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

2012-09-14

调整字号:
                                  经济走势跟踪
                              Macroeconomic  trend  monitor
                        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模拟实验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宏观经济与政策跟踪》课题组
                    2012年第70期(总第1292期)      2012年9月14日(星期五)

[本期要点]:美联储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    《经济学人》:欧银公信力临危    朱民:世界经济谨防“尾部风险”    中国楼市的双重问题

经济热点

美联储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  
    2012年9月13日,美联储终于宣布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QE3)。美联储将以每月400亿美元的规模购入机构按揭证券(MBS)。加上在现有的“扭转操作”(Operation  Twist)计划下购买的长期美国国债,美联储将在今年剩余时间以每月850亿美元的力度购买资产,与2010年推出的QE2力度相当。QE3与前两轮QE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既没有操作时间限制,也没有总额限制。预计在美国失业率出现明显改善之前,QE3会一直持续下去。除推出QE3外,美联储同时宣布,将超低的联邦基金利率水平至少延续至2015年中期。新一轮QE标志着自2008-09年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最重要的转变之一。美联储首次将政策与经济的发展动态捆绑在一起,并承诺在取得成功前不会改变政策。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大多数市场对美联储的声明反应积极,华尔街股市在消息发布后飙升逾1%。美国股市覆盖范围最广的指标——标普500指数上涨至2007年以来最高收盘点位之上。相比之下,长期美国国债价格下跌,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升破3%的关口。美元在美联储发布声明后走势震荡,先是扭转了对欧元的跌势,但随后回吐大部分涨幅,收盘对一篮子货币持平。金价飙升2%,至每盎司1768美元。
    不封顶的QE3
    英国《金融时报》分析文章指出,启动QE3的决定反映出美国央行内部对于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越来越担忧。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发表了一份接近得到一致同意的声明。
    鉴于失业率仍顽固地高于8%,而就业创造断断续续,不能形成势头,美联储官员们觉得他们别无选择,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只能采取他们能够拿出的最激进的行动。但是,对美联储来说,这绝不是一个轻易做出的选择,因其不仅要回应外界对于放松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的担忧(毕竟已经实行了两轮量化宽松),还要顾及在大选之前不到两个月出台重大行动的政治影响。当然,伯南克及美联储一段时间以来不断放话,以便让市场——以及华盛顿的政界人士——准备好迎接QE3。上月,伯南克在洛基山度假胜地杰克逊霍尔对一群央行官员们表示,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停滞“令人严重关切”,此言是最明确的迹象,表明美联储主席对美国经济无力摆脱衰退后遗症、进入更快增长轨道感到失望。
    在美国劳工部报告美国经济在8月份仅创造9.6万就业岗位(同时失业率微幅降至8.1%,原因是劳动人口减少)后,出台新一轮资产购买举措的理由就更加充足了。《经济学人智库》(EIU)的美国金融分析师史蒂芬•莱斯利(Steven  Leslie)表示“就业报告出炉后,他们会采取行动就差不多是不可避免的了。”
    美联储采取行动的另一个理由是,美国国会在财政政策上陷于瘫痪,让人无法预测国会会出台任何新的刺激措施。事实上,QE3可能起到防范以下危险的作用,即11月大选后财政政策僵局延续,并在议员们不能就如何避免“财政悬崖”(6000亿美元的年度增税和减支,在1月初自动生效)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导致美国陷入经济衰退。
  “美联储正挺身而出,抵消一部分冲击力,”Raymond  James  &  Associates首席经济学家斯科特•布朗(Scott  Brown)表示。美联储这次所采取的行动在形式上与前两轮QE大致相符,但更加果敢。每月购买资产将达到850亿美元,包括抵押贷款支持债券和在延续“扭转操作”的计划下买入长期证券,这些都与前两轮QE相似,但这一次的承诺是无限制的。这意味着美联储将在可预见的将来持续提供刺激,直至劳动力市场出现重大好转。
    “此举不会马上引燃经济,但它将有助于缓解住宅行业的问题,”布朗表示。但美联储同时也将其有关“极低利率”维持时间的前瞻指引从2014年底延伸至2015年年中,这意味着美国经济将在今后至少三年里继续得到大量宽松资金。
    “关键问题仍是,什么样的失业率可能促使他们把脚从油门踏板上移开?”三菱东京银行经济学家克里斯•鲁普基(Chris  Rupkey)表示。“我们认为是接近7%,但我们有时担心,美联储主席希望把失业率压低至接近6%的水平,因为他确实认为,失业问题令人严重关切。”
