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夸大SARS对亚洲经济的影响

2003-05-23

调整字号:
                  经济走势跟踪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Trends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与海通证券有限公司
                              《经济走势跟踪与研究》联合课题组编

                        2003年第35期(总第375期)  2003年5月23日(星期五)

                                        经济热点

    世卫组织夸大SARS对亚洲经济的影响
    《远东经济评论》最近发表署名文章,指责世界卫生组织过分夸张应对SARS肺炎,引起恐慌,拖累亚洲经济。文章说,现在香港的酒店几乎无人入住,亚洲大部分经济体系纷纷下调经济增长预测。文章批评说,让事件发展至这个地步,实在荒谬之至。世卫在引发恐慌上的角色应该受到批评,警告说SARS疫情可能比爱滋病更为严重的医学“专家”同样应受谴责。
    文章说,世卫发出的多项旅游警告近乎荒诞。在有8100万人口的越南,其实仅有63宗病例和5宗死亡病例,就列入旅游警告名单。它警告旅客不要前往多伦多,但随即又在加拿大政府面前取消警告。文章质问:是什么决定是否要发出警告?是医学真相还是政府游说?
    文章提到,有关SARS的警告造成中国内地爆发恐慌,香港人们拒绝握手,吉隆坡则手机短讯满天飞,新加坡的德士司机拒绝接载身穿护士制服的人。此外,各地的购物中心、酒店、飞机、戏院和餐厅十室九空。
    文章说,目前估计全亚洲约有5000宗病例,但这是累计数字,大部分感染SARS的人其实已经康复,而不是像爱之病一样无法痊愈,那又紧张什么?
    文章表示,即使亚洲至今约有500人因SARS死亡,但与每年有3万6000人死于流感的美国比较,又试与全球估计约有4200万人感染的爱之病比较,又或全球每天死于疟疾的逾3000名儿童,或在泰国所谓“反毒品战”中死亡的逾2000名泰国人一比较,微不足道。“但航空公司机组人员却宁愿在曼谷过夜也不在香港逗留,因为他们相信香港还要危险。”文章嘲讽说。
    文章批评世卫目空一切断然发出旅游警告的官僚作风。文章说,亚洲数以千计人口失业、公司倒闭,不是因为SARS。SARS本身对亚洲经济影响有限,但伴随SARS而来的歇斯底里却不一样,而世卫须对此负起大部分责任。  
                                                          (联合早报,2003.05.18)
    中国采取多项措施消除SARS影响
    道琼斯分析指出,倘若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  俗称:非典型肺炎)不能在短期内得到控制,中国私营企业的失业率将可能呈现爆炸性增长。
    私营企业早已成为中国创造就业的主要渠道。私营家族企业在中国的服务业中占了很大比重,也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但同时这部分新兴的劳动力大军面对SARS的打击又特别脆弱。目前旅游娱乐等行业已经停业,员工都已经开始了不带薪休假,何时能回公司上班尚未可知。出口订单减少的货运公司和接不到游客的旅行社都已经给无事可做的员工“放大假”。虽然这种“放大假”的做法能在短期内缓解SARS带来的压力,但控制SARS是一场长期的战斗,一些公司在这过程中将失去收入来源,甚至最终关门大吉。
    2001年中国的私营企业新增了250万个就业机会,其中有三分之一的职位是在当年新创的。这些就业机会缓解了国有企业大量裁员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国有企业大量裁减的主要是工业领域的蓝领工人。中国国务院在2002年发布的白皮书中,将小型私有企业称为中国未来就业增长的主要渠道。该白皮书还承诺将中国失业率维持在5%以下。但如果目前无限期不带薪休假的雇员最终都失去工作的话,这个目标就很难实现了。这部分很可能失去工作的雇员也让中国领导人感到担忧。
    联合国下属的国际劳工组织(ILO)最近警告说,由于SARS的影响,中国的旅游业可能有30%以上的人要失业。国际劳工组织预计,随着SARS继续对相关行业造成影响,兼职人员、妇女、到外地打工的人和年纪较轻的劳动力更有可能失业。而以往正是由于应届毕业生和女性员工得到安置,保证了家庭的收入来源,减弱了国有企业数百万人下岗带来的不利影响,使整个社会得以维持稳定。
