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经济史的理论与方法”名家讲坛纪要|传统市场研究的进展

2023-07-14

调整字号:

  2023年7月6日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经济史的理论与方法”名家讲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本次讲坛邀请到中山大学历史系暨历史人类学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国信主讲,主题为“传统市场研究的进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熊昌锟引言并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高超群研究员、隋福民研究员出席并参与评议。

 

 

  本次讲坛围绕“传统市场”这一经济史学界的焦点话题展开,黄国信教授长期从事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尤其侧重盐业史与商业史,近年来持续关注中国传统市场的运作问题。讲座伊始,黄国信教授首先以《史记·货殖列传》与《汉书·食货志》中揭示的传统市场的两个不同面向为切入点,阐明了近年来他关注市场问题的出发点。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司马迁描述了一个“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自发调节的市场;《汉书·食货志》中班固则揭示了一个“圣王量能授事,四民陈力受职”的国家全面掌控的市场,亦即行政主导的经济意识形态的面向。黄教授认为二书中展现的迥异的市场面向,说明我们对中国传统市场体系的理解仍不全面,亟待新论。

  揆诸学术史,上世纪八十年代吴承明先生提出“经典市场理论”,他将中国封建后期的市场分为四类:地方小市场、城市市场、区域市场与跨区域民生日用品长距离贸易(全国性市场)。并进一步指出,前三类市场均源于使用价值的交换,其性质可划归为基于自然禀赋的商业,而长距离贸易则源于交换价值的交换,属于促进技术进步的商品经济,后者构成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历史前提。吴承明先生的市场理论揭示了中国传统市场内部,存在本质相异的两类市场形态。

  近年来,传统市场研究领域,又有历史学、形式经济学、实质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经济社会学与经济人类学等几条不同的研究进路。其中,赵冈、彭凯翔、刘志伟等几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特别值得注意。赵冈教授的理论带有较为明显的形式经济学色彩,核心在于用产权理论解决中国传统市场经济制度演变问题,他指出产权的意义在于决策权,私有财产制度决定产权分散且难以大规模集中,分散决策而多元化,产权交换必然通过市场,因此产权私有必然形成市场经济。职是之故,赵冈认为传统中国的经济形态就是市场经济。(《中国经济制度史论》)

  彭凯翔教授的理论在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的传统市场研究中极具影响力,他认为,“民间以自组织的方式,努力维持了区域市制的稳定”,并通过可靠的行市和相对稳定的市制,使价格机制得以发挥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使市场成为调节资源配置的工具。其结果是,不仅商品,而且信息、劳动乃至资本等资源都得以纳入市场经济当中。(《从交易到市场:传统中国民间经济脉络试探》)黄国信教授认为,彭凯翔教授的论证揭示出传统中国的市场是非常有效的,而其有效性的实现有赖于“民间自组织”,有内在的自发调节的可能性,而彭所描述的传统中国的“民间经济”与《史记·货殖列传》中描述的市场面向遥相呼应。

  刘志伟教授提出的基于本土经验的食货市场理论,致力于从中国历史经验中丰富和提升经济学理论的原理性知识,带有政治经济学色彩。刘志伟教授将正史《食货志》的内容理解为一种经济体制的类型,指出“食货”原理的形成基于自然财富观念,食货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获得、占有和分配这些自然财富;而“经济”则是基于分工基础上的生产活动,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收益。传统中国基于自然财富观形成的食货体制或贡赋经济体制,核心要义并非资源配置,而是政治统治和社会治理,这些与经济学的逻辑格格不入。另一方面,刘志伟教授认为王朝贡赋体系的运作需要依赖市场机制来实现,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的格局,使国家要解决长距离物资调运的问题,以货币作为贡赋征调、储藏、会计手段,通过市场运作实现调拨,成为王朝国家实现贡赋征调的重要手段。(《贡赋体制与市场》)黄国信教授认为刘志伟教授从《汉书·食货志》出发剖析的,由贡赋拉动的市场,很可能仅仅揭示了传统中国市场的一个面向,其背后仍有一些有待处理的问题。首先,政府利用市场征调的物品市场化程度有很大差异,那么政府在什么情况下要高度市场化地解决贡赋征调问题,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高度管控、高度垄断或尽量避免利用市场解决税课征收问题呢?其次是市场诞生源头问题,从王朝国家利用市场实现贡赋运作的面向出发,似乎说明市场是王朝国家发明的,那么这一逻辑真的成立吗?国家主导的市场全部是由贡赋拉动的吗?

