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交易缘何大幅波动?

2017-01-24

调整字号:

经济走势跟踪

Macroeconomic trend monitor

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模拟实验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决策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宏观经济与政策跟踪》课题组

2017年第6期(总第1711期)2017年1月23日(星期一)

  

[本期要点] 比特币交易缘何大幅波动? 欧央行维持三大利率和QE规模不变 英国拟成为全球导向型的贸易国家 德国经济难以续写“黄金十年” 从日本经验看特朗普时代中美贸易摩擦 中国热点城市房价环比下降 中国美债头寸降至2010年来最低水平

  

经济热点

 

  比特币交易缘何大幅波动?

  [摘要:近期,比特币的行情经历了大起大落。2016年12月到2017年初暴涨,时隔3年再次突破1000美元,此后又马上暴跌200美元。尽管这种现象看起来就是行情触顶、套利抛售,但有观点认为不是比特币的本身价值在变化,而是全部源于人民币的涨跌。]

  比特币交易9成来自中国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互联网的虚拟货币“比特币”的全球交易正在扩大。按日元计算,11月的交易额超过1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879.7亿元),比上个月增长50%,创出历史新高。起到牵引作用的是交易量占整体90%的中国。规避美国总统选举后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风险的交易出现膨胀。此外,钻交易限制的空子,借助虚拟货币将资产转移至海外的趋势也在扩大。

  据调查机构Bitcoinity统计,2016年11月的全球交易额达到1亿7471万比特币。按12月16日的汇率行情换算,为超15万亿日元。此前的最高交易额是3月的1亿4856万比特币。

  2013年以后,比特币交易全面启动。日本的交易份额被认为达到数个百分点,但应对被盗和消失的保险商品已出现,对比特币交易的利用开始出现扩大。

  11月交易迅速增加的背景是美国总统选举和人民币贬值。在美欧,希望规避选举后汇率行情混乱风险的交易出现增加。此外,资金加速流入比特币市场。比特币的价格达到780美元左右,较美国总统选举前上涨了10%左右。

  中国有3家大型比特币交易所,合计的交易份额占全球90%。自2015年8月人民币贬值以来,交易额出现激增。对人民币贬值的警惕感促使资金流向比特币。据称,通过使用人民币购买比特币,然后换成美元等外汇,即可逃避外汇的兑换限制。大型比特币交易所“火币网”表示,“11月,为将资产转移至海外的交易出现激增”。

  火币网将每天的汇款上限定为200比特币,相当于15万美元多。中国将个人的外汇兑换限制为每年5万美元,但比特币并未受到限制。

  在中国,资金仍持续流向海外。中国的统计数据显示,从经由银行的资金进出状况来看,截至2016年11月,连续17个月出现资本流出超过流入。累计资本流出额超过5000亿美元。2016年11月,中国的外汇储备比10月减少近700亿美元。中国货币当局正在加强警戒,似乎正在探讨加强监管,例如限制将比特币兑换为人民币和美元等。

  人民币决定着比特币的价格

  日经中文网秋山文人撰文认为,决定比特币价格是人民币。文章称,近期,比特币的行情经历了大起大落。2016年12月到2017年初暴涨,时隔3年再次突破1000美元,此后又马上暴跌200美元。尽管这种现象看起来就是行情触顶、套利抛售,但并不是比特币的本身价值在变化,而是全部源于人民币的涨跌。

  比特币的行情在2016年夏季在600美元前后浮动,3个月后持续上涨,到2017年1月2日突破1000美元大关。但是1月5日晚间在1100美元上下浮动的比特币仅在一个多小时内就跌至900美元,此后又于6日再次升至1000美元,涨跌幅度十分剧烈。

  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人民币。由于中国有严格的资本限制,中国的投资者将比特币作为一种资本外逃的捷径,非常重视。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的行情加剧了资本外流的速度。2016年11月,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大选,12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进行加息,美元迅速升值,人民币暴跌。资金从前景不明朗的人民币转移到比特币的动向不断扩大。

  2017年1月5日,作为防止资本外逃的一项措施,中国政府收紧了短期市场的资金供给,人民币逆转升值,比特币遭到抛售。比特币行情和人民币呈现出了负相关关系。

  在近期比特币大起大落的行情中,虽然进行交易的不仅限于中国人。在印度,由于废除了大额纸币,有观点认为来自印度的部分资金为了从卢比避险而购买了比特币。此外,也有观点猜测由于政治局势不稳和货币危机等原因,来自委内瑞拉的资金也购买了比特币。

