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高朋满座,思想交融——经济史学术沙龙第二场顺利召开

2018-07-03

调整字号:

  2018年6月30日上午,以“经济学or/and历史学——经济史研究的理论方法”为主题的学术沙龙在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办公地国谊宾馆商务楼会议室顺利召开。这是继今年4月1日首场沙龙(“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经济与历史视野下的全球化进程”)之后的第二场小型学术活动。

  本次沙龙在经济所领导关心支持下,以“经济史学人”微信群专业学术平台为依托,得到了所内外经济史学界同仁的广泛关注和热情指导。参加本次沙龙的30多位学者和学生来自中国社科院下属的经济所、工经所、近代史所、农发所、社科文献出版社、《中国经营报》,在京高校和单位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及商务部研究院、科学出版社、北京市社科院,外省市高校南开大学、中山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西大学等机构。

 

  本次沙龙主要就经济史研究的历史学和经济学两种路径进行了一次集中深入的讨论。长期以来,两种研究路径有合有分,一方面彰显了学科创新发展的活力,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一些冲突与隔阂。有鉴于此,学界同仁倍感有必要多多交流、互相理解。这次沙龙经过了悉心酝酿和准备,得到了学界同仁的鼎力支持。在筹备沙龙时,我们向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河南大学等单位的一些学者征求了这一主题的相关经典文献,并在沙龙召开之前分享给学界同仁参考(参见附件一);首都师大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CNU古代经济史”同期推送分享的相关文献,扩大了本次沙龙的影响;一些学者不远百里、不远千里、甚至改变原定行程参加和支持沙龙活动,学术情怀令人感动!

  沙龙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由3位专家进行主旨发言,第二个环节由两位专家进行点评,第三个环节由全体与会人员自由讨论。本次沙龙邀请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王玉茹教授、中国社科院经济所袁为鹏研究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杨荷老师发表主旨发言;邀请中山大学历史系刘志伟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系仲伟民教授担任点评人;邀请中国社科院经济所隋福民研究员担任沙龙主持人(参见附件二)。

  在主旨发言环节,王玉茹教授发言的主题为“经济史的学科属性——理论与实践”。她从经济史的学科属性与研究现状、吴承明先生关于经济史理论与方法的主要观点、经济史研究中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基本前提等方面,并结合自己学术研究实践的体会,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除了计量经济学方法,她还介绍了空间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新发展的经济学理论方法,她强调:多学科理论交叉使用是学术创新的方向,一种理论和方法的使用的前提是要能够驾驭它,选用何种理论作为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要根据研究对象判断是否适用,要加强对资料的考证与甄别,要切忌急功近利赶时髦。

 

南开大学王玉茹教授(前排)

  袁为鹏研究员发言的主题为“与经济学家合作:我的研究经历及思考”。他主要从自己进入计量史学研究的经历、计量史学在国内的传播与发展、历史学者对于计量史学研究的贡献、历史学者从事计量史学研究需要克服的几个心理障碍及知识瓶颈以及计量史学与传统史学之相互促进这5个方面,结合自己所从事的工业史、利率史、商业账簿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阐发。他指出,一个严肃的历史学者与一个认真的经济学者完全可以成为好朋友、好合作伙伴,这是因为双方均高度重视广泛搜集史料,均高度重视个案分析与调查研究,从骨子里面均信奉“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袁为鹏研究员(前排)

  杨荷老师发言的主题为“北美经济史中的学科壁垒和对策”。她从北美经济史中史学和经济学的壁垒现状和历史演变入手,分析了史学和经济学割裂的原因和后果,并介绍了消除壁垒的尝试以及对中国经济史的启发与借鉴。她介绍了5种消除经济史壁垒的组织模式的案例,指出中国经济史学界可以依托大城市高校群的人才聚集优势组织跨学科会议,依托海外经济史学者在国内牵头的跨界合作,以及依托微信群、学术沙龙的跨界混合功能,增进史学和经济学的互相理解。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杨荷老师(前排)

  在专家点评环节,刘志伟教授提出一个长期以来的困惑,即中国经济史研究自始就是一些经济学者在做,而非历史学者在做,比如汤象龙、梁方仲等先生都是经济学出身。我们这辈经济史学者也向来自认为属于经济学,也没有历史学者的那种困惑和心理障碍,我们觉得相对于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分歧,似乎与人文学科之间的分歧更大。但是,为什么这10余年来,经济学与经济史反而有了隔阂?现代的经济史与老的经济史发生了什么变化?前两位学者的发言增加了我困惑,而听了杨荷老师的发言,我想能否做一个类似的研究,即中国经济史发展脉络的回顾,将之置于经济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演变之中,思考它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互动关系。