    这一前景(以及美联储的行动)在美国国会引发共和党批评人士的愤怒反应。田纳西州共和党参议员鲍勃•科克表示,“我对美联储今天的行动感到失望,我真的相信,伯南克主席正开始给美联储这一机构带来严重损害。无限制买入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将导致美联储政治化,大幅增加其资产负债表风险,而同时对我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前景没有帮助。”共和党总统竞选人米特•罗姆尼和副总统竞选人保罗•瑞安均已表示反对QE3。
    QE3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社科院世经政所张明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文集中分析了QE3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张明指出,值得指出的是,近期除美联储的QE3外,欧洲央行也推出了新的量化宽松策略OMT(直接货币交易计划),与QE3类似,OMT也没有对干预规模与干预时间的限制。当欧美央行都在加大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前提下,中国经济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QE3与OMT对中国经济的第一个影响是,持续近一年的短期资本流出可能变为新一轮短期资本流入。从2011年第4季度起,随着欧债危机恶化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以及出口下滑与房地产调控造成中国经济增长前景转淡与货币政策放松,导致短期资本持续大规模流出中国。这一轮短期资本流出的强度,已经超过了2008年第4季度与2009年第1季度美国次贷危机的高峰时期。然而,由于QE3与OMT的实施很可能使得欧债危机暂时趋于稳定,全球机构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将再度加强,短期国际资本很可能重新由美欧流向新兴市场国家。最近一两个月来,除中国之外的其他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已经出现了短期资本流动的逆转。因此笔者预计在2012年第4季度,短期资本将转为流入中国。
    QE3与OMT对中国经济的第二个影响是,随着短期资本流动的逆转,中国外汇储备增量将由负转正,月度外汇占款规模也将重新上升。自去年年底以来,随着外汇占款规模的迅速下降,传统的基础货币发行渠道受到限制,央行不得不借助于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启用逆回购等非传统货币工具来释放流动性,国内也出现了是否应该取消商业银行贷存比的讨论。随着QE3与OMT的实施,中国的资本账户赤字可能重新转为资本账户盈余,外汇占款增量的回升将会降低央行进一步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空间与频繁使用逆回购的必要性,而关于是否取消贷存比的讨论也可能转淡。
    QE3与OMT对中国经济的第三个影响是,全球能源与大宗商品价格可能出现新一轮反弹,中国经济面临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上升。从前两轮量化宽松的实施来看,流动性的注入与美元贬值均会导致全球能源与大宗商品价格上升。而全球能源与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将会通过中国的进口价格指数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最终传递至中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输入性通胀压力的加剧、目前国内猪肉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国内货币信贷增量的反弹,预计将会导致中国CPI同比增速在最近几个月触底,甚至从年底开始反弹。而一旦通胀反弹,中国央行进一步降息的空间将所剩无几。
    QE3与OMT对中国经济的第四个影响是,尽管美元兑欧元汇率走势尚难确定,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重拾升势。2012年年初至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升反降,目前香港NDF市场也预期人民币兑美元未来仍将贬值。人民币走软的主要原因包括经常账户顺差下降与资本账户顺差转变为逆差。尽管短期内中国经常账户余额较难改善,但资本账户逆差可能重新转变为较大顺差,这意味着外汇市场上美元可能重新供过于求,从而推动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但由于目前人民币兑美元日均汇率波幅已经达到1%,且央行仍对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形成机制进行干预,预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呈现出小幅升值,且伴之以较大幅度的双向波动。人民币升值预期重新增强,也将反过来刺激更大规模的短期资本流入。
    QE3与OMT对中国经济的第五个影响是,中国国内资产价格的拐点可能提前到来。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与股票市场均处于调整与振荡的过程中。房地产价格走势受制于宏观调控措施的可持续性,笔者预计本轮宏观调控将至少延续至今年年底,因此6、7月间的部分城市房价反弹短期内难以形成趋势。下半年房地产市场仍将继续低迷,行业集中度有望显着提高。而QE3与OMT更可能对股市形成直接推动。目前中国股市无论从供求关系、估值水平等方面来讲,过去的泡沫已经被挤出,步入新一轮上升周期的可能性在加大。尽管新周期启动的具体时点尚难判断,但笔者对中期内中国股市的走向比较乐观。
    中国如何应对QE3  
