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动态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949-1991)》全两卷近日由厦门出版社正式出版

2017-08-10

调整字号:

    者:赵德鑫

出 版 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7

I S B N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9787-7-5615-5659-7;《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949-1991)》:9787-7-5615-5660-3

    数:450千字

作者简介:

赵德馨,1932年生,湖南湘潭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著名经济史学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1951年毕业于中原大学(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合作系,留校任教。1953195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中国经济史专业研究生,师从著名历史学家尚钺教授和著名经济史学家傅筑夫教授。历任中国经济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现代经济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经济史学会名誉会长等。著述丰厚,代表性著作有《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讲义》、《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教程》、四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国经济通史》等。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的显著特色: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和《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9491991)》两卷前后贯通,是第一部把“中国近代经济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两门课程合并的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材,面向全国高校经济学院和历史学专业基础课程。全书从几千年中国经济史的大视野中阐述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呈现中国经济从传统转向现代过程中的历史承继性,彰显中国经济演变过程的连续性特质,实际上同时是一部以近现代为重点的简明中国经济通史。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以经济现代化为主线,阐述中国150多年来经济发展的本质与基本趋势;以经济形态的演变为次线,阐述不同经济形态中经济现代化的历程,即从封建经济形态转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半封建半殖民经济形态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转变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形态的历史过程,以及在中国多种所有制、多种经济成分同时并存又共同发展的时代特征。作者认为,经济现代化既是发展的过程,也是发展的目标。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它是指中国从传统经济(古代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变。经济现代化是涉及经济生活所有方面的深刻变化,包括多个层次。其中,主要的是市场化和工业化。市场化是指从指令经济(或习俗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程。市场化以社会分工和生产、分配、消费、交换的社会化为基础,是经济现代化的基础。工业化是从手工劳动到使用机器的过程。从手工生产到使用机器(广义的,包括电子设备等等)的变化,不限于手工业——工业领域,农业、交通、通讯、商业等领域都有这个过程。

本教材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指导,尽可能地吸取国内外研究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的理论成果,同时凝聚了作者60年来研究中国经济史所形成的部分观点,一是用于分析经济史实的理论,二是从分析经济史实得出的理论概括,并使之系统化。例如:

(一)经济现代化两个主要层次理论

用经济现代化包括市场化与工业化两个主要层次,市场化是工业化的前提与基础的理论观察经济变化,发现自然经济结构的瓦解,商品生产的发展,农产品的商品化,国内商业与对外贸易的发展,货币制度的统一与废两改元,地租与财政收支的货币化等等,都是经济现代化在前进的表现。在1842年之前,中国经济已存在经济现代化的因素(萌芽),在向经济现代化方向前进,在走向经济现代化的门槛,中国经济现代化具有内在的基础与动力。中国近现代时期经济演变的基本趋势是发展、进步、上升,而不是如某些书所描绘的破产、或倒退。同时实行计划经济(削弱市场化)与实行工业化,是使经济现代化的两个主要层次背道而驰,故不能成功。

(二)过渡性社会经济形态理论

中国近现代时期社会经济形态的过渡性主要表现为多种经济形态并存与经济形态迅速转变。从1842年至1991年,就社会经济形态言,中国的主体地区先后经历封建社会经济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形态、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形态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形态,局部地区经历封建社会经济形态、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形态或殖民地社会经济形态、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在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主体地区发生三次重要的经济形态转变:从封建经济形态转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半封建半殖民经济形态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转变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形态。本书沿着经济现代化这条主线,依时序考察这些经济形态的嬗变与相互影响,考察封建经济形态中经济现代化因素的形成与成长,考察经济现代化在其他5种经济形态中的历程与成效,从而比较其优劣,证明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形态是最有利于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经济形态。