    今年3月份上任的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的能力正在经受严峻考验,他们不会坐视不管,听任这场潜在的灾难变成现实。在这场公共健康危机爆发之前,国有企业下岗员工的再就业和为劳动力市场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是政府放在首位的任务,而如今保住那些受SARS影响的行业人员的饭碗已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下令各部委制定大规模的经济救助计划,以应对SARS所带来的影响。这意味着政府支出的增加,此举不仅仅是为了对抗SARS,也是为了保住2003年7%的经济增长率目标。此举还意味着针对低收入和失业人员的税收减免和增加收入补贴的措施将使中国政府的预算面临更大压力。中国领导人要求企业不要因SARS而解雇员工。东盟秘书长王景荣在北京的一个SARS论坛上发言时也是这么说的。他说,不要急于裁员。对企业来说,这是个对员工进行培训或者再培训的好时机。另一个办法是安排员工轮休,或者休无薪假期。
    政府尚未公布完整的救助计划,不过已经宣布了减免税和短期贷款贴息政策等措施帮助企业克服短期内收入下降的难关。
    中国财政部日前称,将向航空公司和旅行社提供短期贷款贴息政策以帮助他们抵御SARS的冲击。在上海,央行要求当地金融机构向参与抗击SARS行动的公司提供优惠政策。这些公司包括消毒剂和药品生产商。迄今为止,上海没有出现象北京和广州那样的SARS大爆发。当地银行同时还被告知,要更快满足旅游业、酒店和交通运输公司的资本流动需求。这些公司正在SARS的冲击下苦苦挣扎。在临近省份浙江省,旅行社、酒店、娱乐场所和运输公司获得了大幅的税收减免,月销售额的最高免税额由原来的人民币800元上调为5000元。预计中国各省份都将为企业提供类似的激励措施,直至SARS最终得到控制,以避免企业裁员及破产。
    花旗集团中国区经济学家黄益平称,防治SARS所带来的政府支出增加会对中国政府的财政预算造成压力。黄益平预计,中国2003年财政赤字将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3%,他先前的预期是2.8%。这将意味着,财政赤字经历了5年的增长之后,政府减债计划的实现可能会被进一步推迟。
    为了保持经济增长率和社会稳定,政府已在建筑项目和社会福利支出上投入了数十亿元人民币,这使政府的财政赤字在5年内由不到GDP的1%提高到GDP的3%以上。国际评级组织“惠誉国际评级”(Fitch  Ratings)已经指出,包括预算外债务在内,中国政府的债务在GDP中的比重已由1997年的11%升至2002年的32%。惠誉上周警告称,在信誉评级为A的国家中,中国政府的债务与GDP之比上升最快。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年增长率也保持在7%以上。
    黄益平称,SARS将促使中国领导人开始重新评价向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情况,在过去10年的经济结构重组中,这一领域一直被政府所忽视。黄益平表示,尽管政府将不得不降低其债务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但为了提供资金用于公共卫生服务系统的升级,政府无疑仍将在长时间内保持财政赤字状态。不过,在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方面增加支出也不是件坏事。    
                                                              (DJ,2003.05.19)


                                        国际经济

    格林斯潘称FED必要时将降息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主席格林斯潘5月22日向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表示,他对美国经济增长将加快表示审慎乐观,但他也承认,“我们联邦储备委员会承认有通货紧缩的可能性”。他警告,FED正注视通缩风险,必要时将降息以对。他说,“即使我们认为这个风险很小,但它的潜在后果却很严重,而且可能十分负面。”他说:“在身为中央银行的联邦储备委员会方面,它确实需要密切的观察和可能必须采取行动。”