    路透社9月14日分析则认为,美国祭出大规模购债行动QE3,对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而言如一把双刃剑,在面临通胀随时可能反弹且经济落底时点尚不明时,中国宏观调控将更多取决于自身的情况。
    文章称,受访人士一致认为,QE3推出可能会加大中国输入性通胀压力以及影响国际资本流动方向,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更趋谨慎,尤其是降息的可能性明显减弱,但降准预期犹在。至于运用何种货币政策工具最主要取决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我不赞同美国推QE3对中国经济是利大于弊的判断,因为弊端是确定的,而且是马上就见到的,而利却是长远的,并且是不确定的,还要拐很大一个弯。”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对路透称。他进一步分析称,中国与美国的情况是不同的,美国的通胀压力不大,推QE3是为了就业。但中国却不同,通胀随时有反弹的可能,QE3推出只会加剧中国输入型通胀的压力,加大中国经济复苏的成本。“中国的政策制订更多是考虑自身经济发展的情况,QE3的推出可能会影响国际资本的流动性,导致流向发生改变,可能会流向新兴经济体,而中国又是总体经济状况比较好的新兴市场,但这些不会成为影响货币政策方向的主要原因。”中国人行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称。
    此外,QE3的推出可能导致美元对人民币的贬值,这对中国企业的出口并不利,且这个影响是很快可以见到的,而期待QE3的推出振兴美国经济,继而提振中国出口,这种影响和结果都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且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内需不振,加之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拖累中国8月进口意外录得七个月来首度同比下滑;出口同比增速虽较上月略升,但外部环境持续低迷,令增幅徘徊于低位。分析人士普遍预计,未来进出口状况仍难乐观,实现全年10%的增速目标难度不小。
    很显然地,相较前两轮力度较大的QE1和QE2,此次推出的QE3力度和影响力受访人士普遍认为有所下降,尤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力远不如此前。“政策本身就存在递减效应,QE已经用了两轮,现在再用第三轮,效果肯定不如以前了。”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的一位官员就称,至于是否会影响国际资本的流动现在很难判断。上述中国人行官员也称,中国的货币政策最主要取决于国内经济形势和物价,刚刚公布的8月份数据不好,中国经济到底何时见底都存在分歧,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推出QE3的确加大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控难度,但这应该不是中国货币政策调整所考虑的主要因素。他进一步分析指出,从目前物价形势看,中国8月份CPI虽有所反弹,但全年有可能会维持在3%左右,至少短期内中国不可能再出现负利率情况,从这个角度看降息的空间有限。至于降准或其它货币政策工具,如果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不排除使用的可能。
    中国政府年初设定的今年经济成长目标为7.5%。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8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反弹,同比增长2%,消费均保持平稳,但工业增加值远逊于预期且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跌幅进一步扩大,而且进口七个月来同比首次转为负增长,都表明三季度经济仍处于下行寻底阶段,可能促成稳增长政策继续加力。
    尽管受访人士都提到QE3的推出会加剧中国宏观调控的难度,但在目前中国自身面临诸多压力的前提下,稳定中国经济,保持政策稳定更重要,而货币政策是否应跟随QE3有所松动,专家们也表达了不同意见。范剑平就提到,如果QE3推出对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不明显,中国没有必要大幅调整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应该保持稳定。他进一步指出,中国目前面临的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一方面要稳定经济,另一方面房价还这么高,物价也存在随时反弹的可能,因此货币政策调整要更谨慎,“不要轻易动用降息的工具,要尽量减少货币政策调整对物价的影响。”至于财政政策方面,他认为会保持原有基调,毕竟财政支出规模是年初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目前没有追加扩大投资支出的必要。著名经济学家邱晓华就表示,美国开闸放水,中国货币政策也不可能太紧,需要适当松动,“否则中国很吃亏,尤其是目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这么大,需要货币政策的松动支持,"降息可能不大会,降准仍有可能。”但他也提到,虽然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加深,但对中国而言最重要的是先把自身的经济稳住,至于政策选择方面,更重要的是多管齐下和真正发挥政策的实际效果。为稳定经济,中国已加快基础建设投资,同时出台稳定外贸的政策,加快出口退税进度以及结构性减税等诸多举措。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天津召开的达沃斯会议上明确表示,中国经济增长仍在预定目标内,有望进一步趋稳,而且“稳增长”弹药充足。
(综合消息)