  但是来自中国的资金影响力远超其他国家。据调查机构Bitcoinity统计,“比特币中国(BTC China)”、“OKCoin币行网”和“火币网”3家中国的大型比特币交易所,几乎包揽了全球所有的比特币交易。日本的比特币信息网站“BTCN”总编山崎大辅表示:“中国的交易所引导了比特币的价格。新兴国家需求对比特币价格的影响甚微。”

  比特币作为和黄金一样的无国籍货币受到了关注。现在却发生了比特币与全球管理最严格的货币呈现负相关关系的现象,让人深思。

  中国防洗钱和资本流出烧到比特币

  刘旭明撰文指出,中国央行不承认比特币是一种货币,即便是虚拟货币也算不上。2013年12月,中国央行等机构公布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是这样描述比特币的:“比特币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不过,中国央行也没有全面否定比特币,更没有取缔比特币的交易。然而,由于对洗钱和资本外流的担忧,从那时起,央行还是盯上了比特币。

  话说回来,中国央行还是希望能够有一套用得上的虚拟货币。比如去年1月,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就曾经表示,对于央行掌控的数字货币,会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机制设计和法律法规,来确保数字货币运行体系的安全,这一开始就与比特币的设计思想有所区别。

  不过,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之上的比特币,按理可以作为法定虚拟货币设计的借鉴。实际上,2013年8月,德国政府承认了比特币的合法地位,可用于缴税和贸易,美国一些州也将比特币认定为合法货币。而在北京,至少有一家餐馆曾经接受比特币的支付。

  随着最近人民币兑美元持续贬值,而与此同时比特币的人民币价格暴涨,以及资金大量流出中国变得日益严峻,中国央行再次对比特币交易实施了监管。

  尽管还没有消息指有直接证据证明,中国比特币交易涉及到洗钱的不法行为,或者是成了资本流出的渠道,但连日来有媒体报道称,央行北京营业管理部透露,经过对币行、火币网的进驻检查,初步发现这些比特币交易平台违规开展融资融币业务,导致市场异常波动,而且未按规定建立健全相关反洗钱内控制度。

  由此看来,中国比特币交易的软肋与世界上比特币交易是相似的,也就是比特币的设计或许合理,但基于电脑的交易平台脆弱,包括后者容易受到黑客攻击、交易平台倒闭走路以及一些衍生行为,例如融资融币导致价格暴涨暴跌等等,使得交易者蒙受巨大损失。虽然监管违背了比特币的初心,但不监管,比特币交易的弊病引起的社会危机可能更严重。

  中国拉动的比特币泡沫破裂?

  中国人民银行已启动对本国内大型交易所的检查。意图是突出遏制投机性交易和资本向海外转移的姿态。占比特币交易份额9成的中国的退潮难以避免,多数观点认为行情反转难以期待。

  “重点检查该企业是否超范围经营,是否未经许可或无牌照开展信贷、支付、汇兑等相关业务;是否有涉市场操纵行为;反洗钱制度落实情况;资金安全隐患等。”

  1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对比特币大型交易所展开检查。据称对象包括作为中国3大交易所的“比特币中国(BTC China)”、“OKCoin币行网”和“火币网”。有观点表示,“(当局)已经找到违法行为的证据,检查只不过是走走过场”。

  中国人民银行年初迅速对交易所相关人士实施了约谈。兑人民币曾涨至9000元左右的比特币价格目前已调整至6000元左右。随着检查的公布,更是一度跌破5000元,与最高点相比,跌幅达到4成。比特币兑美元的价格曾在有些交易所达到一比特比兑1100美元,但目前一度跌破800美元。中国将对交易所实施处罚的内容仍不明朗,但价格的波动已反映出比特币的运营将遭受一定的影响。

  据调查机构Bitcoinity的数据显示,2016年交易额达到10亿3821万比特币,膨胀至2015年的约4倍。其中中国占96%。中国将个人的外汇兑换限制在每年5万美元以内。另一方面,如果使用比特币,每天向海外转移15万美元资金则成为可能。采用的方式包括将利用人民币购买的比特币汇往海外,在当地兑换为美元。