(三)三次现代化机遇的丧失

1842年以后中国丧失了三次现代化的机遇。

第一次是18421895年。19世纪下半叶是后进国家追赶现代化先进国家的一次极好的机遇。在这个时期,中国的邻国俄国和日本,与中国一样,都是后进国家,同为依附国。俄、日取得现代化的成功。中国清政府与太平天国及之后的捻军长期打仗,一方面交战双方均将大量的人力、物力消耗于战火之中;另一方面战火燃烧的地方,生产力遭受惨重的破坏。清政府在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及少数民族起义之后,自诩“同治中兴”,但清政府只想维护统治,对现代化的积极性不高。引进外国机器、技术的洋务活动,多由地方督抚进行。这与同时期俄国与日本的统治集团励精图治,热心现代化,大力推进改革,大不相同。中国与俄国的这种不同,表现在俄国1861年实行农奴制改革及其后国内市场、资本主义工业交通业迅速发展,俄国成为侵略中国并在中国获得广泛特权的国家之一。中国与日本的这种不同,表现在日本1868年实行明治维新及其后国内市场、资本主义工业交通业的迅速发展,在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中败日胜,中国除割让台湾外,还向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赎辽费3000万两白银。此后,日本用此款项推动进一步现代化,清政府因赔款而陷入财政困境,无力搞大型现代化事业。从此时起,中日经济的差距越来越大。中国之所以丧失这次良机,主要原因是慈禧太后领导的清政府的腐败与外国的侵略,特别是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

第二次机遇的丧失是19121945年。在此期间,在国内,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和满洲贵族统治,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国内民心大振。资本家阶级的代表人物参加政府,制订了一系列有利于私营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国际上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欧洲的一些先现代化国家连续遭到重创。此时是一次新的科技革命(电气工业引起的革命,有人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为中国这类后进国家迅速现代化并赶上先进国家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与中国同为半殖民地的亚洲国家土耳其,就是在这个时期变成独立国家,并成为经济现代化国家的。在这段时期里,中国逐渐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工业和资本主义经济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但是,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夺取了政权,他一心想当皇帝。袁世凯死后,各地军阀混战。1927年以后,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为了巩固一党执政,把主要精力用于对付国内的异已势力上。日本不允许中国强大,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对中国进行破坏和摧毁,使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中断。这次良机丧失在袁世凯等北洋军阀领导的民国政府、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和日本侵略者手中。

第三次机遇的丧失是19571978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内空前统一。1952年土地制度改革完成,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为经济现代化消除一大障碍。同年,国民经济在总体上大体恢复到1936年水平,创造了经济恢复速度上的奇迹。这说明新的经济制度充满活力。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学者罗斯托等人认为1952年的中国经济已具备经济起飞的条件。在19571978年这个时期里,在先现代化国家产生了计算机等工业,使新的产业革命兴起(有人称为信息工业革命或第三次工业革命)。发达国家将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后进地区转移。这为后进国家或地区加速现代化提供了机遇。韩国、新加坡和中国的台湾、香港地区是在这段时期实现经济起飞的,它们被称为亚洲“四小龙”。另一个邻国日本,在这个时期由战败国一跃而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中国则从1953年起,先是加速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比原订计划提前10多年),将多种所有制改造为单一公有制经济,同时实行计划经济。接着建立“一大二公”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发动“一天等于二十年”的“大跃进”,开展压制不同意见的反右派、反右倾、“四清”等一系列政治运动,直至“全面内战”的文化大革命,造成经济22年基本停滞与徘徊,从而丧失了实现现代化的又一次良机。这次良机的丧失,是由于毛泽东晚年错误思想的泛滥。

目录

   

第一章  传统经济的演变与走向经济现代化的门槛(远古—1842

——前近代的经济形态

第一节  原生形态

第二节  发展阶段

第三节  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第二章   中外关系剧变与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起步(1842—1895