国际经济

《经济学人》:欧银公信力临危  
    香港商报报道,《经济学人》9月10日发表文章对欧洲央行新推的“直接货币交易”(OMT)购债计划进行了解读。文章称:“市场对新购债计划反应非常积极。但过去我们已经多次见识,市场反应是会突然扭转的。而且,OMT购债计划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文章称,德国是救助计划的主要埋单人,但德国央行反对欧洲央行的OMT购债计划。如果德国央行长期反对,欧洲央行能否继续保持公信力呢?毕竟欧洲央行的建立是仿照德国央行模式的。
    最关键的问题是西班牙和意大利是否会接受额外的紧缩条件,请求救助。除非它们请求救助,不然OMT购债计划是不会启动的。但是,如果欧洲央行的承诺已经令它们的短期国债收益率下降,那么它们就更没有动力去请求救助了。这听起来很理想(单是欧洲央行的承诺就可以令国债收益率回落),除非德国央行是正确的,欧洲央行的承诺只会令各国政府拖延改革的进度。
    文章说:“我们假设边缘国家政府真的请求救助并实施紧缩。基于希腊的经验,这意味这长期的经济衰退和萎靡的欧元区经济。这可能引发政府对欧洲央行的不满。这种紧缩政策能稳定实施吗?接受紧缩的国家民意会转向吗?会像希腊人民一样,把选票都投给极端反对派吗?”
    文章提及,OMT购债计划是无限量的,但同时也会被冲销。根据摩根大通的报告,这意味着:欧洲央行已选择的冲销这些准备金余额的方式是,鼓励银行把它们全流动的经常账户资金转成定期存款。欧洲央行可以给银行提供不同期限的定期存款,但最后只选择了一个7天期的短期存款(很可能是基于操作上的原因)。这些存款通过银行投标的方式拍卖,这要求每个银行提交报价,报价内包括银行愿意做一周定期的资金量和银行要求的定期收益率。
    现在银行似乎有无限的动力把钱存入欧洲央行,所以冲销应该不是问题。“但这也意味着,我们有一个金字塔模式的系统。在这个系统里,银行是欧洲央行的贷款者,而欧洲央行是政府国债的巨大买家,同时各国政府支持这这些银行。这看起来就像是罗伯特•马克斯威尔帝国的资产负债表”(Robert  Maxwell  empire的典故)。
    文章表示,欧洲央行将购买3年期或以下的国债。因为融资成本降低,这将致使各国政府发行更多的短期国债。所以各国政府的债务将逐渐变得更为短期。假如说,一个国家的债务和GDP之比为100%,而平均期限为3年,那么,这个国家每年将需要给33%GDP规模的债务再融资。这个数字是巨大的,这个国家看起就就像挣扎求存的企业--只能勉强存活下来。这样欧洲央行能从OMT购债计划中脱身吗?
    文章最后还是回到道德危机的问题上,称理论上,如果接受救助的政府无法达到改革目标,欧洲央行将要停止购买其国债。但这会威胁到欧洲央行的公信力吗?毕竟,为了避免欧债危机进一步激化,欧洲央行已经多次改变策略。假如欧元真的是不可逆的,假如欧洲央行停止购债将威胁到欧元存亡,那么欧洲央行将会又一次变卦吗?
  (香港商报,2012.9.11)