  不过,中国的外汇储备截至2016年底减至3.0105万亿美元,与顶峰时相比减少了近1万亿美元。监管的强化难以避免,今后兑换外汇日趋困难的可能性很大。必将对比特币的价格形成构成打击。

  此外,比特币的暴涨局面终结,寻找其他投机对象的活动或许也将加强。在投资对象有限的中国,过剩资金始终在寻找有利的投资对象,今后或将重演新泡沫的形成。

  (综合信息)

  

国际经济

 

  欧央行维持三大利率和QE规模不变

  欧洲央行1月20日公布利率决议,维持三大利率和QE规模不变,如期按兵不动。

  欧元区1月欧洲央行资产购买规模800亿,预期800亿,前值800亿。欧洲央行维持主要再融资利率0.0%不变,符合预期。维持隔夜贷款利率0.25%不变,符合预期;维持隔夜存款利率-0.4%不变,符合预期。

  欧洲央行声明称,欧洲央行利率将维持在当前或更低水平至QE结束后,将维持每月QE规模在800亿欧元不变至3月底,从4月份至12月份将为每月600亿欧元。若前景恶化,可以提高QE规模和延长持续时间。QE将实施直至通胀路径符合目标。

  欧洲央行执委科尔(Benoit Coeure)上月曾表示,通货膨胀的风险平衡正在转变。欧元区12月CPI意外跳升至1.1%,几乎是11月的两倍,创下2013年以来的最高值。德国12月CPI同比增1.7%,创四年新高。

  德国财长朔伊布勒称,欧洲央行“做得很好”,相信欧洲央行将采取正确行动。德拉吉正在倡议结构性改革,但欧洲央行的政策允许欧元区成员国逃避改革。欧洲央行必须遵守自我设定的规则。必须限制英国退欧带来的伤害。德国通胀率今年将升至2%。

  2017年,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都将迎来大选。欧洲央行成为了这些国家的政治家的“靶子”,最近更是“变本加厉”,他们要么指责欧洲央行政策几无效果,要么认为欧洲央行为支持欧元区10万亿的经济做太多了。德拉吉曾承诺,在动荡的大选年,欧洲央行将保持政策稳健。不过对于德拉吉下一步行动,市场给予的压力越来越大。

  德国财政部长朔伊布勒(Wolfgang Schaeuble)此前向德国报纸《南德意志报》(Sueddeutsche Zeitung)表示:“欧洲央行将面临艰巨的任务摆脱超扩张性货币政策。如果欧洲央行敢于今年退出,这可能是正确的。”目前的核心问题是,一些欧元区国家未能按要求提高竞争力,朔伊布勒说,“德国的强劲不是问题,其他国家的疲软才是。”朔伊布勒和其他德国立法者此前曾警告,如果欧洲央行不尽快改变政策的话,一些对反对欧元区的政党将在欧洲崛起。

  (华尔街见闻,2017.1.20)

  英国拟成为全球导向型的贸易国家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特里萨?梅为一个置身于欧洲单一市场以外的“全球的英国”设定了新的角色,她在里程碑式的演讲中概述了英国划时代退欧的计划。首相宣称,将寻求与欧盟达成一个“大胆且雄心勃勃的自由贸易协定”,并希望保留关税联盟部分成员国身份。

  英国首相提出的外界期待已久的计划,旨在让商界担心的英国“硬退欧”减少一些锋芒,但她誓言,如果未能从欧盟其他27个成员国那里争取到好的协议,就会予以反击。

  梅表示,她将寻求与欧盟达成一个“大胆且雄心勃勃的自由贸易协定”,并希望保留关税联盟部分成员国身份,继续零关税贸易,以及安排一个“实施阶段”以避免退欧“跌落悬崖”。她说:“我们将要离开欧盟,但我们不会离开欧洲。”但梅的演讲在欧洲引起了不安,因为她在演讲中威胁称,如果争取不到贸易协定,她将会放弃谈判,转而把英国转型为一个低税收和宽松监管的经济体。

  欧洲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主席唐纳德?图斯克表示,这是令人悲哀的一天,但英国首相作出了“有关英国退欧的更为现实的宣示”。他说,欧盟现在已经准备好启动英国退欧谈判。