  针对第一个问题,黄教授进一步提出影响食货市场(贡赋体制)的两个变量——重要性、稀缺性。温春来教授在他即将出版的新书《矿政:清代国家治理的逻辑与困境》中完善并发展了刘志伟教授的食货市场理论,他指出考虑贡赋体制运作中市场偏好所受到的约束时,重要性与稀缺性是两个值得考虑的变量。如果统治者认为某种物资在价值与使用价值上均无足轻重,就不会有多大汲取的兴趣,更不会去垄断它们。同为重要资源,如果稀缺性强,国家就有直接占有的动机与行为,留给市场的空间就比较小;重要而稀缺性较弱,国家就不会大动干戈垄断并主导其分配,此时市场就会在其中扮演着相对重要的角色。

  其次,关于贡赋经济市场的源头问题,黄教授认为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呈现出的由行政主导的经济意识形态的定型,与汉武帝的国家经济统制政策有极大的关系。以盐铁专卖、算缗告缗、均输平准、官府铸币为核心的经济政策使商业国营得以实现,国家得以通过控制重要商业行业征收贡赋,进而形成大一统的意识形态,最终导致《汉书·食货志》与《史记·货殖列传》之间在经济理念上的巨大差异。

  最后,回到讲座最初提出的传统中国市场两个面向的问题。黄教授指出贡赋拉动的市场之外,可能还存在一个遵从经济理性的自发调节的市场(彭凯翔教授所描述的“民间经济”)。恰如1999年程念祺教授在《论中国古代经济史中的市场问题》一文中提出的,“在中国古代经济史中,明显地存在着两种性质根本不同的市场,即生活市场和财政市场”。将贡赋经济体制的市场(以国家、地方与商人为主体,由行政主导,部分遵从经济理性)与自律市场(以民众和商人为主体,遵从经济理性)两个互相影响、彼此交叉的市场通盘纳入讨论,才能呈现传统市场体系的完整框架,清代的食盐贸易市场则较为生动地展现了传统市场的上述两个面向。

  随后,高超群研究员结合讲座内容,就中国传统市场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首先,关于中国市场研究的学术史问题,高老师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思路对其进行概括,一类研究重点关注传统中国究竟有没有市场经济,中国的市场经济与西方市场经济有何差异;另一类研究关注中国市场的运行,要者如施坚雅、彭凯翔等学者的研究。其次,关于国家与市场的关系,贡赋体制与食货原理阐述了国家利用市场实现贡赋征调的面向,而在这套论述体系下,如何理解市场在依附中蚕食国家,在发展中脱离国家的史实,似乎仍有讨论的空间。再次,关于彭凯翔教授在著作中强调的“民间自组织”在市场发展中的重要性问题,沿着彭教授的脉络思考,“民间自组织”究竟如何进一步影响了传统中国市场的性质,似乎仍然有些关窍并未疏通。最后,关于国家获得服务、货币和产品的问题,温春来教授认为资源物产的重要性、稀缺性决定了国家采取何种方式获取它们,但稀缺性和重要性是较难界定的两个概念,就国家究竟选择通过掠夺、生产还是购买来获取物产这个问题而言,成本收益或许更为关键。

  隋福民研究员认为黄国信教授的讲座促进了我们对市场的系统性理解,黄教授构建的传统市场体系的框架很有启发性。随后,隋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谈了两点体会:其一,市场为交换的场所,而交换、分工、生产均通过合作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也是一种合作机制,目前学界对“合作”的关注仍然不够。其二,市场依据其运作实态可分为多种类型,资源物产的重要性和稀缺性影响着国家和市场之间的消长关系。

  

  (供稿:王嘉乐)

  (编辑:熊晨玮;审校:张佶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