朱民:世界经济谨防“尾部风险”  
    FT中文网报道,在2012年夏季达沃斯一场讨论欧洲债务危机的分论坛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表示,他对欧洲走出危机很有信心,目前欧洲各国财政政策的统一协调度正在提高,这将对危机的最终解决有利。但他认为,欧债危机是当前全球经济的最大风险,但不是唯一风险,除此之外还有三个风险。排在第二的是美国的财政问题,目前财政赤字已占到美国GDP的4.3%,如果迟迟不能解决,可能将美国经济拖入衰退。第三大风险是新兴市场的“硬着陆”风险,鉴于新兴经济体与低收入经济体的GDP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已达到全球GDP的50%,故它们的减速将给世界带来巨大风险。排在第四的风险则是粮食价格的上升,这尤其将对低收入国家产生巨大打击,因而需要加强市场监管,控制大宗商品市场的投机。在回答世界经济需要防范的最坏的可能性是什么的提问时,朱民说:存在着一种“尾部风险”(tail  risk,意思是可能性很小但现实存在的风险),即在极端情况下,如果欧元区危机没有转机,继续恶化,欧元区GDP可能下滑6%,美国可能下降2%,受此影响,中国GDP可能下滑1.5%。对全球决策者来说,重要的是看到这种“尾部风险”出现的可能,并采取防范措施。不过他补充说,各国正在联合朝着防范危机的正确方向前进,欧元不会崩溃,“大家要对欧元有信心”。
(FT中文网,2012.9.11)