  在梅在伦敦向欧洲外交官发表演讲之际,英镑急剧飙升。对于英国首相总体积极的态度,以及自去年6月以来英国令人震惊地投票决定退出欧盟以来围绕伦敦战略的不确定性消失,市场反响积极。

  英国反对党工党的退欧事务发言人基尔?斯塔默爵士(Sir Keir Starmer)表示:“如果首相实现了她设定的所有目标,她就不会推动商界和工会许多人担心的硬退欧。”政界、商界和金融界的反应反映出人们对她现在终于有了计划感到如释重负,尽管依然存在潜在陷阱和经济风险。

  梅曾在公投前的拉票期间反对退出欧洲单一市场。她证实,英国将要退出其保守党前任首相撒切尔帮助创建的覆盖5亿人口的贸易区。英国将重新成为一个全球导向型的贸易国家。

  梅证实,她将准备好放弃英国退欧谈判,这肯定会导致硬退欧。她说:“我很明确,对英国来说,没有协议也好过一个糟糕的协议。”她承认欧盟有些人希望与英国签署一个“惩罚性的协议”,她说:“对欧洲国家来说,这将是灾难性的自我伤害的做法,不是朋友应该有的作为。”她补充称:“如果我们被挡在单一市场门外,我们将可以自由改变英国经济模式的基础。”梅还向听众提醒英国在欧洲安全方面扮演的角色,尽管唐宁街坚称,她不会在英国分享情报和国防能力的意愿上讨价还价。

  (FT中文网,2016.1.18)

  德国经济难以续写“黄金十年”

  如果德国政府不能听从增加投资和推行结构性改革的呼声,为经济扩张迈入新阶段打下基础,那么德国经济繁荣成长的“黄金十年”就可能难以为继。作为欧洲经济的发动机,德国去年的经济增速为五年来最快,但2017年及以后则不大可能超越这样的表现。随着薪资增长放缓和通胀增强逐渐削弱消费者的支出能力,消费引领的经济增长看来已经到达顶点。同时,由于存在诸多政治不确定性,经济成长的长期中流砥柱--出口也有可能趋弱。这些政治不确定性包括英国脱欧以及美国在特朗普治下可能采取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德国经济成长1.9%,得益于民间消费激增、难民事务方面的政府支出增加以及建设投资上升。

  但路透调查中分析师预期,2017和2018年经济增长料分别放缓至1.4%和1.5%,今年通胀率料回升至1.6%。“德国民间和公共支出的增长将有所减弱,”德国智库Ifo经济学家沃尔默绍伊赛尔(Timo Wollmershaeuser)表示,提及油价上涨以及难民到达数量减少。

  一项研究报告也显示,签订集体协议的德国工人2016年实质薪资涨幅明显低于前两年。荷兰安智银行(ING)的布泽斯基(Carsten Brzeski)表示,德国实际工资水平不会继续上升,利率也不会进一步下调。“缺乏额外刺激措施意味着经济增长应会放缓。不仅2017年如此,之后也会如此,”布泽斯基还称,家庭和国家开支会继续推动经济增长,只是速度有些偏缓。

  德国已经享受到了一个经济超级周期(super-cycle),该周期始于默克尔前任施罗德的经济改革,而欧洲央行的超宽松货币政策、欧元疲软以及油价下跌由使得这一循环拉长。在施罗德的领导下,德国下调个人所得税、削减企业医保缴费等非薪资劳动力成本、并使企业招聘解聘员工更加方便。然而经济学家和德国高管表示有必要开展新一轮调整,例如改善德国基础设施、为养老系统提供支持、适应数字化挑战。商界领袖称,如果德国政府不能进行以上改革,那么德国的“黄金时代”增长以及繁荣有可能将走向没落。虽然近年来由于税收收入较多并且借款成本处于纪录低位,德国政府增加投资的力度超过了欧元区平均水平,但在政治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民间投资显得比较克制。“(经济)上行缺乏的是产业的贡献,”Ifo的沃尔默绍伊赛尔还称,企业在设备和机械方面投资不足。“海外方面也没有动力将这种上行转变为一场繁荣”。

