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会议综述|微观经济学工作坊系列之十七(20220706)

2022-07-18

调整字号:

  2022年7月6日上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微观经济学研究室举办的“微观经济学工作坊”系列第十七期在线上举行。来自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的李俊青教授担任主讲,微观经济学研究室杜创担任主持。来自经济所与外单位的学者同仁、学生参加了此次工作坊研讨。

  李俊青教授宣讲了题为《政府、契约执行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工作论文。该研究主要探讨了正式和非正式的契约执行制度在政府参与下是如何内生出来的,它们又是怎样在长期互动中形成一国稳定的契约执行结构的,最终这一切又如何塑造了一国的长期经济增长轨迹。该研究的整体结构非常完整,论证翔实,在探讨这一制度经济学重要议题时,李俊青教授从宏大的视角比较了不同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趋势与制度建设的关系,从史实和经济学直觉两方面介绍了非正式执行结构的作用;利用OLG模型构建了规则性契约和关系型契约动态博弈后所能达到的均衡,并且进行了数值模拟,比较公理化地论证了自己的主要观点;最后,李俊青教授使用多达55个国家的数据进行了经验检验验证了自己的假说,很遗憾的是,由于听众的踊跃讨论,这一部分的内容只是在有限的时间里略讲。

  作者注意到:正式的法律与产权为生活和经济提供了秩序,然而在实践中,支配结构的绝大部分是由行事准则、行为规范以及惯例来界定的,暨“私序”在协调重复进行的人类互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研究详细梳理了制度领域的重要理论,从韦伯和诺斯的开创性研究出发,借鉴了社会学中的一些进展,囊括了世界银行(2005)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翔实数据,得出如下结论:1.存在一个由私序向公序转化的动态过程;2.尤其是在经济发展的早期,私序对一国的经济增长是有贡献的;3.存在一个政府“硬件”和“软件”基础设施投资的最优路径。

  李俊青构建了一个包含两类市场的世代交替模型(OLG),且其中有大量的微观基础,生产者和投资者在不同规则模式下,根据给定的激励相容条件做出理性选择。这在我们微观经济工作坊中是很少见而有趣的一次报告。更具体地,模型中私序和公序的区别体现为资金借贷的契约执行方式,在私序中存在较强的惩罚,暨某一代私序参与者解除借贷关系后永不能再次进入私序借贷领域,只能转为在规则型市场中借贷资金。模型中政府的决策则是被抽象为:政府在每一期可以获得税收,并且将该笔收入分配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硬件投资)和法制基础设施投资(软件投资)以最大化政府目标函数(包含一定比例的社会总产出和政府消费)。在生产者最大化自己生产水平的假设下,私序和公序给予了个体不一样的激励相容约束。关系型契约的维系不需要支付额外的第三方运行成本(如公证费用、律师费用、金融监管成本等),但自我执行机制的维持需要保证破坏关系的预期收益小于维持关系的预期收益,此时,破坏关系的预期收益严重依赖于被群体识别(假设识别即惩罚)出来的概率。作者分别给出了关系型契约和规则型信贷市场下个体理性达成的市场均衡特征,文中的定理1刻画了该模型下个体的行为。本文重点考察的政府行为是外生给定的,暨软、硬件基础设施投资的分配在各期中保持不变,则规则型信贷市场满足均衡条件,此时在完全信息状态下经济体的动态运动方程存在唯一解。

  更进一步地,作者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清晰地展示了随着规则型市场利率的变动,关系型生产者会逐渐突破自身的激励相容条件进而转入规则型市场的动态变化。通过加入异质性的生产者和不完全信息状态的条件,较为稳健地说明了主要结论的可靠性。

  最后,李俊青使用夜间灯光数据作为工具变量,实证地逐一回应了前文提到的假说。尤其是在内生政府的假定下,发现软、硬件基础设施投资水平并不在社会最优水平。利用WGI数据库中关于政府规制质量的指标进行了倾向得分匹配检验、主成分分析等,进一步加强了结论的可靠性。

  参会人员和报告人李俊青教授展开了积极深刻的讨论。杜创研究员认为这个研究的议题是重要的,在OLG模型中加入多期连续博弈和激励相容约束下的个体理性选择是有趣的,就OLG模型中的个体分类与报告人展开了讨论。参会的其他学者和学生也通过留言和语音的方式与报告人展开了交流,李俊青教授一一回应,其中就如何展开经济学研究的分享更是对参会学生大有裨益

    

  (供稿:朱劲燃)

  (编辑:熊晨玮;审校:张佶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