国内与港台经济

中国楼市的双重问题
    据美国《纽约时报》中文网报道,位于北京的调查公司龙洲经讯的分析师在最近的一篇报告中写道,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至少有10%直接来自建筑业和房地产行业,如果把相关支持产业以及和购买住房相关的消费考虑进去的话,这个比例会更高。他们还表示,从国际上来看,中国的建筑业在全球钢铁需求的增长量中所占比例超过了40%,在铜的需求增长量中则达到了10%。
    如此看来,该行业的任何衰退迹象,都让分析师、行业高管和政策制定者脊背发凉,也就不足为怪了。澳新银行驻香港的经济学家刘利刚说,“房地产行业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但他又说,房地产也是“中国经济中最薄弱的一环”。
        当前的问题是双重的。自从2010年,中国政府通过强行提高房屋首付比例等手段,冷却过热的房地产市场,很多城市的房价都开始下跌。与此同时,很多分析师都担心,近年来涌入房地产行业的大量投资,会让开发商的资产变成空头资产,而债主们则承担着一些坏账。
    当然,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各地情况不尽相同,有些地方形势紧张,有些地方则供给过剩。地产服务公司高纬环球(Cushman  &  Wakefield)的中国董事总经理张良军说,在很多内地的一线城市,比如像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地方,购买一套普通住房的花费是一般家庭年收入的15到20倍。中原地产制定了一个跟踪香港房价的指数,8月末,这个指数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样,地产服务公司世邦魏理仕(CBRE)7月发布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北京和香港的写字楼出租价格全世界最高,其中尤以香港中环地段为最。CBRE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克里斯•布鲁克说,“在像北京这样的城市,上海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样,高质量的新楼盘供应仍然不足,终端用户对商品房的需求依然强烈。”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引起了一阵投资热潮。现在让分析师感到担心的正是那次投资热潮遗留的影响。低利息率、充足的银行借贷和基础设施投资让中国度过了全球经济的低迷期。但是,这些措施带来了一个让人难受的副作用:持续上涨的房价。结果,很多普通的中国老百姓都无力购买新的住房。这种情形让一个对任何可能煽动社会不满情绪的事情都高度敏感的政府感到担心。此外,分析师表示,许多动用了大量投资的建筑项目,很大程度上都是面子工程,而不是为了获得财政收益。
    在过去两年中,面对利率的不断变化、供应量的增加和经济的增速放缓,房价一直在上下波动。政策制定者不得不采取小心翼翼的平衡措施,让房地产行业降温,同时又不能导致其崩溃。
    一方面,中国政府想预防又一个价格泡沫的产生,所以一直在坚持它于2010年实施的限制政策不放松。从另一方面来说,降低的房价给开发商们带来了麻烦。在2009年和2010年刺激投资时期,他们进行了过度的投资,投资对象通常是乌鲁木齐、贵阳和鄂尔多斯等较小城市的办公大楼和零售房产。中国的总体增长可能还不足以在这些地区创造足够的需求。高纬环球的张良军说,“短期内,在二线和三线城市有很大的风险会出现供应过剩。”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在近期的报告中指出,中国房地产开发商“进入2012年,面临着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到期贷款,将在12个月内到期,以及偿债能力的日益衰退”。报告还说,下滑的销售额和棘手的再融资状况,让形势更加困难,那些财力不够雄厚的开发商从而面临着违约的风险。
    另外,在清华大学教授商贸课程的帕特里克•霍瓦内茨(Patrick  Chovanec)说,对房地产的限制政策,只是让购买者把注意力从少数一线城市转移到了其他省份的城市。很多开发商都开始在农村地区修建奢华的公寓和别墅,这些房产都没能满足人们对普通住宅的需求。霍瓦内茨说,这样的资源不合理配置很难纠正,而且很有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更多的问题。他还表示,房地产行业是投资和借贷的主要动力,而后者又是经济全面增长的支柱,所以,这个环节的薄弱可能会带来麻烦。
    然而,从长远来看,还是有一些让人乐观的理由的。首先,“中国文化中存在着对拥有房产的强烈需求,”世邦魏理仕的布鲁克说,“这种东西你能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很踏实。”再者,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不断把众多来自经济欠发达的农村的流动劳动力,以及外国投资者吸引到了深圳、北京和上海等城市。所以,从表面上看来,对便宜住宅和顶级商品项目的潜在需求量很大。“城市化的潮流还要20到30年才会结束,”高纬环球的张良军说,“这是房地产市场信心的根本支柱。”
    标准普尔说,它对房地产行业2012年的情况的预期开始变得“不那么消极”了。“整体看来,这个行业的前景仍不明确,”标准普尔说,“但是,我们看到一些乐观的因素开始出现。”  
(纽约时报中文网,2012.9.13)

×××××××××××××××××××数据速报××××××××××××××××××
全球主要股市2012年9月14日收盘点:
道琼斯工业平均:13593.37↑;纳斯达克:3183.95↑;标普五百:1465.77↑;英国FTSE100:5915.55↑;法国CAC40:3581.58↑;德国DAX:7412.13↑;日经225:9159.39↑;上证综合:2123.85↓;香港恒生:20629.78↑;台湾加权:7738.05↑;新加坡海指:3070.42↑;越南指数:398.87↑;南非金融时报40指数:32328.83↑;巴西BVSP:62105.47↑;印度BSE30指数:18464.27↑

全球汇价及主要商品期货价2012年9月14日收盘价(伦敦铜期货价为9月13日数据):
欧元/美元:1.3129↑;英镑/美元:1.6216↑;美元/日圆:78.3900↑;美元/人民币:6.3159↓;美元/港币:7.7517↓;纽约交易所(COMEX)黄金期货(2012年10月):1772.700美元/盎司↑;WTI轻原油(2012年10月):98.31美元/桶↑;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3月期):8075.00美元/吨↑;CBOT小麦期货(2012年10月)9.2425美元/蒲式耳↑;波罗的海干散货货运指数:662.00↓
(注:绿色下箭头表示收盘价低于上周五收盘价,红色上箭头表示收盘价高于上周五收盘价)

(整理:李彦松;责任编辑:王砚峰)
2012年第70期(总第1292期)              2012年9月14日(星期五)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                    传  真:(010)6803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