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藏清代财政类钞档的整理与研究”开题报告会在京召开

2023-03-02

调整字号:

  

  2023年2月27日上午,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藏清代财政类钞档的整理与研究”开题报告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召开。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研究员发表书面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史志宏研究员、中山大学历史系刘志伟教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陈锋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何平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系倪玉平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魏文享教授等评议专家应邀出席。项目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朱恒鹏研究员,中国历史研究院科研规划处干部王康,经济研究所科研处干部张亚林及项目组子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共2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原磊研究员主持。

  原磊研究员首先对出席会议的领导和与会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与衷心的感谢。他指出,清代钞档作为经济所藏重要财政经济类资料宝库,相关的整理与研究受到学界高度关注,在中国历史研究院的鼎力支持下,该项目定将为经济史、财政史界注入鲜活的力量。

  在致辞中,李国强研究员首先对朱恒鹏研究员成功承担这一研究专项表示祝贺。李国强研究员指出,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课题面向关注和解决历史理论问题、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问题和实现跨学科多领域综合性的研究。朱恒鹏研究员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藏清代财政类钞档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立足重大历史问题和国家战略,契合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的要求,希望课题组遵照档案整理的基本规范,在整理珍稀史料的基础上形成高质量科研成果。李国强研究员强调,在开展研究过程中,课题组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同时坚持成果导向,兼顾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产出具有创新性、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并严格执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管理相关规定,共同维护发展好重大历史问题专项课题这一学术平台。

  朱恒鹏研究员介绍了项目的总体情况。子课题负责人熊昌锟副研究员从经济所藏清代财政类钞档的规模与价值、研究框架与方法、子课题结构与主要内容、预期目标与学术成果、重点难点、创新之处、研究进度安排、任务分工等八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项目具体推进方案。

  在专家评议和学术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充分肯定了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认为项目选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并就研究主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方向等话题展开了充分讨论,对项目推进提出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史志宏研究员认为,经济研究所图书馆及相关研究室保存的经济史资料数量巨大,其中清代钞档和“无保调查”资料两宗文献最为独特,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多年以来,经济所对这两宗文献持续进行保护整理。就清代钞档而言,以往曾为多位国内外学者利用过,学界对其评价很高,但因尚未系统、全面地出版,相关研究仍显薄弱。对清代钞档的财政类资料进行规模化整理与公布,将会使钞档的价值得到更充分的挖掘。

  刘志伟教授认为,钞档整理与研究具备极高的学术意义。一方面,聚焦钞档的整理与出版,从20世纪30年代社会调查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前身)参与清代政府档案整理的学者本身的研究理念、问题意识出发,进行经济史学术史的研究,某种程度上与从钞档出发进行清代财政史研究的意义同等重要;另一方面,将经济所藏清代钞档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宫档案进行对照研究,对于还原清代政府档案的原始性与完整性意义重大,两宗档案的整理分别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与60年代,参与整理的学者具备不同的学科背景与研究目标,他们留下的遗产将有助于我们最大限度地接近“原档”,进而从原始档案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陈锋教授表达了与刘志伟教授一致的意见与期许。他指出,经济所藏清代钞档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宫档案并不完全重合,钞档中部分题本、奏折原档已经散佚,且钞档中较为大宗的“奏销册”大类恰恰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并未全部开放查阅的,上述两点使钞档具备了独一无二的史料价值。因经济所藏清代钞档体量巨大,整理研究任务繁重,故建议项目第一期单以钞档出版为主,整理过程中着重注意史料的核对、增补与校勘,并兼顾经济史学术史研究;此外,将以钞档为核心史料的财政经济史研究作为滚动项目,逐步推进相关课题的深入研讨。

  倪玉平教授结合自身阅读、利用清代钞档的经验表达了对项目组的肯定和支持,他进一步强调了钞档整理的重要性,重申钞档的史料价值并提醒项目组成员在整理档案时务须慎重,尽可能找到原始档案反复校对,以修正钞档中可能存在的讹误。此外,倪教授强调了跨学科交流研讨的重要性,认为项目组应联合财政经济史学界其他课题组,建立周期性交流机制,以扩大钞档的影响力,互相启发,共同推进财政经济史研究走向深入。

  魏文享教授针对项目组列出的“清代财政体系的演变及其货币化特征”、“清代地方财政与社会治理研究”、“清代田赋征收研究”、“清代财政思想及与西方的比较”四个子课题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并对项目组未来研究成果的表达了几点期许:首先,希冀钞档的公布能够促进学界进一步厘清中国古代农业税与商业税、税收与非税收之间的关系;其次,寄望项目组突破财权事权、集权分权、财政军事等范型,走出一条认识地方财政的新路径;最后,期待该项目在完善统计数据,斧正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回应中国古代究竟是重赋还是薄赋等等财政经济史学界长期悬而未决的难题。

  最后,专家组组长何平教授对课题组的汇报及几位专家的意见进行了总结,并着重强调了以下四点:首先,经济史应坚持经验主义研究方法,是故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意义重大,钞档的整理与研究项目应以整理为重,以资料整理带动专题研究;其次,明确钞档与原始档案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将之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存档案进行对读校正,保证档案数据的准确性;第三,财政思想方面,清代政府档案虽不是专门性的思想史料,但题本、奏折之类的档案作为官员行政过程中的政策建议体现了施政者的财政思想,对于研究中西财政思想比较等问题确有重要史料价值;最后,项目所涉时段恰处于历史上的重要转型时期,对于该时段的研究若能打通古今东西,进行视野开阔的立体化比较研究,定将重塑学界对于传统中国的认识。

  在认真听取与会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后,朱恒鹏研究员表示,后续将进一步简化课题目标,增强课题设计的可执行性;并在未来继续增加经费和人员支持,以壮大研究队伍,培养领军人才和青年学术骨干,尽快完成清代钞档整理与影印出版的基础性工作;于此同时,同步推进钞档的利用与研究,实现成果的多元化;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课题组将联合现实经济等研究室,实现跨领域、跨学科合作,争取为财政经济学界做出可持续的贡献。

  

与会人员合影

  

  (供稿:王嘉乐、李一苇、沈博)

  

  (编辑:熊晨玮;审校:张佶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