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贸易现状分析

2017-03-31

调整字号:

印度经济走势、经济政策以及研究跟踪  3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研究室

 

2017327

 

近二十年,中印双边贸易稳步增加,虽然存在贸易不均衡、地位不匹配等问题,但总体增长态势良好,发展潜力巨大。此外,两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工业水平和资源禀赋存在差别,贸易结构互补性很强。但是,贸易摩擦、地理条件和基础设施问题制约着两国贸易的发展。

一、贸易规模增长但不均衡加剧

UN Comtrade贸易数据统计1999年中印双边贸易总额仅为15.24亿美元,2015年双方贸易总额上升到723.47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27.29%(见图1)。印度驻中国大使馆发布的《2016年中印双边贸易报告》称中国已是印度的最大贸易伙伴,而且双边贸易潜力依然巨大。从规模来看,中印双边贸易在近十年间有了飞跃式增长。

虽然双方贸易数量迅速增长,但发展出现了严重的不均衡:一是中国长期处于贸易顺差的状态,并且顺差的额度呈现持续增加的态势;二是印度对中国的出口近年来有所萎缩,2012年之后开始出现下滑的趋势,2015年的贸易额甚至跌落到2008年经济危机时期的水平(见图2)。2000年,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额仅有2.1亿美元,到2015年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448.7亿美元,年均增速达43%。目前,中国已位列印度第一贸易逆差来源国。

贸易不均衡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中印贸易摩擦频繁。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 1995年到2013年上半年,印度共提起690起反倾销调查,其中针对中国企业的多达157起,占22.8%。中国已经成为印度反倾销调查的重点国家。

 

 

 

二、贸易结构存在互补性

中国和印度两个超级发展中大国,不论从工业水平还是资源禀赋来看,都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也体现在双方的贸易结构上。印度对中国出口的产品以资源型产品与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为主;中国对印度出口的产品以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为主,并且逐渐在向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以2016年为例,印度主要向中国出口棉花、铜和有机化学品;而中国主要向印度出口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见表1)。由此可见,在双边贸易中,中印两国的货物种类在结构层次上存在一定的互补性。

 

 

三、地位和依赖程度不匹配

通过对中印双方的进出口额占比以及排名进行分析发现,中印在对方进出口市场中的地位并不匹配。2016年,中国已取代美国和阿联酋,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而在印度在中国的进出口市场中的地位并不是那么重要,印度是中国第七大商品出口国和第二十七大商品进口国。

 

 

为了进一步考察中印两国间贸易的依赖程度,我们分析了中印的贸易结合度。贸易结合度是用以衡量两国贸易方面的相互依存程度的综合性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若贸易结合度小于1,代表AB两国贸易联系较为松散,若贸易结合度大于1,代表AB两国贸易联系较为紧密,数值越大,两国间贸易越紧密,依赖程度越高。

根据计算,19952015年,中国对印度的贸易依存度为0.72,印度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为1.10。此外,我们也采纳了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见表3)进行对比,结果证明中国对印度的贸易越来越松散,而印度对中国市场依赖程度较高,且印度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大于中国对其依赖程度。

 

 

四、地理条件和基础设施制约贸易发展

从地理位置上看,中印两国接壤,但是由于两国交界处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地缘优势被地域条件制约,世界第一高山脉阻隔陆地交通。且两国的边境争端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双方贸易的发展。目前两国货物运输主要依赖海运,运输路线跨越南海、马六甲海峡和孟加拉湾,耗时较长。

基础设施落后也是制约中印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前所述当前运输以海运为主,但是印度大部分港口的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存在路面质量低下、道路疏通不畅、仓库不足等问题。这些港口甚至出现吞吐量不足的现象。根据印度港口协会的数据,孟买港的年吞吐量在5800万吨左右,但是其贸易规模超过6000万吨,存在严重的短缺。

 

(撰稿:郭敏、张小溪、刘霞辉;编稿、审校:王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