——从独立的封建经济形态向依附性半封建经济形态的演变

第一节  中国与世界经济关系的剧变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从流通领域开始

第三节   现代化思考的序幕

第四节   土地制度与农业生产的震荡

第五节   农村自然经济结构走向瓦解

第六节   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过渡的开始与资本主义所有制的产生

第七节 国民收入与财政收支的规模

第三章  经济现代化的全面展开1895—1936

——从依附性半封建经济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演变

第一节  世纪之交的世界形势与中国的改革活动

第二节  国内外两个市场的扩大与中国市场经济初步形成

第三节  工业化进入发展阶段

第四节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发展

第五节  财政制度的改革

第六节  国民收入增长与人民物质生活的现代化趋势

第四章    战时经济与经济现代化的挫折(1937—1949

——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的崩溃

第一节  中外关系与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  工业:战区遭破坏与向后方转移

第三节  农业:整体下降与局部上升

第四节  交通运输业与电信业:投资最多

第五节  战时财政与对金融、贸易的管制

第六节  国家资本地位的加强与外国资本力量的削弱

第七节  国民收入的减少与人民生活的恶化

第五章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社会生产力的多层次结构与发展水平的落后性

第二节  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充分性

第三节  所有制结构的复杂性

第四节  对发达国家及其控制的世界市场的依附性

第五节  国民经济发展的极端不平衡性

第六节  历史地位的过渡性

第六章   近代中国出现的殖民地经济形态(1942—1949

第一节  澳门:由洲际中继港到博彩娱乐之区

第二节  香港:由货物集散地到国际商业金融中心

第三节  “日台经济一体化”

第四节  日本在东北建立统制经济

第五节  日本对内蒙与关内占领区经济的破坏与掠夺

第七章  探索促进经济现代化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1927—1949

——解放区的经济

第一节  解放区的产生与新的经济工作指导思想

第二节  建立新的经济形态

第三节  工农业现代化的新模式

第四节  保障军需供给与努力改善劳动人民生活

第八章 

将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改造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与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第一节  新中国经济体制构思的形成

第二节  工作重心的转移

第三节  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定

第四节  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第五节  两次调整工商业和“五反”斗争

第六节  农村的土地改革

第七节  城市的民主改革

第八节  开展城乡物资交流与重点建设

第九节  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的建立与国民经济的恢复

第九章 

将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改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形态与将市场经济体制改造为计划经济体制(1953—1956

第一节  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二节  粮棉油的统购统销与多种物资的统购派购

第三节  将个体农民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农业生产合作社所有制

第四节  将个体手工业生产者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所有制

第五节  将工商业主私有制改造为国家所有制

第六节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七节  经济快速发展

第八节  两翼先飞,主体滞后

第十章  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的特点

第一节  实践中的创造

第二节  生产力的落后性

第三节  多种所有制并存

第四节  共同发展与“四面八方”政策

第五节  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同时发生作用

第六节  逐步地向社会主义经济形态演变

第十一章  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经济大上大下(1957—1966

第一节  对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开始

第二节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与提高

第四节  十年经济建设的成就与大起大落中的教训

第十二章  “抓革命,促生产”与经济徘徊(1967—1978

第一节  极“左”思潮与战略转轨

第二节  由政治形势多变带来的经济跌宕起伏历程

第三节  以“三线”为重点的工业交通建设与第二次开发西部

第四节  “农业学大寨”与农村经济的停滞

第五节  商业的衰落

第六节  又一次不成功的经济体制改革

第七节  成就与反思

第十三章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经济形态从传统式向有中国特色式转轨的起步(1979—1984

第一节  经济现代化道路历史性转折的契机

第二节  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第三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农业现代化新道路的开创

第四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

第五节  “六五”计划提前完成与经济发展道路的根本性转变

第六节  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的理论创新

第十四章  两种经济体制的摩擦与经济在震动中前进(1985—1991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创新与新的基本路线、新的发展战略

第二节  全面改革经济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重心的转移

第三节  1985年:全面改革经济体制的起步与双紧政策的实施

第四节  1986—1987年:巩固、消化、补充、完善已出台的改革措施与再度紧缩

第五节  1988年:体制改革与经济增长同时加速

第六节  1989—1991年:治理整顿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徘徊

第十五章   新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阶段与基本经验(1949—2000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之”字路

第二节  经济结构演变的“之”字路

第三节  “之”字形路径中蕴含的经验与理论

版权页

 

 

(编稿:张佶烨 审校:王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