  德国也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可能导致出口带动经济成长的力道无法再像以往一样强劲。德国商业银行的克雷默(Kraemer)称,“德国政府对于前总理施罗德的劳动市场改革有所退缩,这正削弱德国经济的竞争力。”联邦统计局指出,德国2016年薪资增幅远胜于生产力成长,意味着单位劳动成本连续第四年增加。科隆经济研究院(Cologne Institute for Economic Research)警告称,这样的趋势正损及德国企业的出口表现,市占流失的风险升高。全球从传统的制造转向服务业的发展,也是一大问题,服务业一直不是德国的强项。“再加上各地普遍转向保护主义的倾向,很难见到德国出口轻易回到昔日的力道,”ING的布泽斯基说道。为了奠定进一步增长的基础,政府经济顾问小组等专家一再呼吁政府透过新的改革措施鼓励民间投资。不过德国财政部长朔伊布勒(Wolfgang Schaeuble)周四表示,将利用去年联邦预算盈余的62亿欧元来清偿旧债,而不会拿来扩大投资。“长期而言,这些问题将会逆袭,并导致德国成长下滑,”克雷默称。

  (Reuters,2017.1.16)

  

中国经济

 

  从日本经验看特朗普时代中美贸易摩擦

  日本经济新闻编辑委员泷田洋一报道说,特朗普日前批判了丰田汽车在墨西哥新建工厂一事,要求丰田撤销计划。“要在美国建厂!”优先美国国内就业的特朗普开炮的对象不仅仅是美国企业。

  贸易问题是特朗普新政权的火药库。其中,中美关系会紧张到什么程度,对世界经济和安保会产生什么影响将成为今年的棘手问题。不受束缚的美国以及中国的过度反应。国际政治专家伊恩?布雷默领导的美国欧亚集团在2017年的风险预测中将美国和中国视为两大风险。

  提出“美国第一主义”的新政权对第二大国的崛起表现出了相当严厉的应对姿态。贸易和安保是中美双方对决的主要领域。这两个领域的对华强硬派、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纳瓦罗将担任新设立的“国家贸易会”的负责人。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的新任代表莱特海策也是对华强硬派。

  包括将就任商务部长一职的罗斯在内,与作为老工业代表的钢铁行业有密切渊源的内阁成员占大多数。随着负责对华反倾销诉讼的人进入美国政权的中枢,中美两国关于钢铁的摩擦应该会进一步激化。钢铁是中国经济的软肋。中国拥有12亿吨的年产能,但实际的钢铁产量为8亿吨。国内需求占7亿吨,因此剩余1亿吨用于出口。钢铁出口就是两国贸易摩擦的根源。

  问题在于中国的过剩产能,但解决该问题并不容易。因为至关重要的国内需求预计将会减少。据瑞穗银行产业调查部数据,2021年中国的钢铁需求为5.9亿吨。与2015年相比,预计每年将减少3.2%。

  投资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占比开始减少,投资项目也在从大量使用钢铁的建筑和土木向工业机械等转移。在截至2013年的10年里,钢铁需求一直以年均11%的速度增长,供给能力则超过这一增长速度。多出的部分向美国出口,对此特朗普政权强烈反对。

  “中美相互依存关系的加深”的论调并不适用于特朗普政权。中国2015年对美出口额达4108亿美元,而美国的对华出口只有1161亿美元。为了修正严重的贸易失衡,特朗普应该会加强对中国施加压力。而为了抑制中国军事力量的崛起,纳瓦罗教授提倡“减轻对中国产品的依赖度”。纳瓦罗认为,如果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实现“再平衡”,中国经济乃至军备扩充应该都会减速。

  1990年代上半期,日本的名义GDP为美国的6-7成时,克林顿政权对日本进行了强烈打压。现在中国的GDP已经超过美国的6成。日本的制造业当时选择了对美出口自我限制以及在美国当地生产的方式,此次也将继续采用这种方法。但中国与日本不同,中国不是美国的同盟国,今后的动向受到关注。

  (日经中文网,2017.1.20)

  中国热点城市房价环比下降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国大多数热点房地产市场的房价出现下跌,这是近两年来的首次,标志着房价大幅上涨的结束——去年房价涨幅高达40%。

  中国国家统计局1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在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中,有12个城市去年12月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降幅在0.1%至0.4%之间。

  房地产繁荣结束将意味着一个可能帮助中国实现今年目标的重要经济增长来源的终结。瑞穗证券亚洲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我们看到房地产市场见顶……去年房价出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飙升。”