    格林斯潘,我们相信,在目前的环境下,采取措施预防通缩的代价不高,因此,我们可以积极的对抗通缩的潜在因素,主要就是需求疲弱的问题。在暗示可能进一步降息的同时,格老的讲话显示,他愿意暂时先耐心等待一段时间,他甚至提到经济可能强劲复苏。他说,目前,经济是否处于将显著复苏的转折点尚不明确。很多分析师认为,FED可能愿意至少等到6月24-25日的下次政策会议,方有所动作。但是,分析师亦表示,这主要还要视将公布的数据而定。
    格林斯潘指出,近期的就业及制造业数据“令人失望”,但表示这些数据反映了伊拉克战争期间谨慎经济的气氛。故此,因现在战争硝烟已散,期望经济转佳“并非不合理”。
    美国经济4月份失去4.8万个职位,此前三个月内已失去逾50万个职位。格林斯潘表示,对于战后的美国经济,FED尚没有一个足够清晰的全观,所以无法对经济前景“作出一个坚定的判断”。他指出,企业裁员至少部份源自雇主提高生产力的努力。企业采用新科技及进行组织重整以节省人员支出,藉此提高公司的生产力。格老称,生产力增长,加上低利率及股价上涨,对未来经济的表现是好兆头。
    在回答国会议员的问题时,格林斯潘对通缩风险作出了详细的评估。自从FED的决策者在5月6日的政策声明中提到这个问题后,市场对此非常关注,经济前景亦因而笼罩着一层阴霾。美国的物价仍处于上涨状态,但4月时通胀年率仅为1.5%,是37年来的最低水准。但在其正式的证词中,格林斯潘仅是重弹5月6日的旧调而已,表示决策者正监视“通胀不受欢迎地大幅下滑”的风险.但他在回答提问时,对此作了进一步阐述。他表示,“通缩这一项威胁,虽然微小,却大到需要非常密切的关注,而且,也许、也许,央行将需采取行动。”格林斯潘表示,因为通缩的经济代价巨大,FED正对此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当前美国的隔夜拆款利率在1.25%,为1961年以来的低点。一些分析师担心,FED在刺激需求及防止通缩上,可用的弹药已不多。但格林斯潘认为这是过虑了,他称,“在应对物价波动以及任何可能扰乱经济的问题上,我们弹药用尽的机会微不足道。”他表示,即使指针利率接近零,FED亦有能力进一步宽松货币.他补充道,FED可以透过购买较长期的债券,显著压低长期利率。
                                                                    (综合消息)
    美国政府强调美元政策没有改变
    据报道,白宫和财政部的发言人在美国财政部长斯诺在G8会议上关于强势美元政策的讲话后分别强调,美元政策没有变化。布什政府5月20日强调指出,美元政策没有变化,政府仍然支持强势美元政策。白宫发言人弗莱舍说,美元政策没有改变,政府支持强势美元政策。而在弗莱舍被问及如何定义强势美元时,他表示,他不负责定义金融方面的技术术语,这也不是白宫谈论的范围。美元政策没有变化。当被问及有关金融市场对斯诺周末讲话的反应时,弗莱舍说,这恰恰是他认为政府重申强势美元政策没有改变之重要性的原因。美国政府继续支持强势美元政策,立场没有变化。当记者再三追问时,弗莱舍答复道,就此问题他已无可奉告。弗莱舍说,今日是重申对政策的坚持,仅此而已。  
    美国财政部首席发言人5月20日也重申,布什政府的美元政策没有变。当有记者问及弗莱舍的言论时,财政部长斯诺的发言人尼科尔斯重申:政策没变。记者们就斯诺的周末讲话百般发问,但尼科尔斯总是重复一句:美国的美元政策没有变化。
    弗莱舍拒绝回答美元政策是由总统布什还是由财政部长斯诺制定。他还拒绝说明谁在美元等问题上代表政府的立场。在美元政策问题上,谁代表政府的立场一直不清楚。白宫曾公开表示,前财政部长奥尼尔是美元政策的政府发言人。但国家经济委员会(National  Economic  Council)主席劳伦斯·林赛也会定期就美元发表讲话,从而令金融市场感到困惑。
    另据报道,德国经济暨劳工部长克莱门特5月22日称,FED主席格林斯潘对他表示,认为美国总统布什政府并未有意推行令美元走贬的政策。
    据路透社报道,国际投资名家索罗斯5月21日表示,美国财长斯诺确已放弃原有政策,会放任美元走贬。索罗斯说他正在抛出美元,买入其它主要货币。分析师说,索罗斯之言证实短线汇市投资者的操作,是推动近日欧元兑美元大涨的主要因素。
    美元全面疲软主要原因是美国经常账项赤字扩大、经济数据令人失望,以及投资者转而寻找较高收益的资产。但投机客在推低美元过程中也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索罗斯接受CNBC电视台采访的言论令外汇交易商震动。他判断美元兑欧元及加拿大、澳洲、纽西兰货币会进一步走贬。他还严厉地批评美国财长斯诺近期暗示强势美元政策有所改变的谈话,认为这是一个“错误”。他说:“我必须承认,我现在持有美元的空头部位,因为我听从财政部长的意见。”
