价格上涨导致购买力不足,政府担心社会动荡,开始采取适当限制措施,因而国内有一大部分资金急于寻找投资出路。”但他指出,“中国人的消费水平不是很高,房地产价格却是非常非常高,这种现象不是很正常。但是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逐步规范,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量也会增加,届时将考虑投资中国。”
    朴仁说,中国土地价格过高也是他们所担忧的,中国房产价格中土地所占的比例高于世界其它国家,土地价格增长过快将阻滞经济增长,最终导致整个地产行业陷入停顿。他并称,中国房地产开发商数量多,但是资金实力弱,地产市场整体资金投入不足,这一问题有可能导致中国企业未来在与外国同行的竞争中丧失优势。他补充说,目前韩国有两家企业已经在中国投资从事房地产开发,一家在北京亚运村,另一家在吉林的延吉市,但不是很成功,主要是由于不熟悉市场,投资过于仓促。
(Reuters,2003.09.28)
    台学者认为2005年台湾经济将再现奇迹
    中央社报道,台湾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赵文衡最新发表的研究指出,台湾在投资、专利数目、高科技出口、劳动生产力等方面不但没有停滞,还显露再起飞征兆,他乐观预言2005年台湾经济将激活另一波经济快速增长,2020年前将晋身完全工业化经济体,平均GDP将达2万美元。
    赵文衡认为,从台湾经济发展史来检视,台湾经济发展正好面临需要进行另一波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崭新阶段,这个阶段却又遇上亚洲金融风暴、国际经济衰退、911恐怖攻击和SARS冲击等一连串的危机和冲击,加剧了前景恶化的感受。
    赵文衡指出,目前的台湾经济仍处于发展转型期,许多地方并未完全达到新阶段的要求,因此就产生许多发展上的弱点,在旧有的优势消失、新的优势尚未形成之前,经济衰退当然有可能发生。不过,台湾已经在90年代从“模仿”进步到“创新”时期,1998年以后正式脱离模仿阶段、能够自主开发,大大提升技术层次,在这样的蜕变过程中,经济衰退是必须付出的成本,适应开拓市场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赵文衡预测,台湾将在2005年完成转型,激活另一波经济快速增长,到2020年前,将达到完全工业化经济体境界,平均每人GDP将达到2万美元。
    首先,以研发的程度来说,台湾研发比例每年以5%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将可跨过2.5%的门槛,达到先进国家应有的水准。其次,依照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标准,每千名受雇员工中有7名研究人员,是发达国家的标准,台湾在2000年时已经达到5.8名,到2005年应可达7人的标准,届时台湾获得美国专利数可望达到12000件。这些数字都显示台湾经济将在2005年时正式进入发达经济体阶段。再从劳动生产力来看。台湾劳动生产力在90年代增长也相当快速,之后,在1991年至2002年增长率达到5.9%,比1980年至1990年的4.7%还高,而且,即使在2001年一片悲观的景气中,劳动生产力仍达到4%,在2002年又弹升到7.6%,远高于平均水准。再从出口产品技术层次来看,台湾主要出口产品都属于高度技术密集产品,即使2001年台湾经济衰退,所有出口品中还有46%是高度技术密集产品,不但优于英、美、日、韩等国家,也创下历史新高,比起十年前的27%也显著提升了不少。
(中央社,2003.9.28)
(以上信息均采自公开媒体报道,不代表本课题组意见,仅供读者研究参考。)
2003年第72期(总第412期)                                2003年10月10日(星期五)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jjstsg@economic.cass.net.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68034412                      传  真:(010)6803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