  上海和北京等城市去年8月房价上涨5%。投资者涌入住房市场,尤其是在2015年股市暴跌之后,他们将房地产视为中国境内少数几个高回报的投资选项之一。

  去年秋季,逾20个地方政府出台了住房限购措施,并提高了贷款首付比例。金融监管机构也不再允许房地产开发商借款购地,此举旨在降低土地价格。

  尽管许多分析师预计,在此轮低迷中,房价同比最多下降5%,但地方政府已经准备采取措施避免更大幅度的下跌。沈建光表示:“地方政府不愿房价下降太厉害。……地方政府无法忍受建筑规模下降,因为那样它们将收不到财政收入。”许多地方政府依赖土地销售来满足它们的预算要求。中金公司(CICC)首席经济学家梁红表示,房地产和建筑行业在去年上半年贡献了GDP增长的五分之一。

  (FT中文网,2017.1.19)

  中国美债头寸降至2010年来最低水平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2016年11月,中国将持有的美国国债削减了660亿美元,从而在竭力稳定人民币汇率的同时,将这种避险债券的头寸降至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这是2011年12月份以来最大的月度降幅。抛售的加速一旦持续下去,可能会导致美国加息。而此前在10月份的一轮平仓,令中国将美国国债最大境外持有者的地位让给了日本。

  中国一直在抛售其外汇头寸,这部分是为了支撑人民币汇率。自去年初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下跌4%。降低所持有的美国国债头寸,是中国政府遏制资金外流的更大运动的一部分。

  这轮抛售可能放大了大选后美国国债的波动性。当时,基准的美国十年期国债的收益率攀升至高达2.64%的水平,是自20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投资者担心,持续的抛售再加上美联储(Fed)更趋鹰派,可能会进一步推高美国国债收益率。

  三菱日联金融集团(MUFG)利率策略师约翰?赫尔曼表示:“这事情影响很大。这是一轮令人警惕的大规模资金调动,它必将受到密切关注。眼下的问题是,如果再出现一轮抛售,十年期国债当前收益率水平将不再适当,从而会再次升高。”赫尔曼表示,如果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进一步下滑至1万亿美元以下,可能会引发担忧情绪,因为市场会很难消化抛售活动——从而推高利率。2016年12月,中国总的外汇储备减少了410亿美元,跌至3.01万亿美元。

  瑞银财富管理(UBS Wealth Management)策略师杰瑞?卢卡斯(Jerry Lucas)表示:“中国希望以极其谨慎的方式降低其美国国债头寸。该国总外汇储备正接近3万亿美元的关口,他们不希望外汇储备降那么多,这正是他们大大收紧资金管控的原因。”

  比利时持有的美国国债头寸经常被当做衡量中国所持美国国债头寸的标准。2016年11月,该国美债头寸减少30亿美元,减少的规模大大低于此前一个月260亿美元的跌幅。

  由于中国的抛售行为,2016年11月负责承销美国国债的初级市场交易商手中持有的美国国债显著增多。成交量也攀升至2011年8月才有的水平。而在2011年8月,标普(S&P)曾下调过美国的信用评级。

  著名“债王”比尔?格罗斯(Bill Gross)曾在本月早些时候警告称,如果收益率升至2.6%以上,美国国债市场有转入长期熊市的风险。

  1月18日,美联储主席耶伦警告称,如果美联储将加息耽搁太久,可能出现“令人不快的意外”。在耶伦表态之后,美国国债收益率出现了攀升。由于耶伦表态之后抛售行为加剧,基准的十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攀升了9个基点至2.42%——收益率走向与价格走向是相反的。耶伦还表示,她预计美联储会每年数次加息,直至2019年。

  这一消息帮助逆转了几周来一直在下滑的美国国债收益率走向。原因是投资者乐观地认为,特朗普的财政扩张和减税计划将带来新一轮增长,高通胀势头也已开始减弱。而与美国国债收益率攀升同时出现的,还有当天早些时候强劲的美国通胀数据。

  赫尔曼表示:“突然之间她就开始提到加息,收益率曲线的走势真的开始急剧攀升了。我们没想到她会如此鹰派。通常,她都是十分谨慎而渐进的。”

  (FT中文网,2017.1.19)

 

(编译、整理:李彦松、责任编辑:王砚峰)

  

2017年第6期(总第1711期)2017年1月23日(星期一)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163.com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       传 真:(010)6803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