                                                                        (综合消息)
    IMF对全球通缩发出警告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5月18日公布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师罗戈夫(Kenneth  Rogoff)为首的一个特别工作小组编写的一份报告:“Deflation:  Determinants,  Risks,  and  Policy  Options—Findings  of  an  Interdepartmental  Task  Force”,报告分析了通缩的成因、结果和风险。报告警告说,尽管目前全球通缩的风险还不大,但在一些主要经济体和一些较小的经济体中,物价下降的风险正在增加。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所得出结论显示,这主要是战后通货膨胀率偏低、贸易差距可观、股价泡沫爆破、一些经济体的银行业越来越萎缩和信贷增长下降造成的。
    在该报告中,德国处于通货紧缩的高风险境地,如果德国今年经济增长是预测中的0.5%,明年很可能面对通货紧缩。假使经济收缩,风险会更高。日本、香港和台湾却容易陷入物价下跌步伐加快的险境。这份报告发现美国的通货紧缩风险不高,但补充说,这方面展望充满“许多不稳定因素”。
    报告说,早已跟物价下降挣扎的亚洲经济体的处境可能恶化。要是日本的经济增长仍然平平,而失业率又上升,它的通货紧缩可能加速的风险偏高。而部分由于进口的中国货便宜,台湾和香港或许也面对更加艰难的物价前景。  
                                                                          (综合消息)
    美参院通过曼昆任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案
    路透社报道,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5月20日批准了由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曼昆(Gregory  Mankiw)出任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新任主席,以接替于2月底辞职的前任主席哈伯德(Glenn  Hubbard)职务的任命案。接下来,曼昆的任命案将提交给参议院进行全体表决。曼昆是哈佛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其撰写的经济学教科书被广为采用。一周前,曼昆在历时两小时的任命听证会上向参议院银行委员会表示,美国贸易赤字的膨胀并不令他感到担忧。曼昆并同时淡化美国经济可能陷入通缩的疑虑,并表示支出抵减效应能让预算赤字保持受控。他说,我们要做的是增加总体需求,增加支出以摆脱我们目前所面临的产能过剩以及高失业率。他进一步表示,相信减税将会有助于上述目标的实现。
                                                                        (Reuters,2003.05.20)
                                          国内与港台经济

    中国将继续四处搜寻石油
    据路透社报道,环球的石油巨擘阻挠中国的公司入股哈萨克斯坦的石油项目,反映中国的公司正遭到不受欢迎的对待。但对能源需求殷切的中国,不太可能会打消收购计划,而市场观察人士亦预期,未来数个月将再有收购交易,因为中国目前正在区内包括俄罗斯、中亚及东南亚地区搜罗猎物。亚洲策略投资管理董事James  Cheng说:“它们需要补充储备。”
    多家环球石油巨擘包括艾克森美孚、壳牌石油、法国的Total  Fina  Elf联成同一阵线,行使优先购买权,阻挠中国的石油公司入股位于哈萨克的石油项目,为中国带来的不只是一趟惨痛的经历,更可能是让它们上了宝贵的一课。虽然中国拥有难以满足的能源消耗需求及蓬勃发展的经济,但仍未能令中国的石油公司安坐谈判桌上,以及预期那些比它们更世故的竞争对手,会借交易来取悦北京。摩根士丹利一般产业集团亚洲的董事总经理Sheldon  Trainor说:“离岸发展对中国而言是颇为新鲜的事,一路发展的同时,中国将会吸收到许多经验。”
    事情的插曲亦再次勾起另一个关于中国老生常谈的问题,以及中国对能源的野心:为何要收购海外资产,那些资产通常都会带来一定的地缘政治风险;什么时候,与海外生产商交易可以提供同样程度的能源保障呢?
