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经济研究所围绕“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展相关学术活动

2017-05-16

调整字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发挥学术优势,在学术活动、学术观点、学术宣传等方面,积极支持“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召开。

 

一、发表研究论文和专栏文章,加强“一带一路”研究宣传

1、全国政协委员、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裴长洪在《财政监督》2017年第3期(第16-22页)发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与“一带一路”建设机遇》的论文。论文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是通过新一轮对外开放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大举措,对进一步推进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意义重大,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完善和继续推进企业“走出去”战略也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论文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动因、“一带一路”建设顶层设计的意图,“一带一路”建设的进展、遇到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解读,为“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国企业进一步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实现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互利共赢、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出建议。

220170421日,裴长洪在中国社会科学网发表《如何认识“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

3422日,裴长洪在中国社会科学网发表《“一带一路”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

420170512日,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聚焦“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学习路上”专家系列解读》专栏刊登裴长洪《“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化的必然选择》。

5、张平在《学习与探索》2017年第5期(第104-109页)发表《“一带一路”中国“开发优先”跨国区域合作的探索》论文。论文指出:“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导的跨国区域合作和全球化的新战略,旨在打破自全球金融危机(GFC)以来出现的逆全球化趋势。中国“一带一路”的探索,本质上是一个跨国区域的合作开发、共同发展的新模式,它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开发优先”的跨国区域合作,并倡导以基础设施开发为前导,配合金融服务体系,包括亚洲基础设施投行、丝路基金、金砖银行和上合开发银行等,以及国内的政策银行,进行跨国区域“开发优先”的合作模式。中国“一带一路”的实践打破了逆全球化的窘境,中国通过自我完善将更好地推动跨国区域一体化的发展。

二、积极开展学术活动,扩大“一带一路”影响

1329日—42日,裴长洪出访俄罗斯,参加“莫斯科经济论坛”,并作题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与“一带一路”建设早期收获》的主题演讲。

22017512-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王立胜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赵学军研究员参加由中国经济史学会中国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共同承办的2017年中国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年会,在会上发表演讲。年会在厦门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会议围绕“改革开放与一带一路建设:路径、制度与经验”的主题展开,与会学者围绕一带一路、国际劳动分工、价格双轨制过渡、产能外移等领域进行了会议主题发言。会议期间还举办了“一带一路建设”学术沙龙,就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科研处)

     2017516

 

    (编稿、审校:王砚峰)