  关于计量方法的利用,让人比较担心的一点是现在的经济学者过于轻易地采信历史学者的数据——不是两者有隔阂,反而是融合得太简单了。经济史学面临的困境并非是否利用社会科学模型——如果不利用社会科学方法,就算不上经济史研究了——而是,我们有没有一套适合中国经济史的概念体系。如何形成一套既能与已有的经济学概念体系相衔接,又能够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实况的观念体系,这是一个最艰难的问题,比如中国经济史上的利率、价格、地租等概念,应该怎么正确理解,能否简单套用现在的经济学理论?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数据的转换,如人口、粮价数据等,如何通过数据的转换,充分利用经济学分析工具去研究它。这两个领域恰恰是中国经济史研究能够从中国历史的实际出发,发展出一套经济学理论从而为经济学发展做出贡献的地方。如简单套用西方经济学模型或分析方法,拿中国历史数据照葫芦画个瓢,这样意义就不大了。

 

中山大学刘志伟教授(前排右1)

  仲伟民教授指出,沙龙让人很有收获,三位主旨报告发言人的学术经历和年龄结构很有代表性。在经济史研究中,为什么经济学背景和历史学背景的学者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矛盾?我从纯历史学经历来看,经济学出身介入经济史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在某种程度上引起了我们历史学者的“惊慌”。当前,史学出身的学者对经济学出身的学者的批评比较多,一方面是有一定道理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执着于历史学科固有的一些观念。两个学科应该一个磨合的过程。第一个方面,如GDP等相关的研究,虽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其实问题非常多。另一方面,一些历史学者过于强调考证,但考证仅是历史学研究的手段,历史学的目的是为了解释,这也就是为什么历史学者乐于用经济学方法来研究历史。

  另外,经济学背景的学者,应该学习一些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增强对历史的理解,也增加对历史学既有研究成果的了解,不能轻易地用经济史数据来得出所谓的“创见”,这方面的例子不少,令人十分遗憾。我们应该像西方学者(如诺斯)和我们中国经济史前辈学者学习的地方。

 

清华大学仲伟民教授(前排左1)

  在沙龙讨论环节,首都师大施诚教授、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任智勇副研究员、商务部研究院彭波副研究员、北京工商大学陈晋文教授、中国社科院工经所李钢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经济所金成武副研究员等老师做了精彩的发言。最后,经济所常旭副研究员简短说明沙龙的筹备情况,对各位专家冒着酷暑参会表示感谢。

 

首都师大施诚教授(前排左2)

 

 

经济所金成武副研究员(右1)

 

会议现场1

 

会议现场2

 

会议现场3

  本次学术沙龙气氛轻松,与会学者在多学科思维方式的激发下畅所欲言。本次沙龙还向所外学者赠送了本所主办的学术期刊及所史简介等资料。

  (专家发言根据讲义与录音资料整理,未经发言人审定。)

  供稿:中国经济史研究室  常旭

  附件一

  陈振汉:《西方经济史学与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1期)。

  陈争平:《在多样化发展中注重历史连续性——新世纪经济史学刍议》(《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3期)、《经济史研究若干基本问题探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3年第1期)、《大数据时代与经济史计量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2016年第6期)。

  陈志武、彭凯翔、袁为鹏:《清初至二十世纪前期中国利率史初探——基于中国利率史数据库(1660-2000)的考察》(《清史研究》2016年第4期)。

  傅衣凌:《我是怎样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的》(《傅衣凌治史五十年文编》,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高超群,黄英伟:《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挑战与机遇刍议》(《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7年第12期)。

  李伯重:《历史上的经济革命与经济史的研究方法》(《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反思“新经济史”:回顾、分析与展望》(《澳门理工学报》2017年第1期)。

  梁晨,李中清:《大数据、新史实与理论演进——以学籍卡材料的史料价值与研究方法为中心的讨论》(《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原论(续)》(《学术研究》1962年第1期)、《中国历代度量衡之变迁及其时代特征》(《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刘志伟、陈春声:《天留迂腐遗方大,路失因循复倘艰——梁方仲先生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梁方仲文集》代序)。

  宁可:《<历代食货志注释>评述》(《古籍整理情况简报》1997年第5期)。

  彭凯翔:《历史视野下中国经济的长期变迁——近年中国经济史之计量研究综述》(《经济研究》2015年第5期)。

  隋福民:《经济史:一门经济分析的方法》(《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2期)。

  孙圣民:《历史计量学五十年——经济学和史学范式的冲突、融合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王学典:《近五十年的中国历史学》(《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

  王玉茹、张玮:《国际经济史学研究的新趋向——从第十五届世界经济史大会谈起》(《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吴承明:《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1期)、《论历史主义》(《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2期)、《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经济研究》1995年第4期)。

  杨联陞:《中国经济史上的数词与量词》(收于《国史探微》)。

  仲伟民、邱永志:《数据估算与历史真实——中国史中GDP估算研究评述》(《史学月刊》2014年第2期)。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91xeVjSlSK_JfZq4q0ubRQ 密码:vet8

  附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