    但北京似乎未有理会这个问题,只是希望这些资金充裕的石油公司的足迹能够走篇世界各地。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邱子磊说:“我们仍会继续搜罗具吸引力的资产。”中石油与中石化集团一样,在稍早时候,因为哈萨克斯坦项目的现有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故未能以6.15亿美元入股项目。另一家中资石油公司的高层则表示,收购资产有利于供应交易。他说:“这是我们的石油,所以是比较好的。”
    无论事态如何发展,中国因本身的产量增长放缓,故仍需要取得更多外国石油权益。中国目前约三分之一的原油是向海外购入,在2010年底前,料将增至一半,因国内经济每年以7%的增长率推进,汽车销售增速更快。中国亦一直渴望降低其对局势动荡的中东石油进口的依赖。
    银行界消息指,当多家公司共同开发一个石油项目时,优先认购权往往普遍存在,故中国将来可能寻求一些不太复杂及“较友善”的交易,但收购亦可能变得“不太吸引”。一名驻北京的石油顾问指:“这些公司亦在学习游戏规则,就像其它国际公司一样,不断在学习。”汇丰证券分析师关荣乐最近在一份研究报告指,坐拥逾20亿美元现金的中海油期望购入俄罗斯的Sakhalin天然气项目,以确保其产量增长率可安渡2007年。一项来自欧洲投资银行的消息指,中资公司在物色大型、安全及及高质的资产,最低收购价为1亿美元。中资石油公司中最积极进行收购的中海油去年进行了三宗收购。中石化迄今未进行收购,但仍需要进行有关活动以满足其未来的炼油需求。消息人士透露,中石化母公司——中石化集团已拨出了100亿元人民币,用于促进海外资产的年产量目标,在2005年提升至200-300万吨。消息指,这目标可透过海外收购及投资达致。
                                                          (Reuters,2003.05.22)
    中国大陆PC市场短期将受到SARS冲击
    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资策会信息市场情报中心”调查,随着SARS疫情于今年初起在中国大陆华南、华北地区蔓延,中国大陆PC市场不论是在市场需求、竞争态势、采购行为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显著的变化,对第二、三季度市场的冲击至少在15-20%左右,但长期来看,则将因远程教学和居家办公的需求而刺激市场。在北京SARS疫情最严重的4月下旬到5月上旬期间,随着到中国大陆各大卖场选购PC的民众大幅减少,大陆地区计算机商场的整体家用计算机需求比预期减少约40-50%,其中北京地区计算机商场家用计算机销售影响达75-80%,商用计算机亦受到10-15%的冲击。信息市场情报中心估计,未来在5-9月份间,中国大陆家用、商用PC需求受疫情影响幅度将持续缩减至30%、5%。
                                                                  (中央社,2003.05.19)
    (以上信息均采自媒体报道,不代表本课题组意见,仅供读者研究参考。)
2003年第35期(总第375期)    2003年5月23日(星期五)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jjstsg@economic.cass.net.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68034412  传  真:(010)6803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